首頁 > 營養食譜 > 飲食常識 > 河北端午節有什麼風俗

河北端午節有什麼風俗

來源:育娃網    閱讀: 3.0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端午節也叫、重午節、龍節、正陽節、天中節,在古代也是一個驅除瘟疫的日子,在各地端午節也會舉辦極具特色的民俗活動,下面來了解一下河北端午節有什麼風俗。

河北端午節有什麼風俗

擡五龍爺

河北邯鄲市成安縣每年端午節都會舉行“擡五龍爺”活動。這項活動是爲了祭奠懲惡揚善的“五龍爺”而舉行,目的在於倡導子孫遵守孝道、鄉鄰和睦,祈禱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高贊懲惡揚善。該活動一共歷時三天。第一天是“迎五龍爺”,第二天各地聯歡。第三天“送五龍爺。

掛長命縷、天師符

長命縷又名百歲索、續命縷、合歡結,用五彩絲線編疊,拴在兒童手腕、腳腕或胸前,俗傳五色線代表五個方位神聖,能辟邪除瘟,鎖住小兒性命。與其類似的活動稱掛香包、帶香囊,用各種彩色布縫成三角、菱形、心形、桃形及蛙、蝶、雞等動物形象,內裝香草、丁香、雄黃等香薰料,掛在小兒胸前,俗信可以避瘟除病。保定地區還流行“用紅布做成兜肚,繡上蠍子、蛇、蜈蚣、癩蛤蟆、壁虎‘五毒’圖形,以避瘟祛毒。有的用紅紙剪成亞葫蘆,標上‘五毒’圖,貼在大門上”。(《滿城縣誌》852頁,康景文主編,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1997年11月出版)天師符是裝飾性辟邪物,有鍾馗像、闢五毒符咒、硃砂印等內容,一般由畫坊印製,節前出售。較大寺觀的僧道節間也自畫一些靈符,分送施主。

河北端午節有什麼風俗

艾草浴和制蛤蟆墨

艾草浴即用泡艾之水洗臉、洗眼。白洋澱一帶漁村則用艾葉和花椒水洗臉。寬城縣一帶在“端午清早,大人小孩兒都到河邊洗眼睛,俗信洗後一年中不得眼病。

掛五色線

五色線是由黑、白、紅、黃、青五種顏色組成,都是給小孩戴的。五色線的佩戴時間是有講究的,河北這邊是五月初一佩戴,端午節那天把五色線扔到河裏沖走,寓意把疾病沖走,身體健康不生病;如果端午節那天,河裏沒有水,就繼續佩戴,直到下雨的時候河裏有水爲止。

掛艾草菖蒲

懸艾葉菖蒲用以驅瘟辟邪,它和屈原之祭似乎無關,卻是民間自發的應季養生健身之道。俗傳五月是惡月、五毒日,是陰氣初起、陽氣正盛、陰陽相爭的多變之月。此時,還寒乍暖,百蟲蠢動,某些瘟疫疾病可能流行。艾是一種多年生菊科草本類植物,白艾入中藥,性溫、味苦,可祛寒溼、暖子宮。燃幹艾可以驅蚊蠅。菖蒲是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含揮發性芳香油,有提神、通竅、殺菌的功效。 人們用艾蒲驅瘟辟邪也是行之有據的。冀北地區端午日除“拔艾蒿(並取些夾於兩耳上)懸於門框或炕邊,還要採桃樹條、山棗棵掛在門口、窗框、牆頭等處。在門、缸、盆、屋檐及室內等處,貼掛紙葫蘆,有取祝豐收之意。

掛紙葫蘆

由於各個地方的風俗習慣不一樣,端午節的過法也是多種多樣。石家莊會在端午節當天,把紙葫蘆掛在門口。傳說在端午節這天,神仙會把仙藥放在門口的紙葫蘆中,這樣一來,家中的人就不會生病了,即使有病毒,也被門口的葫蘆擋住了。葫蘆的顏色主要以紅色爲主,因爲紅色代表着吉祥,同時也預示着家中吉祥如意。

河北端午節吃什麼

吃糉子

河北的糉子是三角形的,裏面的餡大多是黏大米、黏小米、黏黍米,裏面還會放一些秋天豆角中的豆粒,很香很好吃。

炸糕

河北安新白洋澱在端午節這天會吃炸糕,依水而居的白洋澱人沒有田地,出門就是水澱,蘆葦蕩和荷花地。他們每天睜開眼就是織蓆和治魚,沒有過節的概念。可每年端午節大清早,街上的早點鋪早就排起長隊。他們一遍遍教着孩子“端午吃炸糕,老人小孩不摔跤”的老話,扯着大人衣角的孩子們牙牙學語記在心裏。當捧着炸糕敲開長輩的門,叮囑他們記着吃炸糕。

櫻桃

原來端午節吃櫻桃,是爲了避免誤食蒼蠅。石家莊的集市,在端午節前後除了賣糉子和糉子材料最多外,賣櫻桃的小販也不少,場面很壯觀,也很有過節的氣氛。

河北端午節有什麼風俗 第2張

孕前飲食禁忌
飲食常識
美食文化
飲食調理
中醫養生
美食資訊
奶粉知識
四季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