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營養食譜 > 飲食常識 > 雲南端午節有哪些風俗

雲南端午節有哪些風俗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端午祭是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而在中國不同地區,端午節這天也有不同的風俗習慣,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一下雲南端午節都有哪些風俗。

雲南端午節有哪些風俗

炒蠶豆

在滇西南,人們會在端午節的前幾天,先將蠶豆浸泡至發芽,待端午節這天經過煮熟來吃,或是在用油炸後食用,既酥又脆,很是可口,意思是豆子發芽,在南方剛好種完水稻,也就寓意着莊稼將獲得好的收成。

所以在這一天人們家裏必定會做的一道菜便是豆芽炒豆腐,吃這一道菜寓意着全家“親吉平安”(雲南方言),也就是家裏人在這隻有,身體健康,平安幸福;當然,傳統紀念屈原的寓意也是一樣的,都會吃各式各樣的糉子,表達我們對故人的思念。

插菖蒲賽龍舟 孩子眉心點雄黃

對於老昆明人來說,端午節是一個團圓的節日,大人小孩會聚在一起包糉子、擇豆芽……好不熱鬧。餐桌上,除了糉子,還有紅雞蛋、鹹鴨蛋、大蒜、煮豆芽等特色食物。“吃糉子蘸點紅糖,一年甜到頭。

包糉子

老昆明人過端午節習慣在中午12點過,家裏的地上鋪滿松毛、家門口掛上艾葉與蒿枝,意爲毒蟲與晦氣不會進到家裏來。說到昆明端午節的飲食習慣,老昆明家庭都會包糉子、煮芽豆、雞鴨蛋,特別是煮大蒜,在端午時令吃過後可以給身體全面打毒。

在老輩人口中還得知昆明的端午節還有另外一種叫法“裹腳節”,而昆明話中“老奶的裹腳又臭又長”,一是形容一個人辦事拖沓或者說話囉嗦,二是形象的用老昆明人喜愛的“小腳清水糉”來比喻三寸金蓮。

雲南端午節有哪些風俗

雲南少數名族端午節習俗

納西族端午節

納西族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日清晨,家家要吃糖棗糯米飯,喝雄黃酒。門前插白篙、三根葛蒲及兩根大麥穗。長輩要給十五歲以下的孩子繞扎五色棉線,稱“續命線”。男孩繞左腕,女孩繞右骯。續命線需戴一月的時間,等到六月二十七日火把節最後一天才解下燒掉。節日裏,集市上還擺設藥攤,出售各類名貴藥材。婦女們則繡織小香包、小錢包、布娃娃、扇套、筆套等手工藝品。

傣族糉包節

傣族民間節日。流行於今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部分地區。夏曆五月初五日舉行。節日裏,未婚青年男女身着盛裝,在村邊樹下圍成一圈唱情歌。然後,小夥子把糉包擲給自己所看中的姑娘,若姑娘也有意,就拾起糉包,雙雙到附近僻靜處談情說愛,至日落西天時才離去。

水族端五節

水族有吃素的習俗。據傳水族的遠祖從江西遷到貴州三都地區,在此開荒種地,創家立業。某一年的秋後,遠祖的四個兒子來探望,遠祖上樓取肉款待他們時,不慎失足墜樓而身亡。自此以後,水族從端節的第一天開始,只准吃素,直至端節結束後才能吃葷。

彝族楊梅會

彝族傳統節日。流行於雲南省南澗彝族自治縣新民區一帶和峨山彝族自治縣高魯山一帶。時間在農曆五月初五日。傳說很久以前,有個道人路過高魯山一帶,在山路旁種下一片瓜,並在瓜地邊撤下一把細米。後來,瓜藤變成了山脈,瓜果變成了村寨,細米則變成了楊梅。這裏的人們便守着瓜地繁衍生息、世代相傳。到農曆五月初五楊梅熟透的時節,人們便聚會到山上,一邊採摘楊梅,一邊盡情歡樂,以表對那位道人的紀念。這一天,人們除採摘楊梅,小夥子和姑娘們還聚集到一起,進行對歌和跳蘆笙舞等娛樂活動。一些小夥子和姑娘通過對歌交往,往往結下百年之好。

普米族轉山會

普米族傳統節日。亦稱“繞巖洞”。流行於今雲南寧蒗彝族自治縣普米人居住區。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日舉行。當地普米族羣衆視獅子山爲女神,且爲最高保護神,認爲她可主宰繁殖和生育,給人間以幸福與平安。是日,人們身着盛裝,攜帶食品,聚集在瀘沽河畔的獅子山下,唱歌跳舞,騎馬射擊。無論相識與否,人們都互相祝願。青年男女趁此機會談情說愛,結識情侶。婦女們祈禱山神,希望多子多孫。老人們還去山洞中燃燒樹枝,薰走鬼邪。所有前來趕會的人都要去瀑布洗澡,祈求四季平安,萬事如意。

雲南端午節有哪些風俗 第2張

孕前飲食禁忌
飲食常識
美食文化
飲食調理
中醫養生
美食資訊
奶粉知識
四季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