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營養食譜 > 美食資訊 > 舌尖上的中國第2季第2集解說詞:心傳

舌尖上的中國第2季第2集解說詞:心傳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1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有一千雙手,就有一千種味道。中國烹飪無比神祕,難以複製。從深山到鬧市,廚藝的傳授仍然遵循口耳相傳、心領神會的傳統方式,祖先的智慧,家庭的祕密,師徒的心訣,食客的領悟,美味的每一個瞬間,無不用心創造,代代傳承。

  徽州古法榨取菜籽油

5月,徽州的油菜籽成熟,它是當地食用油的製作原料。農民們的忙碌可以保證自家廚房一整年出產美味。

中式烹飪,油是鍋具和食物之間的媒介,熱力作用產生出奇妙而豐富的烹飪方式。植物油脂比動物油脂更容易獲得,而且健康,這個祕密的發現使人類的烹飪史前進了一大步。

美味的前世是如畫的美景。清明正是油菜花開的時節。油坊主程亞忠和其他中國人一樣,在這一天祭拜祖先。

舌尖上的中國第2季第2集解說詞:心傳

清晨,春雨的溼氣漸漸蒸發,接下來會是連續的晴天,這是收割菜籽的最好時機。5天充足的陽光使莢殼乾燥變脆,脫粒變得輕而易舉。

菜籽的植物生涯已經結束,接下來它要開始一段奇幻的旅行。

只有在收菜籽的時候,程亞忠纔會變得嚴苛起來。30年的經驗,練就一雙火眼,色澤黝黑髮亮,顆粒圓潤飽滿,不摻任何雜質,尤其乾燥度,程亞忠必須把關。水分含量小於11%,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全村的菜籽安全儲藏一整年。

6月,油坊開榨。榨油工來自附近的村莊,工作期間每天的午餐由老闆娘負責。

炒籽是第一步。高溫破壞菜籽的細胞結構,降低蛋白質對油脂的吸附力,使油脂分離變得容易。隨着菜籽爆裂的響聲,香味開始漸漸瀰漫整個村莊。

菜籽油有獨特的刺激性氣味,有些人聞不慣,徽州人卻甘之若飴。徽州臭豆腐,用菜籽油煎,才能產生聞有微臭,入口異香的奇特效果。

製坯暗藏玄機。磨碎的菜籽蒸汽燻蒸,水分和溫度的控制全憑經驗。坯餅壓得是否厚薄均勻,直接影響出油率。菜籽油富含單不飽和脂肪,有利健康,媲美昂貴的橄欖油。不過,菜籽油也有先天不足,烹飪過程中油煙大是其中之一。今天,通過科學的精煉手段,油的煙點大大提高,加上品種改良,可以進一步降低非健康物質的含量。

對於靠菜籽油生活的徽州人來說,一切都是從榨取第一滴油開始的。木榨菜油傳承一千多年的古老工藝。電力機械時代,血肉和草木之間的對決,依然煥發着原始的生命力。

重達100公斤的撞錘,敲打木楔子,對榨膛中的坯餅施加巨大的壓力。依靠這種物理壓,迫使油脂滲出。反覆榨打,持續3個小時,在追求利益和效率的今天,這也許是對祖先智慧最好的繼承。

菜籽油在中國有千年的歷史,使用廣度上貫穿長江流域,給各菜系的廚師創造施展技藝的舞臺。

紅油的烹製必須使用菜籽油,祕訣掌握在四川人手中。煸炒使辣椒出水,滲出香味。搗碎,以便與菜籽油充分接觸。油溫是關鍵,過低潷不出辣椒的香味,稍高又容易焦糊,中式廚房不依賴溫度計,全憑廚師的手感和經驗精準控制,辣味素和紅色素完全析出,需要靜置一整天。一缸精彩的紅油,幾乎就是川菜的靈魂。色澤紅豔,辣味醇厚,香氣襲人,菜籽油在四川人手裏完成了華麗的轉身。

  陝西掛麪手藝代代相傳

傳統觀念裏,擁有手藝才能安身立命。相比都市,中國的鄉村更能感受到手工技藝的溫度。秋收過後,黃土高坡褪去顏色,張世新(68歲)正在等待合適的天氣。他說,“這天,做掛麪能行。”

鹽和水,幾十年的經驗使配比精確無誤。白麪加入鹽水,使蛋白分子的陣列變得緊密,反覆揉壓,增加彈性。張世新今年腿病復發行走困難,一次和麪35公斤只能由老伴一人完成。

午夜時分,醒面時間已經足夠,現在要開始搓條盤面的工序。

張世新年輕時,手藝一流,遠近聞名,外鄉人慕名來學徒。妻子的手藝也是嫁到張家後學的。

“我15歲掛上掛麪,一直沒有離開,掛麪的過程,一肚子的精明。”張世新邊說邊做掛麪。掛麪做得好,能賣到縣城甚至更遠,靠這門手藝老兩口拉扯大了5個兒女。曬乾的掛麪易於貯存,每根直徑一毫米左右,持續發酵產生中空的細孔,口感細膩綿軟。中國出土過4000年前的麪條,這種曾叫“湯餅”的主食,廣泛存在於中國人的生活,地域迥異,粗細不同,形狀不一,製作方法也各顯神通。

破曉時分,盤面完成二次發酵,到了施展拳腳的時候。陝北空氣乾燥,水分蒸發快,繞面的速度是成敗關鍵。

放入專用的面箱,第三次發酵,等待麪條更大程度的舒展。

黃土高原是古老文明的發源地,農耕的傳統在這裏世代延續,每一口窯洞裏的家族,長輩最在意的莫過於給孩子留下什麼。物質是有限的,手藝是自己的,但年輕人的觀念卻在悄悄改變,學掛麪的基本上是沒有的。

爸爸不便走動,到了兒孫們接過擔子的時候。兒子張建偉開始掛麪。

撐面杆從中間精準分開,面的柔韌與重力的合作恰到好處,160根一掛,能拉長到3米,銀絲傾瀉,接受陽光和空氣最後的塑造。

張世新說,老人們就是掛掛麪的,幾輩了,這手藝是傳承下來的,一代傳一代,一代傳一代,傳下來的。

所謂心傳,除了世代相傳的手藝,還有生存的信念以及流淌在血脈裏的勤勞和堅守。

  蘇式糕點的師徒傳承

與北方面食不同,長江以南,人們更喜愛米制糕點。這不是簡單作坊能夠完成的,工藝精密,品種浩繁,需要精美絕倫的手工和嚴密的傳授體系。

精細加工存在於每一個環節,糯米加水研磨,經過處理的糯米粉,質地更加均勻細膩,水磨糯米粉和粳米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創造多變的口感,這是製作蘇式糕點的基本功。

糕點廚師是運用各種兵器的行家,應季而變的餡料取天然色香,夏秋薄荷,冬春玫瑰,中國的廚房處理米麪點心的工種稱爲白案。精巧的手工是行走白案江湖的根本。

師徒,中國傳統倫常中最重要的非血緣關係之一。呂傑民門下學徒20個,並非人人都能得到真傳。

阿苗,剛滿20歲,老家蘇北,3年前高中畢業,跟隨父母來到蘇州。呂傑民對阿苗說,師傅領進門,今後還是要靠你自己。

面對嚴厲的師傅,阿苗每天心驚膽戰。反覆練習的三角團,終於得到師傅的認可。第一次,她的手藝可以上桌。

小小的成就感激勵着這個女孩,每天收工後,只要有剩餘的食材,阿苗就會留下繼續練習。

蘇式糕點,中國漢族糕點的重要流派,與古典園林一樣是蘇州的標誌。

在白案江湖行走多年,呂傑民身懷一門絕技。“我們蘇州的船點,必須要有餡心。一般植物的我們加豆沙、蓮蓉,動物的我們加肉類的餡心。”將帶餡的糕團製作成惟妙惟肖的動植物造型,從塑造漢字到塑造糕團,象形一直是中國人的獨門心傳,這種別具一格的糕點已經不是單純的食物,而是更高層次的、對生活情趣的審美。

師傅有另一番用意,爲了延續蘇式糕點的傳奇,他一直在尋找合適的接班人。

上有廟堂之高,下有江湖之遠,成爲一名白案廚師的路,阿苗纔剛剛起程。

  莽山瑤族先祖的美食

離蘇州1400公里的湖南莽山,另一種更原始、粗獷的食物,可以依稀看到中國糕點的進化歷程。

日照時間越來越短,採挖蕨根的時候到了。歐洲考古發現表明,最古老的麪包是用蕨類植物根中提取的澱粉製作而成。莽山瑤族的先輩,也發現了這個祕密,從蕨根中獲得原料,製成一種原始的中式糕點———餈粑。

鄧開風的祖輩遊耕遊居,被稱爲“過山瑤”。過去糧食產量有限,蕨根餈粑是過冬主食。如今製作蕨根餈粑不僅是對美味的留戀,也是祖輩提醒後代不忘艱難時日。取自山林的各種材料,組成一套奇妙的過濾系統。

經過一天的沉澱,到了檢驗成果的時候。再次沖洗,更細密的過濾,就可以製作蕨根滋粑。加熱,起糊,不斷攪拌,直到表面形成凝膠。膠團韌性極強,要馴服它,還得父親出馬。裹上曬乾的澱粉,扯成小團就可以直接食用。孩子們更喜歡甜食,芝麻的香氣伴着蕨粑的甘甜,這就是瑤族人世代繁衍的味覺密碼,也是撰寫人類味覺記憶史的通用語言。

  汕頭小吃蠔烙的變革

而更多關於食物的傳承,恰恰是在最平凡的生活裏。汕頭的一天從海鮮市場的喧鬧開始。

爲家裏的小店採購食材是阿哲每天的任務。這個年輕小夥儼然是菜場裏的老主顧。父親曾是酒樓主廚,江湖人稱“阿烏”。阿哲有4個姐姐,他是家裏唯一的男孩。中國社會,父子的傳承關係比師徒更緊密。子承父業被認爲是最順理成章的事。

蠔也叫牡蠣,生長在沿岸淺海。2000多年前,中國就有養殖牡蠣的記載。潮汕地區的汫洲,家家戶戶以蠔爲生。當地人食蠔偏愛小而肥,吃起來更鮮嫩,這也是蠔烙的最佳選擇。汕頭老城巷子深處隱藏着蠔烙最傳統的做法。番薯粉打漿,包裹蠔肉,可以減緩高溫下的迅速縮水。烙到兩面焦黃,還要保持蠔肉生嫩,汁水飽滿,不失鮮味。蘸上魚露提鮮,入口外焦內嫩,脆嫩兼備。

阿烏的手藝不止蠔烙,上門製作宴席纔是主業。阿哲廚藝有點增長,有時候還會得到一些稱讚,挺開心的。

高速發展的中國,人們對新事物的追逐更加急迫,是堅守傳統還是做出改變這是一個問題。

揚州的楊明坤,63歲,評話藝人。揚州評話,一種流傳400多年的民間藝術。戰爭,英雄,愛情,背叛,說不盡的故事全憑一張嘴。這不僅是一張說書的嘴,也是一張挑剔的嘴。

與廚師朋友探討日常小菜的門道,對他而言是一樁樂事。一盤精到的燙乾絲,代表了揚州人對生活的基本要求。大白乾,每塊橫批成28片,再切細絲,根根分明,韌而不散。100℃的水,洗燙三遍,去除豆腥,澆上滷汁和大量香油,素雅的外觀卻有極爲軟嫩鮮香的口感。

美食的傳承,離不開挑剔的美食家豐富的閱歷和敏銳的味覺,讓楊明坤可以準確把握這座城市的風味精髓。

汕頭日新月異。阿哲正在嘗試突破。文蛤、花蛤、豆腐魚,顧客可以自由搭配,傳承四代人的蠔烙在他手裏變幻出新意。阿哲經過反覆實驗,不斷地往傳統蠔烙中添加新的食材,原本最熟悉的小吃給食客帶來意外的驚喜。一門手藝的生命力,正是對傳統的繼承和昇華。

  上海本幫菜的功夫

上海浦東三林塘,曾有一個鄉村廚師羣體,人稱“剷刀幫”。他們結伴闖蕩上海灘,歷經一個世紀,人才輩出。其中有一個家族,五代爲廚,經過數十年磨礪,至今仍活躍於廚界,終成一代宗師。

李明福,掌管家族經營的小餐館,每天早晨五點,他要去市場採購。爲了保證原料新鮮,食材只買當天所需,分量事先作了估計。

精打細算,親力親爲,是上海男人做事的習慣。

每個晚上,後廚都是一番刀光劍影。李悅掌勺,李巍操刀,李明福的兩個兒子是廚房裏說一不二的兩個將領。

這對孿生兄弟的廚藝青出於藍,李明福不再需要親自下廚,家族的手藝得以傳承是他最大的欣慰。

有一種滋味,出身低微卻自成一家,在演變中不因各方衝擊而消失,反倒越來越清晰、強大。這就是本幫菜,它奠定了這座城市的味覺之本。

在本幫菜的江湖裏,83歲的李伯榮靠一身功夫贏得一世之名。李巍、李悅都是從14歲開始跟隨李伯榮學習廚藝。

刀功,中式烹飪的核心技藝,代表一個廚師的功力。

“蓑衣刀法”依靠手腕控制,下刀的力度位置、方向全在方寸之間。整魚脫骨,考驗對食材結構的瞭解,精確割開骨肉相連的節點,完美分離。(製作三套鴨)極致刀功如同高深武術,只有手上功夫煉到純熟無比,運刀才能隨心所欲、遊刃有餘。

本幫菜中的刀功菜“扣三絲”,是李巍的絕活。

火腿、雞脯、冬筍,三種極鮮的食材,先批薄片,再切成直徑不到0.5毫米的細絲。食材事先煮熟,切絲爲了擴大食材與湯汁的接觸面,蒸制過程中,三種味型同時釋放,融爲一體。

哥哥刀功精湛,弟弟專攻火候。“油爆河蝦”烹飪過程不足10秒,油溫達到200℃,食材才能下鍋。蝦肉熟而不老,蝦殼脆而不焦,時間上不能相差分毫,李悅甚至能根據蝦殼的爆裂聲判斷出鍋的時機。收汁時再次入鍋,同樣乾淨利落,這道菜對火候的考校,有着教科書一般的嚴格。

關於火候,廣東菜中有更極致的例子。

“(黃鱔)啫啫煲”追求食物的新鮮生嫩,猛火急攻,儘可能縮短烹飪時間,不僅如此,廚師還要根據餐桌與爐竈的距離,調整火力和“抄起”沙煲的時機。奔跑(上桌)的過程,烹飪仍在繼續。如果這是一齣戲,只有大幕拉起,也就是享用的那一刻,食物才完美亮相。

李伯榮最高興的是回到自己工作過的廚房。1945年開始學藝,80歲告別後廚,時代變遷,命運沉浮,李伯榮從未放下手中的刀和勺,好學、用心、傳道、授業,讓他收穫了今天的成就和尊敬。

傳承中國文化的不僅僅是唐詩、宋詞、崑曲、京劇,它包含着與我們生活相關的每一個細節。從這個角度來說,廚師是文化的傳承者,也是文明的偉大書寫者。

徽州,榨油留下的餅渣,是莊稼最好的肥料;陝北的窯洞前,張世新的兒孫們掛出了自己製作的面;莽山瑤族仍然感恩來自大山的饋贈。從手到口,從口到心,中國人延續着對世界和人生特有的感知方式。只要點燃爐火,端起碗筷,每個平凡的人都在某個瞬間參與創造了舌尖上的非凡史詩。

孕前飲食禁忌
飲食常識
美食文化
飲食調理
中醫養生
美食資訊
奶粉知識
四季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