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飲食 > 人工餵養 > 不吃藥調理寶寶脾胃食的妙招

不吃藥調理寶寶脾胃食的妙招

來源:育娃網    閱讀: 3.0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醫認爲,小兒先天脾胃稚嫩,特別容易因脾胃造成面黃肌瘦、食慾減退、睡眠不安 。調理脾胃往往離不開藥物,但不少家長都有這樣的體會:讓小孩吃藥特別困難。

不吃藥調理寶寶脾胃食的妙招

中醫認爲,小兒先天脾胃稚嫩,特別容易因脾胃造成面黃肌瘦、食慾減退、睡眠不安 。調理脾胃往往離不開藥物,但不少家長都有這樣的體會:讓小孩吃藥特別困難。當小孩患上脾胃失調、消化不良、厭食時,如果可以不打針、不吃藥就能治療,那該多好。看看醫生有什麼好的建議。

脾胃失調 小孩發育差

孩子常常會因爲脾胃功能不好,出現厭食、挑食的情況。而且由於長期胃口不好,營養跟不上去,導致大腦等各方面的發育,也比同齡人要差。整個人也顯得面黃肌瘦,精神萎靡。

爸爸媽媽們看到孩子厭食、挑食,通常只是覺得孩子不乖,並沒有想到是脾胃失調的原因。然而醫生告訴我們,孩子厭食、挑食,皆因脾胃失調,可以通過針刺“四縫穴”來調理。可以進行合理的調理。

疳積可鍼灸“四縫穴”

針推康復醫師介紹,小兒脾胃不好,由很多原因引起,如疳積(即胃腸消化不好)、先天不足、後天護理不當等。對於疳積,可以通過針刺“四縫穴”來調節。“四縫穴”位於除拇指外的4根手指上,靠近手掌的手指關節橫紋中央。針刺後,讓油脂類的液體流出。每週針刺一次,連續針刺四次既可。一般針刺一次後,小孩氣血明顯改善,胃口也變好了。

“捏積”也可治疳積

此外,古時常用捏積治療疳積等腸胃疾病。捏積,是根據病情采用不同手法,刺激身體某些經脈和腧穴,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該法十分符合兒童特點,不會給患兒帶來什麼痛苦,既能防病又能治病。

捏積前先按摩一下背部,放鬆肌肉,然後從下往上捏六遍,再使用“捏三提一”的方法。“捏三提一”的具體做法是:雙手同時捏起脊背兩邊的皮肉,從下往上,沿着一個方向捏。每捏三下,就要使勁往上提一下。

按摩足三裏穴促消化

對於疳積,可採用以上兩種方法。而對於先天不足和後天護理不當的,我們推薦足三裏穴。家長每日給小兒按摩足三裏穴10~15分鐘,可使小兒消化系統功能旺盛,面黃肌瘦好轉。足三裏是脾經合穴,也是保健要穴。具體按揉方法是順時針按揉。還可用相同的方法配合按揉背部的脾腧、胃腧,以加強保健的功效。

食療也可健脾胃

如果家長沒空,或者小孩不敢進行鍼刺的話,我們推薦了幾個食方。適當改變飲食,也可在日常生活中調理好小兒的脾胃。

喝粥能養胃,如魚腥草瘦肉粥、薏米粥、淮山粥、紅棗粥、大棗粥。如果小孩脾胃不好,厭食、挑食並伴有腹瀉等情況,可在粥里加入生薑同煮,然後食用;如果小孩有肚子脹氣等現象時,可適當加入陳皮,陳皮有化溼行氣的作用。

小孩是純陽之體,病來得快,去得也快。加之小孩體溫調節中樞發育不完善,對外界溫度變化調節比較差,很容易造成感冒發燒。因此呼吸道疾病很容易影響到脾胃,因此,家長一定要注意小孩的防寒保暖。

嬰兒食譜
幼兒食譜
學前食譜
兒童食譜
母乳餵養
人工餵養
輔食添加
寶寶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