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營養食譜 > 百科知識 > 【弓形蟲】弓形蟲病的症狀 弓形蟲治療

【弓形蟲】弓形蟲病的症狀 弓形蟲治療

來源:育娃網    閱讀: 1.3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弓形蟲屬於體型最小、結構最簡單的原蟲類寄生蟲,本文爲大家詳細介紹了弓形蟲,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弓形蟲病的症狀

1.眼部病變

發生眼球病變者較爲多見,首先發生在視網膜,偶爾整個眼球被侵犯,以致眼球變小,畸形及失明。一般發生在兩側眼球。

2.全身表現

全身感染多見於新生兒,往往系弓形蟲迅速在各臟器繁殖,直接破壞被寄生的細胞,常見有發熱、貧血、嘔吐、紫紺、水腫、斑丘疹、體腔積液、肝脾腫大、黃疸、心肌炎、淋巴結腫大。往往可迅速死亡。所謂新生兒弓形蟲綜合徵的主要表現爲貧血、黃疸、肝脾腫大。

3.中樞神經系表現

腦積水、腦鈣化和各種腦畸形爲主要症狀。表現爲腦膜腦炎、腦炎或腦膜炎。常見抽搐、肢體強直、顱神經癱瘓、運動和意識障礙。腦脊液呈黃色,淋巴細胞和蛋白可增加。晚期在病竈中心發生腦鈣經。個別病例腦部壞死組織的碎屑脫落,進入側腦室,隨腦脊液循環,使大腦導水管阻塞,或大腦導水管壁上發生病變,均可產生阻塞性腦積水。如病變侷限可引起癲癇。可在發病幾天或幾週中死亡。如能好轉,常遺留有抽搐、智力不足、脈絡膜視網膜炎等後遺症。

【弓形蟲】弓形蟲病的症狀 弓形蟲治療

弓形蟲治療

1.孕婦

孕婦可用乙酰螺旋黴素(或克林黴素或阿奇黴素)。

2.新生兒

新生兒可採用螺旋黴素(或乙胺嘧啶)+磺胺嘧啶,或阿奇黴素。

3.免疫功能正常者

①磺胺嘧啶和乙胺嘧啶聯合。

②乙酰螺旋黴素:一日三次口服

③阿奇黴素:頓服。可與磺胺藥聯合應用(用法同前)。

④克林黴素:一日三次口服。可與磺胺藥聯合應用(用法同前)。

4.免疫功能低下者

可採用上述各種用藥方案,但療程宜延長,可同時加用γ-干擾素治療。

5.眼部弓形蟲病

①磺胺類藥物+乙胺嘧啶(或螺旋黴素):療程至少一個月;

②克林黴素:每日4次,至少連服3周。若病變涉及視網膜斑和視神經頭時,可加用短程腎上腺皮質激素。

【弓形蟲】弓形蟲病的症狀 弓形蟲治療 第2張

弓形蟲病的傳播途徑

1.吃未煮熟的肉

特別是豬、羊。幾乎所有哺乳動物和鳥類,如鼠類、豬、羊、牛、家兔和雞、鴨、鵝等,都可以傳染弓形蟲,而且感染率很高。人的傳染來源主要來自於這些動物的肉類,如涮肉的溫度不夠和時間過短,其中的弓形蟲沒有殺死,就有傳染的危險。生肉或切肉案板的污染同樣可以傳染

2.寵物傳染

①狗

狗狗也可以傳染弓形蟲,但是它們的糞便和排泄物都沒有傳染性,如果不吃狗肉就不會傳染。有人說“狗與人關係密切,是人類的重要傳染源之一”,還有人生下的孩子出現了“智力遲鈍、先天性心臟病或者多了一個手指”,就歸罪於家裏養狗,這些都是缺乏根據的。

②貓

感染的貓糞是重要的傳染來源。貓和貓科動物是弓形蟲的終宿主,感染的貓糞便裏排出囊合子,一般持續1周至20天,更長的極少;這段時間是傳染期。世界各地的調查大約1%的貓糞便內含有弓形蟲囊合子。貓糞裏的囊合子須在外界發育2~5天才有傳染性,所以幾時處理貓糞非常重要。囊合子可以在水裏、潮溼的土壤裏生存好幾個月或更長,因而貓糞污染的食物、飲水、甚至灰塵,人吃下去都可以傳染。在完全熟食肉類的地區,貓科動物是人的重要傳染來源。但是,作爲中間宿主的許多其他動物同樣可以傳播。例如有許多牧場極少有貓,也有很多牛羊感染;而且世界上還有個別島嶼沒有貓,島上居民感染率仍然很高。

【弓形蟲】弓形蟲病的症狀 弓形蟲治療 第3張

如何預防弓形蟲感染

1.不吃生蛋或未煮熟的肉,切生肉和內臟的菜板、菜刀,要與切熟肉和蔬菜水果的菜板、菜刀分開,飯前洗手。

2.貓要養在家裏,喂熟食或成品貓糧,不讓它們在外捕食。因爲,貓的傳染是吃了感染的老鼠或鳥類,或者吃了污染貓糞的食物。

3.特別注意貓糞處理,每天燃燒、清除、沖廁所,深埋在地下。

4.處理貓窩或貓糞時應帶手套,或處理後立即用肥皂洗手。

5.有條件應對貓進行血清學檢測。貓常在產生抗體前排出卵囊,抗體陽性的貓表明已感染弓形蟲或有某種程度的免疫力,缺乏抗體的貓可能未被感染,更應注意預防。

6.存在於土壤中的卵囊有可能污染蔬菜、水果表面,在食用前一定要清洗乾淨。

7.禁止貓舔人的手、面部或黏膜,禁止貓舔飯碗、菜碟等食具。

8.不要讓寵物住在人的臥室裏或睡在人的被褥裏,經常給寵物洗澡。

9.養貓應專設窩盆等器具,並定期用沸水沖洗,持續5分鐘。

10.所有的孕婦在懷孕期間,一定要注意與寵物不要有過分親密舉動,避免被感染弓形蟲的貓抓傷、咬傷,並注意勤洗手,特別是在懷孕最初3個月應嚴格與寵物保持距離。

【弓形蟲】弓形蟲病的症狀 弓形蟲治療 第4張


孕前飲食禁忌
飲食常識
美食文化
飲食調理
中醫養生
美食資訊
奶粉知識
四季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