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飲食 > 母乳餵養 > 尹建莉:我的母乳餵養經歷——信心+堅持=成功

尹建莉:我的母乳餵養經歷——信心+堅持=成功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4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如果母親對親自哺乳這件事有信心,並且堅持,絕大多數都可以成功。這一點我自己深有體會。

我女兒圓圓出生後,開始我的奶水不夠,小傢伙總因爲吃得不夠滿足而生氣地大哭。我很着急,擔心餓着她,就想到要給她加喂牛奶。我母親淡定從容地對我說,每個孩子都是自帶口糧來的,哪個當媽的能沒有奶?一口牛奶都不要加,你就讓孩子多吃,奶水越吃越多。在母親的鼓勵下,我堅持不加牛奶,女兒一哭就哺乳,不看時間,隨時隨地喂,能吃幾口吃幾口。

由於餵奶次數多,且小傢伙吸吮用力,我的乳頭很快就破了,每次餵奶都痛得鑽心,深深地體會到什麼叫“揭瘡疤”,儘管這樣,我還是咬牙堅持住了。同時,我自己每天多喝水喝湯,保證供給充足。事實果然如母親說的那樣,奶水越來越多,大約半個月後就很多了,簡直像噴泉,多到圓圓都來不及從容吞嚥,每次吃奶都上氣不接下氣的,喉間發出很響的換氣聲。

尹建莉:我的母乳餵養經歷——信心+堅持=成功

現在想來,我的母親不但是個經驗豐富的育兒專家,深諳“奶水越吃越多”這個生物進化論中用進廢退的原理;同時還是個哲學家,她的“每個孩子都是自帶口糧來的”讓我堅信,上帝給我一個孩子,就一定贈予了我一份奶水,我既不需要懷疑這一點,也不能用任何理由剝奪女兒自己帶來的最好的口糧。最不濟的母乳也強過最好的牛奶,母乳是奢侈品,優質牛奶是合格品,劣質牛奶就是危險品。這份恩惠豈止是孩子獨享的,家長也跟着省多少力多少錢。

吃母乳還是吃牛奶,這不單是營養方面的差異,也是兒童內心安全感的差異。孩子在媽媽懷裏,小嘴吸吮着母乳,這是母子間最自然最原始的親情交流。一股自母親胸膛流出的奶水,像一條美麗的絲帶,日復一日編織着親密的母子關係,這個價值又如何估量呢?

現在很多媽媽都奶水不足,用奶粉餵養孩子成了常態,奶粉市場極爲繁榮,電視廣告特別多,“給孩子賺奶粉錢”也成爲很多年輕爸爸表示要努力工作的口頭禪。近年來大家信賴的名牌奶粉和進口奶粉不斷被曝出問題,人們更努力地去發現和購買更好的奶粉,卻忽略了最好的奶水就長在母親身上。不是媽媽們沒奶水了,而是人力過多地介入自然的安排,擾亂了母親的哺乳狀態。

尹建莉:我的母乳餵養經歷——信心+堅持=成功 第2張

在哺乳這件事上,另有一個誤區是“定時餵奶”。一些專家拋出定時餵奶的概念,理由是儘早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於是一些媽媽寧可焦急地盯着鐘錶熬時間,也不肯馬上去哺餵餓得哇哇大哭的孩子。嬰兒的世界本來就是混沌的,需要在較長的時間裏慢慢清明。成人那麼急於去改造孩子,急着培養好習慣,這是多麼不自然的一件事啊。

國際母乳協會有一句著名格言“看孩子,別看鍾”,再小的嬰兒都不是機器人,母愛的直覺可以勝過任何教科書。“母親不需要計算自己給孩子餵奶的次數,就像她不需要計算親吻孩子的次數一樣。”

短見者最易膨脹。在自然面前,掌握了一點點技術的人類,經常企圖用自己的腦袋取代上帝的思考,僞概念就這樣產生了。圍繞孩子的僞概念現在特別多,其原因可能是孩子太幼小,無力進行自我陳述,這給一些人留出製造僞概念的餘地。現代母親要有意識地保護自己的天性,防止其退化,越是高學歷的人,越要注意這一點。

尹建莉:我的母乳餵養經歷——信心+堅持=成功 第3張

有一位曾到國外留過學的媽媽,她的第一個孩子是兒子。她懷孕期間從書上讀到“戀母情結”這個詞兒,憂心忡忡,就決定不讓孩子直接吸吮她的奶頭,從月子裏開始,天天定時把奶水擠出來,存放到冰箱中,然後用微波爐加熱,奶瓶喂孩子。兩年後小女兒出生,爲了上班和斷奶方便,同樣採用擠出、冷藏、奶瓶喂的辦法。她的兩個孩子沒有經歷斷奶的困擾,以至於她覺得這真是個好辦法,到處推薦。但兩個孩子的身體都有些問題,都是從嬰兒期罹患溼疹,越來越嚴重,渾身上下幾乎體無完膚。家族中沒有這樣的遺傳病,醫生也搞不清楚病因,只說溼疹病因很複雜。

疾病反映了孩子免疫功能的低下,這是否和她反自然的哺乳方式有關?即使病況和哺餵方式完全無關,經過吸奶器、冰箱、微波爐、奶瓶這樣一趟長征的奶水,質量肯定不如乳房中直接流出來的。奶水的質量被打折,從沒含過媽媽的乳頭也是孩子的遺憾。而一個母親如果沒有親自感受過一張小嘴在乳頭上的吸吮,又如何能完整地領略生兒育女的幸福呢?

還有一些母親不願意給孩子哺乳,可能是潛意識中害怕自己體形變化,或嫌麻煩。事實是,很多證據或研究都支持哺乳更有利於恢復體形。我認識一位著名演員,她不但堅持母乳餵養,而且拒絕爲任何奶粉做代言,給多少錢都不做。她的行爲讓人敬重,她的身材和美貌也沒因爲親自哺乳有任何改變。哺乳母親的體形會不會變化,是否仍舊美貌,不是哺乳本身決定的,而是她的生活習慣和心態決定的。做母親的如果能把興趣點放在“媽媽”這個原始角色上,而不是力圖追求自己的社會優越感,就更容易貼近自然。

尹建莉:我的母乳餵養經歷——信心+堅持=成功 第4張

關於母乳餵養,最後還要說一下斷奶和添加輔食的時間問題。因爲現在關於這一點也是衆說紛紜,有的建議早一些,有的建議晚一些。人爲的爭吵當然各有理由,也許都能自圓其說,但“自然”其實早已給出了答案:

孩子一般6個月開始長第一顆牙,這是自然在告訴父母,小傢伙開始具備咀嚼功能了,應該添加輔食了。此後,牙齒不停地長出來,這意味着輔食量及品種應該不停地增加。到兩歲半左右乳牙全部長齊,那就是自然在宣佈:現在,孩子在咀嚼和消化方面已基本成熟,大人吃什麼,就可以給他吃什麼了。斷奶的時間應該和添加輔食的時間相輔相成,哺乳量和哺乳次數逐漸減少,自然斷奶最好,儘量不要生硬斷掉。

當然,由於每個人的生活條件不同,喂輔食及斷奶時間會有出入,尤其斷奶,一歲以後早斷晚斷沒有太大出入。或出於客觀條件所限,在某個時間必須生硬斷掉,這也不會有太大問題。只是,我們一定要儘量關注自然給出的提示和參考標準,在生活中儘量圍繞這個提示和參考標準來做。


嬰兒食譜
幼兒食譜
學前食譜
兒童食譜
母乳餵養
人工餵養
輔食添加
寶寶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