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營養食譜 > 中醫養生 > 附子理中湯的功效與作用

附子理中湯的功效與作用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3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附子理中湯的功效與作用

主治:脾胃虛寒、飲食不化、脘腹冷痛、嘔吐泄瀉、四肢不溫、苔白、脈沈遲。及一切沈寒痼疾。

現代應用:急慢性胃腸炎、子宮功能性出血、上消化道出血、紫癜、肺心病、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小兒肺炎、過敏性結腸炎、霍亂吐瀉、妊娠惡阻、消化不良症、胃弛緩、胃下垂。

附子理中湯的功效與作用

附子理中湯藥方組成

組成:大附子(炮,去皮臍)、人蔘乾薑(炮)、甘草(炙)白朮各等分

用法用量:上銼散。每服四大錢,水一盞半,煎至七分,去滓服,不拘時候。口噤則斡開灌之。

附子理中湯的功效與作用 第2張

附子理中湯臨牀應用

1、中寒:開慶己未年七月間,裕齊馬觀文夫人曹氏,病氣弱倦怠,四肢厥冷,惡寒自汗,不進飲食。一醫作伏暑治之,投暑藥。一醫作虛寒治之,投熱藥,無效。召僕診之,六脈雖弱,而關脈差甚。裕齊問曰:此何證也。僕答曰:以脈觀之,六脈雖弱,而關獨甚,此中焦寒也。中焦者脾也。脾胃既寒,非特但有是證,必有腹痛吐瀉之證。今四肢厥冷,四肢屬脾,是脾胃虛寒無可疑者。答雲未見有腹痛吐瀉之證。當用何藥治之。僕答曰:宜用附子理中湯。未服藥間,旋即腹痛而瀉,莫不神之!即治此藥,一投而愈。

附子理中湯的功效與作用 第3張

2、內傷轉瘧:袁繼明素有房勞內傷,偶因小感,自煎姜蔥湯表汗,因而發熱,叄日變成瘧疾。餘診其脈豁大空虛,且寒不成寒,熱不成熱,氣急神揚,知爲元陽衰脫之候。因謂其父日:令郎光景,竊慮來日瘧至,大汗不止,難於救藥。倘信吾言,今晚急用人蔘二兩,煎濃湯預服防危。渠父不以爲意。次日五鼓時,病者精神更覺恍惚,扣門請救,及覓參至,瘧已先發矣!餘甚旁徨,恐以人蔘補住瘧邪,加救急無益也。只得姑俟瘧熱稍煺,方與服之,服時已汗出粘濡,頃之果然大汗不止,昏不知人,口流白沫,灌藥難入,直至日暮,白沫轉從大孔遺出。餘喜曰:白沫下行可無恐矣。但內虛腸滑,獨參不能勝任。急以附子理中湯,連進四小劑,人事方蘇能言,但對面談事不清。門外有探病客至,渠忽先知,家人驚心爲崇。餘曰:此正神魂之離舍耳!吾以獨參及附子理中駟馬之力追人,尚在半返未返之界,以故能知宅外之事。再與前藥,二劑而安。

3、痢疾:陳叄農治一婦,久痢不止,口乾發熱,飲食不進,猶服香連等藥,完谷不化,尚謂邪熱不殺谷,欲進芩、連,數日不食,勢正危迫,診之脈大而數,按之極微,詢之小便仍利,腹痛喜手按,此火衰不能生土,內真寒而外假熱也。小便利則不熱可知,腹喜按則虛寒立辨,亟進附子理中湯,待冷,與服一劑而痛止,連服數劑而愈。

4、腹痛:李北川仲夏患腹痛吐瀉,兩手足捫之則熱,按之則冷,其脈輕診則浮大,重診則微細,此陰寒之證也,急服附子理中湯,不應仍服,至四劑而愈。

5、陰證傷寒:劉銘彝,年二十八歲,天台縣知縣。臘月二十八日,去西鄉白坭坦,返回即傷陰寒。惡寒甚劇,戰慄動搖,烘以烈火,頃刻不離,舌苔邊中黑而滑,脈沉而緊。沉緊爲寒傷於裏,傷寒所謂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初服麻黃湯不應,繼用附子理中湯加味,溫下理中以祛寒。高麗蔘一錢、炒白朮二錢、淡附片一錢半、炒川姜一錢、炙甘草一錢、蔥白九枚、生薑二錢。服一劑,即遍身大汗,寒邪悉煺而愈。

孕前飲食禁忌
飲食常識
美食文化
飲食調理
中醫養生
美食資訊
奶粉知識
四季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