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智力發展 > 送沈康知常州原文及翻譯賞析

送沈康知常州原文及翻譯賞析

來源:育娃網    閱讀: 1.3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送沈康知常州原文及翻譯賞析,這是宋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王安石在送別友人沈康去擔任常州知州的宴會上所作的一首詩,下面一起來賞析下吧。

送沈康知常州原文及翻譯賞析

送沈康知常州

宋-王安石

作客蘭陵跡已陳,爲傳謠俗記州民。

溝塍半廢田疇薄,廚傳相仍市井貧。

常恐勞人輕白屋,忽逢佳士得朱輪。

殷勤話此還惆悵,最憶荊溪兩岸春。

翻譯:

在蘭陵做官已經成爲了過去,因爲給沈康講當地風俗習慣記起了當時州民情況。

當地溝渠、田埂已經荒廢,土地貧瘠,供應過客食宿的旅店熱鬧繁華,街市卻是貧瘠冷清。

常常擔心勞苦之人連茅屋都沒有,欣喜遇到沈康能去常州上任。

熱情周到歡迎你上任,但內心又有離別的惆悵,常州荊溪的風景最值得回憶。

送沈康知常州原文及翻譯賞析

註釋:

瑤俗:風俗習慣。

溝塍(chéng):溝渠,田埂。

薄:土地不肥沃。

相仍:連續不斷。

賞析:

這首詩開篇就寫了他“作客”常州的過去,然後指出寫詩目的:爲朋友介紹常州的風俗民情。第二聯寫了常州的現狀,從此可以看出王安石爲官一心爲民、不爲稻粱謀的高貴品質,這種“盛世”而“憂黎元”的憂患意識自然使這首詩格調超出了其他人的送別詩篇。第三聯透露出憂思與慶幸:自己離開了常州,生怕繼任者不能爲百姓着想,這是憂思;結果“佳士”沈康去了那裏,這是一種慶幸。很顯然,這裏面既有對沈康的肯定與鼓勵,又有對他的期待與希望。這不是一種虛與委蛇般的奉承,讀來一片赤誠之心。最後一聯深情做結,首先告訴沈康自己是情真意切(殷勤)地談及常州的,至今還對它抱有深深的感情(最憶荊溪兩岸春),可是還有一種惆悵揮之不去。當然這種惆悵遠不止友人的離開。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