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營養食譜 > 中醫養生 > 中藥萆薢的功效與作用

中藥萆薢的功效與作用

來源:育娃網    閱讀: 1.7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萆薢的功效

藥性:苦,平。入腎、胃經。

主治:利溼去濁、祛風除痹。因其性平,以「治溼爲長,治風次之,治寒則尤其次也」(《本草便讀》),故以治溼邪偏盛之着痹最爲適宜。

1.治膏淋,白濁,帶下-小便混濁、治婦女溼盛白帶過多者

本品性味淡薄,主入胃經。善「治陽明之溼而固下焦,故能去濁分清」(《本草綱目》),凡「男子白濁,莖中作痛,女子白帶,病由胃中濁氣下流所致,以此入胃驅溼,其症自愈」(《藥品化義》)。尤爲治小便混濁,白如米泔之膏淋要藥,常與益智仁、石菖蒲、烏藥同用,如萆薢分清飲(《楊氏家藏方》);若治婦女溼盛白帶過多者,可與薏苡仁、白朮、澤瀉等同用。

2.治痹證

本品能祛風溼,舒筋絡而止痹痛,用於風溼痹痛,關節不利,腰膝疼痛。因其性平,以「治溼爲長,治風次之,治寒則尤其次也」(《本草便讀》)。故以治溼邪偏盛之着痹最爲適宜,可與獨活、蠶砂、木瓜等同用。若治風溼熱痹,則須與黃柏、忍冬藤、防己等同用。

中藥萆薢的功效與作用

萆薢配伍應用

萆薢配益智仁:萆薢長於利溼而分清別濁;益智仁既能補腎固精縮尿,又能溫牌止瀉攝睡。二藥配用,萆薢以分利爲主,益智仁以固澀爲要,共奏固下元、利小便、祛溼濁之功。適用於腎虛而見小便頻數而少渾濁不清、淋灕不暢,婦女帶下諸證

萆薢配懷牛膝:萆薢長於祛風溼、止痹痛;懷牛膝長於補肝腎、強筋骨。二藥配用,扶正祛邪並施,相互爲用,共奏祛風溼、補肝腎、強筋骨、止痹痛之功。適用於風溼痹證肢體重痛、腰膝痠軟。

中藥萆薢的功效與作用 第2張

萆薢藥理作用

1.抗痛風作用

大鼠右側腎臟切除術聯合氧嗪酸鉀造成尿酸性腎病,採用萆蘚水提物1、2、4g生藥/kg灌胃給藥治療28、56天后,可明顯降低血尿酸、尿素氮、肌酐水平;使大鼠腎功能明顯改善;同時降低腎臟組織中TNF-a、MCP-1和ICAM-1表達,使血清MCP1顯着降低。

2.抗骨質疏鬆作用

綿萆薢水煎液1、2、4g生藥/kg灌胃給藥12周,可增加去卵巢大鼠股骨的骨小樑體積,降低骨轉換率,改善部分生物力學指標;提高去卵巢大鼠最大載荷、最大應力,降低骨轉換,使去卵巢大鼠骨丟失得到改善。

中藥萆薢的功效與作用 第3張

萆薢用藥禁忌

虛陰虧者忌服。

下焦無溼熱、陰虛火旺、小便餘瀝及陰莖痛、腎虛腰痛、遺精滑精者不宜用。

孕婦、兒童慎用。

畏葵根、大黃、柴胡牡蠣、前胡。

忌茶、醋。

《中國藥典》已將粉萆蘚、綿萆蘚兩者分列,但性味、功能、主治、用法及用量相似,故合併述之。

中藥萆薢的功效與作用 第4張

孕前飲食禁忌
飲食常識
美食文化
飲食調理
中醫養生
美食資訊
奶粉知識
四季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