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學前教案 > 到底該不該陪孩子做作業?小心一開始做錯便沒有後悔藥

到底該不該陪孩子做作業?小心一開始做錯便沒有後悔藥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1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最近她有點發愁,因爲她週末經常要加班,有時候晚上8,9點下班回到家,才突然發現孩子的幼兒園作業還未做。更讓她擔憂的是,孩子面對未做的作業若無其事,媽媽讓他做,孩子竟然說“不會,你幫我做!”孩子對作業的這種“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已經變成了常態,而不是偶爾出現。

這到底是哪裏出了問題?爲什麼孩子對作業沒有責任感

到底該不該陪孩子做作業?小心一開始做錯便沒有後悔藥

兩方面的原因:

1、學校布質作業的方式有問題

有些學校的老師,尤其是幼兒園的不少老師經常跟孩子佈置作業的口頭禪是這樣的:“讓爸爸媽媽陪你一起……”。“少壯不獨立,老大徒依賴”,從孩子第一次接觸家庭作業,老師“爸媽陪伴”的口頭禪灌輸到他們的腦袋,長期下來給孩子製造的錯誤信號是“作業是爸爸媽媽陪同我一起完成的,沒有爸爸媽媽的陪同,我便不能完成;爸媽沒陪同,違背了老師的吩咐,是不對的。”看吧,作業是誰的責任,從一開始的歸屬便發生了錯位。就如同一個老人糾正用左手拿筷子的孩子說:“左手拿筷子的是傻子,聰明孩子用右手拿筷子”,那麼這個孩子就非常虔誠地遵守下去。

幼兒說認爲,孩子們能在幼兒園裏完成的作業就不用讓他們帶回家裏;老師能給孩子講明白怎麼做的作業,就不用父母協助完成;孩子實在是不能獨自完成的,那就不叫合理的作業了,該叫“爲難大人的作業”,學校需要反思一下教育的初衷了。

有些人說,老師的目的是希望家長多陪伴孩子吧?但是以助長不良依賴習慣的陪伴是不好的陪伴,況且家長陪伴孩子的方式很多呢,玩遊戲、講故事、郊遊等陪伴的方式更高效,不是麼?

2、家長的陪同方式有問題

不少家長一開始也覺得孩子還小,什麼也不懂,便不拒絕陪同;更有些家長看到可愛的小不點如今竟然要寫作業,甚感可愛,陪同孩子一起感受那份新鮮感。沒想到陪着陪着,自己就陷進去了。一旦沒有家長的參與,孩子便自覺無趣了。那麼該怎麼辦呢?

作爲家長,我們無法左右老師們是否佈置作業,但是最好能讓他們注意一下佈置作業時的說話方式,以及讓他們知道助長孩子依賴性給家長帶來的困擾。而對於我們家長自身,如何避免讓孩子產生依賴呢?

首先明確告訴孩子,作業是他們的,就像小玩具小書包一樣,是屬於孩子的,不屬於爸媽的;然後,具體問題具體應對。

對於學齡前的孩子

即幼兒園階段的孩子,大人只需要告訴孩子標題的意思,剩下的交回給孩子。比如給小動物圖片上色,無論孩子塗抹出界還是給小狗塗上了綠色或五顏六色,甚至只是亂塗亂畫,都不要去糾正他們,因爲孩子已經承擔了自己的責任並且正在履行自己的責任。有父母說,明明做錯了不糾正行嗎?隨着孩子智力的成長,他們自然會自我糾正,更何況有誰規定小狗不能五顏六色的呢?

如果是那些孩子們根本不能獨立完成的手工呢?

大人也不要把責任攬在自己身上,而是當孩子說不會做的時候,你大可以說:“寶貝不懂做燈籠呀,那可怎麼辦呢?你有什麼辦法嗎?”引導孩子尋找解決方法,讓孩子去想,而不是家長幫忙想。即使孩子想出的答案是“畫一個”,或者“買一個”,也不要否定孩子,更不能因爲跟老師不好交代而幫孩子做,因爲孩子已經在爲“自己的事情”尋找解決辦法,真正把事情視爲他們自己需要面對的難題,是最值得家長欣慰的。

如果孩子到了小學呢?父母應不應該陪同孩子寫作業?

答案是不應該,偶爾的指導可以,但不建議天天的陪伴。還是那句話,將作業的責任歸還給孩子。大人可以儘量給孩子提供一個學習的環境和氛圍,比如孩子寫作業時家人不要看電視、不要玩手機、不要玩Ipad,而是在一旁看書、寫字,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

如果孩子遇到難以解答的難題呢?

引導孩子想辦法,最後還是無法解決的,最終可以讓孩子自行決定是繼續思考,還是第二天請教老師,還可以讓請教完老師的孩子回家告訴家長如何解決,起到了再次複習的作用。

爲什麼把責任歸還給孩子那麼重要呢?給大家講一個故事。

農村的親戚中有這麼兩姐弟,他們的父母重男輕女,讓姐姐只讀完小學就不再上學,每天安排很多的家務活給姐姐,從不理會姐姐學得好還是差,但姐姐很愛學習,經常一邊做家務一邊讀書;而弟弟呢?父母百般疼愛,從不捨得讓弟弟做一點兒家務,他們每天用有限的知識輔導弟弟做功課、監督弟弟學習,稍微不認真便嚴厲批評,還賣掉了家裏的豬牛讓弟弟到鎮裏上學,媽媽還因此專門每天早晚接送弟弟。但弟弟的功課卻非常差,經常撒謊不寫作業、逃課,有時當媽媽送他到校門口,他便轉身偷偷溜進網吧。後來有親戚見姐姐可憐,便資助她繼續上學,最終姐姐大學畢業在大城市當了老師;而弟弟呢?初中沒念完就念不下去了,現在鎮上打着零工。

爲什麼會這樣?那是因爲姐姐爲自己而學習,學習是她自己的責任;而弟弟呢?他是爲了爸媽而學習,對弟弟來說,學習是爸媽的責任而不是自己的。

幼兒說:每個孩子都有獨特個性,適用於他人的不一定適用於你,但一定能讓你在育兒路上更從容淡定!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