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懷孕 > 孕婦飲食 > 懷孕期間的飲食麪面觀

懷孕期間的飲食麪面觀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6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懷孕期間的飲食如何能做到營養又不發胖呢?如果一味的進補是不利於準媽媽和胎兒的健康的,本篇資訊,我們就詳細的來看看懷孕期間到底如何科學飲食。

  品種多樣,缺啥補啥

沒有一樣食品可以保證全方位的營養。有的孕婦每天食用好幾個水果,會導致血糖升高、不容易控制,將可能患上糖尿病;有的孕婦主食攝入量很少,一天才吃二三兩米飯,這樣容易造成能量不足,而能量不平衡也將導致其他營養物質不能很好地被利用。只有多樣化攝入才能獲得完全平衡的營養,其中包括足夠的主食,一定的葷菜、奶製品、豆製品以及油。而對於缺少某種營養物質的孕婦來講,可以“缺啥補啥”。

鈣不足:增加奶和奶製品,蝦皮,豆類,綠色蔬菜等的攝入。

鐵不足:增加動物肝臟,動物血,瘦肉,綠色蔬菜等的攝入。

鋅不足:補貝殼類海產品,動物內臟,瘦肉,乾果類等。

懷孕期間的飲食麪面觀

懷孕期間的飲食麪面觀

維生素A不足:補動物肝臟,蛋黃或胡蘿蔔,番茄,橘。

維生素B1不足:補穀類,豆類,堅果類,瘦豬肉即動物內臟。

維生素B2不足:補充動物性食品特別是動物內臟,以及蛋、奶等的攝入。

維生素C不足:補水果和新鮮蔬菜,如所有綠色蔬菜、西紅柿、捲心菜、獼猴桃。

至於每天各種營養元素的攝入量,專家建議,攝入鈣不能多於2000毫克,保持在1000-1200毫克;攝入鐵不能多於60毫克,保持在28毫克左右;攝入鋅不能多於35毫克,保持在20毫克;攝入維生素C不能多於1000毫克,保持在130毫克左右。

  食多餐取代“一日三餐”

女性懷孕時子宮增大,位置也相應提高,胃的容量也因此受到限制,按照孕前平時的食量也會使得胃部過於飽脹。因此,這個時候就可以“少食多餐”取代“一日三餐”,定好食物攝入量,每天分幾次攝入,每次吃得少一點,這是由孕婦的生理特點決定的。孕婦可以在早餐、中餐之後的兩個小時分別加早點、午點。不過應儘量保證早、中、晚餐的攝入比例保持在30%、40%、30%,每天的攝入熱量控制在2300千卡左右。在三種能量的攝入比例中,建議蛋白質10-15%,脂肪20%-30%,碳水化合物60%-70%,而在能量內部,也要注意來源的構成,比如說蛋白質來源構成比最好保持在:動物性44%,豆類23%,植物性33%。

  藥補不如食補

“藥補不如食補”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但是許多孕婦擔心營養不足,食補、藥補“雙管齊下”,在營養飲食的基礎上,飲用強化孕婦配方奶粉,還每天服用營養片劑。其實,只要在醫生的建議下合理、正常飲食,一般不會出現營養不良,沒有必要再額外地補充過量的營養片劑,畢竟食補的效果是大大好於藥補,而且沒有其他副作用。如果孕婦胃口不好,什麼都吃不下,或者出門在外,不方便通過食物攝入補充營養,可以考慮服用營養片劑。

  一人吃不一定等於兩人補

在準媽媽的營養問題上,有句俗語叫做“一人吃等於兩人補”,說的就是孕婦需要特別多的營養,不僅僅供給自身需要,更不能忽視肚中胎兒生長所需的養料。很多“準媽媽”爲了寶寶,一掃從前對身材的顧慮,揀愛吃的東西,給自己吃,當然也給寶寶吃。實際上,媽媽愛吃不等於寶寶愛吃。胎兒的生長髮育,需要比成人更加全面的營養。準媽媽的挑食,很可能引起胎兒發育過程中的營養不均衡;而有的準媽媽吃得太多,超出了自己和寶寶實際所需的能量,這不僅加重了自己的負擔,還增加生出“巨大兒”的可能性。爲自己,也爲寶寶增加營養的準媽媽們,飲食前請添一份心,一人吃不一定等於兩人補,爲了寶寶的健康,請一定控制好飲食的質與量。

  補充葉酸要從孕前開始

在孕期通過各種途徑補充葉酸已是很多準媽媽的必修課,葉酸主要來自肝、腎、豆製品、甜菜、蛋類、魚、綠葉蔬菜等,其中尤以綠葉蔬菜含量最爲豐富。但是在正常烹調過程中達50%-90%的葉酸會被破壞,因而人們實際葉酸攝入量往往低於其真正所需的量。

研究證實,婦女於孕前1個月至孕早期3個月內每日補充葉酸680微克當量,可有效地降低我國出生缺陷高危人羣中神經管畸形的發生率,降低效果達到85%。整個懷孕過程中若葉酸缺乏,會容易造成妊娠高血壓、自發性流產和胎兒宮內發育遲緩、早產及新生兒低出生體重。嚴格來說,很多準媽媽在發現懷孕之後再開始補充葉酸實際上已經晚了一拍。

婦女在服用葉酸後要經過4周的時間,體內葉酸缺乏的狀態才能得以切實的改善。此外,伴隨着妊娠進程,孕期血清和紅細胞葉酸含量逐漸降低,越接近懷孕後期越容易缺乏葉酸,因而在整個孕期,準媽媽們都需要補充葉酸。來自新西蘭達尼丁市奧塔哥大學人類營養學系所做的最新臨牀試驗表明,含高葉酸的孕婦奶粉可顯著提高機體葉酸水平,減少嬰兒神經管缺陷發生的機會,中國優生科學協會在推廣優生優育活動中已指定推薦。

孕婦飲食
孕婦保健
胎教常識
流產胎停
胎兒發育
孕婦疾病
孕期食譜
孕婦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