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產後 > 產後恢復 > 小產後怎麼調養身體 這樣做身體才能棒棒的

小產後怎麼調養身體 這樣做身體才能棒棒的

來源:育娃網    閱讀: 8.6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小產對女性身體的傷害也很大,因此需要在小產後和一般產後媽咪一樣好好坐月子來調養身體。那麼,小產後怎麼調養身體呢?一起來看看吧。

原標題:小產後怎樣調養

小產後怎樣調養

小產後2周內禁止同房、盆浴及游泳,以免誘發生殖道感 染。2.加強營養,適當食用含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的食物如牛奶、雞蛋、新鮮的水果蔬菜,以補充小產後所需的營養,提高機體免 疫力。3.注意保暖,小產後體質虛弱,易受風寒之邪侵襲,增加小產後的不適感。4.保持心情舒暢,切勿過度憂慮、悲傷,以免肝鬱氣滯,血行不暢,影響子 宮內殘餘物質的排出。

小產後怎麼調養身體 這樣做身體才能棒棒的

小產後保養身體的重要性

有不少年輕女性認爲坐月子只是產婦的專 利,而小產不屬於實際意義上的「生孩子」,因此總是會輕易忽視小產後保養身體的重要性。

例如術後天天喝涼水、飲食無忌口、熬夜成習慣以及過度操勞等等,到最 後落下一身毛病,甚至影響到以後的生育能力。

實際上,經歷過小產的女性,身體就像是經歷了一場浩劫,非常虛弱,和產婦一樣需要得到充足休息和保養,才能讓身體和精神狀態儘快得到恢復。

小產大養老傳統得重視

古代著 名醫學家王肯堂在《證治準繩》中提到:

“小產重於大產,大產如慄熟自落,小產則如生採,破其皮殼,斷其根蒂也。”

簡單來說,小產或人工流產這類突然終止正常孕育和生產的過程,對女性造成的傷害會比順產或剖腹產帶來的傷害更大,很容易傷害到女性的子 宮生殖系統。

同時,還會增加異位妊娠、前置胎盤和產後出血的發病率。還有,多次做人工流產手 術,不僅容易誘發生殖系統疾 病,而且對乳 腺有潛在的危害,除了會使乳 房下垂,還會影響日後哺 乳。因此,女性流產後應重視產後調養,坐好「小月子」這對子 宮保養和身體恢復有很大幫助,能夠爲日後健康寶寶的到來做好充分的準備。

衛生組織WHO,倡導流產後不使用藥 物和手 術方式改 善生殖系統,增加二次傷害,及併發症;通過食物爲輔,生殖系統綜合營養P WRH爲主,增加體內雌激 素、改 善孑宮血流情況,促 進孑宮腺體及血管增生,通過增加孑宮內膜雌、孕激 素受體數量等途徑來改 善孑宮內膜、女性生殖系統以及流產後身體虛弱問題。

不管哪種方式都要認真對待子宮修復

不管是哪一種流產方式,自願或者非自願,對身體都會造成損傷,甚至還會出現一系列後遺症。在醫學上,流產後的女性,其子 宮需要一個傷口愈 合的過程,而這個過程,又被稱爲“小月子”。而小月子的時間長短,則需要個人的身體狀況而定。

通常來說,若孕媽咪在:

懷孕8周內小產,等同於坐15天月子

懷孕8周以上小產,等同於坐30天月子

小產後怎麼調養身體 這樣做身體才能棒棒的 第2張

媽咪們在這小月子這一特殊時期內,可以增加休息,調整心理狀態。另外,還需要補充足夠的營養,飲食均衡,才能幫助身體和子 宮恢復。

由於頻繁的宮腔操作史、感 染及部分藥 物的使用,子 宮內膜損傷的發生逐漸增多,特別是子 宮肌瘤剔除,子 宮內膜炎或反覆流產後清宮等導致的子 宮內膜基底層破壞,造成子 宮內膜重度損傷,再 生 修 復困難'常引起子 宮前後壁之間纖維瘢 痕和粘連的形成。有研究表明,近三分之二的胚胎種植失敗是由於內膜因素所致'而宮腔粘連又是內膜所致不孕中主要、難解決的一個病因。這一系列的原因導致子 宮損傷的修 復 期正常是3個月。

小產後注意事項

注意飲食

雖然流產後,女性不需要哺乳,因此也不需要大量增加熱量和蛋白質,但仍建議應有每公斤體重1~1.2公克的蛋白質,及每公斤體重30~35大卡的熱量。以一位體重爲50公斤的女性爲例,建議每天應有60公克的蛋白質,熱量則應爲1750卡。

在流產後一個月內避免喝酒、茶、咖啡等刺 激性的食物、麻辣鍋、冰品、等等,以免出血、腹 痛增加。若原有貧血或營養不 良,則可增加富含鐵、葉酸、維生素C、B12的食物。另外,很多備孕期內的女性會事先服用葉酸,肝臟中的葉酸含量也很高,但考慮到過量攝取可能讓膽固醇上升,因此建議還是儘量從植物性的食物來源較佳。

充分休息

小產對身體傷害非常大,子 宮和卵巢等器 官都需要恢復,因此充足的休息很必要。平時也儘量避免久站、久蹲或者做重活,以防子 宮脫垂下。小月子期間也需要避免比較重的體力活動。

禁止房事

小產或流產後一個月內禁止房事,夫妻雙方也要加強避孕措施,讓女性身體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復。

在小月子裏面,女性也和一般產後媽咪一樣,需要好好坐月子來調養身體、改 善體質,併爲將來順利再懷孕奠定良好的基礎。同時也不要給自己太大的思想負擔,放鬆心情,也許下一個健康的小寶寶會在你不經意間到來哦!

產後飲食
產後保健
產後恢復
產後疾病
產後避孕
產後哺乳
產後食譜
哺乳期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