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產後 > 產後恢復 > 在國外就不用坐月子了?看看這些媽媽怎麼說!​

在國外就不用坐月子了?看看這些媽媽怎麼說!​

來源:育娃網    閱讀: 1.1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國外就不用坐月子了?

琦琦 在英國 順產·寶寶威威3個月

完全的入鄉隨俗型,用一句話總結我在英國生產前後的感受,即提倡自然生產,產後無月子。

楊帆 在德國 剖宮產·寶寶多米4個月

我將德國的習慣和中國月子的講究很好地相結合,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呵呵!

朱霞 在加拿大 順產·寶寶Pearl Wang 5個月

中西結合,主要以中國的月子習慣爲主,但西方的方法也對我的恢復也起了不小的作用。

在國外就不用坐月子了?看看這些媽媽怎麼說!​

做好產褥期的衛生護理

對新媽媽的健康有很大好處

剛剛生下嬰兒後,母體需要更好的休養和護理。一般來說,產婦全身的器官要經過6~8周的休養和護理,才能逐漸恢復到孕前的狀態,這6~8周醫學上就叫做產褥期,俗稱“月子”。產褥期大部分時間多是在家裏度過的,所以一定要掌握相關的衛生保健知識,這對新媽媽身體的恢復和今後的健康起着很大的作用。

1、身體的清潔

洗臉刷牙,洗頭洗澡,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會幫助產後新媽媽更快地恢復身體。不過因爲是在產褥期,做法上還是有很多講究的,好好學習吧!

Q刷牙會引起牙齒鬆動?

其實有利於增進食慾哦!

刷牙

飯後5分鐘口腔內的細菌就會繁殖,而且留在口腔中的食物殘渣會發酵、腐敗,與細菌混合,易造成口腔感染,如牙齦炎、牙周炎等,這就會導致牙齒鬆動、咀嚼無力和牙齒脫落。堅持刷牙漱口,來掃除口腔內的食物殘渣很重要。

什麼時候開始?

產後第一天可用漱口水或溫水進行漱口,第二天開始用軟毛牙刷、溫水刷牙。

要注意什麼?

✔ 應該用溫水來刷牙及漱口,牙刷要軟一些,用軟毛牙刷的話,一般都是能夠接受的。

✔ 刷牙時,要沿牙縫上下刷,不要左右刷,以保護牙周不受損傷、出血。

Q過早洗頭容易掉頭髮?

其實不洗頭纔會問題多多呢!

洗頭

骯髒的頭髮會損害頭皮的毛囊,使頭髮容易脫落,而且在護理寶寶時頭髮中的髒東西、指甲中的污垢均可污染孩子,造成感染,對母親和寶寶都不利。所以頭髮要常洗。

什麼時候開始?

產後2天便可以洗頭。

要注意些什麼?

✔ 洗頭時可用指腹按摩頭皮,不要用力拉扯頭髮,水溫要適宜,不要過涼,最好保持在37℃以上。

✔ 洗完後要及時擦乾,並最好能用吹風機吹乾,避免受冷氣吹襲。

Q不能洗澡?

其實做乾乾淨淨的新媽咪纔好!

洗澡

產褥期由於妊娠期體內積蓄的一部分液體要排出,出汗較多,汗漬污垢會弄髒衣物。所以應在考慮自身狀況下,堅持每日洗澡,還要勤洗勤換內衣,以保持皮膚清潔。

什麼時候開始?

順產產後3天,剖宮產7天就可以開始洗澡

要注意些什麼?

✔ 主張選擇淋浴或擦浴,而不用盆浴,同時要注意室溫(冬天保持在20攝氏度以上)和水溫(36~37攝氏度)。最初的時候,還是請家人幫忙調好水溫和室溫再進入浴室吧。

✔ 因爲產後比較虛弱,時間長容易造成頭暈、胸悶導致腦缺氧而暈厥。所以洗澡時間不宜過長,5~10分鐘爲宜。

在國外就不用坐月子了?看看這些媽媽怎麼說!​ 第2張

看看國外的媽媽怎麼做?

產後1小時便“開戒”洗澡1

琦琦 在英國·順產

和中國傳統坐月子的習俗不同,產後不過一小時便開始淋浴。自打產後洗澡這一“開戒”後,我產後的洗涮就一切如往常,每天堅持淋浴,生活起居走動等也一切如往常,生產後5天就帶着孩子出門買東西,還讓老公買了杯愛吃的雪昔,以後的日子更是或開車或散步地帶着孩子四處溜達,腳印最遠到了近一百公里外的城市,這是後話了。

產後幾天,不提倡洗澡洗頭2

揚帆 在德國·剖宮產

分娩後不久就是艱難的下牀活動,即使在第一天剛做完手術的下午也不例外。她們會讓我自己嘗試着起牀、下牀、移動、並要求我到盥洗池刷牙洗臉,但是前幾天也不鼓勵洗澡洗頭的,只要求擦洗身體。

洗漱上都按照中國的習慣來做3

朱霞 在加拿大·順產

按照中國的習慣,我的月子還是要坐的,況且蒙特利爾的二月還冷得很,外面經常下着鵝毛大雪。在月子裏,我們對刷牙、洗頭、洗澡都有講究。比如不用硬毛牙刷刷牙,洗頭不能多撓,洗澡不能洗盆浴,以免感染。

2、惡露的處理

這是每一個產後新媽咪都要經歷的過程。如果處理不當,很容易引起感染等問題的發生



什麼是惡露?

惡露是生產後子宮內膜脫落成爲陰道的分泌物稱,主要成分是血液,其中還包含有壞死的蛻膜組織,以及宮腔內的滲出物。正常的惡露有血腥味,但無臭味,隨着子宮出血量的逐漸減少,惡露的排出也會逐漸減少,大約4周左右後完全停止。

惡露的變化

紅色惡露

產後第1天爲鮮紅色,2~3天后變成暗紅色,鮮紅色、血色的沒有味兒或稍有點兒腥味,量多。

量多,慢慢同月經量

漿液性惡露

產後1~2周,慢慢變成粉紅色、棕紅色漿液,無味。

量少

白色惡露

產後2周後,乳黃色,可能有點棕黃色,無味。

慢慢轉無

惡露處理的方法

1 勤換會陰墊

最重要的是保持外陰清潔,每次大小便後要清洗外陰,勤更換衛生巾或成人紙尿褲,穿純棉、透氣、清潔的內衣內褲並勤於更換。

2 擦拭惡露的方法

剛剛生完寶寶還在醫院的時候,有護士會來定期清洗的。回家後最好自己準備專門的小盆和毛巾,每次清洗前後都要用開水消毒。並按照由前至後,從中央至兩邊的順序擦拭。

發生這些情況請讓醫生來處理吧!

★ 如果產後第一天,惡露累計量超過500ml(24小時內),便可診斷爲是產後出血,需要在醫院進行必要的治療。

★ 產後第四天,仍有多量鮮血(多於月經量);或有惡臭味;或下腹部疼痛或發熱,惡露血塊或組織碎片,在白色惡露開始後再發生鮮紅色的出血等情況的發生,就說明惡露異常,通常意味着某些疾病的發生。

看看國外的媽媽怎麼做?

琦琦 在英國·順產

我身體方面恢復得不錯,惡露在近二十天時逐漸減少停止。而側切的傷口,因爲晚上一會睡下一會抱孩子餵奶又坐起,反覆摩擦導致傷口不慎裂開,於是遵醫囑每天三次服用消炎止痛的藥片,傷口半個多月以後好完。

楊帆 在德國·剖宮產

剛開始的時候惡露比較多,醫院裏會給我一種專用的衛生巾,很厚很長,並且使用的是一種一次性的網狀的內褲,可能一方面便於更換一方面也很透氣。她們會給我一個清洗的容器,要求每次上完廁所之後就必須進行簡單的沖洗。

朱霞 在加拿大·順產

在加拿大,護士從不主張用中藥解決問題。排惡露也一樣,聽我母親說,我們中國人總要吃些中藥來更好地排解惡露。而西方人認爲這些惡露會自然排除,沒有必要吃額外的東西。最主要的是做好清潔工作,其實清潔產品的使用,對於我較早地排盡惡露也是很有幫助的。

在國外就不用坐月子了?看看這些媽媽怎麼說!​ 第3張

3、會陰的護理

分娩後,會陰後和會陰部常會出現充血、水腫。如果分娩困難的媽咪還會出現會陰裂傷或會陰切開的傷口,加上產後惡露不斷從陰道流出,如果不注意護理,就有可能引起會陰傷口感染。

順產媽媽要更加關注的!

關於會陰撕裂或切開

分娩較困難的媽咪,很容易引起會陰撕裂。爲了能讓傷口復原後更平整些,醫生常常會選擇會陰切開。會陰組織細胞的再生能力很強,繁殖非常迅速,恢復起來很快。根據傷口及縫合的不同,快的人產後兩週,慢的大概四周,就能恢復。但因爲分娩後因局部的解剖結構,決定了會陰部難以保證無菌的條件,因大便、小便以及陰道惡露的排出,隨時都可能感染,所以分娩後的護理十分重要。

會陰護理的方法

1 保持會陰清潔

首先要保持會陰清潔,產後第一週內,每次大小便後,都要用溫開水進行清洗,清洗的時候注意不要碰到血痂。清洗的要求同惡露處理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

2 取右側臥

因爲我國的醫生大都是右撇子的,會陰切口一般都會在左側,所以產後新媽媽最好是呈右側臥,這樣可防止惡露污染傷口,造成感染而影響傷口癒合。

3 防止便祕

排便時不要用力向下屏氣,以防傷口裂開。產後要勤鍛鍊,適當下牀活動活動,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保持大便通暢,必要時可服緩瀉劑或用開塞露通便。

發生這些情況請讓醫生來處理吧!

★ 傷口血腫:縫合後1~2小時刀口部位出現嚴重疼痛,而且越來越重,甚至出現肛門墜脹感。

★ 傷口感染:產後2~3天,傷口局部出現紅、腫、熱、痛等症狀,有時伴有硬結,擠壓時有膿性分泌物。

★ 傷口裂開:有些新媽咪在拆線後傷口裂開或10天后還不能能完全癒合,應立即去醫院檢查處理。

看看國外的媽媽怎麼做?

琦琦 在英國·順產

本來還擔心自己產後便祕,使勁時會撕裂側切的傷口,醫生也開出了緩解便祕的藥液,喝起來甜甜的像蜂蜜,但得益於醫院裏鬆軟利於消化吸收的產後食譜,擔心的事居然沒發生。而側切的傷口,因爲晚上一會睡下一會抱孩子餵奶又坐起,反覆摩擦導致傷口不慎裂開,於是遵醫囑每天三次服用消炎止痛的藥片,傷口半個多月以後好完。

楊帆 在德國·剖宮產

每天清晨和傍晚會有兩個護士來進行例行的檢查,因爲我是剖宮產,只能在牀上進行會陰清洗。她們會放一個專用的盆在臀下接水,然後噴上像泡沫一樣的清洗液,再用溫水進行沖洗。溫水是我和家人強烈要求的,據說這裏的德國人就直接用涼水,汗!

朱霞 在加拿大·順產

分娩時,我的會陰曾兩度撕裂。產後護士建議我買一個Sitz Bath,每天用溫鹽水沖洗浸泡傷口3~4次,這樣可以緩解由生孩子帶來的痔瘡疼痛並幫助清洗撕裂的傷口。這東西其實很簡易,也就是一個可以放在坐便器上的帶孔的塑料盆,外加一個帶根細管的塑料袋用來裝水,就像是打吊針用的那種袋子。細管的頭上有一個小孔,把塑料袋掛起,水經過細管穿過小盆,從小孔噴出,直接沖洗傷口。沖洗完畢,還應該坐在小盆上浸泡大約一刻鐘。就這樣,我天天用着它,它也的確緩解了我很多的疼痛。


產後飲食
產後保健
產後恢復
產後疾病
產後避孕
產後哺乳
產後食譜
哺乳期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