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親子活動 > 讓你的孩子自己去實踐

讓你的孩子自己去實踐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1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和氏璧”是個很多人都聽說過的故事:說的是春秋時期,楚國有一位名叫卞和的人在山中採到一塊被礦石包着的寶石,他便拿

讓你的孩子自己去實踐

    “和氏璧”是個很多人都聽說過的故事:說的是春秋時期,楚國有一位名叫卞和的人在山中採到一塊被礦石包着的寶石,他便拿它獻給楚厲王。但昏君不識寶玉,他讓玉匠看,玉匠說只是一塊普通的石頭,厲王以欺君之罪砍斷了卞和的左腳。厲王死後,卞和又將寶玉獻給繼位的楚武王,他又受到同樣的酷刑,被砍去右腳。直到公元前689年,楚武王死後,楚文王繼位。卞和無腳走不了路,急得抱着寶玉在楚山之下哭了三天三夜,哭得淚水乾涸,雙眼流血,這才感動了楚文王。文王派高明的玉匠剖開礦石,經鑑別確是晶瑩富麗的寶玉,便雕刻成璧,賜名爲“和氏璧”。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真正的美玉是需要慧眼賞識,精雕細琢的。而我們的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塊尚待發現的美玉。每位家長都愛自己的孩子,將他們視爲珍寶美玉,所以就很容易將他們的一切行爲美化,寄予他們美好的願望,常常想象他們又具備了怎樣的能力,如:孩子一唱歌就想到孩子具有音樂天賦,孩子一識字就認爲孩子的記憶力特別好等等。美國的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告訴我們:每個個體身上至少擁有7種相對獨立的智能:語言智能、數理智能、音樂智能、空間智能、身體運動智能、人際關係智能和自我認識智能。這些智能很多是尚未開發或期待更深層次的挖掘,這就需要我們的家長掌握科學的家教理念,知道遇到棘手的事情采取怎樣的方法來解決,所以很多家長都在感慨“現在的家長真難當!”

怎麼讓家長好當一些呢?辦法有很多,“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就是其中的一條。那麼,有助於兒童家庭教育發展的他山之石是什麼呢?是世界各國先進的家庭教育觀念和方法。現在,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別國的家教理念和方法,同時對比自己的家教行爲,找一找差距,自查、自省、提高。

國家庭注重孩子社會能力的培養

在我們眼裏,美國是一個開放、競爭性很強的國家,美國人一般比較大膽,美國孩子相對也比較勇敢。國際夏令營的輔導員發現美國孩子的膽子特別大,他們不怕天黑,不怕單獨外出,不怕山高水急,也不怕昆蟲野獸;說話“衝”,善交際;一般也較有主意,敢想敢闖;不需要大人陪伴,也從來沒出過什麼險情。在這方面其他國家的孩子就不如美國孩子,爲什麼會這樣呢?富有二十多年教育經驗的日本輔導員岡崎喜子爲此訪問了美國215個具有代表性的家庭。經過研究,她得出這樣的結論:美國家庭重視對孩子認識自然和社會環境的教育,注意從小培養孩子的自立自主精神,並注

重培育孩子的交往能力和在各種環境中自我保護的能力。

以下幾種辦法,是美國父母經常運用的:

1、帶孩子去旅遊

旅遊可以開闊視野、親近大自然,親眼見到,親耳聽到很多在城市中看不到的東西,在旅遊中可以培養親子之間的感情,學習自我保護的能力。

美國的家長經常會帶孩子去旅遊,但是,他們的旅遊不同於我們所說的旅遊。我們中國的家長總是會帶着孩子跟着旅行社到各個風景點去旅遊,美國的家長們卻經常帶孩子到大自然中“野遊”,或是拿着地圖到陌生的城市自助遊。孩子們使用地圖和指南針就可以在山水間、城市中自由穿梭,樂此不疲。

美國父母比較重視孩子的自我保護訓練,提高他們的自我保護意識,以防出現意外情況,供孩子選擇合理的方法自救。他們不希望孩子隨意冒險,但鼓勵孩子有一定的冒險精神,有克服膽怯的勇氣。

2、自立訓練從小開始

美國很多孩子從嬰兒開始就獨居一室。孩子長到三四歲,有了害怕的心理,家長就給買一種很小很暗的燈,徹夜亮着,以驅逐孩子對黑夜的恐懼。晚上睡覺前父母到孩子房間給孩子一個吻,說句:“孩子,我愛你!”就回到自己的臥室了。孩子就抱個布狗熊、娃娃之類的玩具安然入睡。

3、鼓勵孩

子自己做事

美國人也愛孩子,但不會總是抱着、盯着孩子。六七個月大的孩子就自己抱着奶瓶喝奶,大一點就自己學用刀叉吃飯;孩子常常把食物撇在桌上、地上,但父母決不喂,總是讓孩子自己吃。孩子做遊戲也是自己一個人做或跟小朋友一塊做,很少纏着父母。父母外出旅遊,把很小的孩子就交給祖父母或花錢寄放別人家,請人帶幾天。家裏辦晚會或去參加別人的宴會,也看不到家長總牽着自己的孩子。

4、教孩子使用工具

美國家長教孩子從小認識和使用各種工具以及電器。父母經常對孩子說:“你們應該學會用這些工具,有什麼東西壞了,你就可以自己動手修理。”工具包括螺絲刀、鉗子、刨子、銼刀等。父母教給孩子這些工具的用途、性能,讓孩子掌握操作要領,並鼓勵孩子在日常生活

 中使用它們。

美國家庭注重培養孩子的主體意識

德國人歷來注重學識,素以尊師重教而享譽世界。但是,現代的德國人卻注重孩子自身主體性的培養,喚醒他們處於自然狀態的靈魂。他們認爲這樣培養出來的人才不僅可以充分地吸收學識,而且更有創新能力。

下面這幾種辦法,是德國父母經常運用的:

1、給孩子選擇的

權利

德國的家長在孩子懂事時起就會給孩子一定的選擇權,家長鼓勵孩子維護和爭取自我權利的同時,也讓他們對自己由此應承擔的責任有清醒的認識。從平時家庭生活中諸如到哪裏去玩的小事,到孩子自己選擇學校、前途的時候,家長都會考慮孩子的意見,這樣做可以培養孩子的主體意識,讓孩子覺得“我”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我不需要依靠父母也可以爲自己的事情做決定。

2、塑造孩子優秀的品格

德國人的教育十分關注孩子的文明修養,他們認爲孩子在行爲舉止上遵守規範,可以促進他們具備高雅的趣味,高尚的品德,爲其日後的成功打下堅固的基石。

德國的家長爲孩子報名參加專門的禮儀講座、禮儀講習班的做法已經蔚然成風。

德國家長更是從細微之處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如每個德國孩子在餐桌上都會受到嚴格的教育,盛入自己盤中的食物一定要吃光,使孩子樹立勤儉節約的觀念意識,同時這又是一種磨練。

德國人在午餐後有吃一些冰淇淋、巧克力和水果的習慣,對孩子來說很具有誘惑力,但這時父母更不會通融,前提是必須先吃完飯。

英國家長鼓勵孩子接受鍛鍊

英國人給世界的印象就和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的小說《八十天環遊地球》中的主人公菲利亞·福格一樣,是個一板一眼、嚴格遵守規則的英國紳士。

一直以來,我們認爲英國的教育一定也是循規蹈矩的。其實現代的英國人非常注重培養孩子勇敢和堅忍的性格,他們深知勇氣是一個人主動進取的動力。英國父母常常帶着自己的孩子去探險,深入到大自然中,在險惡的環境中生存,目的是十分明確的,就是爲了鍛鍊孩子的意志和勇敢精神,爲今後的人生做好人格方面的準備。

英國的家長認爲對孩子的嬌寵對孩子十分有害,所以家庭教育中特別注重對孩子獨立意識的培養。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家長就會放手讓孩子嘗試去做生活中的各種事情,如自己吃飯、自己穿脫衣褲、自己整理房間等爲自我服務的事情。

英國的私家車的擁有量是很高的,很多家庭都有自己的轎車,可以很方便地接送孩子上下學。但是,英國的家長們很少會開車接送孩子,他們都是讓孩子自己揹着書包徒步或乘坐校車

去學校。

英國人在公共汽車上遇到老人、殘疾人和孕婦都會主動讓座,但是,他們唯獨不會給孩子讓座,英國人認爲孩子是需要鍛鍊的,應該鼓勵孩子獨立。

縱觀歐美國家的家庭教育,我們可以發現雖然各國的家教方法不同,但是卻有一點家教理念是相同的,

就是家長多讓孩子自己去實踐。

許多教育學者認爲,家長包辦孩子的一切是對孩子的極度不信任,會使孩子失去很多鍛鍊的機會,這就等於告訴孩子,我們不相信你的能力,對孩子的自信心有很大的打擊,對孩子今後的人生有很大的影響。

最近,臺灣地區出現一個新名詞“啃老族”,是指一些有能力去工作的年輕人不願意去工作,他們寧可待在家裏或是學校裏,由父母養着,不用擔心生存的壓力。這些啃老一族很多從小生活在富裕的家庭,衣食無憂,父母從小就非常嬌寵,不讓孩子受一點委屈。誰知道愛孩子反而害了他,讓他失去了鍛鍊的機會,終日蜷縮在父母溫暖的懷抱中,不經風雨,沒有任何的抵抗力。如今年8月在內蒙古自治區科爾沁草原舉行的“國際草原探險夏令營”有中、日、韓三國90名青少年參加,在5天的時間裏,每天徒步30公里,全部是野外宿營。我們中國孩子的體質和意志都不如日本和韓國的孩子,顯得脆弱不堪。全國都發出“救救孩子”的呼聲。

“沒有不一樣的孩子,只有不一樣的家長”,衷心希望每一位家長都來關注家庭教育,成功培養出優秀的下一代。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