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營養食譜 > 奶粉知識 > 中國提高奶粉質量安全 奶粉業或將形成10大集團

中國提高奶粉質量安全 奶粉業或將形成10大集團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6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2013年,奶粉最新事件頻繁曝光。今年9月28日,中國奶業似乎迎來了轉機。伊利、蒙牛雅士利、完達山、飛鶴、明一和高原之寶6家企業被認爲是中國“奶粉國家隊”。中國提高奶粉質量的步伐一直沒有停止。未來奶粉業或將形成10大集團。  

內資奶業重組扶持資金或超100億元

2013年中國奶業可謂始終處於多事之秋:1月,恆天然奶製品被曝檢出微量二聚氰胺;7月,發改委重拳出擊對奶粉企業進行價格反壟斷調查;8月,新西蘭奶粉再次被曝檢出肉毒桿菌,其乳鐵蛋白原料被檢出硝酸鹽含量異常遭退貨;9月,有媒體指出天津多家醫院新生嬰兒的“第一口奶”被多美滋等奶粉企業“綁架”……

被“問題奶粉”和“奶粉問題”嚇壞了的中國媽媽開始動用各種關係和渠道,試圖從境外爲她們的孩子“淘”到純正的“洋奶粉”。然而,中國巨大的奶粉需求讓新西蘭、澳大利亞等地不得不推出限購政策,並特意用中文標出;香港更是立法,限每人帶2罐奶粉離境,違者可監禁2年。

中國提高奶粉質量安全 奶粉業或將形成10大集團

中國提高奶粉質量 奶粉業或將形成10大集團

今年9月28日,中國奶業似乎迎來了轉機。由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組織,伊利、蒙牛雅士利、完達山、飛鶴、明一和高原之寶6家企業集體發佈了嬰幼兒配方乳粉新品,並做出誠信守法、嚴格把關、承擔責任、接受監督等質量安全承諾。有人認爲,這6家企業儼然已成爲中國“奶粉國家隊”。

未來奶粉業或將形成10大集團

中國提高奶粉質量的步伐一直沒有停止。

今年5月31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時明確要求,要把提升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水平作爲突破口,把優質國產品牌樹起來,把消費者的信心提起來。

6月,工信部發布實施了《提升嬰幼兒乳粉質量水平,提振社會消費信心行動方案》,組織制訂了嬰幼兒配方乳粉行業企業兼併重組工作方案,並表示將組織開展爲期3個月(6月1日至8月31日)的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質量安全專項檢查,淘汰一批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質量安全保障條件不達標的企業。

近日,有報道稱,國家將斥資300億助力國產嬰幼兒奶粉行業,通過政策傾斜、財政補貼等方式打造一批能夠贏得市場信任的國產品牌。

此次6家國產乳品企業在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的組織下,高調向社會發布了嬰幼兒乳粉新品,被外界視爲打造國產奶粉品牌的重要舉措。這6家所謂的“奶粉國家隊”也被許多人視爲政策重點扶持的對象和“中國奶業的希望”。

然而,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名譽理事長宋昆岡卻表示,從來沒有所謂的“國家隊”之說,“只有生產好產品纔是好企業”,上述6家企業是由行業協會組織專家通過實地調研遴選得出的。工信部消費品司副巡視員高伏向《中國經濟週刊》表示,政府部門更多的是對企業的創新、產品質量的提升予以鼓勵和支持,但具體投產後的反響最終要經過市場嚴格的評價和消費者的“打分”來判定。對於“斥資300億”一說,高伏稱,“支持政策會有,但具體的資金量和支持方式,目前尚未明確。”

業界普遍認爲,奶粉國家隊的名號或許並不存在,但按照這6家企業的行業地位和國家對其支持的力度,這6支隊伍就是有實無名的“奶粉國家隊”。一位奶粉企業高管告訴《中國經濟週刊》,叫什麼名字不重要,重要的是,這6家企業已經和其他奶粉企業有了根本上的區別。

完達山乳業董事長王景海認爲,將一批有實力、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與其他企業區別開來很有必要,“一個企業出了問題,好像中國的奶粉行業都出了問題,很多企業其實是沒有問題的。”王景海預計,目前全國有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127家,經過兼併重組,未來奶粉行業可能會形成10家左右的大集團。

奶源仍是產業軟肋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之後,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主要解決了三個問題:一是淘汰落後產能,提升乳製品產業的現代化能力和水平;二是實施了新的乳品安全國家標準;三是政府的監督機制、監督職能發生重大變化。”王景海告訴《中國經濟週刊》。

宋昆岡表示,經過3年多的整改,乳製品工業的技術裝備水平、檢驗技術與能力、自有奶源基地建設、企業管理水平、職工隊伍建設都有了明顯提升和改善。

“現在中國乳製品的標準在世界上都是比較高的。我們到澳大利亞、新西蘭、歐洲看了一些企業,他們乳製品設備和現代化水平並不比我們高。”王景海說。

爲什麼高標準、好設備和嚴監管之後,還存在乳品質量問題?

“我們的設備、工藝、技術都沒問題了,但奶源仍存在問題。國內依然存在着部分散養奶牛戶,奶源質量控制方面與國外相比仍有差距。”王景海告訴《中國經濟週刊》。

澳優[0.00%]乳業行政總裁陳遠榮也曾表示,國內奶企存在的奶源質量與安全問題,具體說有三個方面:一是國內鮮奶標準低;二是奶牛養殖集約化程度低;三是環境污染、亂用抗生素及飼料的情況較多。

“現在,養殖戶也認識到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國家法律法規也越來越嚴了,奶源的管控比以前好了很多。但是,要讓企業把所有的源頭都把控好還不現實。有的小企業不具備檢測能力,有時檢測標準也有高有低。”王景海告訴《中國經濟週刊》,乳品安全不從源頭上抓起,這個問題不能從根本上得到解決。

業內呼籲政府幫建奶源基地

在很多人看來,提升嬰幼兒乳粉質量水平,奶源是關鍵;而要把控奶源質量,就必須加大奶源基地的建設力度,提升規模化和產業化水平。

王景海建議,政府要適應於新的發展形式,主導實施農民高度組織化、規模化經營,把農民組織起來,通過培訓,解決規模化、產業化發展的問題。這樣既能保證食品安全,也解決了產業化,可以在產業化運行過程中提高附加值,增加農民收入。

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勝利說,加工企業與養殖環節的利益連接機制不完善,是造成現在奶源質量低的根本原因。與其他養殖業不同,奶價是乳品加工廠說了算,奶農沒有定價權,而且這種定價機制短期內不可能改變。

而國外的奶業合作社,如新西蘭恆天然公司,其乳品加工廠是奶農建的,奶農是乳品企業最大的股東,除了獲得原料奶銷售的收入外,還有乳品銷售後的分紅,加工企業和奶牛養殖戶利益是一致的。李勝利認爲,爲更好地控制和擴大奶源,加工企業應該扶持奶源基地,也可以自己建奶源基地。

對於自建奶源基地,王景海表示,企業要做的就是收集原料,加工然後賣向市場。基地建設、農業產業化,這些應該是政府要做的。政府出一部分資金,把牧場建好,把農業合作社、畜牧養殖合作社組織起來,實行規模化養殖,用現代化的系統餵養,實現機械擠奶、冷料運輸、管道封閉輸送和無菌化加工,既保證了食品安全,提高了食品質量,同時企業增效、農民致富。

中國提高奶粉質量安全 奶粉業或將形成10大集團 第2張

對話完達山乳業董事長王景海:

國產奶粉擁有洋奶粉無可比擬的優勢

《中國經濟週刊》:時隔5年之後,再回頭看“三聚氰胺”事件,您有什麼感觸?

王景海: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之前,我們的出口表現相當不錯,中國乳品業中,我們出口是第一位的,一年出口12000到13000噸,有五六個億的銷售額,在非洲的維和部隊常年吃的都是我們完達山奶粉。

可是“三聚氰氨”事件之後,我們也受到很大的影響,一企生病、行業吃藥。前段時間我去訪問南非,南非相關人士就表示,現在全世界都知道中國乳品不合格。

《中國經濟週刊》:完達山這幾年發展不如伊利蒙牛這麼迅速,爲什麼?

王景海:“三聚氰胺”事件之前,奶粉行業中三鹿是排在第一位,完達山排在第二位。這些年我們成長比較慢,現在論品牌價值我們排第三位。

發展緩慢主觀上是因爲我們求穩不求快,不求業內最大,而要做百年老店,以質取勝,在質量保證的前提下加速發展。

客觀上講,我們也遇到了一些困難。第一,企業履行的社會責任過重。以三聚氰胺事件爲例,三聚氰胺事件出現以後,很多黑龍江的乳製品企業都虧損,不收奶,殺牛倒奶現象嚴重。政府找我們說,你是國企,要擔當社會責任。當時我們就提出了不降價、不限收、不拒收的政策。爲此我們承擔了2.47億的損失。後來形勢恢復後,奶源變得緊張,之前不收奶的企業又回來搶奶。兩頭搭成本,企業付出很大。

第二,我們得到的產業政策支持比較少。地方經濟發展中,一些新入駐的企業往往容易得到很多優惠政策,像乳業企業等長期肩負社會責任的企業卻很難享受這些政策。

《中國經濟週刊》:今年的洋奶粉品牌接連受挫,這對國內乳業是不是一個“彎道超車”的機會,國內企業應該如何應對?

王景海:近期這些事件都說明外國的月亮不一定就比中國的圓。我們應該讓消費者更加明白這個事實:國產奶粉與國外奶粉相比,也有不可比擬的優勢:

首先,洋奶粉新鮮度不如國產奶粉。洋奶粉大多是在國外生產的原料粉,漂洋過海運到中國再進行二次加工,運輸保存時間較長;其次,國外代購的奶粉不是針對中國寶寶體質添加營養成分,不一定適合中國寶寶;第三,中國乳品工業協會開展的“月月抽檢計劃”工作,委託第三方檢驗機構——國家食品質量安全監督檢驗中心對主流品牌嬰幼兒奶粉進行抽檢,檢測結果顯示國內奶粉明顯優於國外奶粉。

當下,國內乳業應該抓住有利時機,向消費者傳達更多理性客觀的聲音,同時也要煉好“內功”,加強自身產品的監督管理,以質量和誠信重新贏得消費者的認可和信任。

孕前飲食禁忌
飲食常識
美食文化
飲食調理
中醫養生
美食資訊
奶粉知識
四季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