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讚揚和鼓勵的區別,你懂嗎?

讚揚和鼓勵的區別,你懂嗎?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4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讚揚和鼓勵雖然在語言上有相似之處,但是細分一下,有時候是鼓勵,有時候又是讚揚,但是給人的感覺卻是不一樣的。

讚揚,教給孩子的是依賴於他人的外在評判,而不是相信自己的內在智慧和自我評價。不要這樣讚揚孩子:“我真爲你感到驕傲。”或“你得了個A,我要給你一個獎勵。”而要鼓勵孩子:“你一定覺得很自豪。”或“你學習真的很努力,你值得這個A。”

經常讚揚和獎勵孩子,會促使他們相信:“只有別人說我好,我纔算好。”還會讓孩子盡力避免犯錯誤,而不是從錯誤中學習。

相反,鼓勵則教會孩子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做正確的事的能力。

她看過之後深以爲然:

“小時候我就是在讚揚中長大,而非鼓勵。那時候我媽特愛炫耀我,逢人就說我家姑娘哪哪都好,聽話懂事,我戴着高帽子也幹勁十足,家裏大大小小的家務活學習都做的很好。所以,從小我就認爲只有讚揚的時候,我才能把事情做好。”

01、斯坦福大學的生活心理學家德維克曾在紐約的400名五年級學生中,做了這樣一個實驗:

開始時,德維克給每個孩子一組相當簡單的試題,稍後,研究人員告訴所有孩子他們的得分,並附上一句六個字表揚,一半的孩子受到的表揚是讚美他們的智力(“你肯定很聰明”),另一半收到的表揚是讚美他們的勤奮(“你肯定很努力”)。

孩子們接受了第二次測試,但是這次,他們可以挑選一份較難的試題或者容易的試題,那些曾經被讚揚勤奮的孩子中,90%選擇了難一點的試題,而曾經被讚揚很聰明的孩子,大多數選了簡單的試題。

第三次的實驗都增加了難度:所有的孩子都失敗了。然而,兩組孩子——勤奮組和智力組——面對這種情況的反應截然不同。“(勤奮組)鑽研與學習預測試有關的試題,嘗試解決方案,試驗解決策略。”

試驗進行了一輪,又回到跟第一次試題同樣難度的測試。勤奮的成績提高了30%,而智力組評分下降了20%。

對於這樣的結果,德威克感到很震驚。

對此,他又做了五次同樣的實驗,每次結果都一樣。


讚揚和鼓勵的區別,你懂嗎?

而這樣的結果都源自於六個字!

對此,德威克說道:“當我們讚美孩子的智力時,我們是在說,這個遊戲的名字是:聰明的,別冒險犯錯。”同樣的道理,勤奮組努力鑽研難題,他們認爲是證明其足夠勤奮的證據。

對於智力組對不積極鑽研難題的態度,德威克也解釋道:“智力組討厭難的試題,他們覺得這是他們不夠聰明的證據。”

雖然是一份實驗,也足以說明了父母在肯定孩子時,使用不同語言的區別和對孩子的影響程度

02、“真棒”

“你太厲害了。”

“做的很棒。”

這些表揚孩子的口語,已經成爲了父母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的口頭禪。甚至有的時候,張嘴就來。

主要是方便,簡單又順口。我有時候也會控住不出自己,隨口就一句“真棒”。特別是手頭上有事,女兒在一邊尋求認同時,我看都不看一眼就會誇讚這麼一句。

事情忙完後再想起來又後悔不已,我這樣讚揚,到底是在表揚她什麼呢?

我們常說,做事要有目標性,沒有目標的努力,撿了西瓜丟了桃等於瞎努力,我覺得讚揚孩子也是有目的的。

比如,此刻我讚揚孩子是在鼓勵他的行爲,還是隻想讓他高興。

如果只讓他高興,那麼一句“你真棒”就夠了,如果希望他能通過讚揚認識到自己哪裏“真棒”進而繼續發揚優點,那麼可能就需要更換措辭,“這次畫得很認真,畫很好看!”(表揚認真的行爲,實質是在鼓勵孩子繼續認真。)

還比如,此刻我是在激勵孩子自我評價,還是依賴別人評價。

激勵孩子自我評價,能讓孩子自我肯定。比如,這件事我是怎麼做到的?我的感受怎樣?

依賴別人評價,會讓孩子成爲討好者,總在尋求別人的評價。

都是表揚,一個是愉悅孩子,一個是激勵孩子。

魯道夫.徳雷克斯是阿徳學派的心理學家,也是《來自孩子的挑戰》一書中的作者。他說:“孩子們需要鼓勵,就像植物需要水。”

不管是孩子,成人也渴望鼓勵。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