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親子活動 > 你鼓勵孩子的方法對嗎 鼓勵對兒童成長的作用

你鼓勵孩子的方法對嗎 鼓勵對兒童成長的作用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7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我們都知道很多時候,父母需要給孩子一些鼓勵,鼓勵孩子去做一些事情,那麼我們鼓勵孩子的方法是對的嗎?鼓勵孩子的方法用對了才能夠真正的鼓勵孩子。

每個孩子都需要不斷的鼓勵才能獲得自信、勇氣和上進心,這就像植物必須每天澆水才能生存一樣。清代教育家顏元說過:“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

許多家長經常不自覺地在行動和語氣上表現出對孩子的不滿意。如孩子自己用餐具吃飯,弄得滿臉飯菜,有些父母乾脆自己來喂。小孩子幫助大人收拾碗筷,不小心打碎了盤子,大人馬上說:“快離開,毛手毛腳的。”這些言行無疑使孩子心中剛萌生的信心受到打擊,也阻礙了孩子嘗試挖掘自我能力的意願。同時反應出家長不相信孩子的能力,但是如果不讓孩子去嘗試和學習,孩子長大後也不可能會做事。因此,家長應該儘量避免表現出認爲孩子是失敗者。相反,家長必須明白“去做”和“作成功”是兩回事,“失敗”只是表示技巧不夠熟練而不應影響“去做”的價值。家長對孩子“不完美的勇氣”要給予不斷的鼓勵和培養,否則孩子會隨時產生挫折感,影響心智的發展。

一、兒童應多受鼓舞,使他們的學習心境保持喜悅

這是適應兒童年齡特點和遵循兒童教育規律的。實踐已經證明,一個人在愉快心境中學習,無論是感覺、知覺,還是記憶和思維,都會處於活動的最佳狀態。

對於兒童的記憶,鼓勵能使記憶得到強化。鼓勵還能增強兒童的自信心,只有當兒童看到自己的力量時,纔會產生積極活動的慾望和情緒,才能主動地去求知。及時、適當的鼓勵,是對兒童努力記憶的報償。兒童體驗到記憶知識的愉快心情,就會強化記憶的效果。輸出和輸入信息,在鼓勵的條件下能得到最大的暢通,對於 12歲以前的孩子來說,就表現得更爲明顯。因此,家長對兒童堅持正面教育和誘導,以表揚和鼓勵爲主的教導方法,是維持和發展兒童濃郁的學習興趣的根本原則。

你鼓勵孩子的方法對嗎 鼓勵對兒童成長的作用

二、過分的鼓勵妨礙孩子內在責任感的形成

過度的鼓勵往往意味着過度的關注,而在幼兒園,老師要照管三四十個孩子,不會單單關注你的寶寶,因此,在家中受到如影隨形的密集誇讚的孩子,在幼兒園往往會有這樣天真地發問:“老師,我把上衣穿好了,你還沒表揚我呢,你爲什麼不誇我是天使?”“老師,洗手前我幫彬彬捲了袖子,你爲什麼不誇我‘真了不起’?”表揚當然會強化好行爲,但如果孩子是爲了贏得誇讚而去刻意表現,好行爲依舊缺乏內在動力,好行爲依舊是脆弱的。

我們不得不承認,過多過濫的鼓勵削弱了孩子的責任感的形成,他甚至會因此變成一個“小兩面派”,大人看得見的時候是積極和無私的,大人看不見的時候就變成唯我、自私和惰性十足。

三、過多物質激勵,生成“凡事先講條件”的秉性

有的父母爲強化寶寶的好行爲,經常投其所好地用孩子喜歡的玩具、食物、童車等來“籠絡”他。這種“鼓勵”行爲偶爾爲之是可以的,也會爲親子關係創造一番驚喜。但如果形成了習慣,反而會削弱孩子從做事的過程中獲得快樂,並可能讓他養成做什麼事情都會索要“獎品”,並討價還價一番的毛病。比如寶寶嘗試着用小肥皂洗襪子,原本可能是因爲這是一種“全新的遊戲”,“很有趣”,你如果大驚小怪地爲此獎勵他一輛遙控汽車,也許寶寶下次會爲了洗手帕再跟你要一輛玩具汽車,而自由自在地與肥皂、清水玩耍的樂趣,反而在此功利的目的下大大地減少了。

所以,記得不要將物質獎勵與寶寶的做事慾望掛起鉤來,下一次,他再有“嘻(洗)刷刷”的慾望,對他說一聲,“你真能幹,能自己做事情了,真讓媽媽高興。再說,洗襪子本身也很有趣。”這就夠了。

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越來越多的父母認識到,鼓勵要具體、真切和低調,不要使用不着邊際的誇張口吻,鼓勵應有度。

你鼓勵孩子的方法對嗎 鼓勵對兒童成長的作用 第2張

四、我們表揚孩子的行爲上不妨這樣

1、偶爾表揚就可以

心理學家早就發現,表揚帶來的“喜悅度”,常常是跟表揚的頻密度成反比的。因此,當寶寶的好行爲逐漸鞏固後,就不必經常表揚他了,免得表揚慢慢成爲 “雞肋”。偶爾的表揚,足以讓寶寶明白,父母仍在關注他,但,好行爲是讓他自己受益,不是爲了父母的歡心。比如,孩子有5次或10次做得不錯,只表揚他一次就可以,親子雙方都會覺得這樣“更自然”。

2、更多地使用“身體語言”

寶寶越大,感覺得到父母的口頭鼓勵越容易,而親密的“身體勉勵”越難。也是,父母會覺得5歲以後的寶寶不再喜歡摟抱、親吻這樣的表揚和鼓勵方式,“在公開場合,這令他們害羞”,不過,這並不等於孩子只期待口頭表揚的方式。可使用更巧妙的身體語言來說明“你真棒!我爲你剛纔的行爲驕傲!”父母可以使用更有默契感的手勢和動作,如對孩子眨眨眼睛、豎起大拇指,這可以讓孩子知道,你一點也沒有漏看他的表現,這比當衆讚揚他更令孩子欣喜。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