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小學生作業多家長深夜哭訴 校長支招如何走出困局

小學生作業多家長深夜哭訴 校長支招如何走出困局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2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小學生作業多家長深夜哭訴 校長支招如何走出困局

這番話也讓不少家長感同身受,紛紛吐槽,開學不久孩子的作業讓他們難以“負重”:小學一年級,數學、語文和英語,三科作業每天一個都不能少。即便沒有書面作業,英語每天都有課文背誦,語文除了閱讀聽寫和預習,還要複述課堂上學到的故事,和家長一起完成“親子閱讀”……“這樣的夜晚基本是常態”。

除此之外,面對“繪本記錄寒假生活”“拍視頻記錄孩子講故事”等“奇葩作業”,“孩子完成作業”後家長必須簽字等要求,讓很多家長不得不全程跟進家庭作業甚至到凌晨。不少媽媽們吐槽:“上了一天的班回到家,一邊要管孩子吃喝拉撒,一邊要陪着他做作業。”家庭作業快要變成“家長作業”了。

記者採訪瞭解到,廣州不少小學已倡導爲學生減負,因此每科佈置作業不多,學校已經規定每天作業量語數英控制在1小時,但作業要求創新並儘可能邀請家長一起參與,這些情況可能無形中增加了家長的壓力。

作業問題既考學生又考家長,中小學生要如何走出作業“困”局?南方日報“上學了”教育週刊爲您邀請到名校校長來支招。

南方日報記者 陶達嬪 見習記者 陳芳庭

招數1 “專時專用”防磨蹭 學會有效時間管理

小學生的作業量多與少,並非關鍵,關鍵要引導學生專時專用,提高作業效率,讓孩子在做作業中學會有效管理時間。

廣州東山培正小學原校長張淑華認爲,家長們關心孩子的作業量問題,並沒抓住小學學習的關鍵問題。其實在小學階段更重要的是學習習慣的培養,要做到“專時專用”,更要防止磨磨蹭蹭的壞習慣。

張淑華認爲,小學階段尤其是低年級,要儘量形成孩子對時間的有效管理,在規定時間內做完應有的作業量。家長也不要再給孩子作業“加餐”,這樣會讓孩子形成拖延時間應付家長的心理,從而形成拖時間的習慣。一旦形成磨磨蹭蹭的拖延症習慣,對其高年級的學習還會帶來影響,降低寫作業速度和效率。

招數2 提高課堂效率 課堂消化知識點

“因爲家庭作業是對課堂教學的補充,課堂上都學會了,就不用通過回家後做大量家庭作業鞏固。”東風西路小學校長陳伯良認爲,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既要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也要提高學生們的課堂效率。

在他看來,作業量因人而異,喜歡做題的孩子,再多的作業也不多,不喜歡學習的,一道題也是負擔。常規來講,小學的作業量不會多,主要是培養興趣,不要機械地佈置作業。

有些家長喜歡找補習機構,給孩子增加作業量,想贏在起跑線上。陳伯良認爲,在他們的教學實踐中觀察到,孩子也是很聰明的,害怕做更多作業,原本半小時可以完成的作業,就拖着兩個小時完成。這種情況反而會讓小孩養成非常不好的學習習慣。他建議,優秀的學習成績不一定非要靠題海戰術或埋頭寫作業,提高課堂效率,發掘學生的潛能、調動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十分重要。

招數3 課後輔導不應侷限在筆頭 動手動腦開展創造性活動

記者在一些小學家委會活動中瞭解到,小學生作業量成因並不完全是老師佈置的作業量大,有的家長對小孩學習抓得很緊,不僅爲孩子報各種培訓班,還爲孩子的作業不斷“加餐”。關於家庭學習輔導,校長們有什麼建議?

“不建議給孩子增加學校佈置以外的筆頭作業”,幾位校長對於家長給學生額外增加各種練習題的做法表示反對,更提醒切忌讓孩子重複地做機械題目,比如在學校佈置的作業基礎上,再來一本奧數練習冊等。

東風東路小學校長陳曉就建議,小學六年是求知慾最強烈的年齡段,也是學習效率最高的年齡段。在這個時間段要抓緊讓他們學習更多課本以外的知識。只要能促進孩子成功、成長的內容,都應該把它作爲作業來看待,因此家長不能只盯着課本上的筆頭練習。

另外,家長能夠陪伴孩子學習是最好的,在孩子能高效率完成學校佈置作業的情況下,家長可以儘量多與孩子開展一些動手動腦的互動性、創造性活動,激發孩子的動手能力與創造性思維。

文德路小學校長陸蓓則建議,學習成果和效果不應只用分數去衡量,各種活動也是一種學習,基於任務的學習更能調動每個孩子求知的興趣。如開展班歌比賽,孩子們需要挑服裝、選音樂、踩準節奏、演出配合等,就是一種跨學科的綜合性學習。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