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不要等來遺憾,才學會如何愛!

不要等來遺憾,才學會如何愛!

來源:育娃網    閱讀: 1.6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不斷的在奔跑,卻忘記了回頭看看自己的父母,而父母就在不斷的送行中日漸衰老,真的不要等來遺憾,才學會如何愛!

曾在外地打拼十年的同學葉子,放棄發展良好的事業,回到了小縣城。

葉子的母親去世早,由父親撫養長大。爲了葉子,父親沒有再婚。

父親對葉子很好,而葉子也曾天真地對父親說,這輩子只和父親在一起。

然而,再濃的親情也會在愛情面前敗下陣來。

葉子戀愛了,男友一副誇誇其談的樣子。

父親說,這個男人不靠譜,不能嫁。

葉子不聽。父女間常常理論、爭吵,父親甚至藏起了戶口本。

葉子很生氣,索性和男友外出發展,而且幾年不和父親聯繫。

但現實很打臉,葉子的男友眼高手低,大事做不了,小事又不想做。

葉子很絕望,兩人頻繁爭吵最後分手。

痛苦中的葉子終於明白,父親是對的。父親阻止自己也是出於愛,出於保護,而自己卻沒有理解父親的那顆心。

葉子給父親打電話,哭着說:我要掙好多好多錢來孝順您。

父親哽咽着說:我只要你回來,不要很多錢。

但是,葉子卻沒有回家,她開始拼命地工作,希望掙到更多的錢來孝順父親。

然而,父親病了,醫生給出的期限最多能活半年。

葉子迅速辭掉工作趕回家。

父親蒼老許多,眼裏滿是不捨地對她說:我不要很多錢,只想讓你多陪陪我。

葉子哭得說不出話來。她後悔自己不懂父親的愛,後悔自己錯過了許多陪伴父親的時間。幸好,老天還給了她盡孝的機會,否則會讓她遺憾終生。

不要等來遺憾,才學會如何愛。世間最無解的便是這個“愛”字,因爲愛沒有任何定義指出,如何愛或者怎樣愛,而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在每一寸光陰裏,珍惜並珍重親情,努力學會愛。

不要等來遺憾,才學會如何愛!

有位哲學家說過,孩子們永遠不知道父母的愛,除非等到父母已離人世,或者他們自己也有兒女的時候。

讀著名作家史鐵生的《我與地壇》,每次讀到他寫母親的那一段,總是忍不住流下淚來。

衆所周知,史鐵生雙腿殘疾只能坐輪椅,對於年輕的他來說,無異於宣佈死刑。而他在痛苦時,卻給母親出了許多難題。

他的脾氣壞到極點,經常發了瘋似地離開家。

他在園子裏亂轉,沒有目的地。

母親擔心他,卻不敢與他同行,怕他不開心,只能偷偷地去園子裏找他,看他是不是安然無恙。

有一次,母親擔心他,跑到園子裏去找他,但他坐在矮樹叢中,母親卻沒有發現。

史鐵生在文章裏這樣描述母親:

她一個人在園子裏走,走過我的身旁,走過一些我經常呆的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

對於母親在園子裏尋找自己,史鐵生的做法是,沒有喊住母親,害她繼續尋找。因爲沒有及時喊住母親,結果讓他遺憾終生。

史鐵生寫道:我爲什麼沒有喊母親,這也許是出於長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強或羞澀,但這倔只留給我痛悔。

因爲,他的母親突然離世。

史鐵生痛苦地寫道:我真想告誡所有長大了的男孩子,千萬不要跟母親來這套倔強,羞澀就更不必,我已經懂了可我已經來不及了。

史鐵生後來懂得,母親對他的愛是深沉又卑微,生怕觸及到他敏感的神經。

人生最遺憾的事情,莫過於我們總是放棄不該放棄的,卻固執地堅持了不該堅持的,而想要彌補的時候,卻再無機會。

不要等來遺憾,才學會如何愛! 第2張

漫畫家幾米說,所有的遺憾,總會留下一處完美的角落。

作家林清玄說,所有的遺憾都是成全。

那麼,遺憾真的會留下完美的角落嗎?遺憾真的會是成全嗎?

母親生病那年,全家進入緊張狀態。母親只是初級腦中風,只要鍛鍊好,飲食調整好,完全可以恢復如常人。

但是,母親身體肥胖,又是三高體質,所以除了鍛鍊,飲食必須清淡。

母親喜歡吃烤鵝,之前總是買給她。生病後,也給她買過,但囑咐她要少吃。

可是,母親每次吃完幾塊,就會可憐巴巴地再要幾塊。

我們不忍心,便會再切給她,不知不覺半隻烤鵝吃下去。結果,第二天早上起來量血壓,她的血壓便會升高。

我們不準母親吃,也不再買,因爲放在冰箱裏,她也會找出來吃。

母親沒有多少文化,對於調整飲食有助健康,認識並不深刻,而我們又沒有太多耐心去解釋,導致母親總是很委屈。

有一次,母親還要吃烤鵝,我沒有買。我一邊給她削水果,一邊勸她多吃粗糧。

母親滿臉的不悅。

讓我們沒有想到的是,三天後,母親卻因心肌炎猝然去世。

我哭得撕心裂肺,爲失去母親,也爲自己沒能滿足母親最後的要求。然而人生沒有後悔藥,只把遺憾留在生活中,讓你時時痛悔。

因爲遺憾而不完美,但遺憾卻能讓我們意識到自己的不足。

我們收斂了急躁,多了些耐心,對父親的晚年生活照顧得無微不至。

所有的遺憾都是成全,因爲彼此成全才能互補不完美。而父母子女之間的角色轉換,能讓身爲子女的我們慢慢地學會愛。

不要等來遺憾,才學會如何愛! 第3張

英國哲學家伯特蘭.羅素說,想要得到兒女之愛的父母們,必須讓自己的所作所爲能夠得到愛,並且必須設法在體能與智力方面培養兒女們,讓他們的行爲自然生愛。

雖然是哲學家的話,但我並不贊同,父母也許不完美,但並不能成爲子女不愛父母的理由,無論有着怎樣的原因或理由,都不能放棄愛自己的父母。

看過一期電視尋人節目。

一位女子和父母鬧矛盾而離家出走,幾十年沒有音訊。後來,她結婚生子,生活過得還不錯。

但她的父母卻很慘,爲了尋找她幾乎傾家蕩產。其間母親去世,父親一直堅持尋找。

再次相見,恍如隔世。女人對着鏡頭悔恨自責,但卻無法彌補對父母的虧欠。

古語說,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別等到失去時才追悔,趁時光正好,父母健在,我們慢慢的學着愛,就像父母曾經愛我們那樣,也許不成熟不完美,但卻一直在努力。

不要等來遺憾,才學會如何愛。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