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營養食譜 > 四季養生 > 媽媽秋季進補養生禁忌

媽媽秋季進補養生禁忌

來源:育娃網    閱讀: 1.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秋季天氣乾燥,人體水分缺失,很多朋友除了補水外還會適當地進行滋補。但是秋季滋補適宜溫補,牢記不能連續攝入大量補品,否則會有反效果。想要知道秋季應該如何進補養生,看看下文吧。

媽媽秋季進補養生禁忌

立秋雖然標誌着秋季的開始,但剛立秋後的一段時間內氣溫通常還是較高,空氣的溼度也還很大,人們不但感覺不到秋涼和秋燥,反而到處都是悶熱潮溼的感覺。再加上人們在夏季常常因爲苦夏或過食冷飲,多有脾胃功能減弱的現象,此時如果大量進食補品,特別是過於滋膩的養陰之品,會進一步加重脾胃負擔,使長期處於“虛弱”的胃腸不能一下子承受,導致消化功能紊亂。因此,初秋進補宜清補而不宜過於滋膩。

所謂“清補”主要是指補而不膩,具體而言就是適當食用一些具有健脾、清熱、利溼的食物或藥物,一方面可以使體內的溼熱之邪從小便排出,以消除夏日酷暑的“後遺症”,另一方面能調理脾胃功能,爲中、晚秋乃至冬季進補奠定基礎。此時不妨適當多喝點綠豆粥、荷葉粥、紅小豆粥、紅棗蓮子粥、山藥粥等食物。對於一些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的朋友而言,此時一定要與滋膩的養陰之品如鹿角膠、阿膠等“劃清界限”,否則,非常容易加重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狀,脾胃虛弱者若適當多喝點具有健脾利溼作用的薏米粥、扁豆粥則對身體大有裨益。

初秋之後雖然天氣一天比一天涼爽,但也經常有“秋老虎”光臨。中秋時節若出現高溫、天晴少雨、持續乾旱、空氣乾燥時,“溫燥”便不請自來,它常損傷人體的津液,引起皮膚乾燥、舌紅少津、毛髮乾枯、大便乾結、口鼻咽幹、胸痛乾咳、少痰等症狀。晚秋時節,涼燥傷肺使人咳嗽痰稀、咽乾脣燥、鼻塞不通。但無論溫燥還是涼燥,總以皮膚乾燥、津液缺乏爲特徵。爲了預防秋燥,中、晚秋應食用一些性質平和且具有滋陰潤燥、養肺生津作用的藥物或食物,如用白木耳或黑木耳燉冰糖服用;用玉竹、沙蔘與鴨一起煲湯服用;黑芝麻炒熟、研末,用蜂蜜調服。爲了預防秋燥,可適當多吃一些水果,其中以梨、甘蔗爲首選,其次,像荸薺、香蕉、枇杷等也是良好的潤燥之物。但凡脾虛溼重而泄瀉者,肺寒咳嗽而痰粘者,則不宜多吃上述水果。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秋季進補應以清補、平補爲主。除了陽虛體質者外,不要過多食用溫熱的食物或藥物,如羊肉、狗肉、人蔘、鹿茸、肉桂等,否則極易加重秋燥。此外,秋季進補還應因人而異,因此,對於身體虛弱、患有慢性疾病的朋友,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辨證進補,以達事半功倍之效。

孕前飲食禁忌
飲食常識
美食文化
飲食調理
中醫養生
美食資訊
奶粉知識
四季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