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健康 > 寶寶的依戀與後來的成就

寶寶的依戀與後來的成就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9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依戀理論”形成於20世紀40年代,最早由發育心理學的先驅約翰·鮑爾比提出。他認爲在嬰兒心理的發育過程中,嬰兒與照顧者之間的早期關係發揮着重要的作用。我們前面所談到的“擬合優度”,實際上就與這種感情依戀的程度有關。換句話說,就是父母的感覺越敏銳,這種感情依戀的程度就越高。

鮑爾比的早期追隨者瑪麗·安斯沃斯發展了這種理論,她把照顧者與嬰兒之間的關係劃分成兩個類型:
  ·安全型依戀:嬰兒常常認爲父母值得信賴,並且是有求必應。當與父母分開時,他們就會大哭大鬧;而一旦重新回到父母身邊,他們就會眉開眼笑。只要父母在房間內時,便可以給小孩一種安全感,即便是處於一個新的環境,他們也會滿懷信心
  有力證據
  依戀與後來的成就
  明尼蘇達大學少兒發育研究所的艾倫·索羅夫與伯恩·埃格蘭德及其同事進行了一項最全面的長期研究,來考察早期嬰幼兒與其照顧者形成的依戀形式,以及這種依戀與其後來的學業成就之間的關係。研究者對174名孩子進行了長達16年的考察。他們首先考察了孩子們的家庭背景,諸如嬰兒對父母依戀的模式,孩子的自主性,孩子的自我調節能力,其家庭的整體狀況,以及母愛程度等。當然,他們還測試了孩子們早期的智商。
  然後,他們又考察了這些孩子在學校中的表現,考察他們在學校環境中的適應程度,以及在數學、閱讀能力、閱讀理解、拼寫等標準化考試中的成績。
  結果太令人震驚了。早期考察的智商確實明顯地預示了孩子後來的學業成就,但是在孩子智商一定的情況下,嬰兒對父母依戀的模式與程度成爲預示孩子日後學術成就最明顯因素。
  ·漠然型依戀:具有漠然型依戀的孩子可以自己探索環境,父母離開時他們不會表現出很難過的樣子;而父母回來時他們也不會感到有多大的安慰。
  許多專家都指出:嬰兒與父母和照顧者之間健康的關係,是孩子一生中良好人際關係的基礎。良好的人際關係就是對權威的尊重與同情心的流露,對於領導者來說,還包括與同事融洽相處。另外,除了研究者所發現的嬰兒對父母的依戀與孩子日後的學業成就密切相關外,這種良好的人際關係也同樣與孩子日後的學業成就有密切的關係。
寶寶的依戀與後來的成就

幼兒健康
幼兒營養
幼兒教育
幼兒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