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寶寶呵護 > 90%的父母不知道,依戀對寶寶的影響竟然有這些

90%的父母不知道,依戀對寶寶的影響竟然有這些

來源:育娃網    閱讀: 1.4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依戀是用來描述你和寶寶在他生活的最初兩年中建立的一種關係的詞語。人天生下來就會與其他的人發生聯繫。當寶寶依靠你去安慰他,並提供他所需要的食物、鼓勵或刺激、愛以及親近的身體接觸時,他學會信任你和這個世界。她感覺到跟你是連在一起的。

依戀是用來描述你和寶寶在他生活的最初兩年中建立的一種關係的詞語。人天生下來就會與其他的人發生聯繫。當寶寶依靠你去安慰他,並提供他所需要的食物、鼓勵或刺激、愛以及親近的身體接觸時,他學會信任你和這個世界。她感覺到跟你是連在一起的。

依戀和腦部發展

90%的父母不知道,依戀對寶寶的影響竟然有這些

神經科學家認爲,寶寶控制信任感的神經連接和大腦中控制語言、智力,感覺和運動區域的萬億個神經連接是同時發育的。教育寶寶你是愛他的,並且你是可以信任的,這會幫助他完成腦部的發育,並對未來的成功打下基礎。當寶寶在發展信任的過程時,腦部的某些部分也同時在發育完善,使得他感覺到安心,可以更好的處理緊張壓力。

在你每天都盡力去理解你寶寶特有的示意並試圖滿足他的需要時,安全的依戀就會發展形成。信任感發展較早的孩子,在生活中對他們自己也會感覺良好。這樣的孩子在他們的一生中通常會更爲成功,包括在學校學習、社會交際、控制自己的情緒以及在發掘自己的智力潛能中。

在寶寶沒有學會去信任他的父母,不相信父母會始終如一的照顧他們並盡力滿足他的需要時,不安全的依戀就會發展形成。形成不安全依戀關係的寶寶,會害怕探索他們的世界,更喜歡獨處,而不願意和其他的人在一起。

對孩子自我認識形成的影響

90%的父母不知道,依戀對寶寶的影響竟然有這些 第2張

不知你是不是注意到,把三四個月的寶寶抱到鏡子前,他會很好奇,瞪大眼睛望着鏡子中的“寶寶”,甚至會伸手去摸他,他還不知道鏡子中的其實就是他自己;

不知你是不是注意到,問1歲多的寶寶這是誰的玩具,如果是他的,他的回答是“寶寶的”或者“明明的”,他說的是自己的名字,而不是說“我的”,因爲他不知道“我是誰”;

不知你是不是注意到,2歲左右的寶寶會把“我的”經常掛在嘴邊,媽媽是我的,玩具是我的,吃的是我的,寶寶開始認識自己。

……

這個過程就是自我認知的發展過程。

自我認知指個體認爲自己是區別於他人和物體的獨立個體,是個體與他人互動的過程中形成的關於“我是誰”的概念,是個體對自己的生理、心理、社會等方面的認識。

根據嬰兒自我認知發展的過程,我們認爲嬰兒自我認知的發生發展存在5種水平。

水平1:自我與環境的混淆。嬰兒不能將自己與周圍環境區分開,認爲自己是環境中的一部分,將鏡像自我看作是真實環境的一部分,未能把自己與鏡像聯繫在一起,尚未出現任何鏡像反應。嬰兒不能理解鏡子的映像功能,鏡子僅僅作爲環境的延展而被認知。

這一水平在動物身上也有體現,如狗、貓等,在面對鏡子時,它們對鏡中映像擺出攻擊的姿勢,好像他們面對的是另一個動物,而不是它們自己。看過一個故事,一隻狗叼着骨頭走到河邊,看到河裏有一隻也叼着骨頭,它就衝河裏的狗大叫,結果骨頭掉進河裏被沖走了。

水平2:知覺自我和環境聯繫。嬰兒有了基本的知覺區分,意識到通過鏡子看到的鏡像和感覺運動之間有一種聯繫,他們探究自己的身體運動怎樣和鏡中形象建立關聯。嬰兒逐漸理解鏡子作爲反應的道具而具有的映像功能,他們會主動地以自己的動作引起鏡像中的動作。

水平3:自我認知發生。嬰兒能夠將自己與周圍環境區分開,知道在鏡中所看見的是“我”,而不是其他人或物,個體出現了真正的自我認知。當嬰兒探究鏡中形象時,嬰兒會明確的意識到自我。例如,這一水平的嬰兒會通過點紅任務,嬰兒照鏡子後會指出自己臉上的紅點。這被髮展心理學家認爲是明確的自我認知出現的標誌,也是重要的認知發展的里程碑。

水平4:穩定的自我特徵認知。嬰兒具有穩定的連續的自我特徵認知。嬰兒不再受與身體相一致的時間和空間約束,能夠認知鏡子和實時錄像中自己的影像,也能認知照片 和回放錄像中自己的影像,也就是說,個體不僅可以通過相倚性線索中認知自己,也可以通過特徵線索認知。

水平5:自我認知表徵水平。嬰兒不僅知道他們是誰,也能理解他們和其他人的關係,他們知道怎樣把他們自己放在公衆視野中,個體自我認知的複雜性水平越來越高。處於這個水平的嬰兒出現自我參照言語,即嬰兒使用名字,使用與“我”有關的詞句來表示自己,嬰兒也開始出現自我評價情緒。

研究發現,嬰兒與媽媽之間的依戀關係與嬰兒自我認知的發展有關。依戀安全型不同的嬰兒的自我認知水平不同,與低依戀安全型的嬰兒相比,高依戀安全型的嬰兒能夠通過更多的自我認知任務,擁有更復雜的自我認知。

媽媽是寶寶探索世界的“安全基地”

母嬰依戀是嬰兒與媽媽之間的情感聯結。這種情感聯結,使得孩子在與媽媽相互作用時感到安全愉悅,在面臨壓力時通過接近媽媽獲取安慰。

媽媽可能會發現,帶孩子去遊樂園,孩子被玩具吸引去玩,但是玩的過程中會時不時地轉頭看看媽媽,如果媽媽也正好看他,他就會很滿足地繼續玩。偶爾孩子也會跑回媽媽身邊,在媽媽懷裏膩一會再去玩兒。但是也有的孩子就跟在媽媽身邊,不願離開去玩。

這是因爲媽媽和孩子建立的安全依戀讓孩子感受到溫暖快樂以及信任,使得孩子有勇氣去探索陌生的世界。因爲孩子知道,無論他在搖籃裏,或者任何地方,他都可以依賴媽媽這個安全基地,探索周圍世界,逐漸理解自我和他人的關係。

依戀關係影響寶寶對自己的評價

爲什麼有的孩子覺得自己是“可愛的”,“受歡迎的”,有的孩子覺得自己是“不被愛的”呢?這是孩子在同媽媽交往的過程中形成的一種認識,如果照料者能及時恰當地迴應嬰兒尋找關注的努力,嬰兒就會相信,“我是可愛的”(積極的自我工作模式),而如果照料者常常忽視或誤解嬰兒發出的信號,他們就會認爲“我是不值得愛的”(消極的自我工作模式)。

同時,敏感、反應及時的照顧會使孩子認爲人們是可以依靠的,(對他人的積極工作模式),而不敏感、忽視或者虐待的看護方式,將導致不安全感和缺乏信任(對他人消極的工作模式)。

自我和他人工作模式都很積極的兒童比那些工作模式不那麼積極的兒童表現得更自信,社會技能發展得更好,有更爲積極的同伴表徵,享有更爲親密的、支持性的友誼。

注:內部工作模式,對自我和他人的一種認知表徵,用以解釋事件並形成對人際關係的期望。

對孩子心理健康的影響

90%的父母不知道,依戀對寶寶的影響竟然有這些 第3張

在親子依戀關係的發展過程中,孩子與父母間溫暖、親密和穩定的依戀關係,是孩子以後心理健康的最重要因素。

積極而放心地去探索未知的世界

依戀關係是寶寶在嬰兒期爲了個體的生存而建立起來的, 並在個體以後的人生中不斷髮生着作用。安全依戀的建立,意味着父母平時對兒童精心照顧、關心、愛護,兒童能從父母那裏獲得溫暖和愛,其生理的、情感的需要得到滿足,從而有安全感和快樂的情緒。這爲兒童積極探索未知世界的活動提供了最優的智力加工背景,導致兒童最有效的認知活動,能有效地解決問題。建立安全依戀的兒童會把父母作爲“安全基地”。

形成對他人和周圍世界的信任感

精神分析心理學家艾裏克森的人格發展理論認爲,2歲前是培養兒童信任感的關鍵時期。如果在這一時期,父母能給予兒童適當的、穩定的與不間斷的哺育、關懷與照顧,兒童就能從生理需要和情感需要的滿足中,體驗身體的康寧和心理的愉悅,感到安全,對父母產生信任感並由此推及對周圍的信任。反之,兒童會對周圍產生不信任感,形成多疑、孤僻的性格。

具有安全感的兒童能夠毫無懼怕地離開父母自如地到處探索,他們相信可供他們依賴的人不會丟棄他們,並在他們需要的時候和他們在一起併爲他們提供必要的保護。這樣,兒童就會對父母產生信任感並由此推及對他人和周圍環境的信任,對環境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很好地與他人進行交往;而未建立起安全感的兒童,就會對他人、對周圍環境產生不信任感,難以適應陌生環境,形成多疑、孤僻、冷漠的性格特徵。

具有穩定而快樂的情緒

兒童生理需要的滿足最初是通過向母親發出情緒信號得以實現的。如果母親能對信號做出迅速的反應,母嬰之間積極而又愉快的相互作用將得以保證,安全的依戀關係將發展起來。

處於安全狀態中的兒童,他們是快樂的,富有愛心和善於表達情感的;兒童愉快的表情、動作即成爲父母快樂的源泉。在這種愉快的生活氛圍中,兒童感受到父母的愛,並從中學會對他人的愛和同情心;而父母也更耐心地對兒童進行教養,讓兒童掌握各種知識、技能、行爲規範,提高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增強自信心,促進自我認同感的形成,減少對環境壓力造成的不適而引發的消極情緒。

總之,早期依戀對兒童心理的影響是多方面的、深遠的。父母或養育者應關注兒童安全依戀感的培養,給予兒童積極的、無條件的、關注性的關懷,並在依戀形成階段避免與兒童長久的分離,以防止分離焦慮對兒童的個性產生持久性不良後果,使兒童在“愛”的氛圍中健康成長。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