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學前教案 > 幼時依戀關係影響一生,如何培養寶寶安全型依戀?

幼時依戀關係影響一生,如何培養寶寶安全型依戀?

來源:育娃網    閱讀: 1.1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合理育兒,提高撫育質量

媽媽對孩子所表現的行爲特性直接影響着孩子對自身認知的模式。因此,從媽媽的角度來說,建立安全依戀要靠提高撫養質量。

1及時滿足孩子各種合理的需要

理解寶寶給出的各種各樣的暗示並學會快速辨別,比如寶寶什麼時候需要幫助,什麼時候需要你和他交談,什麼時候需要有不同的物體來觀看,或者是他被過度刺激,需要一點安靜的時間。

如果他因爲需要安慰或者是食物而哭時,快速做出反應。在寶寶生活的前六個月不要擔心會“過分溺愛”寶寶。寶寶需要你提供全方位的關心、理解和照顧。

以一種溫柔的,理解的方式對寶寶做出反應應該包含在每天需要完成的任務中,包括喂(奶)飯、交談、換尿布、玩耍、洗澡等。

一定要親身參與。當你和寶寶一起交談,唱歌,閱讀和玩耍時,要進行目光的交流。爲寶寶提供一個能刺激其發育和充滿愛的環境。擁抱寶寶。

和寶寶共同關注。把注意力放在同一事物上,比如,一起看書或者是玩遊戲。

2保持穩定、一致的撫養關係

不要經常更換撫養者,特別是主要撫養者,尤其是不要突然更換,必須更換時一定要給孩子一個適應過程,且撫養方式不要發生太大改變,以免引起孩子過分的焦慮,同時撫養者對待孩子的方式要保持一致,不要經常變化,否則孩子無法有效的組織自己的行爲而導致不安全或無組織無定向的依戀。

幼時依戀關係影響一生,如何培養寶寶安全型依戀?

小編曾接觸過一個2歲的孩子,因工作關係,小編到早教中心聽課,老師講故事,“三隻小豬在泥地裏打滾,豬媽媽生氣了……”一個上課的小女孩沒聽完就哭起來,媽媽帶她離開教室,我也隨後跟出來,一旁的阿姨只是不停地說“別哭了”,孩子還是很傷心。我輕輕地對她說:“你擔心豬媽媽生氣了就不愛小豬了是嗎?”她倒不怯生,看着我點點頭,我接着說:不會的,豬媽媽生氣了也很愛小豬。就像你的媽媽一樣,很愛很愛你,即使媽媽有時候生氣,但是還是很愛寶寶。”她慢慢止住哭聲,卻不願再去教室上課,反而要拉着我讓我陪她玩滑梯。我趁機和她媽媽聊天,瞭解到這個媽媽自己打理一個公司,非常忙,自孩子出生就是阿姨帶着,晚上睡覺也都是阿姨陪,孩子才2歲,卻換了四五個阿姨了。在家也是一聽到和媽媽有關的故事就哭。孩子一直拉着我陪她玩,直到快到中午要回家吃飯,才和媽媽離開。

也許你會說,這孩子很好呀,不怯生。但是小編分析孩子不願聽和媽媽有關的故事,是缺少安全感,不怯生誰都跟,是因爲經常更換阿姨,和媽媽沒有建立定向的依戀,這對孩子的長遠發展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

3根據孩子的氣質特點進行養育

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氣質,要分別對待。一些孩子天生很難照料,易煩躁、愛哭叫、不易撫慰,不喜歡密切的身體接觸,拒絕養育者的親近,這樣的孩子,父母要付出更大的耐心,更多的關懷,給予更多的溫暖與愛護。雖然形成穩定依戀時間較晚,但是以後同樣會發展的很好。

營造和諧、溫馨的家庭氛圍

溫暖的、和諧的、互助的家庭氛圍將有助於孩子在這種良好的環境下獲得較好的依戀經驗,從而有助於孩子安全型依戀關係的形成。

相反,冷漠的、疏遠的、拒絕的家庭氛圍則會讓孩子產生不安全的依戀經驗,這些早期的依戀經驗可能會影響孩子以後良好人格的形成和人際關係的建立。

有證據指出,在童年時父母離婚或分居的子女多形成不安全依戀。父母婚姻衝突、爭鬥及隨之而來的離婚等與孩子攻擊性高度相關。分析原因可能是家庭衝突間接影響了父母對子女照顧的敏感程度。當孩子遇到挫折或困難需要父母的支持時,往往得到的是冷漠或訓斥,久而久之,孩子便沒有了安全感,並從父母那裏繼承了一套錯誤的認知方式。所以,父母應該給予孩子一個完整的和諧的家庭,這是爲人父母的首要責任。

父嬰依戀不可替代

爸爸對孩子來說,和媽媽同樣重要。一檔熱門節目《爸爸去哪兒》也讓我們意識到了爸爸在寶寶成長中的重要。爸爸不僅對孩子成長過程中價值觀的形成負責,與爸爸的依戀關係還會孩子的社會情緒、認知以及語言的發展。

小編的身邊有幾位這樣的”暖爸“,(悄悄地說,一個是小編的老闆)老闆家有兩個可愛的女兒,從大女兒出生,就寫寶寶的成長日記,女兒什麼時候翻身,什麼時候長第一顆牙,每天讀的書……每次看到老闆在朋友圈發的女兒的照片,心裏都是滿滿的感動,能抓拍到如此有愛的畫面,在那個當下,爸爸心裏、眼裏一定都是無限的愛意;

還有一個爸爸,兒子1歲多,公司晚上聚餐,8點多他就要回家,因爲要陪孩子睡覺,他不在孩子睡不着;

而小編自己的女兒,爸爸一回家,總要撲到爸爸的懷裏摟着又親又抱,吃完飯爸爸帶着她玩,不時高興地尖叫。

和爸爸的依戀質量影響兒童的社會情緒發展

在兒童成長過程中,爸爸參與兒童教養的程度可以預測兒童尊重他人、同情他人等社會情緒發展。

在和孩子的互動中,爸爸教會寶寶人與人相處的邊界在哪兒,而媽媽則側重和強調接納與關愛,這有利於寶寶學會尊重他人。因此,寶寶與爸爸的依戀能夠幫助他們更好地瞭解別人的底線並學會尊重他人。相反,那些與爸爸依戀關係差的寶寶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表現得更不敏感,暴力行爲更多。

和爸爸的依戀關係有助於寶寶的智力發育

你知道嗎?在一天中,與爸爸接觸多於兩小時的寶寶,比起那些在一星期之內與爸爸接觸不到6小時的寶寶,人際關係更融洽,從事活動的風格更大度,並且具有強烈的進取心和探索精神。並且在6歲時候的測驗發現,他們的智力發育情況更良好。

和爸爸的依戀對兒童性別角色認同中起關鍵作用

社會學習理論強調兒童性別角色的獲得是通過同性別父母的榜樣強化而形成的。

爸爸爲男孩提供了一種男性的基本行爲模式,使得男寶寶往往把爸爸看作是自己未來發展的模型,因而去模仿爸爸。可以說爸爸的很多行爲品質和習慣都會在兒子的身上體現出來。

而對於女孩,爸爸身上的男性品質使她在今後的生活中有了參照,青春期的女孩往往把爸爸看作是異性伴侶,甚至是未來丈夫的模式。從女孩的情感發展來看,她們對爸爸的依賴性和愛戴心理往往更強,從父愛中獲得安全感和特有的保護性心理。

因此,在建立兒童—爸爸依戀的過程中,也是兒童不斷獲得性別知識的過程。如果寶寶沒有能夠與爸爸/男性角色建立親密的依戀關係,將可能對其自身的性別角色發展產生影響。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