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飲食 > 寶寶食譜 > 以後少說別玩了,快吃!不乖乖吃飯的孩子,學得更快

以後少說別玩了,快吃!不乖乖吃飯的孩子,學得更快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9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媽媽都在抱怨娃在學吃飯的時候搞得滿地髒污,剛擦完這邊,那邊又髒了...而最新的科研報告就告訴我們,別再擔心孩子“搗亂”了!因爲孩子越是玩得髒兮兮的,越是學得快。

很多媽媽都在抱怨娃在學吃飯的時候搞得滿地髒污,剛擦完這邊,那邊又髒了...而最新的科研報告就告訴我們,別再擔心孩子“搗亂”了!因爲孩子越是玩得髒兮兮的,越是學得快

●●●

孩子的認知和行爲,都由元意識支配

以後少說別玩了,快吃!不乖乖吃飯的孩子,學得更快

孩子什麼時候會走路?什麼時候會自己吃東西?這些行爲的出現與寶寶大腦內的的認知程度有關,而嬰幼兒的認知發育,也一直是心理和神經學科喜歡研究的一個領域。最近的一項研究就發現,孩子的認知和行爲,其實都是由元意識來支配的!

什麼是元意識?

“元意識”(metacognition) 簡單講,就是覺得自己會或者不會某項技能的一種直覺。

比方說,我們看到一個很複雜的方程式,還沒有認真去看是怎麼一回事的時候,心裏可能就先冒出來一個下意識:

這個東西我不會、或者這個方程式我能解,這種意識就是我們的元意識。

孔夫子也有句家喻戶曉的名言就是形容這種感覺:“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智)也”。

這句話,說的其實就是一個人可以通過自己的直覺來了解自己的知識邊界,而這種直覺就是元意識。

從生物進化的角度看

其實,很多動物也都有元意識 (或者某種程度上的元意識)!而元意識也是幫助生物體存活的一大利器。

因爲,如果一個生物體對環境的兇險程度有本能的良好判斷(直覺告訴他走哪條路他能勝任、挑戰哪種物種可以勝利) ,那麼他就比較容易趨吉避凶,從而可以生存下去。

從人類發育的角度看

雖然動物也具有元意識, 但是隻有人類可以將這種意識傳遞出來。

而且,過去我們一直認爲人要長大到一定程度纔會發展出這種元意識,但是最近一組法國科學家針對20個月的幼兒所做的研究表明,在20個月大的小孩子頭腦中,已經具有元意識!

他們能夠通過動作和表情 (他們還無法通過語言) 來表達給自己的父母、以期獲得幫助。

元意識決定了孩子的學習能力

以後少說別玩了,快吃!不乖乖吃飯的孩子,學得更快 第2張

我們都會習慣性的以爲小孩子學東西很快,是因爲他的大腦一片空白,可以像海綿一樣不斷的吸收新知識...但孩子吸收知識的真正核心是在元意識上!

▌元意識促使孩子主動學習

如果說一個孩子對這個世界是完全懵懂的,那麼他就只能非常被動的在接受新的知識和技能。也就是隻有當新知識主動“跑”到他的面前、或者通過某種方式和他進行互動的時候,他纔會學習到新的知識。

但是,當元意識發育出來以後,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因爲從元意識發育之後,孩子面對任何環境的都會有一種直覺,覺得這裏有他不會不懂的東西。

即使他還不會說話,他也能把這樣的直覺傳遞給自己的父母,這樣他就可以進入一種主動學習的模式!

▌元意識決定大腦的認知過程

瞭解孩子的元意識,可以從下面的三個方向判斷:

瞭解自己的能力(會什麼,不會什麼)

評估事物的困難度 (面對一項任務的時候對困難程度的直覺估計)

解決問題的策略 (評估困難度,定向學習新的知識)

這三個方向匯合在一起,其實就是大腦功能中複雜的認知過程!

▌利用孩子的元意識,引導培養學習能力

既然20個月的幼兒就已經具備元意識了,那麼爸媽在對孩子的早期教育中就可以更加的講求方法!要知道,僅僅具備元意識,和訴諸於此種能力的深度思考,是完全不同的層面哦。

你爲什麼這麼說?

在學前階段,答案往往不那麼重要,重要的是孩子的好奇心和思考能力。

在生活中,有無數的機會,爸媽可以打斷孩子的話,問一問他關於剛纔說的話:你“爲什麼這麼說?”

這樣問,可以引導孩子再想一下自己剛纔說的話,瞭解自己的思維過程是怎樣的,這其實就是對他自己的元意識的有意識的探尋。

我以前以爲…我現在覺得…

中國有句俗語“計劃趕不上變化”,其實就是說我們的想法是經常會變的。

有時候是因爲獲得了新的知識,有時候是因爲改變了思維模式。

這種轉變是很常見的,爸媽完全可以在與孩子的互動中示範這種轉變歷程,一方面展示給孩子看,思想的轉變是怎樣的,一方面促使孩子也去思考自己的想法。

看一看,想一想,問一問。

爸媽和孩子一起讀繪本的時候,別急着把故事講完,每翻到一頁,都停下來給孩子一些時間,讓他先自己看一看,然後讓他告訴你都看到了什麼,再問他哪裏看不懂、有問題。

這種方式,培養的是一種將自己的思維視覺化的模式,這對促進孩子的觀察力、總結力、理解力都有很大的幫助,甚至是一種藝術化的思考方式。

只是爸媽別忘了,在這個過程裏可以給孩子多一些時間,因爲幼兒的大腦還無法兼顧邊緣信息,比如我們一眼掃過去,可以看到整頁的圖案,但是小孩子只能一點一點看,他們的眼角掃不到注意力聚焦圈外的東西。

孩子製造混亂,可以幫助他們學習

以後少說別玩了,快吃!不乖乖吃飯的孩子,學得更快 第3張

我家寶寶有一張照片,是他幼兒時期我最喜歡的一張,那時他坐在嬰幼兒專用的高腳椅上,平生第一次自己動手吃紅薯泥~照片上的小傢伙,滿手、滿臉、滿身、還有高腳椅的桌面,都是紅薯泥...

但照片上的寶貝笑得特別燦爛,每次看這張照片,都覺得他的未來有無限的可能性!當時我讓他自己吃東西,單純是爲了讓他早點學會自己吃飯,但是我現在才發現居然還有另外一個很大的好處:吃飯弄得髒兮兮的,其實促進了孩子的學習能力。

越是髒兮兮,越是學得快!

美國愛荷華大學 (University of Iowa) 的心理學專家研究了72位1歲多的小孩子,他們給這些小孩很多沒有固定形狀的食物,比如蘋果糊、牛奶、草莓果醬等等,同時教他們每一樣東西的名稱。

通常,這個年紀的小朋友對於這種沒有固定形狀的事物學得比較慢,小孩子最早學會的詞 (能講並且可以反覆的正確辨認) 都是具有固定外形的,比如爸爸、媽媽、蘋果,但是蘋果煳這類的東西,裝在圓形的碗裏就是圓形的,用湯匙舀出來就是湯匙形的,所以小朋友就學得比較慢。

但研究中發現,如果小朋友會用手去玩食物、並且弄得亂七八糟的,他們學習掌握辨認這些食物並且叫出名字的速度比不這樣做的小朋友快得多!

爲什麼呢? 研究者解釋說,如果在你面前放一瓶牛奶和一瓶白膠,包裝都一樣,單純用眼睛很難分辨這兩樣東西,但如果你伸手進去試一下,馬上就知道了。

所以,那些會玩食物的小朋友,雖然他們會製造出亂七八糟的垃圾,但同時,他們用全身的感官在學習新的事物,他們的學習速度也就更快。

提供有限制的寬鬆環境,讓孩子充分探索!

爸爸媽媽們別小看孩子們製造混亂的威力,他們把蛋糕丟在地上,他們用筆畫得傢俱牆壁塗得一塌糊塗,他們這麼做,不僅僅是好玩,而是在用他們全身的感官學習一切新的事物!

好吧~雖然這是孩子特有的學習方法,我們也不想扼殺他們的靈感但總不能爲了孩子學習新事物,就讓家裏天天變成垃圾場吧~

沒錯,你確實不需要這麼做!你只要給孩子製造混亂的空間,但是這個空間必須是有限制的。

具體可以這麼做!

那具體要怎麼做才能讓大人和孩子都能接受呢? 可以參考下面3個簡單的“搗亂”原則:

一兩歲的小孩子,讓他在一個指定的範圍內,充分探索新事物;

大一些的孩子,不但範圍要劃定,事後還要跟着爸媽一起清理;

爸媽設好底線,危險的事情或者爸媽不能接受的“探索方式”,堅決不可以。

嬰兒食譜
幼兒食譜
學前食譜
兒童食譜
母乳餵養
人工餵養
輔食添加
寶寶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