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學前教案 > 請別再用“乖”來評價和要求孩子

請別再用“乖”來評價和要求孩子

來源:育娃網    閱讀: 1.4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的確,在我國傳統教育中,孩子聽話就是好孩子,不聽話就是不孝順、不懂事、不是好孩子。因此,“乖”成爲了父母長輩們衡量孩子好壞與否的一把秤,但這評級真的能一點誤差都沒有麼?當我們用“乖”或“不乖”來評價孩子的時候,我們是否想過這些詞語的背後承載着怎樣的價值觀?

在很多人眼裏,孩子乖、懂事是大大的優點。對呀,孩子聽話難道不是因爲教育得好嗎?比如,有些孩子很乖,他們小小年紀就會很懂事,說着成年人式話,做着成人式的事:見了叔叔會問叔叔好,見了阿姨會跟阿姨打招呼,平時還會關心老師、關心媽媽、禮讓小朋友……以成人的眼光來看,這樣的孩子確實顯得乖巧、討人喜歡。可是當孩子“乖”地讓人心疼時,他們的“成熟”“懂事”也着實令人不安,給人一種高樓在脆弱地基上可能隨時坍塌,花蕾在春寒料峭中可能馬上萎靡的憂慮。

其實,這類“乖”到極致的孩子有着幾個父母長輩忽視了潛在影響:

“乖”孩子大都沒主見有些父母喜歡什麼事情都爲孩子安排好,並希望能讓孩子照着他們的意思去做,孩子不得有絲毫的不遵從。久而久之,孩子就會養成對父母長輩的話言聽計從的習慣,自己沒有任何的想法和主見,等到孩子長大以後在社會中生存時就會缺乏自己去解決問題的能力,因爲從來都是父母給他們決定,當父母不再他們身邊時,他們也就不知所措了。遇到問題都無法自主解決的孩子,將來該如何擔當起家庭的責任和社會的責任?

請別再用“乖”來評價和要求孩子

“乖”孩子容易缺乏想象力乖孩子不僅容易缺乏主見,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乖孩子更缺乏想象力,總是聽爸爸媽媽的話的孩子不愛思考,因爲他們總是不需要思考的,潛意識裏他們認爲父母會爲他們安排好一切,這也就是爲什麼他們多數都很老實、不調皮、不搞怪的原因了。而想象力豐富的孩子一般都是調皮的、敢向規矩和紀律挑戰的,他們總是能在各種情況下出一些讓人意想不到的“鬼點子”,而這些鬼點子往往能孩子變得有趣、有創新能力和想象力。所以,乖未必好,不乖也未必就不好,看事情不能過於絕對。

“乖”孩子容易忽視自己因爲心中被裝滿了應該怎麼做,孩子漸漸地就變得沒有了自我,即使孩子自己心裏萬分的不願意,他們也沒有了反抗的意識,只知道替別人考慮。因爲從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而忽視了自己內心的感受,而且一旦某件事情沒有達到父母或者親友的要求,就容易自責,從而產生憂鬱、自卑等負面情緒,這會使孩子的人格難以健全的發展。

除了以上講述的這些,“乖”孩子還容易掉入“固執”這個怪圈。因爲過於聽話導致即使某件事情是錯誤的,他也不會相信別人,總是對父母和長輩們的話深信不疑,因此,會變得很固執,難以溝通、難以聽取別人的意見。
最後需要提醒一下,我們並不是要告訴大家:孩子不聽話、頑劣反而是更好的表現,反而說明孩子養得好。而是想告訴爸媽們最好不要單純地陶醉於孩子聽話,一定要觀察我們的孩子:TA的“乖”到底屬於哪種情況?是孩子是通過壓抑自己的想法,爲了討好成年人而表現出的“乖”?還是孩子的心理從小被滿足得特別好,所以TA根本不需要通過對抗來實現自己的意志?
這兩種“乖”,如果細心觀察,一定可以區別出來的。比如,孩子聽話懂事時,是緊張的,眼神怯怯的,還是非常放鬆愉悅的?如果孩子屬於後者,那麼孩子的“乖”可以說是爸媽優質教育的結果咯。如果屬於前者,那麼請好好檢查一下,孩子身邊最親密的撫養者,在跟孩子的互動中存在怎樣的問題,讓孩子有壓力,不能表達和實現自己的意志,而需要去扭曲自己,去迎合成人的需求,然後儘量改變我們的想法和方式。
因此,最後要說,不論一位爸媽多麼睿智,只要我們存有“孩子要乖”的想法,就極可能會阻礙孩子獨立思考、發展自我。不要迷信“乖”孩子,有可能最聽話的那個孩子反而會一事無成,因爲過度的規矩將束縛他們行動的手腳,捆住他們思想的翅膀,結果他們會既無法奔跑更不能飛翔了。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