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我不要一個乖孩子!”

“我不要一個乖孩子!”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9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我們終其一生是爲了培養適應社會的孩子。什麼樣的孩子最能適應社會?絕不是將“你做主”掛在嘴邊的“乖”孩子……

我兒子紹文今年四歲半,和他接觸過的老師都會這樣評價他:有主見,自己的想法能執行下去。

有一次陶土課,上課前他看見課程預告上有隻大蜘蛛,那是階段二的課程,階段一的主題是愛奧尼克柱。

他跟我說:“這節課我要捏一隻毛絨絨的大蜘蛛。”我告訴他:“蜘蛛不是這次課程的主題,今天的主題是一個柱子。”

但是下課後,我去教室看他,他的作品是愛奧尼克柱,但是柱子上趴着個一隻大蜘蛛。

他還沒有完成作品,正在給蜘蛛做網,我帶他到教室外繼續捏。

他自己又捏了半個多小時,每當我想動手去幫他,他都會拒絕,因爲我和他的想法不一致。

有幾次我等着急了,催促他快點,他也不理我。就這樣,他認真地把他的想法捏了出來。

每天放學回家後,我都會問:“你今天想做什麼,我們先做英語作業,然後你看動畫片、我做飯,吃完飯後做手工,好不好?”

可是,他每次都會提出自己的想法:“我先看三集動畫片,然後做手工,接着吃飯,吃完飯再寫作業、洗澡、讀書、睡覺。”

我一想,沒毛病呀,就同意他了。即使不同意,他也一定會拋給我一句“我自己的時間我自己安排!”

之後呢,他果然會按照他的安排有條不紊地執行下去。

“我不要一個乖孩子!”

在家畫畫,他可以連續畫17張紙,直到畫出滿意的那一張,無論你說多少次“已經很好看啦”,他都不會放棄。

在幼兒園做手工,別人都塗鴉似的畫完了,他卻慢條斯理、不焦不躁地畫他的,一定要把他所想的畫出來。

他搭積木能搭一整天,即使我說一百遍讓他出去逛逛,他也絕對不會出去,他非要把他的構思搭成實際的模型。

現在的紹文就是這樣,基本上他自己的事情都有自己的想法。

也許會有人說,孩子的性格特性是天生的。其實,孩子的每一個閃光點,都需要爸爸媽媽“處心積慮”培養的。

從小讓孩子意識到:他的想法具有能量

我尊重孩子的想法,他剛會爬的時候喜歡在地上爬來爬去,那我就讓他隨意爬,無論別人怎麼說,我只負責在他旁邊守護着他。

小區裏有很多矮矮的樹,長滿小小的紅果子,他喜歡一顆一顆摘下來,我就讓他摘。

大冬天經常一摘就是一個多小時,那瑟瑟的寒風裏,我沒有催促他,就靜靜地看着。

從小到大,無論他的想法在大人們眼裏有多麼“微不足道,不可理喻”,只要“一不做危險的事情、二不做影響他人的事情”,我都會由着他。

讓他意識到他的想法可以變成實際行動,他的想法是有能量的。久而久之,他越來越敢想,越來越敢做。

不要盲目地對孩子說“要乖,要聽話”,一個凡事都聽別人話的孩子,怎麼會有主見呢?

“我不要一個乖孩子!” 第2張

及時給孩子建立規則和自我評價系統

孩子兩歲多是建立規則感的重要時期,讓他明白什麼事情可以做,做事情的規則是什麼,爲以後孩子的“獨立而不逾矩”打好基礎。

但是,規則不要太細索,否則就會變成枷鎖。

讓孩子學會自我評價是非常重要的,孩子除了接觸父母,還會接觸大量社會上的人,有意無意中孩子就會接收到一些別人對他的評價,有的中肯,有的偏激。

孩子還小,這些話對他影響很大。

紹文有一次在家裏搞起了破壞,我批評他,他頂嘴道:“我就是個調皮的孩子!”給人一種破罐破摔的感覺。

在他心理,調皮就是壞孩子,當別人說他調皮時,他一定難過了,現在又藉此發泄出他的小情緒。

晚上睡覺的時候,我針對白天的問題跟紹文進行了深度的探討。

“紹文,如果有人說你是個髒兮兮的孩子,你覺得你是嗎?”“嗯……,不是!”

“如果媽媽這麼說呢?你覺得你是嗎?” “也不是!”

“如果別人說你是個調皮的孩子呢?你覺得你是嗎?”“……嗯,不是。”

“那你自己覺得你是個什麼樣的孩子?”“我是一個好孩子。”

“是呀,無論別人說什麼,你都要自己思考,你自己覺得你是什麼樣的孩子,你就是什麼樣的孩子。但是你有些行爲是不禮貌的,比如不經過別人同意就去拿別人東西,這些行爲要改正過來。”

爲了加深他的印象,我又問了一句:“如果別人說你是個愛吃屎的孩子,你覺得你是嗎?”他瞬間捧腹大笑:“哈哈,不是不是!”

“我不要一個乖孩子!” 第3張

孩子有了規則感和自我評價體系,他纔不會被別人的想法所左右。

啓發式的問句代替命令式的祈使句

很多家長在孩子一兩歲的時候開始給孩子講道理,我也不例外。有些道理講了幾次,同樣的問題他還會犯,畢竟年齡小嘛,我也不糾結這個。

但我做了點小改變,孩子兩三歲的時候,話基本都會講了,我把陳述句換成啓發式問句。

比如糖果掉在地上他想撿起來繼續吃,我就會說:

“紹文,糖果掉在地上,而地上有好多……?”“……細菌。”

“還有別人吐得……?”“……痰。”

“還有小狗拉的……?”“……粑粑。”

“所以非常的……?”“……髒。”

“那如果你吃了髒糖果,你就會……?”“……生病。”

“肚子就會……?”“……疼。”

“所以我們還能不能吃地上的糖果了?”“……不能了。”

這種啓發式問句好處很多,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而且鍛鍊了邏輯思維。

紹文上了幼兒園後,我又把這種問句換了,開始做“懶媽”,連對話都偷工減料。

每次他問我問題,我連想都不會想,直接丟給他一句“那你覺得呢?”然後他就自己動小腦袋瓜了。

有時候他做出了錯誤的決定,我也會不動聲色。錯了又怎麼樣呢?

我寧願他在經過獨立思考和判斷做出錯誤選擇,然後自己承擔事情的後果,也不希望爲了正確的結果讓他遵從我的意願。

龍應臺說:“很多父母育兒存在一大問題,那就是干預太多、問詢太多、包辦和代替太多,而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太少。”

孩子的成長不是一蹴而就的,家長的責任是呵護和引導孩子,而不是代替他去經歷。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