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孩子“討價還價”講條件,父母要學會“見招拆招”

孩子“討價還價”講條件,父母要學會“見招拆招”

來源:育娃網    閱讀: 6.4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微微媽媽最近被五歲女兒“討價還價”的行爲弄得心煩意亂:早上,希望她在喝過牛奶後刷個牙,她說行吧,但晚上要多看半小時動畫片;晚上,你要求她彈一小時鋼琴,她會花半個小時跟你講條件:週末帶我去遊樂園,要麼彈完琴我要吃三塊巧克力……

微微媽媽發現自從在家裏“發揚民主”、“與女兒平等對話”後,連讓女兒穿什麼襪子,都要和她商討半天。每天跟孩子相處的時間裏,很多時候都像個小販,不停地在“討價還價”。

其實,孩子會“討價還價”的根源在父母身上。如果你叫孩子做點什麼,他總是提出各種交換條件,讓你不知道該怎麼辦。那你仔細回想一下,曾經的某一次或某幾次,你是否主動給孩子提出過“交換條件”,用事後的“好處”來引誘他做什麼事?這些話讓孩子產生了一種誤解,以爲父母要求自己做事,自己便可以理所當然地獲得某種“報酬”,於是他們開始充分把握每一個時機來要求自己想要的東西。

孩子“討價還價”講條件,父母要學會“見招拆招”

Q“討價還價”會帶來什麼後遺症?

可能造成孩子成長的“被動狀態”

當討價還價成了習慣,每一次成功後,孩子就在準備下一次的“交易”了。如此下去,孩子會計較任何事情的“即時效益”,看不到好處就不做,也會導致孩子缺乏學習新東西的強烈興趣,少了探索精神,更不會有責任心和同情心。他的人生會喪失很多的主動權,任何事情不是“我要做”,而是“要我做”,人生的成長過程就變成了“被動狀態”。

大量的時間浪費在爭議上

雙方進行拉鋸式的談判,孩子從父母口中擠牙膏般地擠出點“利益”,浪費了雙方的時間不說,孩子專心思考及行動的時間也因此變得很少。

父母的權威受到挑戰

你會發現經常討價還價的結果是,作爲父母,你對局面失去了控制。可能你的嘴皮都磨破了,卻還未對晚上睡前洗澡達成協議。在任何一件小事上都會引發長時間的談判,你還有權威嗎?沒有了權威何談對孩子的教育

疲憊造成父母情緒失控,最終傷害的是孩子

當父母的耐心用盡之後,孩子倔犟的討價還價行爲會令父母情緒失控。這個時候,民主的父母就成了暴怒的父母。這種從一個極端迅速擺到另一個極端的變化,常常讓孩子的內心更受傷。

當孩子討價還價時,父母可以這麼做:

設定底線,溫柔地堅持

在你開始讓孩子的聲音在家庭決定中起作用時,就要事先爲可能發生的爭論設定一條底線,以便適時地結束爭論。比如和孩子約定,可以講條件,但是任何事情的“最終決定權”屬於父母,一旦父母做出了決定,便絕不再討論更改。另外,無規矩不成方圓,父母平時要注意給孩子定下規矩。當孩子試圖越過規矩時,不管他怎麼軟磨硬泡,都要努力讓孩子明白你的立場。溫和地向孩子反覆敘說原因,孩子自然會知難而退。

堅持令行禁止,別怕孩子哭

如果父母說“不”後,又對孩子做出妥協或讓步,不僅會失去父母的威信,還會使孩子沾染上不守信用的壞習慣。很多父母,尤其是老人,一看到孩子哭就心軟了,當然也有些可能是因爲嫌煩。但你知道嗎,孩子的演技可是很高超的,他們就是看清了大人會見不得自己哭而滿足自己的要求,所以纔會越來越得寸進尺。當孩子無理取鬧的時候,父母可以試着轉移孩子的注意力,讓他把心思放到別的東西上。總之,只要不是孩子傷着了,就儘量不要因爲哭而滿足他的要求。

給孩子2個選擇的機會,讓孩子承擔後果

在孩子應該做一件事之前,父母可以先給孩子2個選擇,比如,孩子回家後想先看電視再吃飯,這時父母可以讓孩子選擇先看15分鐘電視就去吃飯,或者吃完飯後看30分鐘電視。讓孩子自己做決定,並學會爲自己的決定負責。“討價還價”浪費的時間往往會影響後面事情的進行,如果因爲爭論錯過了原定看動畫片的時間,那麼讓孩子哭鬧吧,但是要讓他知道這全是因爲他糾纏於“討價還價”才造成的,責任在他,而且他必須承擔這個後果。

孩子“討價還價”講條件,父母要學會“見招拆招” 第2張

爸爸媽媽們要知道,大多數孩子的“討價還價”都是試探性的,只要父母能堅持原則,大多數孩子會慢慢改變。無論多艱難,都一定要堅持自己的立場,謝絕“討價還價”。只有你遵守了規則,孩子纔會跟着你的步伐一起向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