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孩子愛“討價還價”誰之過

孩子愛“討價還價”誰之過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易鵬媽媽最近被6歲兒子“討價還價”的行爲弄得心煩意亂:晚上,你要求他彈一小時鋼琴,他會花半個小時跟你講條件:週末帶我去動物園,要不彈完琴我可以吃三塊巧克力;早上,希望他在喝過牛奶後刷次牙,他說行吧,但今晚光看動畫片不學拼音……易鵬媽媽發現自從在家裏“發揚民主”、“與兒子平等對話”後,兒子哪怕在穿什麼襪子上,都有得纏攪……

孩子愛“討價還價”誰之過

看透孩子“討價還價”的心理活動

●其實一開始,“交換條件”都是家長主動提出來的,“只要你今天好好彈琴,週末我就帶你去坐過山車”,“考到100分,就給你買滑板。”所以,現在在付出辛苦之前,我想知道我究竟能得到什麼好處。

●爲什麼大人能熬夜看電視而小孩子不能?爲什麼大人星期天可以逛街小孩子就必須上興趣班?這不公平!公平的辦法是我能得到一點補償,比如每星期吃兩次肯德基。

●爲什麼總是大人來發布命令?爲什麼他們總要來打斷我們的遊戲,要我們幹這幹那?可以講條件,多少可以換回點自由

一旦孩子習慣於“討價還價”

●在任何事情上都做交易,很可能造成孩子成長過程中的“被動狀態”

孩子會計較任何事情的“即時效益”,看不到好處就不做,如此下去,孩子便不會出於強烈的興趣去學習新東西,也不會有探索精神,更不會有責任心和同情心。他的人生會喪失所有的主動權,任何事情不是“我要做”,而是“要我做”,而且“不談妥條件就不做”。當“談判”成了習慣,每一次“談判”成功後,孩子就在準備下一次的“交易”了。

●大量的時間浪費在爭議上

雙方進行拉鋸式的談判,孩子從家長口中擠牙膏般擠出點“利益”,浪費了雙方的時間,使孩子專心思考及行動的時間變得很少。

●家長的權威受到挑戰和磨損

最終,你會發現作爲家長,你對局面失去了控制。你的嘴皮都磨破了,卻還未對晚上睡前洗澡達成協議。在任何一件小事上都會引發長時間的和談,你還有權威嗎?

●疲憊造成家長情緒失控,最終傷害的還是孩子

當家長的耐心用盡之後,孩子倔犟的討價還價行爲會令父母情緒失控,這個時候,民主的家長就成了暴怒的家長。這種從一個極端迅速擺到另一個極端的變化,常常令孩子傷心不已,不知所措。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