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孩子爲什麼愛討價還價?怎麼避免?

孩子爲什麼愛討價還價?怎麼避免?

來源:育娃網    閱讀: 1.9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爲什麼愛討價還價?孩子愛討價還價是怎麼造成的?面對孩子的討價還價,爸媽該怎麼正確處理?

孩子愛“討價還價”,家長該如何應對?

皮皮今年6歲,最讓人頭疼的不是他的調皮搗蛋,而是他動不動就“討價還價”。皮皮媽媽說,他“討價還價”的範圍涉及吃飯、睡覺、做作業等,只要他認爲對他有利的事物,他都會通過“討價還價”來獲取。

最氣人的是有一次讓他吃飯,他居然提出“吃了飯能不能明天不上幼兒園”的交換條件。雖然最後這個“交易”沒有達成,但還是以“吃了飯帶他去遊樂場玩”爲條件達成了另一個“交易”。

孩子討價還價,問題可能在於父母

育兒專家認爲,當孩子出現討價還價行爲的時候,家長不應該只從孩子身上找原因,也要反思自己的行爲和教育方法。因爲孩子的心智還不成熟,他們的行爲習慣更多的是受父母的影響。

一般來說,家庭教育中父親和母親會有角色分工,一個威嚴,一個溫柔。但無論角色怎麼扮演,都要確保其中一個人在孩子面前說話是管用的。有這麼一個角色在,孩子就不會動不動挑戰家長的“權威”,動不動就“討價還價”了。

另外,孩子的這個習慣可能還是父母無意間給“培養”起來的。家長們不妨仔細回想一下,曾經你是否主動給孩子提出過“交換條件”,用事後的“好處”來引誘他做什麼事?

這些行爲讓孩子產生了一種誤解,以爲父母要求自己做事,自己便可以理所當然地獲得某種“報酬”,於是他們開始充分把握每一個時機來要求自己想要的東西。

孩子爲什麼愛討價還價?怎麼避免?

怎樣避免孩子的討價還價?

孩子討價還價,父母就只有被動被“講價”的份?錯!聽聽一些極具“戰鬥力”的媽媽經驗吧。

顏媽媽:開始就不和孩子講條件

在我女兒5歲的時候,有一次嘗試着跟我講條件說:“媽媽先給我看動畫片我再吃飯行嗎?”

結果被我一口回絕了:“你吃飯是爲了長身體,不是爲了媽媽,也不是爲了爸爸,更加和動畫片無關,如果你一定不吃,那媽媽也由着你,以後長不高長不大不要怪媽媽,反正現在媽媽不能答應你這個要求。”那次以後她再也沒有提過類似的要求。

但我還發現,許多父母習慣說:“吃不完飯就不許看動畫片。”這對孩子的影響其實很壞,因爲孩子會效仿父母動不動就講條件。有些父母常說:“你不聽我的話,我也不滿足你的要求。”父母會因此而失去尊嚴,並誘發孩子產生報復心理。

其實,從開始就什麼條件都不講,提出要求並督促執行就是了。如此,孩子不可能學會討價還價。

張媽媽:先定規矩再商討

有些事可與孩子共同商討,比如孩子日常生活作息時間的安排,就可以徵求孩子的意見。這個過程中,父母必須掌握主動權,不能與孩子無休止地討價還價。一旦商定後,雙方都要遵守這個規定,孩子自己也不好意思隨意更改。

而且,跟孩子做的約定,一定堅持令行禁止。如果說“不”後父母又對孩子作出妥協或讓步,就不僅會失去父母的威信,還會使孩子沾染上不守信用的習氣,讓孩子更加討價還價。所以,父母不要隨便亂說“不”,一旦說出口就要堅持,做到令行禁止。

胡爸爸:獎勵孩子可以精神鼓勵爲主

我的孩子上小學四年級,以前常跟我們討價還價,考試考得不錯就要求買這個買那個,玩這個玩那個,我們也基本上是圍繞着物質鼓勵進行的。

後來我們發現孩子的作文裏寫着:下次多考5分就能買變形金剛了,這才意識到孩子努力學習的目的變得物質了,他沒有意識到努力是爲了他自己,所以我和他媽媽才做出改變。

我們現在多用精神鼓勵、誇獎等方式獎勵孩子的每一次好表現,這類鼓勵換來的孩子的妥協與物質換來的妥協不同,往往是有益的。它們滿足的是孩子的自信心、成就感等內在的感受,比如擁抱傳達的信息就是:我相信你能做得好,你也有責任做得好。

幼兒健康
幼兒營養
幼兒教育
幼兒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