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親子活動 > 家長應多溝通陪伴防止孩子染“抖癮”

家長應多溝通陪伴防止孩子染“抖癮”

來源:育娃網    閱讀: 1.5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正值暑期,不少孩子的休閒方式都少不了網上娛樂。近日,江城多名家長讀者向本報反映,自家孩子不僅沉迷“抖音”,而且爲了漲粉無所不用其極,令人後怕。有的孩子模仿短視頻裏的誇張動作;有的小小年紀濃妝豔抹;有的在一些刻意導流下,加了數十個廣告羣、兼職羣等,每天樂此不疲地跟各種人互動,甚至還做起了“生意”……

家長應多溝通陪伴防止孩子染“抖癮”

近日,楚天都市報記者採訪了多名家長和孩子,進行了調查。

1 10歲女孩狂加30多個廣告羣

“無法想象,孩子每天在我的眼皮子底下,跟那麼多陌生人聊天。”近日,武昌水果湖劉女士無奈地撥通本報熱線。原來,暑假期間她發現,10歲女兒悅悅(化名)通過抖音等APP的導流,迷上了網聊,陸續進入30多個微信和QQ的廣告羣。

劉女士介紹,她發現女兒的不對勁,是從一個快遞開始。前不久,她突然收到一個快遞,裏面是幾盒沒有任何包裝的彩色水晶泥。女兒稱是從微信好友那買的,還打算賣幾盒給同學賺零花錢。

劉女士翻看了女兒的微信,這才發現女兒加了30多個五花八門的羣:紅包羣、兼職羣、打字羣、唱歌聊天羣……每個羣少則二三十人,多則近百人。她從網友的名字和頭像分析,發現不少人年齡均和女兒相仿。

“她說是掃抖音視頻裏的二維碼加的羣,一開始只是爲了和抖友多聯繫,方便互相關注和點贊。之後,又被一些抖友拉入了一些紅包羣、兼職羣等,對方說可以順便賺點零花錢。”

劉女士翻看了一些羣裏的聊天記錄,發現不少羣在進入之前,要交一元到幾元不等的羣費,進入後還要按規則發紅包。在一些兼職、打字羣,一般都要求加入者在做任務前,先交幾十元左右的保證金。由於悅悅的微信零錢裏沒那麼多錢,她纔不得不放棄。“我看到有個羣裏問大家微信的零錢數,有的羣友一言不合就對罵,很難聽。”劉女士說。

氣憤之下,劉女士將這些羣全部刪掉。哪知過了幾天,她發現女兒通過關注的抖友,又請人把她拉回了一些羣。

2 購買小視頻後發佈吸引粉絲

“史萊姆視頻0.1元一個、假吃0.5元一個、吃播0.5元一個、男生女生頭像各0.5元一個、壁紙0.5元一個、動態壁紙1元一個……要買的話可以加我或者合作伙伴可兒。”這是11歲女孩琪琪(化名)在抖音上發佈的“廣告”,地理位置顯示她在武漢。

記者在琪琪的抖音號裏看到,她發佈了一百多個短視頻,大部分和水晶泥相關。有的是製作過程;有的專門用來聽聲音,五顏六色的水晶泥等,在手的按、插、抓等動作下發出悶聲或脆響;有的視頻則是在大口吃東西,裏面的主角大多是成年人,並非琪琪本人。

“這是我找‘媽咪’(粉絲較多、願意收徒的一種抖友)買的。”琪琪玩抖音有大半年了,雖然也發了一些視頻上去,但是漲粉不多,點贊人數有限。她看到一些粉絲比她多的抖音號,聲稱可以收徒弟並能幫忙漲粉,她就掃進去加了。

一開始,琪琪加的“媽咪”叫可兒,推薦她買那種“6元快刷粉絲1000”的服務。後來嫌漲粉太慢,又建議她買一些“吃播”“彩泥製作”等小視頻,通過作品吸引粉絲。

視頻發出後,琪琪的粉絲每天都在漲,也獲得了一些點贊。“媽咪”又告訴她,可以發廣告賣這些小視頻,裏面涉及的水晶泥等產品可以賣,每賣出去10元錢,就可以給她提成1元。之前,琪琪買視頻花了幾十元錢,爲了把這些錢再賺回來,她被指點着建了一個免費視頻羣,邀請抖友進入一起聊天交流,不時在裏面發發廣告。

有人買嗎?“有,這個人就買了。”琪琪展示了一個聊天記錄,一個外地小女孩轉賬17元買一塊水晶泥,還發來家裏的地址和手機號碼。

3 小女孩學大人化妝博取關注

“看到她對着手機拋媚眼,扭來扭去,我都震驚了。”漢口市民黃女士回想起前幾天的一幕,還有些不可思議。那天她下班早,回家時意外發現 9歲女兒小雪(化名)化起濃妝,像變了一個人,對着手機故作扭捏。

黃女士仔細一問,原來小雪正在學抖音上一個視頻。她嘴巴上塗着口紅,蹺着蘭花指,跟着手機裏略顯滄桑的男聲,不時做出舉杯飲酒或嬌弱行禮的動作。小雪稱,這是最近比較火的一個短視頻,她苦練了整整一個下午。“那些成人化的動作,襯着稚嫩的臉龐,看起來特別違和。”黃女士說。

記者進入小雪的抖音號看到,她裏面發佈的自己幾十個視頻,並非都是這種風格。早期大多是在嘟嘴賣萌,畫面也很生活化,有時甚至就是穿着睡衣錄製;後來就越來越注重形象,明顯在穿着打扮上更成熟。“雖然她平時就愛美,但是沒這麼誇張。”黃女士有些無奈地說。

類似小雪這樣小學生扮成熟的短視頻,記者在抖音裏經常可見到,故作深沉的搞笑,掩蓋了屬於孩子的天真與可愛:有的孩子學抹口紅畫眉毛,濃妝豔抹標新立異;有的孩子扮可愛撒嬌,矯揉造作的聲音和表情,有着與稚嫩臉龐不符合的差異;有的孩子梳着可愛的小辮子,配合着視頻裏或悲傷或滄桑的歌詞對口型,一副爲情所傷的樣子:“你有你的男朋友,我做我的單身狗,不是找不到,而是不想要”“我已經愛上你,渴望着在一起,可是我們的差距,有很大的距離……”

4 練手指舞錄視頻如同着了魔

剛從雲南旅遊歸來的李女士向記者吐槽,一路上只要有時間,10歲的女兒夢夢(化名)就在手舞足蹈,說是在練最近流行的一種手指舞,要錄成短視頻發到網上去。“就跟着了魔一樣,一聽到音樂就把兩隻手舉起來,一會比個心形,一會雙手交叉。”

李女士說,半年前她就注意到夢夢嘴巴里唸唸有詞,當時她以爲是跟着電視裏的歌舞節目學的,或者是同學間新流行的遊戲。“有一套比槍射擊的動作,看着她手指錯來錯去,胳膊隨着節奏動,都怕她手指抽筋。”雖然知道這種手指舞的練習,可以讓十指更靈活,有利於大腦開發,但當這種練習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李女士還是感覺女兒太過於投入了。

除了在手機上跟着一些慢鏡頭學動作,夢夢有時在大街上聽到相關音樂,都會條件反射地做起動作。“她一玩起來就沒完沒了,眼看着暑假快要結束了,作業還只完成了一半。”李女士說。

而夢夢真正的關注點,顯然不在於手指舞本身。只要打開手機,她跟媽媽說得最多的就是:“我今天又多了20個粉絲”“哇,又有人給我留言了。”而當李女士試圖跟她溝通,加這麼多粉絲沒有用時,夢夢擺出了不合作的態度,認爲她不能理解自己。

除了練習手指舞,夢夢的一部分休息時間還交給了“抖友”。記者看到,她一本正經地錄了一段視頻,對網友們說:“粉絲們,只要你關注了我,我就會關注你,你讚了我的作品,我就會贊你的作品,記得要在評論裏面寫‘回’。”在視頻裏,她認真地回覆每一條留言,並和抖友進行了互動。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