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中國式催促,對孩子未來的成長有什麼影響?

中國式催促,對孩子未來的成長有什麼影響?

來源:育娃網    閱讀: 1.0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什麼是中國式催促?中國式催促對孩子未來的成長有什麼影響?也許很多父母不知道,中國式催促,正在漸漸摧毀你的孩子!

過年四大催,你中招了多少?

學生時代被催着考高分、工作後被催着升職加薪、催婚、催二胎,彷彿一輩子就要抓緊時間快點奔跑纔是正確的人生。

殊不知,很多新手父母也把這種嫌孩子比別人慢的潛意識強壓在孩子身上。

父母一天之內,究竟會催促孩子幾次?

4歲的Lulu最愛來找我玩,每次媽媽都會緊隨其後,孩子還沒玩幾分鐘,媽媽就開始進入復讀機模式:

“Lulu該走了,別玩了,快點走啦。”

如果按照1分鐘之內說“快點”這個詞,6次左右,這樣算下來,除去睡覺(按12小時來算) 一天大概催孩子 4320 次。

看到這個數字,有沒有被嚇到?孩子在這樣的催促中真的能學會抓緊時間嗎?

面對她母親的催促,我聽得頭都快炸裂了,可Lulu竟然一點反應都沒有,直到媽媽開始對她大吼,她才磨磨唧唧地擡頭看了一眼 。

俞敏洪在騰訊的分享會上談及中國教育發展的問題,他表示對中國教育現狀比較絕望,因爲有50%以上的家長在非常認真地、全心全意地用催促來 ‘摧毀’着自己的孩子。

催着孩子快吃、催着孩子穿鞋、催着孩子寫作業,上學要催,結婚要催,生二胎也要催。

殊不知,你沒完沒了的催促,恰恰正是摧毀一個孩子的重量級武器。

催促孩子會帶來怎樣的後果?

1. 催促導致逆反

以前我們認爲,孩子到初中的時候纔會叛逆,但在催促聲中長大的孩子,很小的時候已經能看到“叛逆的影子”。

這些孩子的特點是:配合度低。

閨蜜的孩子今年才5歲,出了名的犟,而且倔強的沒理由。

有次她跟我兒子一起上鋼琴課,房間很熱,一進門閨蜜讓她把外套脫了,反覆說了5遍,還是無動於衷,閨蜜上前幫她脫,她就死命地拉住衣服不放,簡直有點“不可理喻”。

因爲平時閨蜜的口頭禪就是,你給我快點,怎麼那麼笨!催促次數多了,孩子已經不去理會媽媽說的到底是對是錯,只要是媽媽說的,她心底都在say no!

2. 錯失培養正確時間觀念的機會

在孩子成長的不同階段中,重點培養任務是不同的,比如:

1-4歲:感知身邊的事物,以及慢慢學會一些日常技能,比如逐漸學會自己吃飯,自己穿衣服,收拾玩具等。

4-6歲:繼續感知身邊事物,學着分析判斷,熟練舊技能,學習更多新技能,感知時間,建立習慣時期,爲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打下基礎。

6-小學:建立更多生活及學習習慣,不斷完善這些習慣等。

如果忽視了4-6歲感知時間的階段,沒有對孩子進行正確引導,取而代之的是沒完沒了地催促聲,那麼孩子將隨着年齡的增長,把浪費時間變成了頑固習慣,想改都改不了。

3. 孩子變得不愛動腦、沒自信、無責任感

孩子需要時間觀察,學習,激活大腦,積累經驗,當你覺得孩子洗手慢,其實他們在感知水流,還在研究肥皂產生的泡泡……

在催促聲中長大的孩子,由於父母沒耐心,看孩子半天沒弄完,就開始一邊吼一邊幫忙,請問孩子在這個過程中學會了什麼?

孩子除了嫌你煩,什麼都沒學會,而且他們越來越沒自信,因爲從沒有好好練習過這些技能。

自信不足的孩子,在學習上也會出現不敢嘗試,不敢思考,怕出錯的現象,極其影響學習成效。他們做其它事也會往回縮,對家長依賴心理增強,根本無責任感可談。

4. 影響親子關係

沒有哪個以催促爲主要教育方式的家庭,氣氛是健康的,因爲家裏小吼聲、大吼聲,聲聲入耳,媽媽會憤怒,孩子會不開心。

等孩子再長大一點,反抗意識越來越強,頂嘴吵架就會變成家常便飯,親子關係受到嚴重影響。

中國式催促,對孩子未來的成長有什麼影響?

會浪費時間的家長,培養的孩子更聰明

有一個男孩8歲上學,但僅僅讀了三個月的書,就被老師斥爲“低能兒”而攆出校門。

可是他媽媽發現他很愛讀文學作品,9歲就看完了英國文藝復興時期最重要的劇作家莎士比亞、狄更斯的著作,能迅速讀懂難度較大的書,如帕克的《自然與實驗哲學》。

10歲時酷愛化學,那年,他實驗了他的第一份電報。

這個被老師怒吼低能兒在父母眼裏卻是天才的孩子就是愛迪生。

愛迪生的偉大成就,離不開媽媽的支持,而媽媽的支持主要體現在,不去催促孩子成長,捨得讓孩子把大量的時間花在他有興趣的方面。

我的另一個閨蜜蛋蛋媽就是出了名的慢性子,她帶孩子在我們眼裏簡直是讓時間浪費到令人髮指。??

有一次陪孩子竟然在地下停車場待了一個多小時,因爲蛋蛋對車牌上的數字感興趣,孩子一個個的念車牌上的數字,她就默默地跟在後面,直到孩子念累了才離開。??

她把時間還花在回答蛋蛋各種沒完沒了地提問上,比如:

??蛋蛋問:媽媽,一個小時多少分鐘???媽媽說:60分鐘啊。

??蛋蛋又問:那兩個小時呢???媽媽說:120分鐘啊。

蛋蛋還在繼續:那315個小時呢???媽媽耐心地回答:18900分鐘啊。

媽媽始終面帶微笑,很認真地回答蛋蛋的每一個提問。

別的家長帶孩子都趕着坐電梯,她娘倆基本都慢慢地爬樓,因爲孩子喜歡數臺階。

????他們騎滑板車在公園圍着湖轉三圈,四圈……一邊騎,一邊講故事,看到什麼就編進故事。

????他們會在大樹下看螞蟻看一早上;他會讓孩子把卷軸窗簾拉起來、放下、再拉上去,再放下來;霧霾天,別人家都買空氣淨化器,蛋蛋爸爸卻是買來電路板、電機、渦輪扇葉等配件,花時間跟蛋蛋一起DIY淨化器……????

蛋蛋在這種家庭教育下成長,沒有催促,沒有急不可待,他有充足的時間去觀察,去提問,去找答案,去知道自己想知道的。

所以他才4歲,已經可以輕鬆數數到1000以上,單雙數,3的倍數,日常算賬都沒問題,他的計算能力與小學一、二年級哥哥姐姐不相上下。??

他從沒上過任何數學早教班,這一切絕對跟媽媽允許蛋蛋浪費大量時間在數字方面息息相關。????

“臺灣卡耐基之父”黑幼龍用“慢養”的培養方式將四個子女培育成才,他說:

不催促孩子並非是對孩子的放任自流,而是做更有意義的引導,不匆忙不慌亂。

不催促孩子的本質,體現的是家長的教育理念高度,是對孩子的尊重和信任。

所以,捨得讓孩子“浪費時間”的媽媽,才能培養出更聰明的孩子。

中國式催促,對孩子未來的成長有什麼影響? 第2張

如何做到不催促?學會兒童時間管理

1. 溫柔而堅定地引導

媽媽們有原則是對的,但無需吼叫,正確的方法是,讓孩子承擔錯過實際時間而帶來的結果。

美國的斯特娜夫人是一位享有盛名的早期教育家,有一天,孩子問斯特娜夫人:“我想到同學家裏去玩,可以嗎?”

母親說:“可以,但必須在12點半以前回來。”

可那天孩子比預定的時間晚了20分鐘纔到家。斯特娜夫人見孩子回來了,她什麼也沒有說,只是指了一下牆上的鐘。???

孩子知道回來遲了,馬上歉疚地說:“是我不對。”

吃完飯,孩子趕緊換了衣服,因爲她每到星期二就要去看戲或看電影。

這時,斯特娜夫人又讓孩子看看鐘,並說:“今天時間來不及了,戲和電影是看不成了。”孩子難過地流下了眼淚。

斯特娜夫人說了一句十分惋惜而又耐人尋味的話:“這真遺憾”。???

面對孩子的過錯,斯特娜並未採取任何處罰手段,但卻使孩子明白了:浪費時間,自己需要承擔後果。

2. 感知時間

4歲開始就可以和孩子玩一玩預估時間的遊戲,並記錄他們做事情所消耗的實際時間,跟孩子的預估時間做對比。

讓孩子清楚的知道自己吃飯需要花多長時間,穿衣服需要花多長時間,上學路上需要花多長時間。每天晚上與孩子進行回顧和總結。

3. 善用工具

4歲起可以給孩子配一塊電子手錶,讓孩子學會關注實際時間。

幫孩子做一個時間規劃表格,記錄每天要做的事情,以及完成情況。

準備個沙漏,這孩子刷牙,吃飯,上廁所,洗手,穿衣服的時候都可以使用。

10歲以上的孩子,可以開始用日曆規劃一週或一月的事情,這就進入高階時間管理階段。引導孩子對事情進行重要緊急排序,學會應對突發事件安排,或委託他人,刪除事件等能力。

教育孩子不要太擔憂、太着急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在兒童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探究者和成功者。”????

孩子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他們需要時間瞭解,觀察,探索身邊的一切事物。

而大多數媽媽的教育方法是,用催促吼叫陪伴孩子成長,壓抑了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探索需求。

龍應臺在《孩子你慢慢來》:

我,坐在斜陽淺照的石階上,望着這個眼睛清亮的小孩專心地做一件事。

是的,我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他從從容容地把這個蝴蝶結紮好,用他五歲的手指。孩子,你慢慢來,慢慢來。

給孩子時間允許他們慢慢成長。

教育孩子不要太擔憂、太着急。

不求一時的速度與效率,不以當下的表現評斷孩子,包容理解孩子,尊重每個孩子的差異,讓我們陪着孩子一起發現最好的自己。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