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39個細節,幫你成爲最好的媽媽~

39個細節,幫你成爲最好的媽媽~

來源:育娃網    閱讀: 1.4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親子關係

1、你也許:在孩子有情緒時才蹲下來和他說話

請改變:隨時從他的高度出發

蹲下來,與孩子保持面對面的平視……這往往是你在面對孩子發怒、傷心、調皮時的身體反應,因爲你要讓他看到你的臉你的表情,仔細聽你說的每一個字。但是,無論從身高還是思維方式,孩子和我們都有很大不同,所以要學會從孩子的角度看世界,從孩子的高度看世界,去了解他當時的想法。特別是孩子對於肢體語言非常敏感,你是不是真的關心他和愛他,一瞬間就可以覺察到。

2、你也許:認爲媽媽纔是育兒主力軍

請改變:讓爸爸參與進來吧

耶魯大學的科學家做的一項研究成果表明,由男性帶大的孩子智商高,他們在學校裏的成績往往更好,將來走向社會也更容易成功。這項調查是他們持續了12年,從嬰兒到十幾歲的孩子各個年齡段跟蹤調查得出的結果。這難道不是讓爸爸多參與育兒工作的最佳理由嗎?

39個細節,幫你成爲最好的媽媽~

3、你也許:從不在孩子面前爭吵

請改變:讓孩子看到矛盾和處理方式

如果父母很少或從不在孩子面前爭吵,總持相同意見,教育理念更容易得到貫徹,各項規則、界限也更爲明確。但在這種強大的父母聯合面前,孩子會覺得自己只能任其擺佈,爲父母之命是從,而且也會形成一種錯誤認識:意見不統一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必須儘量避免或隱藏。其實2~3歲的孩子已經有了一定的承受能力,當着他的面兒,父母之間拌嘴或吵架都是無妨的,只要兩方能在爭吵時堅持某些基本準則,例如情緒不過分激動、不伴隨無端的職責、不偏離解決問題這一主要內容等。適度、正確的爭吵可以讓孩子明白爭吵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爭吵很正常,沒有人永遠是正確的,最重要的是,通過“觀摩”父母正確的爭吵能讓他知道該如何發泄怒氣和解決衝突。

4、你也許:認爲不能母乳餵養是媽媽不盡職的表現

請改變:以你的所能愛你的孩子

母乳餵養給母子雙方的好處自然不言而喻,但因種種原因沒有親自母乳餵養的媽媽也絲毫不應有內疚之感,媽媽在用奶瓶餵奶時,也能將溫暖的懷抱,溫柔的眼神傳遞給寶寶。

5、你也許:要求兄弟姐妹相親相愛

請改變:尊重事實和孩子們的感受

你的伴侶回到家,對你說:“我有一個好消息愛上你,我愛上別人了。”而且希望你對這個人同樣感興趣。你會怎麼想?如同伴侶關係一樣,小孩子也不希望和別人分享父母的愛。父母應該讓孩子更加現實地看待即將到來的家庭成員,而不要在他們出世前對老大說類似“很快就有人和你一起玩了”之類的甜言蜜語。對於18個月以下的孩子,父母不需要做太多解釋。對稍大些的孩子,父母要告訴他們,嬰兒需要花大人很多精力,這樣孩子會知道自己也曾是一個弱小無助的嬰兒,也曾經需要家人無微不至的照顧。他們會明白,父母希望多有幾個孩子,並且心甘情願地爲他們操心費力,下面輪到這個小弟弟或小妹妹了。

關於教育與行爲

6、你也許:爲了讓孩子聽話,編造一些無傷大雅的小謊話。

請改變:跟孩子坦誠地溝通

比如:寶寶想去動物園或其他地方玩,但因爲種種原因,這次你滿足不了他的期望。通常你會:告訴寶寶"動物園不開門,小動物也需要休息"或者編造其他無傷大雅但確實有效的理由。

很多時候這些謊話的確能迅速地息事寧人,但其實這只不過讓爸爸媽媽節省了一些力氣,而對於孩子,一點好處都沒有,因爲謊話讓孩子失去了學習面對不如意狀況的機會。而且習慣性地用謊話搪塞孩子,隨着孩子年齡增長閱歷增強,他們對父母的信任自然也會一點點地減少。選擇對孩子說實話,同時也給孩子傳達出這樣一個訊息--不管將來遇到多少難以啓齒的問題,開誠佈公地談一談也許是最好的辦法。

7、你也許:認爲再多的表揚也不過分

請改變:讓表揚更有含金量

佛羅里達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那些總是享受到獎賞和讚揚的孩子顯得更不自信,更不願意分享,因爲過分的讚揚會剝奪他因爲做對的事情而從自己內心生長出的快樂!最美好的體驗並不是得到表揚,而是真正完成了一件事情。對於孩子來說,沒有比他做成一件事情的喜悅以及體會到自己是有用的,更能促進性格的發展了。所以,不要吝惜你的表揚,但請提高表揚的含金量:讚賞孩子過程中的努力而不是最後獲得的結果;可能涉及細節,而不是泛泛而言;讓你的表揚與時俱進,如果永遠停留在原來的層面,孩子反而會傷到自尊。

8、你也許:爲保護孩子的自信而避免批評

請改變:誠懇溫和地給孩子反饋,並且教會他獲得改變的方法。

要對"批評"給予正確的理解,批評並不代表"傷害",只要有誠懇、和藹的態度給予孩子現實的反饋,並不會傷害到他的自信心,反而會讓孩子對自己有一個正確、恰當的看待,從而爲更好的結果付出努力。比如5歲的孩子幫忙擦桌子,但能看出是在應付。你可以直接說:"媽媽有你這個小幫手真是太好了。"但是更好的辦法是告訴孩子:"你幫媽媽做家務,媽媽太開心了,如果能更認真些擦,我們的家會變得更漂亮的。"

9、你也許:不允許破壞規矩

請改變:接受偶爾的靈活變通

爲特殊的時刻,保持適當的靈活性。即使是小寶寶也能明白一點"特殊時刻"和"日常生活"的區別。比如一個3歲的孩子,在爺爺奶奶家偶爾多吃點零食,並不一定會影響他回自己家後遵守"一週只能吃一次糖果"的規則。事實上,這也是他學着更靈活、更懂變通的好機會,同時這也是一項很重要的本領。而且時不時地讓孩子破破戒,給孩子帶來的驚喜和快樂恐怕在多年之後仍然會是一段美好的童年記憶。當然,我們不是勸你徹底放棄原則,只是偶爾妥協一下也沒什麼不好,不必那麼緊張。

10、你也許:給孩子清洗生殖器一直到他/她上學的年齡

請改變:4歲之後,請讓他/她自己來

在家庭生活中,當父母不經意、不恰當的言行破壞了孩子性心理的正常發展軌跡,刺激孩子的性意識,使孩子出現不適合其年齡階段的性探索時,就導致了對孩子難以彌補的傷害。這種隱形"性傷害"包括:父母當着孩子的面談兒童不宜的性話題、長輩當着孩子的面評論孩子的性器官、父母做愛不迴避孩子、親自幫4歲以上的孩子清洗生殖器而不是教他如何清潔等等。

11、你也許:認爲獨生子女缺乏團隊意識與合作精神

請改變:給孩子更多信任和機會

老百姓對獨生子女往往頗有微詞,認爲他們嬌生慣養、一切以自我爲中心。研究結果卻表明,獨生子女在團隊意識、與人交往的能力以及融入集體的能力方面並不遜色。獨生子女往往更加依賴同齡人,因此他們也更加珍惜親密而持久的朋友關係,但是他們的朋友數量相對較少。不同於有兄弟姐妹可以分擔來自父母的壓力,對於獨生子女而言,最大的負擔在於父母在他們身上寄予了太多的希望。

12、你也許:每天開車送孩子上幼兒園

請改變:增加走路上學的次數

爲了讓孩子能神清氣爽地開始一天的生活學習,應該儘量讓他走路去幼兒園。走路上學的孩子,到幼兒園或學校較少表現出不安的情緒,更能積極地參與到集體的學習和活動中去,注意力也更集中。

39個細節,幫你成爲最好的媽媽~ 第2張

13、你也許:給孩子太多選擇

請改變:減少選項、選擇權和決定權

我們這一代,從小大多在父母嚴格的管教下長大,因此希望給自己的孩子更多"自由",然而,如果走向另一個極端,把太多的選擇和決定權交到孩子手中,反而會給孩子帶來深切的不安全感,或是讓他們變得以自我爲中心,對別人的需要毫不敏感。而且隨着他們長大,他們也許不想做生活要求他們做的事情,比如課業學習、家務勞動、集體工作等等。再有,很多時候孩子並不能充分判斷每個選項之間的差別,給他太多的選擇,反而是種負擔。

14、你也許:每次說出"不"時,都解釋原因和講清道理

請改變:關鍵時刻只給簡單明確的態度

很多時候,父母應該乾脆利索地拒絕孩子的某個要求,而不是與其辯論,否則孩子會認爲,只要不放棄與父母討價還價,自己的要求終能得到滿足。"這是我們的規矩,不行就是不行!"這話通常都能讓父母從與孩子的辯論中勝出。特別是在氣氛緊張時,孩子犯了錯或歇斯底里時,更不要列舉種種拒絕的理由。這些理由只有在輕鬆氣氛下才可能爲孩子接受。對更小的孩子尤其如此,因爲他根本聽不懂你的長篇大論,在孩子還沒有能力透徹理解事情的時候,你的解釋只會令他產生更多焦慮。

15、你也許:讓全家人在育兒事情上達成統一意見

請改變:讓孩子看到不同

與人相處每人都會有很強的個人色彩,即便是同一件事,爸爸媽媽也會有不同的處理風格和方式。在這個過程中,孩子也學會與不同人的相處技巧。當父母意見不一致,比如一方說"可以",另一方說"不可以"時,孩子並不會混亂,他們會自行處理這種矛盾的情境,畢竟在不同場合,面對不同人的時候遵守不同規則,是孩子要學習的一堂課。但不同的教育方式應該成爲孩子發展多元化的機會,而不是衝突的起源,因此要避免父母之間形成強烈的競爭態勢,或父母間教育差異過於極端,否則就會對孩子產生不好的影響。

16、你也許:把"要聽話"當成口頭禪和內心期望

請改變:引導孩子思考後作判斷,而非單純"聽話"

父母總把孩子"聽不聽話,乖不乖"放在嘴邊,"不聽話"的情況經常出現,會使父母產生很大的情緒反應,但這不是真正因孩子將來可能會遇到的失敗而擔心,而是父母的權威和尊嚴受到了挑戰,父母本身的一套信念、價值觀和行爲準則受到了冒犯。但聽話是倚賴性格的溫牀、多聽話便少用腦,做父母的總是希望下一代比自己更好,但若要孩子完全聽話,那麼勢必再好也超不過自己,那結果就會是一代不如一代了!從這點來說,必須容許孩子不聽自己的話,而且真正高明的做法是引導孩子運用自己的頭腦思考,明白事情應該怎樣做,如果孩子總是主動地去做應該做的事,那又怎會有聽話的需要呢?當然我們並不是鼓勵孩子"不聽話",而是想向父母強調一點--真正需要孩子聽話的機會並不多,比如"孩子還小正在學習基本的生活技能時,或者在緊急情況下沒有時間解釋討論時。另外一般情況下,就算孩子只有兩三歲,父母也應避免用"聽話"二字去推動孩子。

17、你也許:要求孩子犯了錯誤必須認錯

請改變:承擔後果及做出改正比承認錯誤更有意義

孩子並不像大人那樣能夠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換句話說,當它們懂得爲自己犯的錯誤負責任的時候,他們就已經長大了。雖然如此,不意味着父母就該默許孩子的說謊行爲,更不要裝出相信孩子謊言的樣子,而是給他們能夠改正自己錯誤的機會。比如跟你一起把地上的奶漬擦乾淨,讓他們知道:應該勇敢地承認自己的錯誤,並且承擔責任。

父母也不要因爲孩子不願意承擔責任而懲罰他,給他貼上"愛說謊"的標籤。說謊者內心的恐懼,已經是對他足夠的懲罰了。如果父母總認爲孩子"愛說謊",不信任他們,且經常提起他說謊的事情,反而會對孩子的行爲產生消極的影響,孩子會選擇繼續說謊。

18、你也許:要求孩子從小學會分享

請改變:尊重"我的"意識

2歲的孩子就開始有了所有權的意識。"我的"意識出現,是孩子們成長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發展階段,父母不該任意扼殺這種意識。因爲有了"我的"纔會產生"你的"意識。在孩子們懂得如何和同伴們分享之前,必須學會保護自己的物品。爲了能夠讓他們尊重別人的財產,他們必須要有這樣的經歷:我自己絕對擁有一些物品,如果我不願意,別人就是不能拿走它。讓孩子與人分享對他們來說非常困難,這很正常,事實上,父母說教的越少,效果反而越好,特別是當父母身體力行地教導孩子慷慨大方時。

19、你也許:認爲孩子不能忍受挫折是父母嬌慣的結果

請改變:讓孩子成爲孩子

德國大腦專家Huether認爲,孩子經受不起挫折的重點在於,孩子和父母之間沒有建立足夠穩定的情感聯繫,也就是說,對於爸爸媽媽是否能原諒他的失誤甚至錯誤,孩子沒有信心。另外父母總是用充滿期待的培養計劃塞滿孩子的大腦,卻沒有給他時間去消化知識,也沒和他一起在生活中體驗、嘗試和失敗。因此,當孩子與大人的聯繫很牢固,又有充分的鍛鍊機會時,他一定會更加努力,並心甘情願地忍受沮喪感。

20、你也許:說"你不應該……"比"你要……"多

請改變:給孩子正面、明確的指示

孩子對你的規則做何反應,跟你是如何頒佈這條規則的大有關係,孩子越小,對她的要求就要越明確,越一目瞭然。不過,明確的指示只有用正面的話語表達出來時,纔會有效果。所以,要用明確的指示取代不明確的,用正面的語句表達取代負面的,告訴孩子"不可以做什麼"的同時,告訴他"可以做什麼"。例如:用"把襪子穿上"來取代"你怎麼還沒把衣服穿好","把東西收進櫃子裏"取代"不要把所有玩具都攤在一起"等等。

21、你也許:否認和趕走孩子的壞情緒

請改變:認可並且教會孩子處理情緒

處理孩子的情緒並不等於一味地認可它,更重要的事情是:讓孩子明白怎麼應對。因此在孩子的負面情緒到來之後,媽媽要做兩件事情:首先,用簡單的幾句話認可他的情緒,"我看到你很委屈"或者"你真是很傷心啊",但是不要告訴孩子或者讓他感覺,他的行爲都是對的。其次,也是最重要但容易忽略的,等孩子安靜下來之後教他處理:你要怎麼辦?怎樣解決那些讓你產生負面情緒的事情?

22、你也許:要求孩子懂禮貌

請改變:要求孩子見到大家問好之前,自己先對每個迎面而來的人sayhello

強迫孩子禮貌很多時候都是我們大人"好面子"的心理在作祟,不然又怎會揪着孩子不放,非要他叫那一聲"阿姨好"或"叔叔好",他反抗不從你就惱羞成怒呢?孩子不肯說,可能有很多原因,也許是害羞,也許是不明白爲什麼要跟人打招呼或說謝謝。如果孩子就是犟着不肯說的話,父母可以暫時放棄,等到孩子平靜了以後,再讓孩子設身處地的想一想,或許能夠幫助他理解。教孩子禮貌固然很重要,但禮貌不是天生的,而是靠後天一點點培養出來的,所以,急不得。

39個細節,幫你成爲最好的媽媽~ 第3張

關於學習與遊戲

23、你也許:認爲父母需要無所不知

請改變:跟孩子一起學習

在小孩子的眼中,父母是無所不知的。這樣的感覺會讓孩子感到自己很安全,同時有一個很好的生活目標。但時間一長,父母還要在孩子面前保持這樣完美的印象變得越來越困難。其實當他4~6歲時,父母就應在適當的時間向孩子透露,自己並非無所不知。如果父母對孩子提出的某個問題無法解答的話,就應該直接向他承認:"這個我真的不知道,我們可以一起查書或上網找答案。"

24、你也許:總抱怨孩子不專注

請改變:瞭解學齡前專注力的特點

如果是就大範圍的注意力(比如固定坐在座位上、不離開教室等)來說,其注意力因年齡不同,大約是3歲時能堅持15分鐘,6歲時堅持30分鐘。但如果是更高階的專注力(比如要專心搭積木、聽老師講課等),時間就會較注意力縮短許多,3歲時大致只能堅持6分鐘,6歲時是8分鐘,這也說明要孩子長時間很專注地做一件事本身就是很困難的。

25、你也許:把"多元智能"作爲興趣班課表

請改變:把"多元智能"當做瞭解孩子的方法

多元智能理論是美國哈佛大學教育研究院的霍華德·加德納教授於1983年提出的,該理論認爲我們不能以單一的IQ智商判斷孩子是否優秀,因爲人的智能是多種多樣的,包括語言智能、數學邏輯智能、空間智能、身體運動智能、音樂智能、人際智能、自我認知智能、自然認知智能等八項。但多元智能的原意是幫助我們從不同的方面找到孩子的強項,發現他們獨特的優勢所在,而不是同時給孩子補這八門課。

26、你也許:不允許孩子放棄

請改變:理性看待"放棄",慎重決定開始

強迫的堅持對每個人來說都是折磨。你想培養孩子的堅持和耐心,鼓勵他把已經開始的事情堅持做完,這是很自然的想法。但是,我們很難保證自己最初的判斷是正確的。當你面對"是否要放棄"這樣的選擇時,可以問問自己:我們常常這樣嗎?他以前有沒有中途放棄過什麼事情?如果以前也常常這樣,我們是不是總是選了對他來說難度過大的項目?在你做出選擇前,你得仔細考慮清楚:你和孩子是否都對未來的困難有足夠的心理準備?比如你們可以忍受每天早上6點就得趕到游泳池?或者每週都得在鋼琴面前度過枯燥的幾小時?

27、你也許:認爲"快樂童年=0課程"

請改變:鼓勵興趣,勞逸結合

這完全是行不通的,除非你不讓孩子追求自己的興趣愛好,或禁止他和小夥伴們在一起玩。只要孩子對課堂內容有興趣,只要爸爸媽媽對孩子沒有對高的要求,一定要他學出什麼成績,只要每週能空出幾個晚上,全家人能安靜地待在一起,父母和孩子就不會覺得參加幾個興趣班,給他們的生活造成了什麼壓力,或是令全家生活節奏太緊迫。

28、你也許:對孩子的興趣單一感到緊張

請改變:給孩子充分的專一時間

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寶寶全面發展,興趣廣泛。但是3~4歲的寶寶,思想意識還未完全發育成熟,在活動轉換上還不能駕輕就熟,因此你不要指望他能自主結束某個遊戲然後很快就投入另一項活動,你要有足夠的耐心才行。而且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能接觸到太多新鮮的事物,如果他對所有事物都只是輕輕一瞥,就永遠不會有收穫。只有曾經對某件事物專注過,他才能真正學到東西,甚至學到學習方法,並在之後將其遷移到其他的事物中去。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孩子只喜歡某一樣事物並不是件壞事,父母要做的,就是及時發現"過分癡迷"的徵兆,並想辦法,讓他多一些興趣。

29、你也許:總要求孩子在椅子上"老實坐着"

請改變:允許孩子釋放能量

孩子們總是喜歡把傢俱弄得搖搖晃晃,並且吱吱呀呀地發出聲音,爲此總不免被父母嘮叨。其實孩子的行爲是非常自然和正常的。我們的身體需要運動--即使在每晚睡覺時,身體也平均要變換四十多種姿勢。當孩子在看書、玩積木、懶洋洋七扭八歪地靠在桌子上時,父母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吧!或者,帶領孩子做更多的身體運動,釋放動能。

30、你也許:認爲數學就是加減法

請改變:擁有適齡的數學思維就足夠了

也許你現在還有這樣的抱怨:上學時學的數學就是爲了考試,現在一點兒用不上。其實學習數學的終極目標不是那些具體的知識,而是在學習的過程中潛移默化鍛煉出來的思維方法和思維水平,這種數學思維這對我們日常解決工作生活問題都大有裨益。6歲以前,數學思維的培養主要還是以啓蒙爲主,在於培養興趣和感覺,讓孩子對數學"似曾相識",爲上學以後學習數學打下基礎。

31、你也許:認爲孩子當然懂得1+1=2

請改變:孩子只知道"1塊糖+1塊糖=2塊糖"

培養數學思維時一定要遵循孩子思維的發展規律,即從動作思維到形象思維,再到抽象思維。知道了這些,你一定會明白,讓孩子從形象的"1塊糖+1塊糖=2塊糖"總結歸納出抽象的"1+1=2"的一般性結論,完全是強人所難。

32、你也許:告訴孩子"蘋果的英文,就是apple"

請改變:拿着蘋果對孩子說"Thisisanapple"

學了十幾年的英語,你是否有這樣的體會:當你要表達什麼的時候,大腦裏出現的首先是中文的意思,然後再運用所學英語,按照對應意思和語法規則轉成英文,這會使你表達的速度慢了許多,而且表達也不一定正確。長久以來我們受的一直都是這種"中式英語"的教育,但其實,孩子的大腦在面對多語言刺激時,可以建立互不干擾的語言系統,因此學習英語就需要直接的英語"輸入",同時,在這一時期裏,用中文教中文,用英文教英文,讓孩子分別建立不同的語言思維框架,而非在頭腦中進行互譯,語言學習遵循"聽說讀寫譯"的順序,如果一開始就用"蘋果是apple"這類翻譯教法,豈不是本末倒置!

39個細節,幫你成爲最好的媽媽~ 第4張

33、你也許:認爲學英語,只有出國纔有語言環境

請改變:原版繪本、動畫片、兒歌童謠,就搭建了最好的語言環境

我們一直把英語環境等同於和外國人交流或者在生活講英語,所以認爲,國內的孩子沒有英語環境,自然也學不到地道的發音、表達和思維。其實隨着高科技手段的普及和國際化交流的增多,這種"英語環境"是可以人工建造的。比如我們能看到英文原版的動畫片和繪本、聽到原版的英文兒歌,還有機會接觸外教……這些都是英語環境的各種組成元素。這些元素的大量積累,就是中國孩子最理想的英語環境,而且能儘量給孩子這種原汁原味的內容,是徹底告別中式英語的關鍵。

34、你也許:"評價"孩子的畫

請改變:去"聽"孩子的畫

對於孩子來說,他的畫僅僅是表達心情的一種方式而已,所以無論畫得好壞,父母都應該首先傾聽孩子在繪畫中想要表達的東西,理解他所要講述的內容。當孩子的畫被理解了,他就有了表達的樂趣。因此對於孩子的畫,作爲父母最重要的態度就是去"聽",去了解,去感受!如果是2~3歲的孩子,就問他"這是什麼?",到了4歲以後,則問"他們在做什麼",要聽聽他畫裏故事的內容。

35、你也許:畫出具體形象讓孩子模仿

請改變: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想象和能力繪畫

繪畫不是要求"像或不像",而是要把自己的想法通過形象表現出來。用來表現想法的形象不是別人教會的,而是自己創造出來的!成人教孩子畫畫,實際上是把別人的而且是成人的感覺原封不動地加給孩子,其結果是孩子無法按照自己的感覺和意願來發揮,日久天長孩子產生了依賴性,便失去了原創的熱情,也就談不上什麼創造力了。

每個孩子都擁有與生俱來的繪畫表現能力,並且隨着年齡的增長、能力的提高逐步表現出來。所以,在孩子塗鴉的過程中,對父母來說最重要的事,是欣喜地守護孩子這種能力,爲孩子創造繪畫活動的環境與氛圍。同理,讓孩子參照簡筆畫圖冊畫、描畫、做過多填色遊戲都不易於孩子的創造力發展。

36、你也許:認爲學音樂就要掌握一種樂器

請改變:讓孩子獲得感受,而非單純演練技能

我們現在的音樂教育,更恰當的說法應該是"樂器教育",要求彈準確、標準,而往往忘記讓孩子們去感受音樂。音樂的感受,就是讓我們從音樂中獲得一種情緒上的共鳴,能幫助我們抒發自己的情感,也是一種情緒的表達。當孩子們失落的時候,他們能在音樂中找到情緒的安撫;當他們傷心的時候,音樂的舒緩能安慰他們的心靈;當他們成功的時候,音樂的激昂能讓他們更好的釋放自己的情緒。學習按照曲調歌唱,以及伴隨着節奏舞動身體……音樂的確能夠給生活帶來快樂,但音樂對我們一生的影響絕不僅如此而已。

37、你也許:每天給孩子播放莫扎特

請改變:給孩子更豐富的音樂世界

莫扎特以及同時期音樂的特點是節奏穩定,對平復情緒有一定幫助。至於其是否能促進大腦發育,這很難說,需要提醒父母的是,孩子需要的是多樣化的東西,只有在越小的時候接受的東西越多,他最後接納的東西纔會越多。因此應該讓孩子聽到不同背景、不同形式的音樂。如果你只給孩子聽莫扎特,就像你只給孩子吃漢堡一樣,也會造成營養不良。

38、你也許:尋找每本圖畫書的功能

請改變:感受親子共讀中的樂趣

日本"圖畫書之父"鬆居直曾說過這樣的話:圖畫書對幼兒沒有任何"用途",不是拿來學習東西的,而是用來感受快樂的。孩子與爸爸媽媽坐在燈光下,沉浸在童年的溫馨中,一起閱讀一本百年經典,這是多麼幸福的事啊!一本圖畫書動輒三四十,性價比好像比一本包含300多個故事的合集要低不少,但你知道嗎,一本經典圖畫書的作者通常都是繪畫或文學領域的大家,圖畫書的文字都經過精心挑選與整理,字字飽含藝術家們豐富的情感,一張張精美的畫作躍然紙上,相當於孩子足不出戶,就可以從小欣賞到國際美術展覽的上佳之作,這樣的性價比怎是那些用網上隨處可見的動畫素材肆意拼湊出的插圖可相提並論的呢?更不用提圖畫書"圖和文"共同展現出的情商教育對孩子和成年人心靈的滋養了。

39、你也許:拒絕重複讀同一本書

請改變:接受"重複"的價值

一方面,重複可以促進大腦神經元的聯繫,經過多次重複大腦神經元才能完成思維的一條條通路。另一方面,孩子能夠在一次次的重複中,重溫並且確認自己的記憶,並從中獲得安全感和自信心。所以當孩子第101次要求你念那本圖畫書,或唱那首她喜歡的歌謠時,保持淡定,然後微笑地迎接下一個"再讀一遍"。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