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你知道嗎?你給孩子什麼樣的標籤,孩子就會長成什麼樣

你知道嗎?你給孩子什麼樣的標籤,孩子就會長成什麼樣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3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微信公衆號後臺,經常會看到這樣子的留言。

“我家孩子特比好動,一刻都坐不住怎麼辦呀”

“我家孩子膽小,在小區看見認識的人也不打招呼,這麼內向怎麼辦呢?”

不可否認,在養孩子的時候可能會碰上各種各樣的問題,那家長在碰上這些問題的時候

是否也要反思一下自己呢?

你是否在日常生活中會給孩子貼上各種各樣的標籤呢?

不知道大家有有沒有聽過這麼一個有名的實驗,叫做“傷痕實驗”。

簡單來說就是用特殊的化妝技術在志願者臉上畫上一道觸目驚心的傷疤,然後再借口說補妝將傷痕去掉。

但是志願者們根本就不知道已經把妝卸掉了。然後帶着毫不知情的志願者到各醫院的候診室

返回的志願者,竟無一例外的敘述了相同的感受,他們感覺人們對他們粗魯無理、不友好,主要的就是他們總是盯着自己的臉看!

可實際上他們的臉根本沒有什麼不同。

這就是標籤的力量,你給他貼上“自私”的標籤,孩子就會越來越自私;你給他貼上“膽小”的標籤,他就會越來越膽小。

孩子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你從這樣的一個角度看他,他是這樣的,可是你又從另外一個角度看他,他又是另外的樣子。

那作爲家長的我們爲什麼不用尊重的角度看待孩子呢?

當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我們可以試着瞭解孩子背後的原因,或許我們的孩子會更好的成長。

不要盲目的給孩子的行爲下定論。父母不要盲目的給孩子的行爲下判斷,因爲這有可能會變成一種暗示。

有些時候孩子的行爲可能只是無意的或者是短暫出現的,有些行爲可能會隨着年齡的增長被戒掉,這時候如果父母給孩子的這些行爲貼上標籤,則孩子很有可能就會出現這樣的毛病。

即使是孩子真的有這樣的行爲,那家長也要採取一些特殊的辦法幫助孩子糾正過來。

每當面對孩子的一些行爲,家長們可以採取描述的方式呈現出來而不是以角色的形式。

什麼意思呢?

你知道嗎?你給孩子什麼樣的標籤,孩子就會長成什麼樣

比如:孩子可能將被子打碎了,你可以這樣和孩子講,你看杯子碎了,碎渣到處都是,我們應該用馬上用工具將這些碎渣裝起來,要不然等下很容易踩到弄傷自己。

而不是說,你這個惹禍精,又將杯子打碎了。其實有可能孩子也不是有意的,只是這件事情已經發生了,家長所做的就是將事情引導解決而不是追究這是誰的責任。

在批評孩子的時候千萬不要用絕對性的語氣批評孩子,不要說“又”“總是”“永遠”這樣的詞語。

因爲這些詞語會讓孩子產生一種認同感。你需要切斷每件壞事之間的聯繫,做到不要那麼“記仇”

也有很多孩子別人不給他貼標籤,他倒是自己先給自己貼上標籤了。

你比如孩子幫媽媽去超市買東西,結果買的種類少了幾種,一下子就會沮喪起來,他會認爲自己是笨蛋,什麼事情都做不好。這個時候,孩子已經爲自己打造了一個“壞角色”。

這個時候你可以說,其實犯錯只是在提醒我們有些事情我們可以做的更好。

這次忘記了買東西是因爲我們之前沒有寫一個購物清單,下次我們再去超市之前就可以帶着購物清單去我們就不會忘了。

我們需要幫助孩子學會積極思考,給他們犯錯的機會然後重來,當他們體會到成功的喜悅之後就會越來越陽光自信了。

不是有這麼一句話嗎?

沒有自私的孩子,只有需要體驗慷慨帶來快樂的孩子;沒有懶惰的孩子,只有缺乏鼓勵、需要別人相信他正在努力的孩子;沒有笨孩子,只有需要多加練習的孩子。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