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學前教案 > 騙孩子說打針抽血不疼,這樣的謊言真的好嗎?

騙孩子說打針抽血不疼,這樣的謊言真的好嗎?

來源:育娃網    閱讀: 7.4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寶採血前四五天我就開始和孩子說明這個事情。因爲平時孩子喜歡玩醫生病人的遊戲,也就藉此和大寶玩了採血的過程。和她說開始要捏緊拳頭,等紮好針,就把拳頭鬆開。
騙孩子說打針抽血不疼,這樣的謊言真的好嗎?

開始練習時大寶還是有些牴觸談論這件事情的,一直擔心會很痛。當然,我沒有說“不痛“,就和她說”有點痛“,但是馬上就好了。

預先告知比善意謊言要好 其實記憶中,從大寶滿月打預防針開始,我都有意識地會抱着和她說,等下會有一點點痛。因爲從我小時候開始,就有見過很多大人面對孩子打針或抽血,都會說“不痛“之類的所謂安慰之語。

事實上,這類“善意的謊言”反而會讓孩子有心理落差,因爲後面真實的是有點痛,所以會讓孩子對大人的話產生懷疑。從而不信任。 孩子需要的僅僅是一份鼓勵和認可

終於,體檢日期到了。前面就是一系列的常規檢查,身高、體重、口腔、骨骼發育等等。一道道檢查下來,大寶一直在問我同一個問題:“媽媽,我勇敢嗎?“我都很肯定地回答“是的,很勇敢。”

接下去就是繳費抽血了。醫院應該也有考慮到孩子間會有帶動影響。所以抽血點和常規檢查地離得比較遠。

大寶進去時,剛好有一個女孩子在抽血。因爲她是大班轉學檢查,比較懂事了,自己坐在那裏讓護士抽血。而孩子的媽媽在一旁給她拍視頻記錄勇敢的一刻。

大寶因此也受到了鼓舞,很勇敢地伸出了右手。我把大寶抱放在我腿上,讓她把頭側過去不看。大寶很聽話地按照我們事先練習的那樣握緊拳頭。但是我還是能夠感覺到這小傢伙很緊張。護士針扎進去時大寶很本能地手動了下,不過很快調整好了。等護士取完兩管血,遞過來棉球時,閨女擡頭第一句:“媽媽,我很勇敢對不對?”我一邊給她按住棉球止血,一邊豎起大拇指說:“是的,真的很棒!”

騙孩子說打針抽血不疼,這樣的謊言真的好嗎? 第2張

這時又陸陸續續來了不少孩子。我和大寶就到一邊的座位上休息。

教育不容模糊

只見一個奶奶模樣的帶着一個小女孩進來了。女孩從進來就在表示不高興了,說是不要抽血,痛的。一旁奶奶模樣的勸說到:不痛的,一點都不痛的。這時我心理的自白就是:果然,大人都是這麼寬慰孩子的。但緊接着小女孩的回答讓我意識到我一直寬慰孩子的是對的。小女孩說:“你以前也說打針不痛,可是痛的,騙人的。”

騙孩子說打針抽血不疼,這樣的謊言真的好嗎? 第3張

其實孩子往往是在事情發生前哭得比之後厲害。因爲他的害怕點是對未知結果的恐懼。所以,我們在事情發生之前最好給孩子敘述這個事情會發生的過程甚至細節。一味隱瞞並不能得到好結果。

於是乎,女孩開始大哭不要抽。因爲後面都排着隊,奶奶只好硬扯着孩子過去,也有護士過來幫忙。這時奶奶的一句話卻讓幫忙的護士都有些懵。小女孩奶奶說:“上次打針痛是那個叔叔亂打的,是壞人。這個阿姨抽血不痛的,如果痛,等下奶奶幫你打她。”

正視教育,不要誤導

“這樣教育孩子,是要她從小就恨醫生?”這讓我感到十分不解。真不知道爲什麼有家長會用這樣方式來引導孩子。這不由讓我想到中國式教育中“你不乖警察叔叔要來抓你了。”“你再不吃飯,警察叔叔要把你關起來了。”而今,連醫生在孩子們心目中也要變成這類教育下的“壞人”形象了嗎?

騙孩子說打針抽血不疼,這樣的謊言真的好嗎? 第4張

用一種不恰當的報復或恐懼心理來教育孩子,是會產生不良後果的。如國人常用的“壞人來了”、“狼來了”等方式,就是用恐懼心理來震懾孩子。如果將這種對象不恰當地影射到原本救死扶傷的醫生身上,則更爲不妥。

如長期用這種形式教育孩子,會模糊孩子對善惡、好壞的判斷,影響其成人後對社會的認知。

做好引導工作,克服恐懼

當然,帶孩子就診時難免會遇到一些虐心事,從家長愛子心切的角度,完全可以理解,家長可以通過正常途徑尋求幫助。但絕不應當在語言和行爲上,潛移默化地將矛盾傳遞給孩子,更不應當在醫生盡職盡責治療時,莫名其妙地將他們在孩子心目中設爲惡的羣體。

騙孩子說打針抽血不疼,這樣的謊言真的好嗎? 第5張

對於剛剛接觸世界的孩子,父母應當給他們創造一個“美麗人生”,更多地體會善與美,這纔有助於孩子心理上健康成長。 孩子常在看病時又哭又鬧甚至拒絕就醫,這時父母用“再哭就給你打針”嚇他們並不能幫助孩子平靜下來。只有做好日常的引導工作,才能真正幫孩子減輕看病的恐懼。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培養 首先,平時不要用看病和打針恐嚇孩子。孩子不聽話,家長不免會用“再不聽話就帶你去打針” 來嚇唬孩子,到真正去看病時,孩子自然會感到害怕。 其次,用遊戲和故事幫孩子瞭解就診流程。如小兔子湯姆中的“湯姆住院”,還有“小醫生工具箱”玩具都能幫孩子熟悉診療工具,熟悉和了解看病過程,從而不再害怕就醫。 最後,準備好玩具和圖書,避免孩子候診時厭煩。到醫院就診,往往需要等待較長時間,預先準備好孩子喜愛的玩具和圖書,讓他們有事可做,可有效避免孩子因不耐煩而哭鬧。

回家的路上,我一直不知如何和大寶解釋剛剛哪位奶奶的言行。倒是車上大寶自己的幾句“總結“讓我知道她今天又成長了一大步。

“媽媽,我發現不看的話就不會那麼害怕了。而且不亂動也不是很痛。剛剛那個姐姐哭的話醫生阿姨就打不好了,我覺得會更痛了。”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