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學前教案 > 是什麼讓好動的孩子變得平靜專注

是什麼讓好動的孩子變得平靜專注

來源:育娃網    閱讀: 1.9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不知道此時,他的小腦袋瓜裏在想着什麼,那凝神靜氣、專心致志的樣子,讓人生出無限憐愛。大自然讓平日裏好動的小男孩變得平靜、專注。

小男孩喜歡以最恭敬的姿態和大地親近,就像拉薩城內的跪地朝拜者。大人們最是懼怕周圍異樣的眼光。爲讓小男孩以最快的速度起身,便以緊張的口吻告知小男孩:“快,快,地下有蟲子,快起來。”

這時,正陶醉於與大地親密接觸的小男孩,迅速從地上爬起來,驚慌失措地朝大人這個安全基地跑去,緊緊抱住大人的腿。大人們得逞了,笑呵呵地牽着小男孩走向下一個目的地。如今的小男孩不敢捉螳螂,不敢動蟋蟀。

大人們對自然的複雜態度,讓孩子們在面對自然時,有一種迷惑、疏離、渴望的複雜情感,還有偶爾表現出來的逆反。“我爸媽覺得樹林裏不安全,”一個小男孩說,“他們總是擔心我,不讓我走過多。所以我就偷偷地溜出去,不告訴他們我去哪兒。這讓他們很生氣。”

是什麼讓好動的孩子變得平靜專注

患有“自然缺失症”的“塑料兒童”

對一些孩子來說,自然,與其說是一種現實存在,還不如說是一個抽象概念。

“他們不知道什麼是螢火蟲,分不清樹的種類,認不得蟲,沒碰過草地,也沒有看過銀河星系。”三毛稱這樣的兒童爲“塑料兒童”。三毛曾眼巴巴的坐飛機,目的只是想帶了大羣未來的主人翁也欣賞一下大自然的美景,而他們卻是漠不關心的。

草叢裏數不清的狗尾巴草在微風裏搖晃着,偶爾還有一兩隻白色的蝴蝶飄然而過,三毛奔入草堆裏去,本以爲會有小娃娃們在身後跟來,哪知回頭一看,所有的兒童——這一代的——都站在路邊喊着——姑姑給我採一根,我也要一根狗尾巴;阿姨,我也要,拜託,我也要——狗尾巴,請你多采一點。

三毛感到有些奇怪,她問:“你們自己爲什麼不進來採?”得到的回答竟然是:“好深的草,我們怕蛇,不敢進去。”城裏長大的孩子,最大的悲哀,是已經失去了大自然天賦給人的靈性。

“旅行回來,方纔發覺,孩子們馬上往電視機奔去,錯過了好幾天的節目,真是遺憾啊!我家十二歲的兩個外甥女,已經都戴上了眼鏡,她們做完了繁重的功課之後,唯一的消遣就是看電視,除了這些之外,生活可以說一片空白。將來要回憶這一段日子,想來不過是輕描淡寫的一句就帶過了吧。”

管理人員努力地讓公園更加安全和便於遊覽,公園最後常常變得成遊樂園。前些年,到北京著名的朝陽公園走了一遭,發現已經足夠好玩的公園裏居然有各種兒童遊樂設施。

後來,又去了全國有名的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當再次看到這些遊樂設施之後,我已經見怪不怪了。公園裏所有東西都是天然的玩具,都比坐在遊樂設施中上下晃動要更有趣。

後來,我發現,公園裏並不是所有的東西都能玩。比如,有一個孩子想要摘觀賞桃樹的桃子,這些桃子並不能食用,人們摘桃子,只是爲了山桃裏的核,穿成手鍊。結果被開着巡邏車的公園管理人員勒令禁止。

我們的自然,只能看不能摸。爲了減少責任,曾有一段時期,美國校園裏豎起了“嚴禁奔跑”的警示牌,作爲減少意外傷害的步驟之一。

大自然對孩子來說,已經不存在了。

是什麼讓好動的孩子變得平靜專注 第2張

兒童比成人更爲親近大自然

總有一種感覺,只有當兒童沉浸在自然之中,纔是最自然的事情。

兒童能從大自然中體驗到一種強烈的一體感和融洽感,大自然在兒童的眼中,是充滿生機活力的。美國作家愛默生這樣說:“對於成人來說,太陽照亮的只是他們的眼睛,但對孩子來說,太陽卻能透過他們的眼睛照進他們的心田。如果一個人是熱愛自然的,那麼他的內在感官與外在感官也總是息息相通的,縱然他已進入成年,但其童心仍然不泯。”

是什麼讓好動的孩子變得平靜專注 第3張

自然對孩子的作用

心理學家榮格的經歷也證實了兒童與大自然之間親密關係,當時他十二歲,正面臨着心理危機,從大自然中他獲得了力量。“在我看來,大自然充滿了奇蹟,我又想浸漬進自然的奇蹟之中。每一塊石頭,每一株植物、每一件東西都似乎栩栩如生、妙不可言。我浸入到自然之中,好像浸入自然的精髓之中,脫離開整個人類世界。”

高爾基在自傳體小說《童年》中也提到了類似的體驗。小說中的孩子在和呼咱生命的交融感中感覺到一種平靜的喜悅,正是在花園中度過的這個夏天,使他加強了對自己力量的信心。

在一項對300個天才的自傳的研究中,伊迪絲·科布得出這樣的結論:天才一般都回憶起自己的孩提時代的中段有一段時間裏,“自然讓他們產生一種強烈的共鳴,使他們產生自己與自然過程中有一種深刻的聯繫的感覺。”這種共鳴對於天才們以後從事創造性活動具有重要意義。

“有了孩提時代這段與自然的遭遇,成年後進行創造性活動時,這些天才常在回憶中返回那個時代,將其作爲創造力與創造的衝動的源頭以更新自己。他們對這源頭的描述是這樣一種經歷:他們不僅獲得了意識之光,而且感到自己與外界有一種充滿活力的關係。”

“在他們的記憶中,自己作爲小孩既體驗到一種與自然斷裂的感覺,即自己與自然分離開來,有着自己獨特的同一性,也體驗到一種與自然相連續的感覺,即自己重又建立了與自然過程的關係。”由此可知,與大自然的整合關係對於兒童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價值。

是什麼讓好動的孩子變得平靜專注 第4張

爲什麼孩子需要自然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與自然的直接接觸有益於兒童的身心健康。直接接觸自然對於注意力缺失、多動症、兒童抑鬱症、壓力管理都有治療的功能,對認知能力也有改善。

人類因疏遠自然而產生的各種表現,如感覺遲鈍、注意力不集中、生理和心理疾病高發。

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與自然的聯繫能對人們的心理、生理和心靈的健康產生積極作用。好幾項研究都發現,有意識地讓孩子與自然接觸是治療注意力不集中和其他精神疾病的一種非常有效的方式。

自然總是能給孩子一個更爲廣闊遼遠的世界。她能豐富孩子的精神世界,醫治生活在不幸家庭的孩子的創傷。

是什麼讓好動的孩子變得平靜專注 第5張

研究表明,通過觀察魚缸裏的魚,人們的血壓會明顯地降低。其他的報告也表明,養寵物,有助於降低血壓和心臟病人康復。

人們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緊張後,如果看到自然風光景象,就會很明顯地在5分鐘內來:肌肉緊張度、脈搏和表皮傳導的指數都會迅速下降。

越是精神虛弱的兒童,比如那些生活重壓下煎熬的孩子們,其周圍自然環境的療效越是顯著。

自然界中的體驗很有可能有一種特殊功效,在讓孩子們提高注意力上尤其有效——這並不僅僅是因爲自然很有趣。從神經學上,人類目前沒有完全適應今天這種過度刺激的環境。綠色空間增加了兒童的注意力資源,使他們能更清楚地思考,更有效地應對生活壓力。親近自然會幫助擴展兒童的注意力範圍。

把自然體驗從休閒一欄中剔除,放到健康一欄時,我們就更可能帶孩子去遠足,也更有可能更加開心。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