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學前教案 > 尊重與溺愛的界限到底在哪裏?

尊重與溺愛的界限到底在哪裏?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5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尊重與溺愛的界限到底在哪裏?

44歲的肖女士和丈夫努力一年之後,終於如願懷上二胎,但是13歲的女兒雯雯(化名)百般不願意,相繼以“逃學”、“離家出走”、“跳樓”相威脅。“她是我們家的小公主,被寵壞了,從小就非常任性,說一不二。自從得知我懷孕,就常說如果生弟弟妹妹,她就跳樓。”這個孩子知道她是父母的最愛,是父母的軟肋和命門,最有效的挾持就是——將你最寶貴的東西毀給你看!無奈之下,夫婦只好放棄。

溺愛孩子,誰都知道不好。可唯獨放在自己身上的時候,就分不清界限了。小鹿非常喜歡玩鍋,真正做飯用的鍋,在告訴他安全事項並保證他知道之後,隨便玩。家裏攢了一堆杏核,我和小鹿姥姥帶着小鹿,拿着斧頭出去外面砸杏核。小夥子一直想玩斧頭,保證安全的情況下,讓他玩了一會。他爸爸在給植物換花盆的時候,小鹿很想參與,我鼓勵他幫爸爸的忙,雖說幫的都是倒忙。他爸在給他裝童車的時候,他的興趣也很大,照貓畫虎來安裝。

我總是想給孩子最大的自由。

在家裏,像修理、安裝東西等活動不多見,我就想着讓孩子參與進來。看到爸爸修理東西之後,小鹿就拿着一水籠頭當斧頭,來“修理”他的椅子。對婆婆來說,我這就叫溺愛,理由是,要什麼給什麼。

溺愛和尊重之間的界限到底在哪裏呢?

孩子哭鬧的時候,父母用的最簡單的解決辦法就是,喜歡什麼給你什麼。孩子在哭,不論什麼理由,給根棒棒糖,他立馬就不哭了。這實際上是一種敷衍,父母沒有去努力傾聽孩子真正的訴求。

孩子哭鬧,可能是困了,想睡覺卻睡不着,父母這時候給孩子一根棒棒糖或別的什麼喜歡的東西的時候,會讓孩子感到困惑。孩子期待父母的反應並沒有發生

孩子只會將哭鬧和好東西建立起聯繫,而沒有與父母的關愛建立起聯繫。對於父母來說,以爲問題得到了解決,也就不會再去費力思考孩子爲什麼哭了。就這樣,孩子和父母之間本應建立的親密關係也就沒有建立起來。

被溺愛的孩子通常不知道爲人着想,這有一種原因就是他們的父母沒有和他們共情,沒有考慮過他們的想法,只是一味地滿足他們表面的需求。

溺愛孩子的父母很愛孩子,但他們卻不知道如何給孩子制定規矩。他們會避免和孩子發生直接衝突,而且很少要求孩子守規矩。這些父母一般不清楚如何教育孩子。他們不擅長設定界限,這也會導致孩子的以自我爲中心。這樣的孩子往往不太能經得起挫折,稍有挫折就覺得天要塌下來。

李天一的父母不是不愛他,才疏於管教的,而是因爲愛到了沒原則,沒了是非對錯,這樣的愛,只能稱其爲溺愛!慈母多敗兒的故事數不勝數。父母從小不讓孩子承擔責任,長大了卻因爲孩子不承擔責任而抱怨不已,真是悲劇。像堅持、克服挫折與無聊以及應對挑戰這些品質和能力,想想就和溺愛不沾邊,而這些卻是現實生活中必須具備和應對的。

具有諷刺意思的是,溺愛型父母養出來的孩子是最不快樂的。多數這樣的孩子會患上焦慮症和抑鬱症,暴力程度也相對較高,有反社會行爲。心理學家的解釋是,他們從溺愛型的父母身上獲得一種虛假的控制感,讓他們覺得自己能隨意操控別人而不受到懲罰。

出生於80年代、70年代的父母,有很多人小時候的物質和精神生活會比較匱乏,玩的東西也沒那麼多。於是,當自己有了孩子之後,就決定,不能讓孩子也像我們小時候,於是,我們對自己內心小孩的寵愛也會不由分說地朝自己孩子身上招呼起來。

寵愛孩子還不如說是寵愛自己。有些父母對孩子過分的疼愛,以至於到了包庇、縱容的地步。父母將孩子讓老人帶,老人們又會出現“隔代愛”的情況。如何處理這種隔代愛,還是需要父母在自己所立規矩方面的不妥協。

我們認爲愛是無條件的,不管孩子犯了什麼錯,有多少缺點,我們都依然愛孩子,但也有家長將無條件的愛當成了無條件的妥協。

我們尊重孩子,講究釋放孩子的天性,同樣並不意味着要將人性中的小惡魔也釋放出來,尊重也是要講原則的。

懂得尊重孩子的家庭教育風格通常是權威型的,他們給孩子大量的關注,這和溺愛孩子的父母相同,能很好地響應孩子,對孩子關愛有加。和溺愛型父母不同的是,他們還會對孩子有較高的要求,會向孩子解釋制定規則的理由,並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感受。雖說,這類父母對孩子有高的要求,但其要求卻是符合現實的,比如,不能指望2歲的孩子去獨立整理房間。

立規矩之後,孩子很可能在碰到規則的時候,受挫折,受責罰。這其實是一種心裏上抗挫折的鍛鍊。老話說:受得了氣,才成得了人。

說到對孩子有較高的要求,給孩子立下了嚴格的規則,繞不開的案例就是虎媽。“虎媽”。這個詞源於美籍華裔母親、耶魯大學法學院教授蔡美兒(Amy Chua),她在2011年出版了回憶錄《虎媽戰歌》,書中要求完美的嚴格育兒方式在西方引發激烈爭議。

如今,距離這本《虎媽戰歌》問世已經過了5年的時間。當年在虎媽“逼迫”下成長的兩個女兒如今都已成年。小女兒露露現在20歲,就讀於哈佛大學藝術歷史系。大女兒索菲亞今年23歲,以優異的成績從哈佛畢業並攻讀耶魯法學院研究生,同時她加入了美國陸軍成爲一名二級少尉。

與那時候很多專家給出的,她們一定會“冷酷,呆板,甚至可能精神有問題或者有自殺傾向”的預言不同,虎媽的兩個女兒的大學生活過的多姿多彩。她們爲人熱情、聰明、工作努力認真,受人歡迎,經常受邀去參加朋友的派對。

大女兒索菲亞寫到“對我來說,盡情的活着不是爲了成就或者讓自己滿意,而是知道自己曾經嘗試過超越自己身體和心理的極限。如果我明天死去,我會感到我曾經110%的生活過。因爲這些,我要感謝你,虎媽”。二女兒跟母親的關係也非常的好,姐妹倆都表示自己有一個幸福的童年,以後也將以同樣的方式教育兒女。

作者簡介:韓樂,一位2歲男孩的媽媽,經管類圖書作者、編輯,有證的三級心理諮詢師,樂於分享親子教育心得,寫有關美德與陪伴的故事,原創微信公衆號:兩隻小鹿(ID:twodeers)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