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不知道這幾點,你的孩子可能會一直受欺負!

不知道這幾點,你的孩子可能會一直受欺負!

來源:育娃網    閱讀: 1.5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前段時間相信大家也被霸凌事件刷了不少屏,雖說咱們孩子大多還沒到上學的年齡,但實際上孩子長大之後容不容易受欺負,和幼兒時期父母的教育管理影響極大。

前段時間相信大家也被霸凌事件刷了不少屏,雖說咱們孩子大多還沒到上學的年齡,但實際上孩子長大之後容不容易受欺負,和幼兒時期父母的教育管理影響極大。

寶寶在玩耍時會不會受人欺負,受到欺負後寶寶怎麼辦,父母採取什麼方式處理?如果寶寶欺負別人,是什麼原因,父母又是如何處理,如何教育?孩子的行爲受父母影響極其深遠,在這種時候父母的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寶寶終生!所謂3歲定80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什麼樣的孩子容易受人欺負?

孩子第一次受到欺負,往往不是太嚴重,或許一開始只是揪揪你頭髮,搶搶你玩具。但是,如果孩子沒有自我保護的意識,沒有采取應有的反抗,當他發現你不像其他孩子一樣會強烈反抗,很好欺負後,他就會從這種欺負行爲中得到滿足,從而得寸進尺,有意欺負你。

那麼爲什麼有些孩子會養成這種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唯唯諾諾的性格呢?這和幼兒時期建立的安全感有很大關係,在寶寶沒有足夠安全感的時候,他會對很多事物缺乏勇氣和信心,比如面對逆境,首先想到的是逃避、順從,而不是反抗。所以父母在幼兒時期能否給寶寶建立足夠的安全感,通過何種形式建立安全感會對寶寶此後造成非常深遠的影響。

孩子受欺負了,媽媽該怎麼辦?

理性看待小打小鬧

在孩子玩耍打鬧過程中,家長會擔心自家孩子是否吃虧,實際上孩子間的打鬧在多數情況下帶有更多的遊戲成分,在玩耍過程中,孩子們慢慢學會與周圍小朋友之間如何交往,所以對孩子來說,並沒有太多吃不吃虧的概念。所以只要是不嚴重的打鬧,孩子也沒有當回事的話,家長還是沒有必要追究,孩子這頭打完,眼淚一抹,又能抱在一起愉快地玩耍。

威懾制止對方小孩的行爲

若孩子打鬧過程中出現了矛盾,孩子之間一時無法解決,家長可以出面。這裏要說的是,家長作爲大人的身份對於其他孩子來說,本身就是一種威懾,不要再以恫嚇的方式或者斥責的方式教育對方小朋友,只要告訴他這樣做是不對的。家長及時制止對方孩子的打人行爲,要求他歸還搶來的東西,跟他講道理,告訴他“小手是用來擁抱的,不是用來打人的”。

不知道這幾點,你的孩子可能會一直受欺負!

想辦法化解矛盾

如果讓孩子打回去,這其實是在傳遞給他們一個錯誤的社會交往方式,孩子若形成習慣,以後會變成一個攻擊性強的人。這樣的孩子,朋友較少,對他將來成長不利。家長要讓孩子多動腦子去思考,想辦法化解和小朋友之間的矛盾,而不是用拳頭解決問題。

家長也可以及時和對方孩子家長溝通,提出問題所在,商量解決方法。當雙方家長意見達成一致時,可帶兩個孩子見面,這時家長不需要再摻合,而是讓孩子自己來解決,該道歉的道歉,該和好的和好,一場交際危機也就化解了。

教會孩子處理矛盾、保護自己的方法

實際上孩子間的打鬧矛盾,家長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是:教會孩子處理矛盾和保護自己的方法。如果遇到被人欺負的情況,要教會孩子不去逃避,勇於反抗,並且儘量以溫和的方式化解矛盾,平時應該儘量培養孩子活潑開朗的性格和勇於表達、敢於據理力爭的勇氣。要力勸孩子別在欺負他的人面前哭,哭泣只會導致對方變本加厲地嘲弄。教孩子表現出自信心,比如,教他嚴肅大聲地向對方表達抗議:“住手,我不喜歡你打我,你不可以再打我”,使對方知道打人的行爲是不受歡迎的。

熊孩子爲什麼會成爲熊孩子?

實際上欺負者和受欺負者的心理都很相似,他們會有一個相同的認識:強大就該欺負弱小的,並且聽話纔不會被欺負。他們同樣缺乏安全感,以至於只有通過欺負、傷害別人,從而獲得虛假的安全感和自身痛苦投射出去的快感。

由於從幼兒時期在行爲、情緒上沒有得到父母恰當的管理,在孩子有不良情緒時,父母沒有通過科學途徑進行引導,從而使得這部分寶寶脾氣越來越暴躁,越來越不聽話,又或者父母給了寶寶不良的行爲影響,爲了不讓寶寶吃虧,父母以不當的方式插手孩子間的小打小鬧,讓寶寶養成仗勢欺人的行爲習慣,形成強大就是可以欺負弱小的價值觀,從而做出習慣性欺負別人的行爲。

不知道這幾點,你的孩子可能會一直受欺負! 第2張

而以上兩種情況的孩子,嚴重的話都極有可能發展成日後霸凌事件的受害者甚至是施害者,即便沒有,也會對孩子以後的人際交往產生很大的影響。要避免這一情況,首先要從小給寶寶建立足夠的安全感,其次要對寶寶的不良情緒和行爲進行科學的管理。

孩子有不良情緒和行爲該如何處理

當孩子找不到發泄憤怒的途徑,或遇到挫敗產生自卑心理時,通常會把目標轉移到第三方身上,以此宣泄不滿獲得自足,或者是引起衆人的關注。

所以我們應該建立和諧的家庭交往模式。家長在有意見不統一時,一定要避免激烈的口角和動手。對孩子出現的令人氣惱的行爲,更不能用拳腳制止。在家裏經常捱揍的孩子,會尋求到外面以打弱小同伴爲突破口來模仿大人的打罵。

家長要學會讓孩子掌握自我保護的能力,並且引導寶寶的不良情緒和行爲,不讓寶寶成爲欺負別人的“熊孩子”,更不要成爲受人欺負的“慫孩子”。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