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想培養一個有創造力的小孩?聰明家長這樣做!

想培養一個有創造力的小孩?聰明家長這樣做!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2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我們培養孩子的創造力,不僅僅是爲了提高學習成績,好在升學競爭中勝出;也不只是爲了讓孩子多一些才藝和證書,去裝飾他的簡歷。

想培養一個有創造力的小孩?聰明家長這樣做!

培養創造力

我們是在授之於漁,是給孩子一種方法,讓孩子能以更精彩的方式去生活。

我們都無法預知孩子將來要生活其中的未來世界是什麼樣的。我們不能確定在未來,什麼樣的學歷和簡歷才更有競爭力,哪種知識和技能將會很受歡迎,什麼職業才更有前途,在哪個地區或國家發展才更有優勢,我們同樣也不清楚孩子自己將會有怎樣的人生安排。對未來世界,我們家長所能把握的東西太少。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幫他培養出一種解決問題、靈活應變、充分發揮優勢、善於整合並有效利用資源的能力,以及一種積極進取的激情,而這些,都是創造力的體現。

吉姆.索拉迪爾和碧雅.索拉迪爾是芬蘭的兩位推廣創造力培訓的人士。他們在《創造力——孩子成長的第一要素》中總結了三位專家對於創造性人才研究的結果。研究表明:

想培養一個有創造力的小孩?聰明家長這樣做! 第2張

創造力人才的特徵

“他們從小就表現出超乎常人的好奇心和對事物的興趣;

不願意做他們認爲無趣的或者不相信的事情;

他們視野開闊,嘗試從被大多數人忽略的角度來審視問題;

他們自己決定他們準備攻克什麼問題,把精力集中在自己確定的目標上,而不像大多數人那樣把精力投到由他人制定的目標上;

他們自己支配時間,自己決定如何分配他們的精力和掌控他們的資源。他們獨立甚至固執,常是改變環境爲他們的目標服務,而不是改變自己去適應環境;

他們往往有不合羣的階段,但正是這種被排斥的經歷使得他們學會質疑官方的法則和傳統的習俗;

他們能夠抵禦批判性意見……”

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出,具有較強創造力的人,是更有主見、更能把握自己生活的人。重視創造力的培養,我們就是在塑造一個獨立思考的、自信的、有激情的、敢於主宰自己人生的人。

從這個意義上看,創造力的價值遠遠超出其他諸如智商、記憶力等等能力。

我們一定都清晰地記得孩子第一次自己走路、自己吃飯的樣子;我們記得第一次看到孩子自己搬個小板凳,站上去,用水龍頭洗東西的樣子;我們記得第一次看到孩子獨立做事情時,我們的心裏是怎樣的充滿了欣慰和成就感。

而保護並發展孩子的創造力,我們就等於是讓他擁有了真正意義上的獨立——我們不會爲一個有創造性的孩子去過度擔憂,因爲我們知道他自己會想辦法去應對解決。

看看有多少成年人,其實並沒有真正在獨立。他們遇到問題一籌莫展,面對外界的變化不知如何應對;他們在內心始終像孩子一樣,孤立無助、尋求依賴;他們的人生被動、無趣,永遠被周圍的情勢和他人所左右;他們害怕跌倒,只敢走別人踩好的道路;他們總覺得自己的生活沒有方向感……總之,缺乏創造性,他們就只是一些長着大人外形的孩子。

想培養一個有創造力的小孩?聰明家長這樣做! 第3張

只有當一個人能夠創造性地去生活時,他纔是個真正獨立的人。

當我們知道,孩子能夠創造性地去度過他的一生時,我們纔有把握去放手。作爲父母,這時,我們將有理由感受到更大的欣慰和成就感!

哪些因素影響創造力的發揮?

過多糾錯

先舉個英語教學上的例子。教英語時,老師其實不應該對學生的每個錯誤都指出糾正,因爲這會打擊學習者的熱情和信心,破壞他語言的流暢性。當學生過於關注自己的對錯、害怕出錯時,他會變得謹慎畏縮,不敢大膽使用新學的語法詞彙,進步就慢。老師應該相信,一些小錯誤,是會隨着學生對語言的熟悉而自然就改掉了。面對學生的錯誤,老師可以用自然交流的方式,自己把正確的語言示範出來,這就夠了。

不過在中國的環境裏,因爲急功近利和應試的目的,我發現似乎很難這樣去教。這裏不多說了。

想說的是,培養創造力也有類似的情況。對於孩子做事情,其中的一些小錯誤,只要不是原則性的、不涉及安全問題,家長就應該儘量不去指出糾正,要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能以大人的完美主義習慣去要求孩子。這樣一來減少他的壓力,讓他不必因爲害怕出錯而畏首畏腳,另外也給他自己去發現問題的機會。要相信,這些小錯誤都是孩子學習的機會,都是能被他自己給糾正、改掉的。

過多地糾錯,不僅打擊孩子的積極性,而且容易讓他把思路侷限在單一的正確的做法上,結果抑制了創造力的發揮。

評價、競爭、獎勵等各種注重結果的做法

除了糾錯,其他各種關注結果的做法,如評價、競爭、獎勵等等,也都被證明是不利於創造力發揮的。

當我們過於關注結果,我們無形中就給孩子帶來對於失敗和錯誤的擔憂恐懼,而這種擔憂恐懼,會侷限孩子的思維,使他努力要做對,而不去考慮其他各種荒唐離奇的思路。

所以,對孩子做事情,不要急於去評價,要“延遲評價”。評價時也不要太強調答案或做法的正確性。我們要鼓勵孩子去想盡可能多的其他答案和做法,考慮種種其他可能性。在這個過程中,正確答案的價值自然會被認識到,孩子的思路也得到了開拓。

不要過於鼓勵競爭。別總是催促:“你看人家誰誰做的多好”、“來,看誰做得最快”。要引導孩子投入地去做自己的事,讓他沉浸於做事情的過程中。

不要總是給孩子獎勵。研究表明,當孩子知道作品可能得到獎勵時,他們的作品的創造力大幅度降低。

獎勵這個問題真是我們應該多注意的。獎勵多了,就是引導孩子去關注結果。爲了獎勵而做事,久而久之,孩子就慢慢忽略了過程。而忘掉過程中的樂趣,這對於發揮創造力和學習,都是非常危險的事情。

想培養一個有創造力的小孩?聰明家長這樣做! 第4張

同伴壓力、大人監督等等容易造成壓力、帶來恐懼心理的事情

人在有壓力的情況下是最難以發揮創造力的。放鬆是創造的理想心理環境。放鬆會帶來思想上的自由,壓力容易造成思維短路。在陪伴孩子做事時,很多事情,不必以大人的嚴肅態度去對待,多一些玩樂的精神,多製造遊戲的氣氛,放鬆孩子的神經。

對自我的過分關注

小孩都需要樹立良好的自我形象、不斷強化自尊,因爲他們的自我正在成長,需要呵護。我女兒剛上幼兒園時,回來說,就她能找對自己的椅子,別的小孩都找不對。一問老師,老師說多數孩子都能找對椅子。

對孩子自我的成長,我們要慎重對待。一方面不能打擊,另一方面也不要過於強化。如果家長總是強化這些,總是說,你要成爲最好的,你比別人都強;或者是,那樣別人會怎樣看你,你看你像個什麼樣,等等,就容易造成孩子自我意識過強。而過分關注自己的形象,孩子就會變得拘謹,思維和行動都放不開,創造力就容易受到壓制。

我們要引導孩子,把自尊建立在諸如價值觀、品德、能力、進步等等內在元素上,而不是建立在成績、他人的評價等外界元素上。

其實這一點我們大人應該感觸最深,大人之所以沒有孩子有創造力,一是因爲我們腦子裏定勢太多,另一個就是因爲我們太在意自己的形象,怕做蠢事,怕被指爲荒唐、瘋狂。當我們不那麼操心自己的形象和名聲時,我們也會變得更有創意。

對孩子過多的約束

現在很多家長都意識到溺愛的害處,因而加強了管教力度,更多地運用規則。但是這裏應該注意的是,我們的管教,應該是基於價值觀,而不僅僅是規則。

在家庭裏,規則應該是靈活的、可以通融的,我們要依據的應該是背後的價值觀,就是說,什麼是更正確的、更有價值的,而不是機械的條條框框。規則過於死板,就好像給孩子的思想栓了繩子,限制了自由。過多的約束,已經把種種創造的可能性給排除掉了。

想培養一個有創造力的小孩?聰明家長這樣做! 第5張

過早、過多的知識灌輸

知識本身跟創造力並不矛盾。創造往往都需要有個支點,需要有個知識庫存作爲基礎。很多創造其實就是知識儲備到一定程度,量變夠了,發生的質變。所以對於學生和成年人來說,知識的積累是創造的前提,不能爲了有創造力,就不去認真學習。

但是對於很小的孩子來說,過早、過多地灌輸知識,就會限制小孩創造力的發展。什麼道理呢?

首先,過早地給幼兒腦子裏放進去很多知識,在某種程度上,就剝奪了孩子用感官去單純地感受事物的機會。當小孩頭腦裏有了很多定義、標籤、說法,他就會依賴這些工具,而忽略了去用心感受的過程,這樣孩子感受的豐富性就大打折扣。而細膩的感受,不僅是發展右腦的過程,它本身就是創造的源泉。

我們大人有時也會覺得語言的不夠用,我們會說不可言喻、無以名狀。而對於孩子,這個世界多數時候就是不可言喻無可名狀的,這種豐富細膩的感受,其準確真實的程度,是超過我們大人用語言和思維所能達到的程度的。佛陀沾化微笑,就是不希望人們用語言把對佛法的領會給打折扣、給簡化了。

其次,當我們給孩子的頭腦輸入了過多成人的信息,孩子的腦子裏開始有了好壞對錯、各種分類、思維模式思維習慣,我們實際上就是給他的頭腦裝進去了很多條條框框,給它規範化了。而這些條條框框就把無限的可能性變得有限。英語裏說發揮創造性,常用這個說法:“think outside the square”(在條條框框以外去想)。所以對於幼兒,晚一些裝這些框框,他的創造力就少受一些約束。

我女兒最喜歡的就是在小區裏踩地上的落葉。枯乾的落葉被一腳踩下,那種酥脆感和聲音,給她很大快感。設想一下,如果她看到落葉,就想起哪句唐詩或是“金色的秋天”,那該是多麼可怕。常常去感着別人的慨、抒着別人的情,他自己感受和抒情的能力就退化了。

那天在網上看到一篇博文,一位媽媽講孩子早識字的好處。她從孩子幾個月時開始教識字,現在小孩三歲多,能看手機短信、能上網找喜歡的歌、能看商品名稱,這讓很多媽媽網友非常羨慕。我想這些事情對三歲的孩子來說太早了。特別是電腦手機這些成人的工具,孩子接觸晚一些更好。我們成人都需要去跟大自然學習,爲什麼急於把孩子帶到成人所製造的這個人工世界裏來。閱讀的興趣以後慢慢培養,不用這麼急。

現在很多小孩,三歲半就去上英語班。一些培訓機構,一面打着右腦開發的口號,一面教識字教英語。即便漢字是圖形文字,它也還是一種符號,也會對幼兒的感受和想象有一定限制。

很多早早就教孩子東西的家長強調,我的孩子學的時候很快樂,我沒有強迫,我的方法好。其實,孩子快樂與否並不是唯一的顧慮,關鍵是對孩子頭腦的開發要全面、適時。不符合成長規律的事情總是有代價的。


電視、電腦、電動玩具

電視和電腦會嚴重限制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在家裏,只要電視開着,我女兒的大腦基本就處於“節能”狀態。電視一關,她馬上恢復常態,整個人像還了魂似的又活起來,又開始一刻不停地想種種花樣去玩。當然電視也不能完全不看,但是家長一定要控制時間。

對玩具的選擇也需要慎重,最好的玩具是有很多種玩法的東西,最糟糕的玩具是隻需按按鈕的電動玩具。通常認爲,有助於開發創造力的玩具有積木、摺紙、拼插、魔尺等等,其實還有很多屬於不可數名詞的東西,都是最好的玩具:水、沙子、米、面、豆、紙屑、石子、果核……我女兒喜歡玩的基本都不是買來的玩具:鈕釦、曲別針、廢紙之類的。她還喜歡書,不是真看,就是當道具。她常常隨手撿一本我的書,比如《論語》,一頁一頁地翻,自言自語地編故事。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