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如何教孩子懂禮貌?聰明家長這樣做!

如何教孩子懂禮貌?聰明家長這樣做!

來源:育娃網    閱讀: 1.2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教育應該是雙方的。不管在什麼情況下,在教育孩子禮貌時,父母必須要有禮貌,如果父母一味單方面強硬地灌輸自己的方式,逼着孩子講禮貌,只會令孩子越來越反感。

某個假日,走訪親戚。剛到親戚家,只見親戚牽着兩個孩子迎過來:“叫阿姨好”。

大點的孩子響亮地打了招呼。小的有點靦腆,想開口又不好意思開口,轉身想逃開。

親戚見狀忙將孩子拉住:“小孩子不能這麼沒禮貌!快跟阿姨打招呼。”。

孩子最後很小聲地打了聲招呼。

看得出,她有點牴觸。

拿禮物給小朋友時,大的孩子接過禮物高興地坐到一旁,迫不及待地動手拆禮物。

親戚見狀有點生氣,覺得自己孩子很沒禮貌。一把拿過禮物,提高聲音責備:大人送禮物,應該說什麼?

正高興拆禮物的孩子,有點敷衍地擡起頭:謝謝。

孟德斯鳩說過:禮貌使有禮貌的人喜悅,也使那些受到人家禮貌相待的人們喜悅。

說實話,那天親戚教育孩子的禮貌讓我有點尷尬。

日常生活中,很多父母都希望孩子在外人面前能夠表現得大方得體、彬彬有禮。

在跟外人接觸時,很多父母都會要求孩子跟他們打招呼;或親戚朋友送禮物時,孩子如果沒說謝謝,父母就會覺得“丟臉”,當場責備孩子。

但大人當着其他人的面指責孩子不禮貌,這種行爲本身就是不禮貌的。

而且當衆責備孩子沒禮貌,是很傷孩子自尊的一種行爲。孩子雖小,但也是有自尊的。

也會令孩子有一種被羞辱感。那種被羞辱感源於孩子自我感覺膽小,嘴巴不夠甜無法討得大人歡心引致的自卑感被當衆揪出來加以批評。

作爲大人的你,也不見得受得了自己在大庭廣衆之下被人指責,更何況孩子?

前天我跟爸爸正在說話,姐姐突然打斷“媽媽,我們學校……”,沒等姐姐說完,我就生氣地說:打斷別人說話是很沒有禮貌的。

姐姐很委屈:你都沒聽我說完,你也沒禮貌。

“媽媽錯了。”

“我也錯了。”

說實話,父母跟孩子認錯並不容易。但如果父母對孩子不懂得以禮相待,孩子也會“有樣學樣的”。

姐姐打斷我們的談話,是她不對。但我打斷姐姐的插話,我的行爲也不算禮貌。

粗暴地指責孩子不禮貌,不會令孩子馬上變得有禮貌起來。反而有可能會強化孩子的自我認知:我是一個不禮貌小孩。一旦她認定自己這個形象,在以後的生活裏就會以這個形象生活下去,她會覺得自己無禮的行爲是正常的(改: 覺得我就是這樣的孩子)。

粗暴地指責孩子不禮貌,只會形成一種“語言暴力”,讓孩子備受傷害。也會令孩子的行爲背離大人的初衷。

如何教孩子懂禮貌?聰明家長這樣做!

父母在要求孩子講禮貌時,不能通過粗暴的方式去教育孩子禮貌。

那我們需要怎樣通過禮貌的方式教孩子懂禮貌?

1、學會尊重,平等對待

霍夫曼斯塔爾說:“禮貌建築在雙重基礎上:既要表現出對別人的尊重,也不要把自己的意見強加於人。”

父母要求孩子禮貌,必須自己對待孩子要講禮貌。不能一味要求孩子笑面迎人,而自己對孩子的不禮貌行爲卻凶神惡煞的。

我們要學會尊重孩子,就像我們希望她尊重我們那樣。

另外,見面時,你想孩子像大人般講禮貌,你首先得將孩子當“大人”對待,耐心跟孩子詳細介紹對方是誰,讓孩子從內心的接納對方。而不是在孩子根本就不瞭解對方是誰的情況下,一味讓孩子“叫人”。這對孩子是不公平的。

2、不要威逼利誘

約翰·霍爾說:禮貌出自內心,其根源是內在的。

“快叫阿姨好,不叫?沒禮貌的孩子,大人不會喜歡的。”,“快說謝謝,不說,叔叔下次不買禮物給你了。”……

這不是教育,這是要挾,這是利誘。

這樣做的結果可能會導致孩子爲得到獎勵而勉強去做一些“有禮貌”的行爲去討好大人。這只是一些表面的功夫,而非孩子內心意願的。也容易誤導孩子:“做什麼事,本質不重要,做好表面就可以了。”。

3、樹立榜樣

洛克:禮貌是一種語言。它的規則與實行,主要要從觀察,從那些有教養的人們舉止上去學習。

大人的言語遠不及行動對孩子的影響大。想要孩子懂禮貌,不能一邊命令孩子“叫阿姨!”,一邊自己都沒顧上跟別人問好。

父母要爲孩子們做出表率。在日常生活中與人接觸,見面微笑打招呼,得到幫助說謝謝,外出守秩序等等。

孩子從小耳濡目染,自然也會養成這樣的良好習慣。

4、從日常生活中培養孩子養成講禮貌的習慣,而不僅僅“門面功夫”

約翰·洛克說過:禮貌是兒童與青年所應該特別小心地養成習慣的第一件大事。

孩子並非天生就懂得社交禮儀。孩子的的文明習慣和禮儀禮貌行爲需要從小培養,在日常生活中“潤物細無聲”的教育。然後慢慢形成的良好習慣。

不是大人幾句“打招呼”,“說謝謝”,就能形成的。那樣即使孩子當場被迫講禮貌了,父母的面子保全了,但下次孩子也一樣會不懂得禮貌。

禮貌不是“門面功夫”,講禮貌包含着對他人的尊重、寬容、謙讓、與人爲善等良好品質。這是通往友好交往的道德橋樑。

這是父母應該從小教育的品質,而不是簡單地訓斥孩子說幾句言語就可以了。

如何教孩子懂禮貌?聰明家長這樣做! 第2張

5、通過媒體,書本,遊戲,讓孩子瞭解人際交往的基本禮節。

比如,電視上,書本上出現一些禮儀的情景。可以跟孩子解說,生活中遇到這種情況,應該怎樣做會更好。

或者在遊戲裏,給孩子演示怎樣跟別人交流、怎樣表達對別人的關心和感謝,等等。

6、及時調整受父輩影響的不當行爲

“小孩子不可以這麼沒有禮貌”,“聽話,快跟大人打招呼”,“不是讓你不要別人家跑來跑去的。”,“別吵!”……

是不是似曾相識?

我們的父母是否也曾如此說過我們?

不被尊重的我們被潛移默化地不懂得尊重我們的孩子。

這是一個死循環。應該在我們這裏打破它。

7、瞭解孩子不禮貌背後的真正原因

其實,孩子不打招呼不一定就是沒禮貌。

也許她對那個需要她打招呼的人並不熟悉。而對那個不熟悉的人突然出現而產生的某種程度上的恐懼、緊張或不安的情緒,即“陌生人焦慮”。

父母很多時候要求孩子打招呼的都會是一些孩子很久沒見面的或根本沒見過面的親戚朋友們。

也許孩子不懂得禮貌的意義,他不明白爲什麼要這樣做。然後父母粗魯的指責,反而令他更牴觸。

也許孩子天生性格內向。我們應該遵循孩子的性格,不能強迫孩子在外人面前按自己所想的表現。

教育應該是雙方的。不管在什麼情況下,在教育孩子禮貌時,父母必須要有禮貌,如果父母一味單方面強硬地灌輸自己的方式,逼着孩子講禮貌,只會令孩子越來越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