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延遲滿足,小心走進另一個極端

延遲滿足,小心走進另一個極端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6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延遲滿足,小心走進另一個極端

3歲前,滿足孩子的合理需求

究竟多大的孩子適合“延遲滿足”,通常來說,3歲是一個重要的分界線。延遲滿足,並不等於父母對孩子的合理要求也不及時滿足,否則不利於孩子的認知發展和安全感的形成。從另一個角度說,孩子很小的時候還不具備控制自己情緒的能力,父母對於孩子的及時迴應和陪伴能幫助孩子學會自控。

生理需求要滿足。孩子口渴想喝水,馬上給予滿足。孩子想上廁所,也是不能等待的。孩子想讓媽媽抱,想出去玩,這些生理需求和合理需求,應該儘快滿足。

讓孩子學習等待。對於一兩歲的孩子,父母比較多的應該是讓孩子學習等待。同時,少主動給孩子提供各種物質滿足。這麼大的孩子,很多東西父母不買,孩子根本不知道自己去要。

孩子的不合理需求給予替換選擇。對於兩三歲的孩子,可以講道理,可以訓練孩子對未來幾天的事情做計劃,對於孩子的要求合理的給予及時滿足。不合理的需求要堅決不滿足,並提供一些替換選擇,教會他怎樣合理做選擇。

3歲以後,心理上第一時間滿足,行動上延遲滿足

那麼,我們是否應該“隨時滿足孩子在物質上的需要”?當然不是!

我們想要強調的重點是:3歲前不要刻意對孩子進行延遲訓練,這樣誤解了理論,也會誤傷孩子。但是3歲之後,父母仍然保持對孩子儘量滿足的狀態,就容易養成“即刻滿足”的習慣。所以經常看到一些孩子,父母對他們的需求稍有不從,或者滿足稍微慢一點,就開始大哭大鬧,甚至撒潑打滾。如果從小對孩子百依百順,最後可能培養出一個“小暴君”,以後父母的延緩和不從就都成了不能容忍的背叛,自控能力也會很差。既然3歲後的延遲滿足很重要,那麼應該如何進行“延遲滿足”的訓練呢?我們通過一些案例來細細解析。

延遲滿足,小心走進另一個極端 第2張

1、夢夢跟媽媽逛街,看到樂器店裏的吉他非常喜歡,媽媽覺得喜歡吉他不是壞事,但是第一次見到就買回家也不合適,這時候該怎麼做呢?

可以這樣做:不當下答應,也不當下回絕

其實媽媽的心裏是同意的,但最好不要立刻答應,也不能當下就回絕。而是對夢夢說:“你喜歡吉他我覺得很好啊,你要是真的喜歡我可以買給你。但是這種樂器很貴的,你確定自己喜歡嗎?能堅持練習嗎?再說,買它需要很多錢,我們一起來計劃一下。”

接下來,媽媽可以帶孩子看看別人的演奏,讓他自己試一下,如果確實喜歡,就可以一起計劃開支,經過一週或者一個月的努力之後再買給他。

Parents提醒:“延遲滿足”不是要訓練孩子不敢提要求,所以要第一時間對孩子的需求表示理解,認同他的感受。

2、球球已經有了一輛火車了,可是看到商店更長更新的款式時,非常興奮,很想讓媽媽再買一輛送給自己,媽媽看球球真的很喜歡,很想送給他,可是又覺得就這麼輕易買了以後遇到類似情況不好做,這時候如何做呢?

可以這樣做:讓孩子努力做事來滿足

“延遲滿足”的原則是合理、自然。循序漸進,孩子的有些要求即使是合理的,你認可的,也可以等一等再滿足他。你可以設計一些激勵辦法“有條件的滿足”,讓他通過努力做事來掙得一些權利。比如一週內每天早上自己穿衣服,就可以滿足他。這樣做,鍛鍊了孩子忍耐堅持的能力,也讓他明白要努力纔有收穫。當孩子經歷了期待、努力、堅持才得來想要的,纔會真的懂得珍惜、知足和感恩。

Parents提醒:讓孩子努力做事來換得滿足,這或許只是把孩子的生活變得更“艱難”點的小辦法,可是這樣的方式,會讓他從索取變成付出和努力。

3、週週的性格非常急躁,媽媽想要在日常生活中從各種小事做起,給他延遲滿足,具體應該怎麼做呢?

可以這樣做:小事中讓孩子學會等待

“延遲滿足”其實就是教孩子學會等待,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非常考驗父母的耐心。日常小事就可以做起,比如孩子想吃零食,你可以讓他幫你做一件事再吃;想要讀第二本書之前,先把第一本放回書架;想買一個新玩具,就要每天自己刷牙,堅持1周後就可以買。久而久之,孩子在產生需求的時候,就能調控自己的情緒,學會講道理不急躁。

Parents提醒:“延遲滿足”要合理運用,而不是事事爲難孩子,走進另一個極端。如果孩子很少得到滿足,他也會變得灰心,對生活缺乏期望,適得其反。

Tips:延遲滿足要適當,不要讓孩子過分控制自己

延遲現象的背後,其實是說明孩子有足夠的忍耐力,對自己的各種慾望,有適當的壓抑與控制能力。但如果讓孩子對自己過分壓抑,也會變得過於理性,缺乏激情。這對孩子來說,並不是好事。所以,父母要把握其中的尺度,延遲滿足的訓練不能過度,否則就會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