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你有多想贏,孩子就有多焦慮

你有多想贏,孩子就有多焦慮

來源:育娃網    閱讀: 1.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01

寶寶最近略顯孤獨,爲了引起我的注意,她常在我寫作的時候大聲尖叫。思索再三,我給她報了一個早教班,本着和小朋友一起玩耍的目的。

迎來了四月份寶寶的生日會,大大的教室裏,戴着手工生日帽的孩子們一個個笑臉如花。只一個小朋友一臉哭相,坐立不安,就連老師分的蛋糕,他也只匆匆吃了一口。

抱着孩子的是一位年輕的媽媽,只聽她嘴裏一直唸叨孩子剛犯的錯誤,“滾圈圈的時候,你爲什麼不走直線,要是直直地走,你不就第一了嗎?第一名獎勵一個小書包呢。”聽得出,媽媽特別想要孩子在剛纔的遊戲環節獲得第一,顯然寶寶的第二並不能讓媽媽開心。

而那個孩子,正躲在媽媽的懷裏,一臉不開心地捶打着他的媽媽。儘管老師幾次勸說,不要在意這一次的成績,還會有別的遊戲,但孩子就是聽不進去,一味地說:我怎麼就比不上第一的丫丫呢?

母子倆的對話,引起了我的興趣,在之後的環節中,我一直在觀察這一對母子。媽媽一直秉着“凡事你必須第一”的原則,而孩子,則在這之後的環節中,頻頻回頭看媽媽,聽媽媽的指揮,“往左,快點,好,快回來。”

媽媽的聲音讓32個月的孩子完全沒有了自我,只沉浸在如何贏的焦慮中,失去了玩樂所有的興致。

看着這個孩子在所有的遊戲環節,努力地想要得到媽媽的認可,我不免有點心疼。這不過是一個32個月的孩子,他本不應該關心輸贏,只需沉浸在孩童的遊戲中;他本不應該在乎得失,只需享受遊戲中的樂趣;他本不應該擔心排名,只需在每一次的玩樂中,享受當下。

可,32個月的他,對遊戲的樂趣置若罔聞,只擔心自己能不能贏,是不是排名第一,能不能得到那個小書包的獎勵。因爲太在乎,所以他變得焦慮不安。

我相信,孩子的所有表現,都是父母的意願所導致的。在孩子的眼裏,父母的願望便是對他的命令。這個孩子表現出來的焦慮,其實都是媽媽想要贏,從而導致孩子在所有的遊戲中,不能享受遊戲本身的樂趣。

02

輸贏是我們人生必須面對的課題,即使對一個尚未正式入學的孩子也是如此。在凡事講究排名、高分錄取的社會中,想要忽略孩子的名次顯然是不切實際。可,一個聰明的人總是能夠合理地控制自己對孩子的期望,把勝負得失放在正確的位置。

高中的學習繁忙又緊張,馬上要迎接人生的第一個轉折點,因此很多家長也開始了馬拉鬆式的監督,給孩子送飯,陪伴孩子寫作業到深夜,各種營養補品堆成了山。

可在這樣的關鍵時刻,我經常看到鄰居老陸領着他的兒子在體育場打籃球,週末的時候一打就是半天。他們大汗淋漓地在球場上騰挪,好像高考那件人生大事,在他們看來並不大。

有鄰居說:老陸家的孩子學習好,不必要像別人那樣死磕書本。可真正瞭解老陸家庭情況的人都知道,他家孩子在讀小學的時候成績並不理想,老陸也曾經因爲孩子的“不出息”,拿着掃把滿院子追着他打,但孩子始終也沒有長進,反而鬧過一回離家出走。

那一次的離家出走,老陸的媽媽立馬過來干涉內政。奶奶說這是她唯一的孫子,考試成績能有多重要,把孩子管得有家不敢回?自那之後,老陸乾脆放手了,不再在飯桌上談成績的事,相反更多地帶孩子出門玩,偶爾還來個短途旅遊,生怕孩子心理脆弱想不開。

老陸不再過問成績,不像以前那麼在乎他的排名了,他反而更能靜心學習,有時候一做數學題便入了神,連吃飯都顧不上。後來老陸自己總結出經驗來:不能一味地關心孩子的名次,而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壓力,把輸贏得失看得太重都會增加孩子的焦慮,讓他不能真正地享受過程的樂趣。

老陸的經歷,讓我想起曾經看到的一句話。劉震雲在他的作品《手機》裏寫道:生活本沒有輸贏,但如果你一旦有了勝負心,那你便是輸家。

03

曾經,我也是一個過分關注孩子輸贏得失的人。

我清楚地記得女兒五個月的時候,看到我同事在朋友圈曬她兒子小球球的視頻,比我女兒大十天的小球球四顆小牙清晰可見,“媽媽、媽媽”地躺在我同事的懷裏喊,讓正抱着女兒看視頻的我十分着急。

放下手機,我便對着女兒一遍一遍地喊“媽媽”,可她愣是無動於衷,根本就看不出我的着急。她的小腦袋扭到一邊去,想要玩玩具,但被我強行扳回來。“媽媽,媽媽”,我的聲音更大了,語速也加快了許多,興許是被我嚇到了,五個月的女兒哇哇地哭起來。

看着女兒被我嚇哭,我才冷靜了下來,一遍遍地問自己這是怎麼了?

今天我因爲她在五個月的時候沒有叫媽媽而着急上火,那麼,她一歲的時候,我就會因爲她走路沒有鄰居的小男孩好而衝她發脾氣;四歲的時候,會因爲她認得的字沒有幼兒班上的同學多而打她的小手;等她上小學的時候,我就會因爲她的成績不是班上的第一名而懲罰她......

想到這裏,我突然覺得自己是一個多麼糟糕的媽媽。我只想贏,卻完全忽視了孩子天真的笑容,忽視了她墨如點漆的眸子裏那份不含任何雜質的純真。

那時候我才發現,我失去了一個母親最基本的耐心。歸根結底,都是因爲我在比較,而每一次的比較,我都不想輸,所以我纔會焦急地想要她一下學會別的孩子都會的東西。

我想到之前看龍應臺寫的那本書《孩子,你慢慢來》,裏面有一段文字的描述,寫自己在等五歲的孩子扎鞋帶時候的耐心。

“我,坐在斜陽淺照的石階上,望着這個眼睛清亮的小孩專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他從從容容地把這個蝴蝶結紮好,用他五歲的手指。孩子,你慢慢來,慢慢來。”

你有多想贏,孩子就有多焦慮

04

相反,我們很多家長,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把得失輸贏看得過重,造成了孩子的焦慮,讓他們在本該享受過程的時候,只在乎父母想要的結果。

更有父母秉承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的觀念,強行給孩子超負荷地報各種補習班。如果單純爲了培養孩子某一方面的興趣,挖掘他的潛能做的嘗試,我認爲都值得做。可報班爲了強迫孩子學習,滿足我們作爲父母想要贏的虛榮心,不但不能讓孩子有所收穫,反而適得其反,會引起孩子的焦慮。

著名影星林志穎說:人生就像馬拉松,沒有誰因爲起點快就得冠軍的,獲勝的關鍵不在於瞬間的爆發,而在於途中的堅持。雖然終點看起來可能遙遠,可能模糊不清,但只要你堅持向前,迎向你生命中的每一次變化,每一個撞擊,一步一步結實踏過,你自然會成爲你期待的那個人。

那些凡事追贏的父母,勝負心過重,讓孩子不能享受生命的過程和樂趣,就算考試永遠第一,到頭來,輸的反而是整個人生。

只有當你放下勝負心,放下輸贏和比較後,你才能真正地自我接納,也才能正確地引導孩子活出真正的自我,從而贏得整個人生!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