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寫給無比焦慮的父母:孩子的成長需要時間

寫給無比焦慮的父母:孩子的成長需要時間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7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流行的觀點認爲,好孩子是教育出來的。意思是說,如果你的孩子不如別人家的孩子,那肯定是你們當父母的過錯,誰讓你們不重視教育,不懂得正確的教育方法呢。
從另一個角度去領會,這種觀點還意味着,只要你用心去教,你的孩子一定能成爲你想讓他或她成爲的那個樣子。你想讓孩子上哈佛?趕緊買本《哈佛女孩》,你想讓你的孩子成科學家?趕緊把他們送到奧數班。快,快,要不就來不及了,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
一個人的成長是由什麼決定的?簡單地講,一是先天的遺傳,二是後天的環境,缺一不可。但是,流行的觀點似乎認爲,後天的環境是唯一重要的。教育的意義因此被無限誇大。這一觀點的隱含假設是,孩子出生之後,就是一張“白板”,一張白紙,“好畫最美的圖畫”。
著名心理學家平克(StevenPinker)在《白板》(TheBlankSlate)一書中談到,因爲生物學,尤其是進化論曾經被像希特勒這樣的一幫狂人們濫用,如今,談論基因的作用成了一個禁忌,似乎這樣就是要鼓吹“命定論”或“種族主義”。認爲後天的環境因素是唯一重要的,這明明是一種極端的觀點,但卻被當做中庸的主流,認爲先天的遺傳因素也起到一定的作用,這明明是一種中庸的觀點,卻被當做極端的異見。
可是,你自己是知道的。難道你沒有在一旁看着孩子玩耍,心中不禁驚歎:他或她多麼地像我啊,一顰一笑,舉手投足,彷彿都能讓你看到自己的影子。看到孩子受了委屈,或是傻傻地不知所措,你的心中一陣憐惜,因爲你知道,如果換成是年少的你,你會和他或她一模一樣。
基因的力量是如此強大,以至於生物學家道金斯曾經寫過一本極有爭議的書《自私的基因》。道金斯寫了那麼多的書,甚至專門寫過一本跟上帝較勁的書,但到頭來還是這一本影響最大—但誤解也最多。很多人想當然地認爲他要鼓吹“性惡論”,不,他不是說人生來是自私的,他是想告訴我們,我們的很多行爲並非出於自已的意願,而是在服從基因的指令。基因是主人,我們是僕人。
心理學家在過去數十年的大量研究表明,人與人智力或性格上的差異,至少有一半左右,是由基因決定的。如果一對雙胞胎,剛出生就被分開,在不同的環境中長大,他們的性格還會非常一樣。即使是同在一個屋檐下,親生孩子和養子之間的差異,幾乎和大街上隨便抓到的兩個人之間的差異一樣大。 好家長造就好孩子嗎?

不過,不是還有50%的環境因素嗎?至少有一半的機會,我們能夠把握孩子的命運。流行的教育理論告訴我們,有大量的“科學研究”表明,好家長造就好孩子。

寫給無比焦慮的父母:孩子的成長需要時間


第一,這些研究確是發現了家長行爲和孩子表現之間的相關性,但相關性不等於因果性,我們怎麼能夠證明這背後的確有因果關係呢?即便是有因果性,會不會反而是好孩子造就好家長呢?嘴甜的孩子自然得到父母的更多疼愛,不聽話的孩子自然會讓家長更煩躁着急。孩子的性格不同,家長的反應各異。誰是因,誰是果?
第二,這些研究其實僅僅證明了,家長的行爲和孩子在家裏的表現之間的相關性,家長真的知道孩子在外邊究竟怎麼樣嗎?難道這樣的例子還少:家裏的小霸王,到了學校裏反而是個受氣包,家裏的悶葫蘆,到了同學那裏卻神采飛揚?
環境確實很重要,在一定年齡之後可惜最重要的不再是家庭環境。一位特立獨行的心理學家哈里斯(JudithRichHarris)寫過一本書《養成假說》(TheNurtureAssumption)。她在這本書中指出,在決定孩子性格的外部環境中,同齡人的社會環境比父母提供的家庭環境重要的多。
孩子們知道,聽家長的話是沒有用的,他們早晚要出來混,混的好不好,不在於家長滿意不滿意,而在於同齡人接受不接受。一到自己的世界中,孩子們就會自動地找到自己的角色:有人是領導者,有人是追隨者,有人是社交明星,有人是宅男宅女。
如果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孩子們彷彿是預裝了兩套操作系統,他們會自動地在兩套操作系統之間切換。家長管得嚴,在家自然聽父母的話,但一到了學校,那言行舉止就得遵守孩子間的社會規範了。那是孩子們自己的世界: 作爲家長,你再上心,再有能耐,也鑽不進去,幫不了孩子。你所能夠做到的,無非是爲孩子創造一個適宜的環境,讓他或她能夠找到和自己差不多的孩子,不會感到緊張,不會受到歧視。
“如魚飲水,冷暖自知”,什麼是適宜的環境,只有孩子自己知道。在一個人人都是“牛孩兒”的環境裏,你的孩子如果不夠聰明上進,他會處處遭白眼。在一個全部都是鄉下孩子的環境裏,如果只有你的孩子是城裏來的,他同樣會被人嘲笑。 “培養孩子需要一個村莊”
哈里斯談到,如果把如今流行的育兒理論放在廣闊的歷史背景下,就能看出它們有多麼荒誕。在傳統社會中,家長對孩子的最大職責是把他們養大,吃飽穿暖,但怎麼教育他們,那不是父母的責任。

非洲部落有一句諺語:“培養孩子需要一個村莊”。孩子們和孩子們玩耍,孩子們到別人家串門,這些社交的經驗,對他們的成長才是最重要的。賈傑德?戴蒙德(JaredDiamond)在他的新書《昨日的世界》(TheWorldUntilYesterday)中也談到,現代社會在哪些地方需要向傳統社會學習。如果說在公共衛生、防範傳染病等方面現代社會要更加先進,那麼在教育孩子方面,現代社會可能比傳統社會還要更加矇昧。

於是,我們就成了最焦慮的父母。教育孩子本來是一件賞心悅目的事情,如今則變成了一種沉重的負擔。父母幾乎要把除了工作之外的所有時間都花在孩子身上,付出了無數的時間、精力和金錢,結果,卻看不到一點成就。美國記者塞妮爾(JenniferSenior)在一本新書中感嘆,教育孩子成了一件“有樂無趣”(Alljoyandnofun)的差事。

那我們該怎麼辦?難道我們應該對孩子撒手不管嗎?

當然不是。孩子是你家庭中的一員,他們理當得到你的愛。但是,你愛你的丈夫或妻子的時候,你愛你的父母的時候,可曾想過要“教育”他們,“改造”他們?如果不能“教育”他們,“改造”他們,難道你就會不再愛他們?內心深處,你難道真的想按照自己的一廂情願,而非孩子的本來性情,來“改造”自己的孩子?如果是這樣,那麼我們都去支持“基因工程”,以後就像訂午餐一樣,預訂出自己心目中的“完美孩子”,豈非最好?

孩子是上寄宿學校還是走讀學校,母親是專門在家帶孩子還是出去工作,孩子是一歲的時候學會說話還是一歲十個月學會說話,到上小學之前會背乘法口訣表還是不會背乘法口訣表,孩子考試考了一回第一,或是考試考了一次不及格,這一切的一切,都不重要。焦慮的父母只能讓孩子感到更加緊張。孩子的成長需要時間,你的生活也需要時間。

試試看,能不能把你一顆焦慮的心輕輕地放下,去體會那種只用眼光欣賞,不去動手改造,只提供鼓勵和支持,不強加壓迫和重負的父母之愛。你沒有必要費心跟別人證明自己是一個好的父母,沒有人比你更知道,你是愛他們的。血脈中無聲地靜靜流淌的就是你對他們的愛,即使別人看不到,即使孩子沒感覺。

孩子是在父母家裏暫住的客人,總有一天,他們就會離開我們。趁着他們還在,讓我們珍惜在一起的時光。你會在睡前給小寶貝講一個童話故事,那只是因爲你想要體會這種互相依偎的美妙時光,跟他或她的大腦發育,一點關係都沒有。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