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營養食譜 > 中醫養生 > 豬牙皁的功效與作用及毒副作用

豬牙皁的功效與作用及毒副作用

來源:育娃網    閱讀: 8.8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豬牙皁的功效與作用

主治:祛痰開竅,散結消腫。用於中風口噤,昏迷不醒,癲癇痰盛,關竅不通,喉痹痰阻,頑痰喘咳,咯痰不爽,大便燥結

1、溫肺祛痰:豬牙皁辛開溫通,具有強烈的化痰作用,故可用治痰積,胸悶痰喘等症。

2、通竅開閉:豬牙皁辛開溫通,即有強烈的化痰作用。又有較好的通竅開閉作用。可用之治療氣鬱痰壅口噤,痰氣鬱滯發癲,痰蒙清竅喉中痰鳴。

3、消積除滿:《本草綱目》載:“皁角,味辛而性燥,氣浮而散,吹之導之,則通上下諸竅。”《本草經疏》亦云:“皂莢,利九竅,疏導腸胃壅滯,洗垢膩。”故臨牀也用之消積除滿,治療一切陽邪積滯,如《景嶽全書》中即用本品與大黃相配。用以治氣積、血積、蟲積、食積,傷寒、實熱祕結等證。

4、去痰作用:含皁甙類的物質,能刺激胃粘膜反射性的促進呼吸道粘膜粘液的分泌,產生去痰作用(噁心性祛痰藥)。在貓身上,皁甙確能使呼吸道分泌作用加強,但較前胡、桔梗爲差,持續時間較短。

5、抗菌作用:在試管中,皂莢對某些革蘭氏陰性腸內致病菌有抑制作用;水浸液在試管內對某些真菌有抑制作用。

豬牙皁的功效與作用及毒副作用

豬牙皁藥用選方

①治卒中風,風涎潮於上膈,痹氣不通,昏昏若醉,形體惛悶,四肢不收,或倒或不倒,或口角似利微有涎出:豬牙皁角四挺(削去黑皮),晉礬一兩。二味同搗羅爲細末,再研爲散,如有患者,可服半錢,重者三字匕,溫水調灌下,不大嘔吐,只是微微涎稀冷出,或一升二升,當時惺惺,次緩而調治,不可便大段吐之,恐過,傷人命。(孫用和救急稀涎散)

②治中風口噤不開,涎潮壅上:皁角一挺(去皮),豬脂塗炙黃色,爲末,每服一錢,溫酒調下,氣壯者二錢,以吐出風涎爲度。(《簡要濟衆方》)

③治諸竅不通,因氣、因痰、因風、因火,暴病閉塞者:豬牙皂莢(去皮、弦、子,炒),爲細末,吹入鼻內即通。(《本草匯言》)

④治卒頭痛:皂莢末吹鼻中,令嚏則止。(《斗門方》)

⑤治腦宣:皁角(去皮、弦、子)蜜炙捶碎,水中揉成濃汁,熬成膏子,鼻內搐之,口中咬箸,良久涎出爲度。(《儒門事親》)

⑥治風邪癇疾:皂莢(燒存性)四兩,蒼耳根莖葉(日干)四兩,密陀僧一兩。爲末,成丸梧子大,硃砂爲衣,每服三四十丸。棗湯下,日二服,稍退,只服二十丸。(《永類鈐方》抵柱丸)

⑦治急喉閉,逡巡不救:皂莢(去皮子)生半兩,爲末,每服少許,以箸頭點腫處,更以醋調藥末,厚敷項下,須臾便破,少血出即愈。(《靈苑方》)

⑧治咽喉腫痛:牙皁一挺(去皮,米醋浸炙七次,勿令太焦)。爲末,每吹少許,八咽吐涎即止。(《聖濟總錄》)

⑨治咳逆上氣,時時唾濁,但坐不得眠:皂莢八兩(颳去皮,用酥炙)末之,蜜丸梧子大,以棗膏和湯服三丸,日三夜一服。(《金匱要略》皂莢丸)

⑩治一切陽邪積滯,凡氣積、血積、蟲積、食積、傷寒、實熱祕結等證:牙皁角(耖微黃)一兩六錢,川大黃一斤。上爲末,用湯浸蒸餅搗丸,綠豆大,每用五分或一錢、或二、三錢,酌宜用引送下,或用蜜爲丸亦可。(《景嶽全書》百順丸)

⑾治大小便不通,關格不利:燒皂莢細研,粥飲下三錢。(孫思邈)

⑿治霍亂轉筋:皂莢末,吹一小豆入鼻中,得嚏便瘥。(《梅師集驗方》)

⒀治足上風瘡作癢甚者:皁角炙熱烙之。(《綱目》)

⒁治腎風陰癢:稻草燒皁角,煙燻十餘次,即止。(《濟急仙方》)

⒂治卒外腎偏疼:皂莢和皮爲末,水調敷之。(《梅師集驗方》)

⒃治鼻齆:炙皂莢,末之,如小豆,以竹管吹鼻中。(《千金方》)

⒄治小兒頭瘡粘肥及白禿:皁角燒黑,爲末,去痂敷之。(《衛生雜興》)

⒅治吹乳:豬牙皁角(去皮、弦),蜜炙爲末,酒調服之。(《袖珍方》)

⒆治風熱牙痛:皁角一挺,去子,入鹽滿殼,仍加白礬少許,黃泥固濟,煅研,每日擦之。(《楊誠經驗方》)

⒇治腳氣腫痛:皁角、赤小豆。爲末。酒醋調貼腫處。(《永類鈐方》)

豬牙皁的功效與作用及毒副作用 第2張

豬牙皁毒副作用

皂莢所含的皂莢苷有毒,對胃粘膜有強烈的刺激作用,胃粘膜被破壞而吸收中毒,故用量過大,誤食種子或豆莢,及注射用藥均可致毒性反應。初感咽乾、上腹飽脹及灼熱感,繼之噁心、嘔吐、煩躁不安,腹瀉,大便多呈水樣,帶泡沫。並有溶血現象,出現面色蒼白、黃疸、腰痛、血紅蛋白尿及缺氧症狀等。同時出現頭痛、頭暈、全身衰弱無力及四肢痠麻等。嚴重者可出現脫水、休克、呼吸麻痹、腎衰而致死亡。

用藥禁忌:

體弱者及孕婦忌服。兒童忌用

咯血、吐血患者禁用。有出血傾向者忌用

惡麥門冬,畏空青、人蔘、苦蔘。

年老氣虛人忌用。

陰虛痰盛,熱極生風者禁用。

豬牙皁的功效與作用及毒副作用 第3張

孕前飲食禁忌
飲食常識
美食文化
飲食調理
中醫養生
美食資訊
奶粉知識
四季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