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營養食譜 > 百科知識 > 中國家庭教育缺什麼

中國家庭教育缺什麼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5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世界各國的家庭教育中,中國父母對孩子的溺愛程度當仁不讓地名列前茅。這種溺愛,是人性之中愛的一種畸形心理,當這種非常態的愛被放大後,溫柔就會變成一副枷鎖,疼愛就會化做一個圈套。除了溺愛,中國父母們對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忽視也相當可怕。在這方面,很多父母按照他們的思維方式,不去顧及孩子愛玩的天性,一味地學死知識,一味地命令式教育,將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堅持性和創新能力等非智力因素拋之腦後。可孩子畢竟是孩子,又豈能找出一個藉口,去挑戰和反對瞪着大眼、攥着拳頭、攜帶着中國傳統文化因子的家長的種種威嚴?

中國家庭教育缺什麼

第一章 人性之愛欠缺精髓,同時忽視非智力因素的培養

世界各國的家庭教育中,中國父母對孩子的溺愛程度當仁不讓地名列前茅。這種溺愛,是人性之中愛的一種畸形心理,當這種非常態的愛被放大後,溫柔就會變成一副枷鎖,疼愛就會化做一個圈套。除了溺愛,中國父母們對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忽視也相當可怕。在這方面,很多父母按照他們的思維方式,不去顧及孩子愛玩的天性,一味地學死知識,一味地命令式教育,將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堅持性和創新能力等非智力因素拋之腦後。可孩子畢竟是孩子,又豈能找出一個藉口,去挑戰和反對瞪着大眼、攥着拳頭、攜帶着中國傳統文化因子的家長的種種威嚴?

1. 錯位的人性之愛

2. 愛的精髓

3. 自立是成才必由之路

4. 給孩子真正的支持

5. 讓孩子走出愛的牢籠

6. 成功真正的動力之源

7. 神童的悲劇

8. 孩子爲什麼害怕考試

9. 雙輪驅動的教育模式

第二章 心靈關懷缺失,扼殺獨立人格的成長

自古至今,中國人從來不缺乏智慧,但我們對於創新能力、應變能力和競爭能力的缺乏,卻是毫無疑問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但如果我們的老師從小就遭受着一種心靈施暴的教育方式,而陳舊的理念並沒有隨着社會的發展而更新,等到教育的重大責任再次落到他們身上時,我們所享受的待遇將是多麼可怕呀!可以負責任地說,我們的孩子,在第一任老師的培養下,完全沒有樹立起獨立的人格。這不是父母的錯誤,而是中國家庭教育的悲哀。

1. 蘋果裏面的星星

2. 最寶貴的財富

3. 誰在扼殺創造力

4. 孩子最需要的東西

5. 散落已久的心靈關懷

6. 家長與孩子的雙邊思維

7. 從保護到傷害的距離

8. 打通天塹的終極方案

第三章 人生觀教育扭曲,成爲變相拜金主義的誘發因素

在中國家庭教育下長大的孩子,對於物質刺激這個詞語一定並不陌生。據瞭解,這好象是中國父母們獨有的殺手鐗:考試成績全部85分以上,給孩子買飛機玩具和酸奶;要是能在全班排名中進入前三,獎勵100塊錢。反此種種,方式不同,但刺激效果卻驚人的相似。當人生觀的追求轉化成物質上的貪婪,我們又從何談起獨立的競爭意識和健全的人格呢?在孩子的心靈裏,這是一種變相的拜金主義誘導,也許正是從這一刻起,一道腐敗的大幕已經悄悄拉開。

1. 大行其道的物質刺激

2. 物質激刺的癮效應

3. 誰在損害誠信

4. 物質陰影下的心理貧困

5. 扼殺的競爭意識

6. 物質鬧劇下的人格缺失

7. 拜金主義的濫觴

8. 營養豐富的成長食糧

第四章 教育手段單一,家長演變爲應試教育的同謀者

誰都知道,應試教育的填鴨式教學是不對的。但對於等好成績都等紅了眼的父母們來說,他們管不了這些,他們最舒服的感覺和稱心的方式就是全力支持學校教育,做好應試教育的同謀者。放學回家剛放下書包,父母第一句話就是,你們老師佈置的作業完成了嗎,就想去玩兒!你們老師不是讓你寫五十遍新字詞嗎,你寫了幾遍了?這是每個人都經歷過的,也是每個人都服從過的。現在想來,是不是很搞笑?

1.無處不在的體罰

2.那些欠缺的東西

3.愛子名義下的另類體罰

4.被摧毀的自尊心

5.被損害的親子關係

6.以暴制暴的野蠻傳承

7.被混淆的是非邊界

8.應試教育的同謀者

9.養與教的畸形發展

第五章 教育朝令夕改,缺乏教育目標的遠景性和階段性

這大概不能全怪中國家長,因爲很多家長還在爲生存奔波。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就是今天他們覺得當官好,就對孩子說好好學習,爭取以後做大官;明天他們如果覺得寫書賺錢,就會買來一堆文學作品,讓孩子發奮讀書。當然,家長自身的素質也大不相同,相應出的做法也會不同程度地出現差別。即使如此,中國家庭教育對孩子未來教育模式和教育方向缺乏遠景性和階段性,或者有了針對性沒了方向性等等顧此失彼、朝令夕改的行爲方式,是不用懷疑的。

1.好孩子的定義

2.未來的人才標準

3.家庭教育的一貫性

4.家長的支配意識

5.孩子的自主意識

6.尊重孩子的學習興趣

7.讓孩子獨立學習

8.打造孩子的宏偉藍圖

第六章 家庭觀念淡漠,孩子是家長最熟悉的陌生人

如果說以上五個方面更多是從孩子的幼年教育出發,那麼以下五個方面則更多關注家長們對長大孩子的教育。隨着孩子長大,分歧誕生的是,一方面孩子迅速成長,新環境和新朋友等人際關係不斷確立和穩定,而另一方面是家長對孩子的陌生。經常不見面,見面後又只是不冷不淡地說幾句客套話而已。最終,孩子成爲家長們最熟悉的陌生人。熟悉的,是孩子的過去;陌生的,是孩子的精神和未來。

1.從歷史中走來

2.靜悄悄的變化

3.課業的困窘

4.品德缺陷的養成

5.價值觀念的扭曲

6.心理孤獨與情感封閉

7.被破壞的親情

8.負面的楷模效應

9.重拾親情教育的法寶

第七章 未來定位模糊,孩子淪爲家長實現未泯理想的工具

現在的家長,從幫孩子選小學開始,甚至不惜跑路子拖關係,再進重點中學,然後孩子考上大學了,回家問父母,我應該填報什麼志願啊?這就是中國的孩子。再過幾天就要踏進大學校門了,還得回家問問父母要選擇什麼專業!此種後果,完全是中國式家庭教育的惡果:由孩子被動地聽家長吩咐,逐漸深化,趨向同化,最後到向家長詢問,終於淪爲家長實現他們未泯理想的工具。

1.家長的圓夢之旅

2.夢想之間的差別

3.愛的暴力

4.新時代的拔苗助長

5.創造力的毀滅

6.信任孩子的選擇

7.針對天賦的正確開發

8.讓孩子的夢想騰飛

第八章 道德教育淪陷,家長和學校教育一起陷入超級空白

這個話題不妨和我們提倡的“以德治國”結合起來,那樣會更加精彩,也會更加顯示出中國對於道德問題的無奈。在中國家庭教育裏,最被重視的是智力因素,至於其他的德、體、美、勞等方面的發展,甚至連學校教育都是一紙超級空文,那又怎麼去要求家長呢?小時候發的紅獎狀裏寫得清楚:該生在本學期之內,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成績優秀,特此獎勵,以茲鼓勵。但實際是什麼?不過只是因爲我的試卷被打了100分,僅此而已。

1. 乏德社會的尷尬

2. 誰在摧毀道德

3. 道德教育的雙重空白

4. 孩子心理的雙重性

5. 道德榜樣的力量

6. 德育爲智育之先

7. 精神層面的無條件關愛

8. 行之有效的正面引導

9. 自尊與他尊

10. 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第九章 生活訓練短缺,氾濫的物質支持掩蓋教育觀念不足

這與溺愛有關,但又不完全相同。如果說孩子從小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會因家庭的不同而產生差異的話,那麼當孩子長大成人,獨自在外地念書時,近乎氾濫的物質支持就開始了。通常情況,孩子從小所接受的金錢等物質來源大概有以下幾種:一是成績達標後的“獎金”;二是幫父母買東西找回的零錢;三是家長每天給的飯錢和坐車費用;四是親戚朋友給的獎勵,特別是過年時的壓歲錢;五是節假期間打的小零工。大體上的這些來源,卻根本無法跟父母提供的物質支持相提並論。物質支持無可厚非,可一旦氾濫,被金錢左右頭腦的人,行爲往往是可怕的。

1. 孩子的畸形消費誰之過

2. 尷尬的理財教育

3. 孩子不良的消費行爲和習慣從何而來

4. 中國學校的消費教育

5. 中國家庭的理財教育

6. 不要“羞於談錢”

7. 如何教孩子理財

8. 瞭解孩子的理財心理

9. 簡單實用的理財教育技巧

10.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

第十章 性教育近乎空白,成爲孩子順利成長的絆腳石

中國教育直到現在,也沒有找到一條合適的性教育方案。要是歸根溯源,挑出家庭教育的毛病來,似乎有失偏頗。在日常生活中,作爲父母,通常會變着法地迴避性教育問題。而學校教育就彌補這一點了嗎?答案也是否定的。在這樣的前提和基礎下,面對一些性知識幾乎爲零的孩子,以至於發生什麼未婚媽媽、青少年性暴力犯罪等等現象時,除了深刻思考我們教育的失敗之外,我們已經沒有必要去討論它們帶來的危害了。家庭教育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也是每個人永久的學校。

1. 諱目如深的題目

2. 孩子的“性路歷程”

3. 每時每刻的性教育

4. 前期的家庭性教育

5. 後期的家庭性教育

附錄:家長應該知道的6種教育方法

1.爾·威特:全能教育法

2.塞德茲:天才教育法

3.M.S斯特娜:自然教育方法

4.蒙臺梭利:特殊教育法

5.鈴木鎮一:才能教育法

6.多湖輝:實踐教育法

前 言

誰決定孩子的命運

“孩子聰慧或愚鈍、成績優秀或糟糕、品質高尚或低劣、人格健全或殘缺,一切都流轉變化,但它們似乎總是被什麼東西決定着,就像是已經註定了一樣。”

——阿德里安·愛爾維修《論精神》

再也沒有比教育更讓家長激動的詞語了,在當下的生活中,我們的家長几乎天天提到它,無時無刻不聽到它。但是,關於如何才能將孩子教育得更好,卻是一個難乎其難的問題。

爲了幫助理解這一謎題,我們不妨再聽一聽法國教育家阿德里安·愛爾維修的理性思辨:

從孩子一獲得生命和運動能力的時刻,教育就已經開始了。模仿與追隨是人的天性,於是他們的真正教師,其實是他們周圍的對象,他們的全部觀點、意識、習慣、性情……都是從這些教導者之中得來的。

現在我們明白,教育的真正意義何在了。

教育,是讓一切孩子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逐步獲得正確的心智、美德、與天才,讓正常的孩子日趨偉大,讓有缺陷的孩子獲取幸福。其前提是,我們必須掌握一種締造偉大與幸福的工具,這種工具正是正確而科學的教育方式與環境,而每個孩子都只是教育下的產物。

從這個意義上說,有着怎樣的教育,也就有着怎樣的孩子。

因此,這一締造未來的教育過程,從時間上講,開始於孩子降生的那一刻;從空間上講,則是處在孩子接觸的第一個環境——家庭。

當我們瞭解了這一切之後,不妨自問一下:

在當下的中國,我們的家庭教育,可曾達到了足夠的高度,足以爲我們的孩子締造偉大與幸福?

在許多中國父母看來,他們無不用自己的全部心血,去爲子女鋪墊一條成功之路,願意爲其提供最充足的資源支持,然而最終的結果卻是——滿意者少,失望者多。

看到這樣的現狀,相信沒有人不會感到悲涼。這幾乎是一個民族教育方面的最大悲劇。

也許有許多專家、學者,會爲我們分析出中國家庭教育的無數成功之處,無數家長們也可以現身說法,告訴我們用中國家庭的模式來教育子女,有着怎樣的先天優勢。

但是這些都是無用的,心血是心血,資源是資源,成果是成果。這其實是三個關聯甚少的不同概念。最成功的孩子,不一定享受着最多的心血與資源;反過來,那些不成功的案例中,又有幾個是因爲家長的放任自流與熟視無睹而造成的?

我們有許多的家長,都是“心血癡迷者”,都是“資源迷信者”,總是以爲,我投入了那麼多的心血,我爲孩子提供着那麼多的資源,我爲他締造了最好的教育環境,我的孩子憑什麼不成功呢?

遺憾的是,教育的規律不是這樣運行的,教育環境也不等於時間與金錢的簡單疊加。在孩子複雜而又簡單的心理過程中,在孩子不確定而又有跡可循的成長過程中,無論心血、精力還是資源,都不是決定家庭教育成敗的關鍵。

決定我們家庭教育成與敗的,以至於最終決定我們孩子一生命運的,是我們家庭教育的方式與環境。

當我們認識到家庭教育之於教育整體的意義時,一個嚴峻的問題也就呼之欲出了。

這就是,作爲我們每個人成長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中國的家庭教育究竟存在着怎樣的弊端?或者說,究竟是哪方面的欠缺,才導致了中國的家庭教育,在長時間以來一直問題重重。

總結起來,中國的家庭教育的欠缺與敗筆,集中體現在10個方面:

第一:人性之愛欠缺精髓,同時忽視非智力因素的培養。

第二:心靈關懷缺失,扼殺獨立人格的成長。

第三:人生觀教育扭曲,成爲變相拜金主義的誘發因素。

第四:教育手段單一,家長演變爲應試教育的同謀者。

第五:教育方向朝令夕改,缺乏教育目標的遠景性和階段性。

第六:家庭觀念淡漠,孩子是家長最熟悉的陌生人。

第七:未來定位模糊,孩子淪爲家長實現未泯理想的工具。

第八:道德教育淪陷,家長和學校教育一起陷入超級空白。

第九:生活訓練短缺,以近乎氾濫的物質支持來掩蓋教育觀念的不足。

第十:性教育近乎空白,以至於成爲孩子順利成長的絆腳石。

這些缺乏的因素,有些表面上看起來不過是存在於表層的現象,然而當它們彙集成爲一個民族的共性時,就意味着我們的家庭教育的確出現了令人難以容忍的問題。我們如同駕駛着一艘漏洞百出的陳舊大船,這艘大船可能不會立即沉沒,而是像殘舸一般漂流終日,最終在風暴中粉身碎骨。

令人心驚的是,正是這艘大船,正承載着萬千家庭、甚至於整個民族的希望。

由此,我們才針對存在於現時萬千中國家庭中的現象,從理論上辨清各類心態的由來,找到家庭教育所必須的因素,進一步看到我們的家庭教育究竟缺少什麼,以幫助萬千家長擺脫困惑爲起點,爲我們的孩子提供一場從智慧到命運的成功捷徑。

這是我們這個時代中最偉大的試驗之一,儘管在這場試驗中,任何失敗都是無可挽救的,但繼續將未來的希望投放在問題重重的舊船上,則代表着註定的失敗,而那將是我們絕對無法忍受的情勢。

正因爲我們無可選擇,所以我們必須做出選擇。

當你正準備閱讀中國家庭教育的所有敗筆與欠缺之前,筆者必須開始這樣的敘述——本書正在爲家庭教育注入希望,在這個過程裏,需要的是每一個家長的反思與鼎力相助。

作 者

2009年9月

第一章 人性之愛欠缺精髓,同時忽視非智力因素的培養

在世界各國的家庭教育中,中國父母對孩子的溺愛程度當仁不讓地名列前茅。這種溺愛,是人性之中愛的一種畸形心理,當這種非常態的愛被放大後,溫柔就會變成一副枷鎖,疼愛就會化做一個圈套。除了溺愛,中國父母們對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忽視也相當可怕。在這方面,很多父母按照他們的思維方式,不去顧及孩子愛玩的天性,一味地學死知識,一味地命令式教育,將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堅持性和創新能力等非智力因素拋之腦後。可孩子畢竟是孩子,又豈能找出一個藉口,去挑戰和反對瞪着大眼、攥着拳頭、攜帶着中國傳統文化因子的家長的種種威嚴?

導讀

在我國,有一句俗語叫做:“慈父慈母多敗兒。”

同樣的,在美國也流傳着這樣的說法:“父母越是溺愛孩子,孩子就越是不尊重父母。家庭的環境越是民主,孩子也越趨向於獨裁。父母表現出來的權威越少,孩子就越難於控制。”

儘管這兩種說法都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然而透過這樣的話語,我們仍然可以看到,在家庭教育中,中西方在觀念上並無太大的不同。

然而,在中國實際的家庭教育中,這種觀念的執行卻很難到位,在我們的家庭中,家長“代勞”、“嬌寵”、“有求必應”等現象的存在,使得我們的孩子從小就缺乏最起碼的勞動鍛鍊、缺乏最基本的吃苦耐勞品德,缺乏競爭意識、獨立生存的能力,更缺乏對意志品質的磨練,以及艱苦創業的精神。

這巨石一般的現實,正沉甸甸地壓在我們一代中國人的心上。

在上世紀的一次國際夏令營中,77名日本孩子和30名中國孩子都參與了這項活動,然而在活動過程中,兩國孩子所表現出來的差異,着實令我們每一個人感到心驚。

按照夏令營的安排,這些11到16歲的孩子,每人要負重20公斤,步行前往50公里外的目的地,途中還需要經過若干困難地段。

在這樣的困難面前,我們的孩子許多選擇了退卻,生病之後回到營地睡覺,而日本孩子卻放棄休息堅持到底,在風雨交加的行程中,日本家長將鼓勵留給發高燒的孩子,而中國家長則把自己的孩子拉上汽車……

這樣的一次活動不能說明全部問題,然而我們卻仍然能看到這樣一個重大問題:

在中國的家庭教育中,存在着過於濃重的溺愛成分,這使得我們的孩子從來得不到鍛鍊,得不到磨練品質與意志的機會與環境,更無從獲得競爭與創造意識。

當溺愛成爲中國家庭教育的主流時,另外一個問題也正悄然地浮現出來,這就是我們的許多家長,往往把教育單純地理解爲智力開發,認爲孩子擁有了聰明才智,就註定會大有作爲,以至於許多家長只簡單地將成績單作爲判斷孩子的唯一標準,對在人生中起決定性的非智力因素缺乏認真的考慮,從根本上沒有認識到它的重要性。

那麼,究竟是怎樣的原因,才造成了中國家庭教育中上述兩大問題,又是怎樣的原因,使得這兩大問題愈演愈烈,以至於釀生出許多飽受詬病的社會現象,在今後的家庭教育中,家長究竟應當如何擺正自己的位置,恰到好處地履行自己的職責。

伴隨着我們的探尋,這一系列問題的答案,將會在本章中得到最終的揭示。

1.錯位的人性之愛

父母對自己的子女愛不夠,子女就會感到痛苦,但是過分的溺愛,雖然是一種偉大的情感,卻會讓子女遭到毀滅。

——馬卡連柯

愛,是人類文明中最美好的東西之一,而父母對子女的愛,則更是爲人們稱頌了世世代代。

對於我們的孩子來說,有了父母給予的愛,就可以活得更加溫馨、更加充實、更加幸福,反過來,對於父母而言,孩子是愛情的結晶,也是家庭生活幸福的源泉,更是帶來快樂的天使。

毫無疑問,正是由於這兩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才使得孩子在家長心目中佔據了最重要的位置,也使得父母從孩子一降生開始,就竭盡所能地給予孩子以最大程度的愛,特別是在中國,這種來自父母的愛更是格外濃厚。

我們可以看到,在許多家庭中,年輕的爸爸媽媽們自孩子出生那天起,就開始將完全的生活重心放在孩子身上,對孩子的要求有求必應,對孩子的想法絕無反駁,對於孩子能夠完成的工作一律包辦,似乎只有這樣,才能夠最大程度地表現出自己對子女的愛。

然而,當我們的家長對子女在經濟上極度偏重,在情感上過度依賴,在生活上過分優先的時候,卻在無意中造成了這樣的一個事實。

這些長期處於溺愛中的孩子,由於受到天長日久的格外“優待”,從而在心目中產生了一種錯覺——自己纔是這個世界上的唯一主人。

由於有這種錯覺的存在,才使得我們的孩子在生活上嬌氣十足,在性格上我行我素,在人際交往上人性自傲,在面對挫折時不知所措。

於是我們看到,一個12歲的孩子,竟然不知道怎樣剝皮吃熟雞蛋,因爲剝雞蛋皮的工作從來都是父母代勞的。

一個7歲的孩子,屢屢花錢僱用同學來爲自己寫作業,代替自己值日。

一個已經升入大學的男孩,蓋的被子竟然有四層,之所以如此,是因爲他不會自己洗背面,而是由母親每個月來取走一層,洗好後再來爲其換上。

在一個小學二年級區區30人的班級裏,每天上學由專車接送者,竟然達到了28人之多。

一位處於花季之中的女孩,只因爲父母未能滿足其去香港看明星演唱會的願望,便從高樓之上舍生一跳,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這樣的現象絕非個案,甚至於在我們的生活中已經成爲常態,而這種種令人瞠目結舌的事實,無不反襯出一個問題:

在中國的家庭教育中,家長給予孩子的人性之愛,由於欠缺了最重要的成分,已經在悄然之間錯位,而這種錯位的愛,正是造成今日廣大中國家庭教育失敗的原因。

當我們瞭解到這一問題的時候,就意味着我們探尋的開始——對於父母給予孩子的愛而言,其真正的精髓究竟應該是什麼?

2.愛的精髓

每一個獨立了的兒童,他們懂得自己照顧自己,他們不用幫助就知道怎樣穿鞋子,怎樣穿衣服,怎樣脫衣服,在他的歡樂中,映照出人類的尊嚴;因爲人類的尊嚴,是從一個人的獨立自主的情操中產生的。

——蒙臺梭利

對於愛的精髓,幾乎每一個家長都存在着自己的理解。

在有些家長看來,愛的精髓就在於真心付出,以自己對子女的憐愛之心,做出真正的自我犧牲;在有些家長看來,愛的精髓意味着全力以赴,以自己的全部能力,來滿足孩子的種種需要,尤其是物質生活的需要和慾望。

其實,當我們透過這些說法,看到萬千中國父母奉獻的同時,也看到了中國家庭教育上出現的重大缺失:

所謂愛的精髓,其實很簡單,它只是一種愛的正確表現形式而已。

從家長的職責來說,最重要的就是爲子女提供一個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幫助子女健康快樂地成長。而在這個過程之中,父母便已經將愛無私地給予了孩子。而對於孩子而言,能夠在成長的環境中得到正確的愛,恰當的愛,也就意味着得到了愛的精髓。

那麼,按照這樣的標準,在一個家庭中,愛的正確表現形式應當是在提供良好的家庭環境同時,教會孩子以正確的方式對待自己,對待他人,由此促生出一個具有適應社會能力的孩子。

這樣看起來,對於孩子的成長而言,愛絕不在於“數量”,而在於“質量”,這也就是說,一份高質量的愛,足以令孩子受用終身,反過來,一份欠缺精髓,漫無邊際的溺愛,只能令孩子在過於寬鬆的環境中畸形發展。

然而,就當下中國家庭教育的現狀來看,能夠做到“正確去愛”的家長實在是少之又少,由溺愛而造成的不良後果比比皆是,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局面,很大一個原因在於中國特殊的國情。

就中國而言,在過去的時代中,每一個家庭的物質條件都極其匱乏,家長爲了生活而奔波,從無閒暇顧及子女,甚至於子女也不得不幫助父母來承擔家庭生活的重任。

在最近的20年裏,隨着我國物質生活的極大改善,曾經在少年時代飽嘗困苦的一代人,已經成爲了新一代的父母,由於這一代父母品嚐過物質匱乏所帶來的苦難,因此便不願意再讓自己的子女再爲此折磨,。

在這樣的心理作用下,新一代的父母便很難認真地去思考,如何理智正確地表達自己對孩子的愛,更難以探索教育子女成長的科學方法,我們的家長所能做的,只有儘量滿足孩子的物質要求,儘量屈從孩子的想法,替孩子包辦一切事務。

當我們的家庭教育落入這樣的怪圈時,其本質就不再代表着家長對孩子的愛,更不代表着家長對孩子的教育,而僅僅是家長在爲自己過去所遭受的貧窮與苦難做補償,這樣的補償並不是在自己身上體現,而是在孩子的身上得到體現,孩子此時所代表的身份,僅僅是萬千家長的化身而已。

這種情勢的出現,對中國家庭教育的損害是極其嚴重的。因爲在這種補償機制的作用下,我們的家長不再依據未來社會對人才的基本要求來完成對孩子的培養,反過來,家長們所採取的教養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帶有着明顯的情緒化特點,由此教育出的孩子,其結果是可想而知的。

3.自立是成才必由之路

自立是兒童之自我向社會化道路發展的重要推動力;更爲兒童心理正常發展的必需。一個不能獲得這種正常發展的兒童,終其一生,可能只是一個悲劇。

——陶行知

對於當下的中國孩子而言,想要在未來的社會競爭中立足,絕非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想要讓我們的孩子在長大之後,擁有適應社會的能力,就必須讓孩子從小跟上社會的節奏,從小學會一種“競爭中求生存”的本領。

這也就是說,對於家長而言,其育兒的最終目的之一,就是沿着自強、自立、自主的思路,將一個“自然人”,培養成爲一個能被社會所接納的“社會人”。

毫無疑問,對於一個孩子來說,達到自立自強的目標不僅意味着完成自身的成長使命,同樣還具有社會學與生物學上的雙重意義。

對於一個社會而言,其能夠循序漸進發展的動力,在於不斷有新生的社會成員作爲補充,在這個補充的過程中,新社會成員在完成自立自強目標的同時,也將社會責任逐漸接替到身上,從而達成社會的更新換代。

從生物學角度上來說,這個道理就更加簡單,我們在電視中可以看到,那些新生的幼崽,一生下來就要掙扎着學會自己行走,在一定階段必須學會自我尋食,這正是自立的最好印證。而假如一個種羣繁衍出來的後代,無法做到自我生存,那麼這個種羣也就自然失去了後續的發展空間,等待其的結果,唯有在不斷衰敗中走向覆滅。

由此,我們就找到了孩子成才的必由之路,或者說是孩子成才的必要前提——自立!

反觀當下衆多中國家庭,由於人性之愛嚴重缺乏精髓,導致溺愛因素在家庭教育中大行其道,從孩子一降生開始,我們的家長就爲其包辦一切,於是,就在這種大的氛圍下,許多孩子慢慢由反抗逐漸變得順從,以至於習慣起來,最終形成了依賴性,失去了吃苦耐勞的自立精神。

當我們的家長在生活上對子女百般溺愛,形成對子女的過度保護時,孩子獨立生活的機會就一點點被消磨,其獨立生活的能力也就逐漸退化了。

在美國,一個普遍的現象是,那些三四歲的孩子摔倒之後,家長並不去親自攙扶,而是任由其自己爬起。當家長去市場購物時,往往拉着孩子任期自己行走,絕沒有背抱的現象出現。而我們的家長則總是將孩子放在自己的羽翼下生活,事事包攬,小到一粥一飯、晨出晚歸,大到升學、就業、結婚,這兩種教養態度,無疑形成了極大的反差。

我們不妨想象一下,在這兩種教育態度下成長出來的孩子,其素質、能力勢必存在着極大的差距,假如將一箇中國孩子與一個美國孩子放在同一個競爭的舞臺上,孰勝孰負便很容易判斷了。

4.給孩子真正的支持

我們雖可以靠父母和親戚的庇護而成長,倚賴兄弟和好友,借交遊的扶助,因愛人而得到幸福,但是無論怎樣,歸根結底人類還是依賴自己。

——歌德

衆所周知的香港富豪李嘉誠,其事業之成功,甚至爲全世界所矚目,而他的兩個兒子,都是伴隨着他事業成功之後出生的,那麼,在這樣的優裕環境中,他又是如何保證兩個孩子能夠做到不依父蔭,自立自強的呢?

在這兩個孩子七八歲的時候,李嘉誠對其的自立教育就已經開始了,每當其董事局開會的時候,總是將這兩個孩子叫來參加,併爲他們設立專座,在會後還鼓勵他們提出會上聽不懂的問題,然後給予認真的解答。

同樣的,曾經作爲美國十大財團首富的洛克菲勒先,也在教子方面保持着相似的態度。

在洛克菲勒的家中,特別對孩子們的零花錢做出了限制,在他的家中,零用錢是根據孩子的年齡來發放的:7到8歲的孩子每週0.3美元;11到12歲每週1美元,12歲以上的孩子每週2美元。並且還同時發給每人一個賬本,要求孩子們記錄每筆支出的用途,領錢的時候交給他審查。如果去向清楚,用途正當,就可以增發5每份,反之則要扣除。

在看過這兩個案例之後,我們的思考就此開始。

關於第一個案例,我們得到的問題是,李嘉誠先生爲什麼要讓孩子參與會議?

在許多人看來,作爲一個成功的商人,李嘉誠自然希望他辛辛苦苦建立的商業帝國,能夠得到傳承與壯大,因此對兩個孩子從小進行商業思維的訓練也就自然而然了。

這樣的說法有一定的道理,然而其更深層的含義,卻是在傳授孩子商業經驗的同時,向孩子輸導一種獨立參與的意識,在這種聆聽與詢問的過程中,孩子不僅接受了最直接的職業教育,更能夠培養其以自我爲核心的人生態度。

反過來,在大部分的中國家庭中,我們的家長不僅在衣食住行上對孩子大包大攬,即使在孩子參加集體活動的時候,也往往越俎代庖,承擔起本應孩子自己完成的事情,就像在導讀中我們所提到的那樣——本應自己走完的野營拉練,卻是由家長開着汽車所負擔的。

在我們的家庭教育中,存在着太多此類的現象,當孩子在各種各樣的呵護中成長時,其獨立能力根本無從得到開發,逐漸失去了自信、自立、自強的追求,繼而變成了一個個不堪負擔的“阿斗”。

關於第二個案例,我們得到的問題是:爲什麼以洛克菲勒的財富,還要對區區幾分零花錢做出如此嚴格的規定呢?

其實,這個道理非常簡單:人的慾望是無窮無盡的,孩子從要一塊糖、一分錢開始,慢慢會發展到索要汽車、飛機甚至於許多不切實際的東西。所以當洛克菲勒先生對孩子的零用錢做出限制時,也就意味着讓孩子們懂得了這樣一個道理。

不是每一個願望都是可以輕易實現的,更不是可以不勞而獲地向家長索取的。

反觀我們中國的衆多家庭,儘管其物質條件遠遠落後於西方社會,甚至於許多家庭剛剛解決了溫飽問題,然而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的家長卻仍然對、孩子毫無節制地慷慨,以至於最終不但沒能換來孩子的健康成長,反而使其獨立性極差,嬌生慣養,既不知道勞動的辛苦,更無從適應社會和時代的要求。

9.養與教的畸形發展

兒童需要管教和指導,這是真的,但是如果他們無時不刻和處處事事都在錯誤的管教和指導之下,是不大可能學會自制和自我指導的。

——林格倫

第二個因素就是——在養與教兩大任務之中,我們的家長是否完成了自己的職責。

毫無疑問,關於撫養孩子的問題,中國幾乎全部的家長都能夠盡職盡責,在這一點上,罕有國家或民族能夠與我們匹敵,中國的絕大部分家長,都願意爲孩子付出無盡的關愛,哪怕是最微末的底層民衆。只要有一絲物質上的財富,都願意悉數提供給孩子,只要有最後一絲希望,哪怕竭盡全力,都會不遺餘力地拯救自己的孩子,絕不輕言放棄。

然而,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可以負責任地說,大部分的中國家長,還遠未能做到十之一二。

正如我們前文所說的那樣,在許多家庭中,我們根本看不到書櫃,看不到書桌,看不到飯後坐下來進行自我學習的家長,我們能看到的是永無休止的應酬,四時不停的電視節目,一桌又一桌的麻將,一場又一場的舞會。

當我們的家長停止了自我教育時,當我們的家長不再讀書時,當我們的家長對待學習的態度如此不屑一顧時,又如何能夠保證我們的孩子會有所不同。

即便我們的教育制度有所缺陷,即便應試教育的劣性已經暴露無疑,我們的許多家長都無法推卸自己在“養而不教”上的重大問題。

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常常會聽到這樣的話語——“可惜我當年沒有機會讀書”,或者是“可惜我當年沒有好好讀書”,正是在這種觀念的驅動下,孩子成爲了完成家長未竟目標的工具,“好好讀書”也就此成了孩子必須完成的任務。

然而,我們必須要問的是——對於一個人來說,過去只是人生的一個階段,人生接下來的選擇有許許多多,爲什麼我們的家長卻不願意再選擇繼續學習、繼續充實自己?

當成年人未能以身作則,靜心學習的時候,又如何能夠指望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做到這一點?

當成年人一方面大講道理,甚至濫施暴力的時候,又如何能夠指望我們的孩子擁有主動學習的態度?

當我們的家長沉迷於麻將、留戀於電視、徘徊於酒局飯桌的時候,又如何能夠指望我們的孩子自願自覺地坐到書桌旁?

當我們的家長對學習不屑一顧,對閱讀毫不在意的時候,又如何能夠指望我們的孩子感受到學習與閱讀的重要性?

當我們的家長無法作爲榜樣,展示學習與閱讀的快樂時,又如何能夠指望孩子相信說教?

正是由於這一系列問題的存在,才令許多家長佔不到半分道理,只能指望暴力與責罵,來強制孩子坐到書桌旁,當這樣的情勢存在時,我們的孩子從求知中得不到半分快樂,甚至於厭倦學習,憎惡書本,其原因也就不言自明瞭。

我們必須要承認的是,在當今的社會條件下,知識改變命運絕不僅僅是停留在紙面上的空話,也絕不是流於形式的響亮口號。它是實實在在存在着的事實,然而想要讓我們的孩子自發地認識到這一點,憑藉體罰與暴力是根本不可能的,只有我們的家長真正認識到爲人父母的職責,以及實現這種職責所需要付出的努力時,孩子的學習意識才會被真正地培養起來。

本章後記

對於孩子而言,家庭在其心理髮展上有着關鍵性的重要影響。

家庭是社會的組成單元,近乎於細胞與機體之間的關係,同時也是人類成長最初的成長環境。

在正常的家庭中,每一個家庭成員在情感上互相支持,在心理上互相依賴,在物質上共同享受,正是基於這樣的機制,才使得家庭成爲了每一個家庭成員的避風港與保護地。對於身心尚未健全的少年兒童來說,這一點就更具重要意義。

從孩子的角度來看,處於成長階段的孩子,其性格未能固定、其心理未能成熟,而在這個形成的過程中,任何形式的體罰,都意味着爲其成長注入了畸形的因子。

對於一個孩子來說,其成長過程中受父母的影響極大,父母一次不經意的表揚與鼓勵,可能會讓孩子就此增加一份自尊與勇敢;而一次呵斥與體罰,則會爲孩子增添一份自卑與怯懦。

當我們完成了這一輪的探尋之後,所期待、所需要的並非是反省與悔悟,而是我們的萬千家長,能夠主動地銘記與散播一種健康的教養觀念。當這種觀念能夠在中國所有的家庭中口口相傳時,也就意味着我們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

(以上內容僅授權39健康網獨家使用,未經版權方授權請勿轉載。)

5.讓孩子走出愛的牢籠

動手實踐的意義在於它能夠培養和發揮孩子的創造性和才能。如果我們給孩子安排一條輕便的道路,他們只須飯來張嘴,上課就念書,什麼也不管,這樣我們就會害了孩子,會使聰明人也變成傻瓜。

——徐特立

當我們瞭解到這一切後,就意味着變化的開始,而實踐的價值就此得以顯現出來。

越是不能自立的孩子,家長就越是要主動爲其提供動手實踐的機會,只有更多地動手實踐,才能夠讓孩子逐步擺脫對家長的依靠。同樣的,只有逐漸擺脫對家長的依靠,其自立、自理的能力纔會越來越強。

作爲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保障性力量,家長勢必要爲孩子提供必要的幫助,爲孩子儘量鋪墊較好的生活環境,而同時又要在這個前提下完成對孩子獨立意識的培訓,一方面要求家長儘可能多做,另一方面卻又要求家長少做,如此一來,如何在環境的保障和獨立意識培訓之間尋找一個平衡點,就成爲了我們的家長亟需面對的問題。

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就在於:分清楚哪些事情是應當由父母來完成的,哪些事情是應當由孩子來完成的,總結起來,應當由孩子來完成的事情無外乎分爲三類。

第一類:屬於孩子自己的事情。

通常來講,孩子處理事務的效率比較低,在許多時候,當孩子還沒有及時處理自己的事務時,我們的家長就已經搶先代勞了,久而久之,孩子便陷入了習慣性的等待之中,正如我們所看到的那樣,許多孩子連最基本的穿衣、洗臉都無法獨立完成,其原因就在於長時期的等待中,已經使得孩子不僅喪失了自立的能力,更喪失了自立的願望。

第二類: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家庭生活中,除了孩子自己的事情之外,還存在着許多適合其培養自立能力的家務勞動,這些勞動的共同特點是危險係數小、勞動量小、簡單易行,而這些看似瑣碎的勞動,恰恰構成了家務的大部分。

假如我們的家長有意識地讓孩子從事一些此類勞動,那麼在孩子輕鬆完成勞動的同時,既鍛鍊了其動手能力,同時也對勞動的價值產生了新的認識,由此帶來的是良好的工作能力與工作態度。

第三類:孩子們的集體活動

當孩子進入幼兒園、學校之後,往往會遇到許多有組織的集體活動,比起前兩類事情,集體活動特別是集體勞動的意義尤爲重大。

除了我們提到的各方面鍛鍊之外,由於這類事情往往是由許多孩子共同參與、共同完成的,在這個過程中,孩子不僅可以學會如何與其他成員配合,更能夠增強集體觀念。

由此,我們已經完成了對中國家庭教育中溺愛機制的探討,然而我們的問題遠未結束,在看到我們的家長溺愛孩子的同時,另一個非說不可的問題,也正浮現在我們的眼前。

6.成功真正的動力之源

精神的浩瀚、想象力的活躍、心靈的勤奮,加上智力的強化,構成了天才的全部。

——狄德羅

在我們開始這一節的探尋之前,先來試着回答這樣一個問題。

決定一個孩子成功的關鍵究竟是什麼?

在許多家長看來,智力標誌着一個人卓爾不羣的觀察力,強大的記憶力、準確的思維能力、靈活的想象力、專一的注意力。當一個孩子在這構成智力的五大因素上達到了較高的標準之後,就意味着他將會在自我發展方面獲得極大的成功。

然而,智力僅僅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個指標而已,智力不可能代表孩子發展的全部,舉凡認識不到這個問題的家長,無不會陷入來自多方面的困擾。

我們不可否認的是,智力存在着高低之別,但是當我們看到下面的一組數據時,就會對智力產生全新的認識。

根據我國心理工作者對二十萬人口做出的統計結果顯示,智力特別高的人,僅僅佔到了統計總數的0.3%,同樣的,那些智力特別低的人,也只佔到了0.3的比例。

在美國學者對本國人口智力分佈的統計中,處於正常智力範圍的人羣,佔到總人口比例的80%之巨,把天才與過於愚鈍者的比例疊加起來,也只有區區的4%。

當我們看過上面的數據之後,就會了解到這樣的一個事實:

就人類而言,智力的分佈是兩頭尖少,中間廣多,這也就意味着,絕大多數的孩子,都處在相差無幾的同等智力水平上,而這也就意味着,在智力因素之外,還存在着我們所不瞭解的其他因素。

鑑於這種因素是獨立於智力因素之外的,在這裏,我們將其稱爲非智力因素。

比起智力因素來,非智力因素的概念要寬泛得多,在一個人的活動中,舉凡不直接參與認知過程的心理因素,比如需求、興趣、動機、性格、情感、意志等等。

對於這些因素而言,其作用的機制較爲間接,不如智力因素那樣迅速,同時,由於其存在的隱晦性,不如智力因素那樣明顯,而且,在當下中國的教育體制中,成績是作爲衡量孩子優秀與否的主要標準,綜合這幾方面,就使得我們的家長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往往忽略對非智力因素的培養,以至於造成了種種畸形發展的現象。

7.神童的悲劇

我確實相信:在我們的教育中,往往只是爲着實用和實際的目的,過分強調單純智育的態度,已經直接導致對倫理教育的損害。”

——愛因斯坦

在幾年之前,電視節目上曾經出現過一批比較特殊的孩子。

之所以說這些孩子特殊,是因爲在這些孩子較小的時候,就表現出超乎同齡孩子許多的智力,他們往往可以在極低的年齡階段完成許多繁難的學習任務,比如一歲背誦唐詩,兩歲解出數學難題等等,由此,這些孩子得以脫穎而出,出現在公衆的視線中,登上電視、報刊、雜誌等媒體。

然而,就在這些孩子進入學校之後,一個意想不到的現象發生了。

這些孩子中的相當一部分,都因爲性格上的怪異、愛好上的特殊、情感、意志上的缺點,而被認定爲“不合格”,甚至於被當成“夭折的神童”而再次爲公衆所知。

當我們爲這種現象而惋惜、哀嘆的時候,更應當想到這樣一個問題: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了“神童”的消失。

想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就必須要記住這樣一點,對於一個人的成長而言,智力僅僅是個人素質的一個方面,真正決定其未來的因素,很大程度要依賴於興趣、愛好、意志、性格等方面的非智力因素。

然而,由於現代社會知識化、信息化速度的日益加快,使得整個社會上出現了“知識崇拜”、“人才崇拜”的潮流,而較高的智力水平,是形成高知識人才的最有利條件,由此造成的結果是,每一個家庭都將孩子的智力開發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單純強調智力上的開發,無疑意味着孩子的發展之路變得十分狹窄,而當家長本着急功近利的炫耀心理,爲了實用和實際的目的對孩子進行教育的時候,其結果就更加令人難以忍受。

我們看到,在當下中國的衆多家庭中,許多還在牙牙學語的孩子,就開始了學習的過程、兒歌、唐詩、算術、鋼琴、書法、繪畫、英語、舞蹈、計算機……舉凡我們能夠想到的技能,都有孩子在默默地學習。

從家長的角度看,當自己的孩子掌握一兩項超越年齡、超越智力水平的技能時,無疑意味着孩子在智力上的極大優勢,這種優勢不僅意味着在未來的角逐中可資利用,更是許多家長在茶餘飯後炫耀自己教子有方的資本。

於是,當個別孩子實現了“神童”的目標之後,越來越多的家長便投身於這場人爲的“造神運動”中來,如此周而復始,最終便導致了我們整個民族的家庭教育,完全陷入了單純強調孩子智力開發,甚至是技能開發的怪圈之中。

在家長們浮躁而又急功近利的思維背後,受到傷害的卻是我們的孩子。

我們知道,每個孩子的興趣愛好不可能保持一致,當家長過分強調智力因素的培育時,受到傷害的就註定是這些非智力因素,從這個意義上說,無論是那些人爲打造的“神童”,還是未能達到“神童”目標的孩子,絕大多數都在這種被動學習的過程中遭到了興趣、愛好上的扭曲。

當一個孩子在這些方面長期受到壓制的時候,其心理上所遭受的損害也就無需贅言了,於是,一個個原本被捧入雲霄的“神童”,在加入了學校生活之後,其心理上驕傲、偏執、缺乏耐心的障礙性問題就都顯露了出來,神童的夭折,也就成爲了必然。

8.應試教育的同謀者

向人灌輸大量膚淺的知識,不出差錯地背誦大量教科書,是既不可能提高人的智力水平,又不可能對人有所裨益的,而在這個過程中,任何強迫的行爲,都意味着對社會的犯罪。

——龐勒·古斯塔夫

時至今日,我們幾乎可以認定,現階段絕大多數中國孩子的學習條件,要比以往任何時代都好,然而目前中國孩子的學習熱情,卻要比以前任何時期都更糟糕。在不少家庭中,已經出現了孩子嚴重厭學,完全痛恨書本、學校、考試的地步。

從範圍上看,厭學現象的出現,不僅僅存在於學習成績不佳的孩子中,即使在那些好學生心中,學習同樣是一件令人討厭的苦差事。根據近期一項抽樣調查的顯示,在接受調查的3000名中小學生中,只有不到7%的孩子表示喜歡學習,有將近八成的孩子,明確表示反感學習或極度反感學習。

正因爲如此,在家長體罰孩子的理由中,“學習態度差”與學習成績不佳,是最常見的兩條。

當我們的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態度大加鞭撻的時候,大概有兩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正在悄悄地被家長忽略掉。

第一個因素就是——孩子所接受的教育,是否已經違背了規律?

對於我們的教育而言,其已經演變爲以考試爲導向的死板程序,當我們的孩子生存在這種體制下時,他們從一生下來,就要必須大量地強化各種課本中的知識。

從小學到初中,再從高中到大學,我們的孩子除了死記課本之外,獨立思考能力和個人意識從來派不上用場。這樣的教育,對其而言只相當於背書和服從。

對於這樣的教育而言,其對孩子的戕害已經存在於肉體與精神的雙重層面,而當我們的家長用體罰的手段,來驅使孩子放棄掉應該享受的童趣與歡樂,坐到書桌前死啃書本的時候,就意味着已經成爲了應試教育的同謀者。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應試教育制度是最深層的幕後肇始者,書本、學校與家長是迫害的實施人,體罰是最殘酷的迫害手段,只有我們的孩子,成爲整個悲劇中唯一的受害人。

然而,單純地就這一點對家長來進行批判,未免有失偏頗,特別是在教育現狀已經惡化到極致的時候,家長也被捆綁上了惡性競爭的大船,正如一位母親所說“不是媽媽在逼孩子,而是教育現狀在逼媽媽。”

然而,不論我們的家長曾經做過什麼,對於我們的家長而言,無論有怎樣的藉口與出發點,殘忍的體罰與野蠻,都不應當取代對孩子的尊重與教導。由此,我們就必須引入第二個因素,來揭示最深層的問題所在。

3.愛子名義下的另類體罰

當一個人不願意改變想法,不願意學習新知時,就意味着陷入了最大的愚昧,缺乏新知可以學習,缺乏學習的願望則意味着愚昧,和先天殘疾一樣,愚昧是無藥可救的。

——佚名

在最近的教育新聞中,最引人注目的當屬山東臨沂的心理治療中心,採用電擊法治療兒童“網癮”的事件。

在這個所謂的治療中心內,被稱爲“醫生”的楊永信,不僅採用電擊,還採用強制吃藥、暴力毆打等手段,一次一次對前往進行治療的孩子,進行着精神與肉體上的雙重傷害。

一位叫做小雪的女孩子,曾經12次被電擊,每次電擊都被七八個人強行按住,在嘴裏塞入牙套以防咬舌,最終無以忍受這種折磨,逃離了這個所謂的“網戒中心”。

這樣的現實令我們驚訝,在過去的時代裏,落後鄉村中的孩子在發高燒的時候,往往會被認定爲邪祟附體,於是便被送往巫醫神漢處用棍棒抽打、用鋼針刺體驅邪,最終導致的是一個個生命的消亡。

每當我們回憶起這些往事的時候,總是會痛恨於人們的愚昧與野蠻,巫醫神漢的罪惡。然而我們可曾想過,對於我們的孩子來說,所謂的“網癮”,與邪祟附體在定義上有何不同?而這位使用無證無照器材的所謂“醫生”,又與巫醫神漢有什麼區別?用電擊的方式來治療,又和用棍棒毆打,鋼針刺體的方式存在着怎樣的差異?

一個藉着造福家庭之名,行斂財害人之實的所謂“醫生” ,卻能夠在短短几年的時間內,收治了數萬個孩子,僅收取的治療費用就將近億元。爲什麼會有如此之多的家長,甘願付出來之不易的金錢,讓孩子受心靈與肉體上的雙重傷害。這其中蘊含的深意,纔是最值得我們探尋的。

在家長看來,孩子沉迷於網絡,無疑是一種背離了正常人行爲模式的精神疾病,出於對孩子的愛心,出於對孩子未來的負責,我們的家長才心甘情願讓騙子以殘暴的行爲施加於孩子,藉此來取得自己心理上的慰藉。

然而,我們的家長大概不曾想到的是,把“網癮”視同爲精神疾病,本身在概念上就已經大錯特錯了。

當我們的成人世界與主流社會,面對着日漸繁盛的網絡世界手足無措、感到無所適從的時候,當我們的家長與新興文化無法合拍而感到恐懼的時候,這種情緒上的憂患就被投放到了孩子們的身上。

於是,爲了疏放這種內心的恐懼與憂慮,以關愛爲名,行懲戒之實的體罰過程就此開始了。和往常不同的是,這種新式的家庭體罰,只是將執行者換成了旨在斂財的所謂“醫生”,而肇事者卻仍然是擔負着教子、愛子之名的家長。

從家庭教育的角度來看,完成對孩子的教育是一個長效的機制,這不僅要求家長投入大量的時間、金錢,更需要投入無法量化的精力。而當我們的家長或不願、或不能、或無此觀念來持續這場漫長的教子過程時,他們就會選擇以最省力、最經濟、最短期、最愚昧的方式來完成對孩子的教育,希望藉此一勞永逸。

網戒中心的悲劇,只是中華民族家庭中教育手段單一現象的一個反映,我們並不能指望在短期內會有所改變,然而當我們進行這樣的探尋時,其目的就是爲了讓有可能做出改變的家長改變,讓未來將要撫育孩子的準家長改變,爲了讓現階段正在受到變相體罰、變相摧殘的孩子得以解脫。

對於教育而言,有一句名言堪爲萬古不滅的真理——沒有不是的子女,只有不合適的父母。當我們將這一點銘記在心的時候,也就意味着我們的家庭教育將會走向一個新的開端,這不僅意味着諸如楊永信一類的江湖騙子無以爲繼,更意味着萬千中國孩子的福音。

4.被摧毀的自尊心

由於痛苦,而將自己看得太低,這是一切自卑的根源所在。

——斯賓諾莎

當我們的探尋行進到這一層面時,揭示體罰可能造成的傷害,就成了我們最急迫的任務之一。

單就人格而言,孩子與成年人是平等的主體,正因爲這一點的存在,每一個孩子生來就有權利得到尊重。

然而從家庭結構上來講,孩子在物質上要依靠家長,這種獨特的關係,造成了孩子無法與家長對抗。然而,這種依附性並不是牢不可破了,也絕不意味着孩子會因此事事順從家長的意志。

作爲家長來說,無論是體罰、責罵,或是其他的強制性手段,都可以用來改變孩子的行爲,然而卻始終無法藉此改變孩子的看法,也決不可能藉此改變孩子的習慣。

對於孩子來說,其行爲往往有着自己的理由,如果家長不試着去了解孩子行爲的根源,只是根據自己“想當然”的看法,對孩子的行爲簡單地加以判斷,用暴力來壓制孩子的行爲。那麼那些看似起到的作用,其實只不過是孩子懾於強大壓力下的表現而已,在孩子的心中,卻遠沒有真正信服。

更嚴重的是,當體罰成爲了家庭教育中,父母懲罰孩子、督促孩子的手段時,孩子感覺到孤立無援、毫無尊嚴也就在所難免了,而這也就意味一場對孩子自尊心的嚴重損害正在展開。

關於自尊心對於一個人的重要性,我們已經無需贅言,在這裏我們要說的是,每當孩子以逆反的態度來面對家長,因此遭到體罰的時候,都意味着其自尊心正在發揮作用。

當孩子以逆反的態度來面對家長時,正表明了其自尊的存在,就如同一個人在遭受到突然襲擊時,本能地抄起身邊物件抵擋一樣,而這種對抗性的態度,正是保護其自尊心的盾牌。

反過來,如果我們的孩子一旦放棄了這種對抗,無疑意味着其自尊心已經被傷害到了極點,整個人也落入了“破罐子破摔”的境地。正像我們看到的那樣,當我們的家長抱怨孩子沒有上進心,抱怨孩子缺乏主動性的時候,卻沒有想到,正是家長的屢次傷害,才造成了今日的局面。

正因爲如此,如果想要摧毀孩子的自尊心,只需要把體罰的手段反覆執行下去,讓孩子沒有任何反抗的餘地就足以成功。而在這個問題上,我們許多家長的行爲,甚至於更加嚴重。

中國的許多家長都存在着一個誤區,即秉承着“人前教子”的古訓,認爲在外人面前,在外面的公開場合對孩子進行體罰、斥罵,可以加深孩子的印象,讓孩子改掉所謂的“毛病”。而對於這個問題,社會則抱有更令人不齒的寬容性,認爲家長對其子女的管教,社會是無權干涉的。

這兩大因素糾結在一起,便直接釀成了一整套對孩子自尊心的損害機制,其結果只能令孩子在成長中失去前進的動力與勇氣,最終造成無可估量的惡果。

5.被損害的親子關係

你失去了財富,你只失去了一點點,你失去了名譽,你就失去很多,你失去了自尊與勇氣,你就什麼都失去了。

——歌德

事實上,當家長對孩子進行體罰的時候,其對孩子心理造成的損害還遠未完結。

對於孩子而言,每一次承受來自家長的暴力,都意味着一次被孤立、被冷漠、被無視的過程,而當一個人處於這樣的境地時,孤獨感也就油然而生了。

對於任何一個孩子來說,其天性無不渴望着與身邊的人進行交流,然而,在家長的暴力之下,其自尊心持續地受到損傷,也就使得其慢慢地失去了與他人交往的熱情。

當這種內心的孤獨感被固定下來的時候,也就意味着孩子的心靈,已經陷入了濃厚的隔膜之中。在這個時候,把自己與外界隔離開來,反而會令他們感覺到更舒服、更安全。由此,其行爲方式,也就逐漸脫離了正常人的軌道。

當孤獨感深深地影響一個人的行爲方式時,性情上的孤僻也就在所難免了。

就另一方面而言,來自家長的體罰,其言其行都很容易在孩子心目中積累仇恨情緒,而缺乏足夠“情商訓練”的中國孩子,又根本無從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爲。於是,心理上的孤僻與仇恨,在更強烈的外部刺激之下,便很容易轉換成偏激的行爲,從而導致一幕幕“殺父、殺母”悲劇的發生。

我們不妨做一番換位思考,嘗試着設想一下是否有一個成年人,能夠長時間地忍受來自他人長期近乎凌辱的對待?然而,由於孩子的弱小,決定了他們除了默默承受之外,再也找不到其他的選擇。

當家長以愛的名義,用成年世界的規則強行地約束孩子,傷害孩子的時候,卻絲毫也未曾想到,成年人需要遵守的規則,是與孩子完全不同的。

當許多家長親手將孩子培植成孤僻的心理病人時,卻往往又向社會抱怨——爲什麼孩子可以這樣,這種悲劇固然令我們感到心酸。然而,當成年人履行家長的職責失敗的時候,當正常的親子關係卻被心安理得地將這種失敗推卸到孩子身上,既看不出有一絲的歉意與悔恨,更不打算從自己身上尋找原因,這樣的腔調更令我們感到荒唐。

在當今的人類社會,當我們爲一隻流浪貓、一隻流浪狗的生存權而大加宣傳的時候,卻忽略了我們的孩子。作爲活生生的人類個體,我們的孩子卻在暴力的陰影之中委曲成長,並且要承受正常家庭關係破裂的苦難。

就另一方面來講,孩子孕育了家長的希望,尤其在當下中國獨生子女成爲主流的時代,孩子更意味着一個家庭未來的福祉。然而當我們正常的親子關係,在體罰中破裂的時候,也就意味着希望與福祉的終結。

一個孩子的悲劇,就意味着一個家庭的悲劇,而如果這種悲劇在萬千個家庭中出現時,毫無疑問是一個時代的悲劇。

6.以暴制暴的野蠻傳承

野蠻總是產生出新的野蠻,仁愛總是能孕育新的仁愛,這種個性上的相互影響,就是人性的真理。

——斯賓塞

體罰的另一大惡果,就是造成了野蠻在家庭中大行其道,更會成爲堅固的信念,在家庭教育中代代傳承。

當家長向孩子們展示的不是文明,而是暴力行爲的時候,就意味着已經自動地完成了野蠻因子的傳播。

在家長看來,實施對孩子的管教是理所應當的事情,也是家長的職責所在。因此,在他們實施暴力體罰的時候,其心理往往處於心安理得的狀態之中,而這樣的心態,恰恰切合了野蠻的最大特徵,

野蠻第一大特徵就在於,野蠻行爲的實施者,絲毫不會意識到自己的野蠻。我們不妨回顧一下人類的歷史,在那些處於蠻荒時代的部落中,食人族的部族成員們,對於自己吃人的事實絲毫不會感到愧疚與心驚,更不會覺得這樣做有任何不妥。這是因爲在他們的觀念中,吃人與睡覺一樣,屬於完全理所應當的事情。

當家長將體罰、暴力施加於孩子身上的時候,其心態之安然也就不難理解了。在這些家長看來,對孩子實施野蠻的行爲,甚至是完全正確的一件事情。同時,由於野蠻另外一大特徵的存在,保證了這種荒謬的心態得以世代相傳。

對於野蠻行爲的實施者而言,他們從不會像正常人一樣思考,這就使得他們絕不會學會換位思考,絕不可能擁有相同理心。

在許多家長看來,對孩子處以體罰、對孩子實施暴力,完全有着傳統上的依據。

從古至今,體罰的方法一脈相承,即使是野蠻行爲的實施者,在幼年時代也曾經遭受過野蠻的對待,也曾經因此而憤怒、悲傷。然而,當這些人長大成人之後,當他們也成爲父母的時候,當他們擁有了對孩子的主導權的時候,卻全然忘記了自己曾經遭受過的待遇,也全然忘記了自己曾經有過的憤怒與悲傷。因此,也就不會想到我們的孩子,正在重複着自己當年曾經遭受過的屈辱與痛苦。

正因爲如此,野蠻、體罰與家庭暴力的傳統被一代代地保留了下來。正如同野蠻部落的吃人風俗一樣,這種傳統會世代延續下去,每一代人從上一輩人那裏所得到的,是摻雜了大量灰色因素的回憶。

更重要的是,當家長以體罰來對待孩子的時候,它教給孩子的是一種如何對付失敗者、如何對待錯誤、如何面對不同觀念者的方法,這種方法的唯一名字是野蠻,其執行的唯一手段是暴力。

我們不難想象的是,一個從小遭受父母暴力的孩子,當他爲人父母之後,其最有可能出現的結果就是繼續對自己的孩子實施暴力。反過來,一個從小在愛中成長,在循循善誘中學會做人的孩子,也必定會成爲一位成功的好家長,種瓜得瓜,求仁得仁,這種付出——回報式的循環過程,在家庭教育中永遠存在着,特別是對於中國這樣一個家庭觀念至上的國家來說,短時間內,並沒有什麼力量可以撼動它。

7.被混淆的是非邊界

道德準則,只有當它們被孩子自己追求、獲得和親身體驗過的時候,只有當它們變成孩子獨立的個人信念的時候,才能真正成爲孩子的精神財富。

——蘇霍姆林斯基

事實上,對於體罰所帶來的負面效應,在我們的教育理論中同樣有所提及,而在實際的生活中,許多家長也認識到這一問題的嚴峻性。然而在家長們看來,儘管體罰有着許許多多的害處,但其效應也是不可忽略的。

而這一點的存在,也正是體罰手段遲遲無法從家庭教育中消失的原因所在。

然而,實際的情況越遠非如此,指望用體罰手段來取得正面效應的家長,在方法上無疑是走錯了路。

我們知道,孩子對於是非的辨別能力非常之弱,當家長對犯錯誤的孩子處以體罰的時候,捱打的孩子往往會減輕自己內心的愧疚感。在他們看來,自己捱了打,就已經爲自己的錯誤付出了代價,那麼當他們下次這樣做的時候,便極有可能變得心安理得。

就另一方面而言,父母一方面保護孩子、愛護孩子,另一方面卻又對其大施暴力,當這種關愛與野蠻交織起來的時候,很可能會令孩子感到無所適從,既分不清自己行爲的是非邊界,更無法理解家長對自己的明確態度,從而在心理上形成矛盾。

當孩子混淆了對與錯的時候,也就意味着他們在價值觀上的偏失,形成一種“打人也可能有益”的觀念。對於孩子而言,他們尚未能掌握如何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這種觀念的存在,只能令他們在暴力的路上越滑越遠,最終落入毫無希望的野蠻人生中。

8.孩子爲什麼害怕考試

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變成單純學習知識。如果我們力求使兒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專注到功課上去,他的生活就會變得不堪忍受。他不僅應該是一個學生,而且首先應該是一個有多方面興趣、要求和願望的人。

——蘇霍姆林斯基

當智力開發成爲了家庭乃至社會教育的主流時,帶來了另外一個意想不到的問題——孩子的心理恐慌。

所謂的心理恐慌,是基於智力衡量方法的基礎上,與其他孩子對比參照所產生的錯覺。這種衡量孩子智力優異與否的方法,就是爲我們所熟知的考試製度。

在這樣的衡量方法下,學校關心的是升學率,家長看重的是考試成績,而成績單就成爲了衡量孩子智力優異的唯一尺度,於是,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家裏,我們的孩子不得不爲了證明自己的智力,而一遍遍地溫習考試所需掌握的知識,在這個過程中,不惟創造精神無從展示、興趣愛好無從發揮,甚至就連最基本的心理健康,都無法得到保證。

我們看到,那些語言與數學邏輯智能不夠發達的孩子,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家裏,都很難得到認可和欣賞,許多擁有強烈自尊,良好自信、靈活創新能力的孩子,可能僅僅因爲在語文和數學的學習上難以適意,便要揹負着“笨孩子”的惡名,在人格尊嚴的長期踐踏中成長。

於是,當我們的孩子被迫屈從於這樣的檢驗標準,這樣的體制下時,他們所能做的唯一事情就是以考試成績來證明自己,當這種努力歸於失敗的時候,孩子們的自信心也就遭到了最大程度的摧殘,以至於孩子們厭倦考試、憎惡考試、甚至於害怕考試。

當我們的家庭教育,一味地被這樣的標準所擺佈,當我們的家長,無暇甚至不屑於進行孩子非智力領域的開發時,無數孩子的潛能就此被抑制在萌芽狀態。

在家長的責備聲中,我們未來的瓦特夭折了,在家長的冷眼中,我們未來的愛迪生隕落了,在家長的譏笑聲中,我們的牛頓沉淪了,這些本應該屬於我們民族的才華與天賦,那些寶貴的非智力因素,就這樣被無情地扼殺了。

作爲新一代的家長,我們必須意識到的一點是,孩子的未來與希望,並不是靠今日的成績單寫出的,它更大程度上孕育在非智力因素當中,既取決於良好的心理素質,也取決於廣泛的興趣愛好,而這些非智力因素的成長,則需要一個長期的發展過程,必須遵循着由量變到質變的客觀規律。

由此,我們便找到了中國家庭教育中所欠缺的又一項重要因素,事實上,當我們瞭解到這一點的時候,就意味着我們必將做出又一次的改變。

9.雙輪驅動的教育模式

把意志與智力相結合,得到的將是天才,把興趣與智力相結合,得到的將是專家,把愛好與智力相結合,得到的將是大師。

——達瓦諾娃

當我們的家庭教育將非智力因素重視起來的時候,就意味着一個全新時代的開始。

從嚴格的意義上講,智力因素的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起着決定性的作用,由高智力所帶來的高起點,是任何人都夢寐以求的先天優勢。因此,對於孩子的智力開發,我們的家長決不能有一絲一毫的放鬆。

從孩子未來的發展來看,智力上的提升,其首要的目的是爲了在孩子的大腦中建立一個接收的平臺。如果放棄掉智力因素的開發,那麼對於新生事物的接受、對外界事物的敏感都會受到莫大的影響。

開發智力因素,第二個好處是爲了讓孩子獲得自我思考、獨立思考的能力,當孩子脫離了家長獨立生存的時候,就必須在一些事情上形成自我的判斷力,如果在這方面有所欠缺,那麼對孩子來說就意味着其成爲大衆的附庸。

開發智力因素的第三個好處,是爲了讓孩子培養起對學習的興趣,人類被成爲“萬物之靈”的根本原因,就是人類有求知、求智、求生的渴望,對於這一點,俄國文學家托爾斯泰曾經有所感悟:“沒有智慧的頭腦,就如同沒有蠟燭的燈籠。”每一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其社會經驗在不斷增加、個人能力在不斷髮展,這些都可以藉助學習來使其更有效率。

正因爲如此,作爲個人素質重要組成部分的智力因素,不但不應遭到摒棄,反而需要堅持開發,而在這個過程中,唯一需要改進的地方就是:必須以非智力因素的提升,來作爲智力因素開發的先決條件。

舉個例子來說,當我們的家長試圖讓孩子從事技能學習的時候,就應當考慮到這些技能是否符合孩子的興趣、性格、愛好等非智力因素,同樣的,當我們的孩子在學校的考試中不能盡如人意的時候,家長也應當從孩子的特點考慮,不應一概將其歸結爲孩子的智力水平。

我們可以預見的是,在我們未來的家庭教育中,當非智力因素與智力因素被提高到相同的高度時,其爲孩子成長所帶來的驅動效應,無異於加裝了一部高效率的推進機,而在這個教育的過程中,孩子所遭受的傷害也勢必將會降低到最低程度,無論是家長還是孩子,都將成爲這種改變的獲益者。

本章後記

一個缺乏關愛的家庭,無疑會對孩子造成莫大的傷害。而一個關愛過度的家庭,對孩子造成的傷害往往更大。

當我們完成了這一章的探討之後,便會自然而然地得出這樣的結論。

事實上,在中華民族三千年的教育史上,我們從不缺乏對溺愛之害的理性分析與冷靜對策,然而在現時中國的家庭教育中,溺愛的現象之所以比比皆是,溺愛機制之所以不能停止,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我們獨特的國情所造成的。

與此同時,我們的家長一方面在物質層面提供近乎氾濫的保障,一方面又在精神領域給予孩子最嚴酷的摧殘,其只關注智力開發,摒棄興趣、愛好、意志、創新能力等方面培養的教育方略,毫無疑問是對孩子未來的短視行爲。

事實上,我們每一位家長都對孩子懷有莫大的期望,所欠缺的只是正確的觀念與方法,假如這種觀念、方法能夠成功地爲我們的家長所掌握時,那麼可以相信,在中國這塊孕育了無數神奇的土地上,中國家庭教育必然會呈現出煥然一新的面貌。

第二章:心靈關懷缺失,扼殺獨立人格的成長

自古至今,中國人從來不缺乏智慧,但我們對於創新能力、應變能力和競爭能力的缺乏,卻是毫無疑問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但如果我們的老師從小就遭受着一種心靈施暴的教育方式,而陳舊的理念並沒有隨着社會的發展而更新,等到教育的重大責任再次落到他們身上時,我們所享受的待遇將是多麼可怕呀!可以負責任地說,我們的孩子,在第一任老師的培養下,完全沒有樹立起獨立的人格。這不是父母的錯誤,而是中國家庭教育的悲哀。

導讀

曾經有人向一羣五六歲的孩子發問:“帽子還能做什麼用?”孩子們立刻七嘴八舌起來:有的說,帽子能當扇子用,有的說,帽子可作爲船的風帆,有的說可以做螞蟻的船,有的說可以當球打,有的說可以當飛碟飛,有的說可以把它墊在地上當椅子用,有的說可以當動物的搖籃,有的說可以用它裝東西……

從孩子們的回答可以看出,孩子們的回答無拘無束,其中反襯出的想象力,更是足以令人瞠目結舌。

然而,隨着年齡的逐漸增長,隨着所學知識的增多,我們的孩子卻逐步失去了這樣的能力,當我們向一羣十幾歲的少年提出相同的問題時,得到的答案就變成了千篇一律的“戴在頭上”。

究竟是什麼,讓我們的孩子失去了想象力呢?

毫無疑問的是,想象力不僅有利於個人的成長,人類的進步,更有利於社會的發展,這個問題早在幾十年之前,就已經由科學巨匠愛因斯坦給出了答案:“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爲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動着進步,而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

反觀中國孩子的現狀,其思維之單一,視角之狹隘,想象力之缺乏,自信心之淡薄,都足以令我們每一個家長,每一個教育者心驚。

這難道就是我們的教育目的嗎?這難道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未來所在嗎?

有關這一問題的討論早已有之,但在當下的中國卻顯得越發急迫,這樣的現象絕非偶然,可以說,是當下中國家庭教育的缺陷,也是家長教育觀念的缺乏。

究竟是誰在扼殺孩子的想象力,究竟是誰在扼殺孩子的創造力,反觀當下中國家庭教育中出現的種種現象,是揭開這一謎團的時候了。

在家庭教育的環境中,我們的家長給予了孩子最多的資源,付出了最多的心血,得到的結果卻是最糟糕的,這樣的現狀令人難以忍受,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了現階段家庭教育觀念的偏失。

從環境論的觀點來說,每一個人的全部觀點、意識、習慣以及性情,都是從教導者之中得來的,在此之前,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有着完全相同的起點。

從這個意義上說,世界上不存在沒有才能的孩子,問題在於我們的家長要去如何發現每一個孩子的稟賦、興趣、愛好和特長,爲他們的表現和發展提供充分的條件和正確引導。

有關這一系列問題的答案,我們將在本章中予以揭示。

1.蘋果裏面的星星

好的教育是打破青年們頭腦中的思維

定式,使他們的智力思維像火一樣燃燒起

來。

——佚名

有一個故事是這樣講的:

當一個孩子回到家裏,把蘋果一切兩半之後,用驚喜的口氣告訴他爸爸說,蘋果裏有個星星。

在大人們看來,蘋果裏面除了果核之外,唯一可能出現的就是蛀蟲了,從何而來的星星呢?

但是,孩子說星星存在,自然有孩子的道理。

正常的切法,是從莖部豎着切到蘋果的底部,但孩子的切法呢?卻是把蘋果橫着放過來,攔腰切下去。

幾乎所有的家長都不會這樣做,對於家長來說,切蘋果是一件已經程式化的事情,豎着切蘋果約定俗成,幾乎和數學定理一樣天經地義,正是這種條框式的思維模式,使得成年人在做事之前總是會考慮“應該如何”、“不應該如何”。

這種不出格做法固然循規蹈矩,然而卻爲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一個最直接的後果——定式思維。

定式思維是這樣的一種東西,它拘囿在一個固定的框架裏,透過這個框架,我們看到的世界是固定的,由此,我們得到的世界也將是固定的;它就像一副有色眼鏡,當鏡片是紅色,我們看到的世界也是紅色,從而產生了“世界是紅的”的看法。

關於定式思維的壞處,我們並不需要做麻煩的理論分析,只要看一下下面的這些例子就足夠了。

以下是人類歷史上一些著名的斷言,它們之所以著名,一是由於說出這些話的人夠著名,二是它們足夠愚蠢。

“我們沒有理由讓每一個人在家中配備一臺計算機。”說這話的人名叫肯尼斯·奧爾森,當時是DEC的奠基人和總裁。

同樣,在1891年的一天,法國陸軍元帥,著名的軍事家福煦評論道:“飛機是一個有趣的玩具,但沒有軍事價值。”在他之後,則是美國專利局局長杜埃爾,按照他的看法,世界上所有能夠發明的都已經被髮明瞭。而後是無線電之父李·弗雷斯特博士,他堅持認定無論將來科學如何發達,人類都不可能登陸月球。

現在我們當然知道,這些在當時聽來富含道理的斷言,沒有一句成爲現實,反倒是那些信誓旦旦的斷言者,被我們寫進書裏當成了笑柄。

不過,當我們笑過之後,仔細觀察這些荒唐的預言,就可以發現它們都有着近乎相同的特點,或者可以說,它們都犯了定式思維的毛病。

所有的這些斷言,都代表了斷言者對事物的感知,雖然說這些話的人,覺得自己掌握了真理,但它們都和正確相距甚遠。

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就在於,這些人看待事物的固定方式、觀點、參考系統和信仰被固定在一個小圈裏,結果就產生了可笑的侷限性。

像開頭我們提到的那個故事一樣,當家長被自己的見識所囿的時候,當家長被自己切蘋果的固定方式限制住的時候,也就堅持認爲蘋果中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有星星出現了。

在中國的家庭教育之中,家長們常常都會犯這樣的毛病,比如說,許多家長都認爲自己的孩子過於叛逆,從而採用激烈的態度來對待孩子。在過去的分析中,許多專家都把這種現象歸結於家長的主觀性格,武斷作風。事實上,其實其中大部分情況,都是由於一種定式思維的扭曲而造成的,當我們的家長脫離孩子的世界太遠時,交流就自然會產生障礙。

現在,讓我們再次回到開頭的那個故事中,可以想象的是,在中國千千個家庭裏,類似的情況一定發生過許多次,我們不妨想象一下,說蘋果中有星星的孩子,將會受到家長怎樣的對待;或者說,假如你的孩子告訴你蘋果中有一個星星,你又當作何反應。

答案是確定的,絕大多數孩子都會被批評爲胡思亂想。

正因爲定式思維是不完整,不準確的,因此它往往也就代表了片面與狹隘,當這種思維方式投射到家庭教育中時,所產生的最直接後果就是家長對於孩子的“異想天開”視而不見,甚至於按照自己的想法,對其大加打壓,而這帶來的最直接後果,就是孩子那寶貴的創造力與想象力,正在遭到一步步的摧殘。

2.那些欠缺的東西

精神空虛,思想枯竭,志趣低下,愚昧無知等,絕不會煥發和孕育出真正的愛。

——蘇霍姆林斯基

假如我們把體罰的原因,簡單地歸結爲歷史傳統,或是歸結到家庭文化的專制上時,無疑意味着我們犯了本末倒置的錯誤。

對於習慣於體罰的家庭來說,歷史上的傳統只是其實行體罰的藉口,而所謂的專制,也只是一系列因素結合起來,最終造成的外在表徵而已。

事實上,舉凡習慣於用體罰手段來教育孩子的家長,無一不擁有以下三大特徵,而正是在這三大特徵的綜合作用之下,才使得我們的家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呈現出簡單、粗暴、野蠻的特點。

所謂的三大特徵,集中體現在懶、貪、矇昧三大方面。

首先,大凡習慣於體罰的家長,無一不是懶惰的代表。

對於這一點,許多家長一定會感到憤憤難平,認爲自己每天辛勤工作,用以換取家庭生活必要的開支,同時,在回到家之後,又要操持家庭生活中的瑣碎雜務,這其中的辛苦,都不是外人所能夠理解的。因此將“懶”的帽子扣在萬千家長頭上,無疑意味着對家長的莫大冤枉。

然而,當家長拋出這樣的觀點時,就犯了偷換概念的錯誤。

首先,家長辛勤工作,賺取物質財富,本身就屬於應盡之責。對於任何一個社會成員而言,都有辛勤勞動的責任,而藉此獲得的收入,則是社會對於個人付出的回報,將這一點看成功績,無疑具有貪功之嫌。

其次,就操持家務這一點來說,更是一個家庭成員應當完成的職責。即便是在自然界的動物家庭中,成年動物也同樣要完成哺育幼獸的任務,撫養孩子成長,同樣是家長必須盡到的責任。更何況,對於家庭生活而言,即便沒有孩子的存在,也不可能避開這些瑣碎雜務。

我們在這裏所說的“懶”,指的乃是在家庭教育中,出現家長心理層面上的怠惰現象。

衆所周知,教育孩子是一項非常複雜、需要耗費極大精力的工作,絕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在這個過程中,任何企圖少付出精力的行爲,都可以視爲心理上的怠惰。

對於家長來說,體罰是最簡單的形式,甚至於不必親自動手,就可以在孩子身上發生作用,基於心理上的這種怠惰,使得我們的家長越來越熱衷於使用暴力,而不是心平氣和的說服教育,更不是長期的關注、關心與關愛。

三大特徵的第二點是“貪”,在於我們的家長往往過於貪功好利,換句話說,這一特徵也可以稱之爲“急”。

我們在前面說過,教育孩子需要支付極大的精力、時間與財富,舉凡想要通過一兩次體罰,就使孩子建立起良好習慣的家長,無不犯了“貪功好利”的毛病。其結果往往形同於拔苗助長,非但起不到作用,反而惡化了情況。

三大特徵的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在於許多家長的矇昧。

我們知道,教育孩子的過程,是一個伴隨孩子健康成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家長同樣要經歷一次心靈上的歷練,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我們的家長同樣要完成自我學習,自我提高的過程,唯此,才能在觀念與知識上跟得孩子成長的步伐。

然而,我們看到的是,在許多家庭中,家長們下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電視機,隨後便是四處應酬;在許多家庭中,我們看不到一架書櫃與書桌,有的只是麻將桌和數不清的飯局、酒局。

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我們的家長完全停止了自我教育的過程,這也就意味着他們將自己封閉在新世界之外,既不可能瞭解任何新知識,也不可能瞭解任何新技能,由此造成的認知不全,在很大程度上是導致代溝的最重要原因。

由於這種認知上的欠缺,使得家長在對孩子進行教育的過程中,總是無法與新觀念取得契合。而當這種落伍與脫節被賦予權威性的時候,一個所謂“不聽話”的孩子就此誕生了,對其進行體罰,也就成爲了家長們疏導憂患的手段。

爲此,我們不妨走出理論分析的層面,用一個時下最鮮活的案例,來進一步證明這三大特徵的正確性。

8.營養豐富的成長食糧

教育技巧的全部訣竅就在於抓住兒童的全部上進心,全部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兒童自己不求上進,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上培養出好的品質。可是隻有在集體和教師首先看到兒童優點的那些地方,兒童纔會產生上進心。

——蘇霍姆林斯基

其實,無論是以物質刺激爲手段的激勵模式,還是以精神鼓勵爲手段的激勵模式,其終極目標在本質上並沒有任何區別。

就任何一位家長來說,無論採取上述兩種模式中的何者,其目的都是爲了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獲得健康的心態、較高的知識水平與生存技能。因此就這一點來看,物質刺激的激勵模式,同樣擁有良好的出發點,而在模式本身的實施過程中,也的確能夠發揮出一定的效用。

正因爲如此,評論一種模式的優良與否,便不能僅僅以其產生的負面效應來作爲標準,而是來自於其實施的方法。

家庭教育的唯一目的,就是將孩子培養成爲自立、自強、自信、自尊的社會人,舉凡能夠達到這一目的的模式,都可以稱之爲優秀。

所以,當我們越是爲物質刺激大行其道的現狀而擔憂時,就越是要看到這一模式存在的合理之處,正如我們在第一節中所提到的那樣,孩子存在着對物質的需求,而物質世界與精神世界是並存的,只有當它們得到平衡的時候,孩子纔會對生活感到滿足。

就這一點而言,物質刺激手段儘管存在着極大的負面效應,卻是萬萬不可缺少的。而這就是我們在本章中要解決的問題:家庭教育中對孩子的物質刺激,究竟應當如何正確應用?

沒有了精神上的鼓勵,孩子就勢必會陷入災難性的未來,失去了必要的物質刺激,孩子的需求也就無法保證滿足。而我們最理性的選擇就是,在這兩極對立的態勢之間,尋找一條行之有效的中間道路,唯此,才能夠保證我們的孩子健康成長。

爲此,家長在家庭教育之中,必須要對以下四點進行把握。

第一,實施物質刺激要因人而異

實施物質刺激,給孩子相應的物質獎勵,在很大程度上要參考自己的家庭環境。如果家庭經濟水平難以爲繼,那麼就儘量避免以物質作爲激勵孩子的手段,以免造成“窮人養嬌子”的悲劇。

從孩子的角度來說,給予物質獎勵要參考孩子的基礎,同時還要考慮孩子的看法,在許多孩子看來,學習與家務勞動本身就包含着極大的樂趣,或者孩子已經養成了主動學習,主動做家務的習慣,那麼就儘量不要給予物質獎勵,以避免前文中提到的“德西效應”。

第二,實施物質刺激要因事而異

家長在對孩子給予物質獎勵的時候,要根據不同的事情,給予類型不同的獎勵。

比如說,許多家長都會根據孩子成績的好壞,學習是否努力來進行獎勵,其實,學習是屬於孩子自己份內的事情,而且更重要的是,學習過程的重要性,要遠遠超過學習結果本身,在這一類事情上進行獎勵,無疑意味着將獎勵本身的價值抹殺,其結果無異於濫施恩惠。

第三,實施物質刺激要因時而異

給予孩子的物質獎勵,一定要把握好時刻,萬萬不可陷入隨心所欲的境地。

俗話說,無功不受祿,對於孩子的獎勵也是如此,當孩子在某一方面取得突出進步的時候,必要的獎勵可以調動其取得更大進步的積極性,而不分時段,只憑一時喜好的物質獎勵,形同於隨手對孩子的賄賂,不但起不到激勵的作用,反而會令家長的威信大打折扣。

同時,對待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也應當精心選擇獎勵的種類,獎勵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在實施獎勵之前,家長一定要弄清楚,什麼年齡段的孩子,適合什麼樣的獎勵,對於自己獎勵的手段、技巧、教育方向、目標是什麼,也一定要有足夠清醒的認識。

第四:實施物質刺激要力求兌現

關於家長失信於子的害處,我們在前面已經談到了,我們必須要牢記的是,物質刺激使用不當,固然對孩子的成長不利,但如果對孩子失去信用,那麼其後果就遠非金錢所能挽回。

更重要的是,在家長對孩子允諾的同時,必須要進行一下逆向思考——是否應當用自己的期望來要求孩子,要明白,孩子和家長處於兩個不同的代際,因此也就有着完全不同的人生,舉凡將自己的意志、願望強加給孩子的家長,無一不會遭到最猛烈的失敗。

其實,正如我們本節開頭的名言所說的那樣,教育孩子健康成長,關鍵就在於激發其自發努力的上進心,在這個過程中,無論採用怎樣的手段,都必須圍繞這一核心來實施,舉凡對孩子上進心有損害的措施,都必須爲我們的家長所特別注意。

當我們完成了這一輪的探尋之後,一個嚴峻的事實就此橫亙在我們面前:當家庭教育中激勵模式出現如此之多的問題時,就恰恰說明了我們的家長還不擅長於對孩子進行鼓勵。這一輪的探尋,僅僅標誌着一個開端,而真正意義上實現家庭教育觀念的一大飛躍,還有待於我們的教育工作者與家長用更大的心血來完成。

本章後記

任何形式的鼓勵措施,無不希望孩子能夠取得更大的進步,這一點是任何人都無法否認的。

從家長的角度來看,這一結論尤爲貼切。

事實上,對於我們的家長而言,無論孩子是否能夠達到自己的期望,其對孩子的物質保障都是不遺餘力的,我們的家長從來都不缺乏對孩子的關愛之心。然而,愛得越深,就越是容易迷失在這種深愛之中。

對於孩子的物質刺激,就屬於一種另類的迷失。

當我們的孩子無法達到期望的時候,家長往往以粗暴待之,而當孩子取得了一定進步之後,家長又往往因爲欣喜若狂而大加賞賜。這樣看上去毫無章法、近乎錯亂的家庭教育,其實正反襯出家長對於孩子的深切關愛與希望。

對於我們的孩子而言,有這樣的家長,無疑是一件幸事,但前提是家長必須掌握正確的教育方法,關於這一點,相信當我們的探尋完成之時,必然會發生質的飛躍。

第四章 教育手段單一,家長演變爲應試教育的同謀者

誰都知道,應試教育的填鴨式教學是不對的。但對於等好成績都等紅了眼的父母們來說,他們管不了這些,他們最舒服的感覺和稱心的方式就是全力支持學校教育,做好應試教育的同謀者。放學回家剛放下書包,父母第一句話就是,你們老師佈置的作業完成了嗎,就想去玩兒!你們老師不是讓你寫20遍新字詞嗎,你寫了幾遍了?這是每個人都經歷過的,也是每個人都服從過的。現在想來,是不是很搞笑?

導讀

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中,子女依附於家長而存在,其地位僅僅相當於家長的附屬品。因此家長也就毫無異議地享有對孩子的懲罰權。

正是基於這樣的考慮,“不打不成器”、“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觀念深深植根於我國傳統文化中,直到文明高度發展的今天,仍然未能完全擺脫這種觀念在各個層面的影響。

受這些觀念的驅使,我們的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面對來自孩子的質疑與反抗,往往會在盛怒之下,選擇以暴力手段解決問題,並由此引發了一系列的悲劇。

2000年1月17日,浙江省金華市第四中學高二學生徐力,因不堪忍受學習重負和母親的毆打與逼迫,殺死了自己的親生母親。

2005年5月16日,江蘇金壇市中學生李小明,同樣因爲不堪忍受母親的體罰,選擇以殺母的方式尋求解脫……

在近年來,這樣的事件頻頻發生,讓我們不由得在痛心之餘產生大聲質問,在當今社會下,家長體罰孩子的現象爲何遲遲不能消失?

當代家庭觀念而言,其核心內容是家庭成員之間的平等與民主,而體罰的方式,恰恰是與平等觀念相悖的。當家長對子女實施暴力的時候,子女因爲懾服於皮肉之苦,而不得不服從父母的權威,這樣一來,體罰也就成爲了封建家長制下家長特權的表徵。

當家長們在精神與肉體上實現了對孩子的雙重控制時,也就意味着人際關係上的不平等,而這正與“以人爲本”的教育觀念背道而馳。

對於現代社會下的家庭來說,子女也同樣具有人的尊嚴,而教育子女既是父母的權利,更是父母的義務。當暴力在家庭教育中大行其道的時候,也就意味着家長不僅未能履行好自己的義務,更在踐踏着自己的神聖權利。

事實上,對於很多家長來說,由於傳統觀念的束縛,使得他們既不能意識到體罰與暴力的不合理性,也不能意識到其負面效應,更從心態上不願意放棄這一“法寶”。

鑑於這樣的現實,我們將在這一章中進行深入的探討,從制度、危害、效果等幾個方面入手,全面地揭示體罰手段的不合理性。

1.無處不在的體罰

教育者應該嚴格,不要嚴厲;嚴厲是封建的,如體罰等,那是使教育者變成了統治者,而孩子變成了被統治者。

——佚名

在我們的家庭教育中,家長經常會面對以下的問題:

孩子不聽話怎麼辦?孩子學習成績不好怎麼辦?孩子學習不努力怎麼辦?孩子做錯事怎麼辦……

事實上,這些問題並不需要我們來做出回答,只需要看一下下面的一組數據,就可以得出一個準確的答案。

根據中國法學會對部分大學生的一項調查顯示,在接受調查的500名大學生中,有54%的調查者承認在中小學階段經歷過家長的體罰。在這些體罰案例中,其中毆打佔到了25.28%,罰跪佔16.36%,被父母逐出家門的佔據了4.09%,其中還有兩名男生曾經被捆綁。而在這些被體罰過孩子裏中,有將近一半都認爲體罰較嚴重,令人難以忍受。

這樣的數字令我們感到心驚,按照人之常情,孩子是父母愛情的結晶,更是家庭幸福生活的源泉,面對這樣一批爲家庭帶來快樂的天使,我們的家長卻爲何以如此粗暴的方式對待他們呢?

在許多家長看來,對孩子的體罰,有着歷史傳統上的依據。

俗話說,“棍棒出孝子”,“不打不成才”,正是因爲這些毫無邏輯性的所謂古訓,才使得我們的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無不依計而行,由此釀成了一個又一個家庭教育中的悲劇現象。

然而,歷史傳統並非是體罰原因的全部,想要揭開家庭教育中的這一古怪現象,我們就必須轉換視角,從家長的心理機制來挖掘更深層面的原因。

2.最寶貴的財富

人的內心裏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總想感到自己是發現者、研究者、探尋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求特別強烈。但如果不向這種需求提供養料,即不積極接觸事實和現象,缺乏認識的樂趣,這種需求就會逐漸消失,求知興趣也與之一道熄滅。

——蘇霍姆林斯基

關於人類最寶貴財富的論斷,幾乎在每位哲學家口中都有完全不同的答案,譬如時間、知識、進取心、品德、意志力等等,然而幾乎所有人都忘記了一點,這些所謂的寶貴財富,我們隨時、隨地、隨手都可以得到。

時間固然不能再生,但卻隨時可以得到,雖然我們可能會浪費掉一些時間,但是隻要懂得珍稀就還不算太晚。

除此之外,知識可以通過學習獲得,品德可以不斷薰陶,而進取心、意志力這樣的東西,即使被摧毀了,也還可以在鼓勵下重建。

那麼,按照這樣的標準,世界上最寶貴,也是絕對不可能再生的財富只有一個——想象力。

從生理學上考慮,右腦的生理結構決定了人想象力的多寡,由此造成的結果是,許多孩子一生下來,就在這個領域落後於他人,而這種先天因素就標誌着想象力註定不是人人擅長。

其次,想象力的保持難度,也決定了它的珍稀。

根據科學調查顯示:人的想象力隨着年齡增大而降低,想象力最強的人,往往是幼兒園中的小朋友。

當一個人的想象力被摧毀後,儘管他的智力可能毫髮無損,但是決定想象力的好奇心、以及敏銳的觀察能力卻遠非培訓所能造就的,我們絕難想象,一個已經成年,爲世事所累的中年人,仍然能夠保持高昂的好奇心,以及對周邊事物的濃厚興趣。

毫無疑問的是,想象力是人對未知事物在頭腦裏的一種虛幻的解釋,正因爲有了想象力,纔會促使人想盡辦法去實現想象中的事物。而正是在這種實現理想的過程中,不斷探索,不斷失敗,繼而不斷總結,又不斷進步,以此周而復始,才最終形成了寶貴的經驗,形成了我們今天學習的知識。

在我們今天生活的世界裏,許多事物、發明、以及我們正在享用的文明成果,都來自於前人的想象,由此稱想象力是發明、創造的源泉也毫不爲過。

一個沒有想象力的人,是不可能具有不斷探索的創新精神的。想象力能增強一個人學習的主動性、預見性和創造性,能使人在學習中找到意想不到的靈感和捷徑。

關於這方面最著名的例子,來自於著名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在他十六歲的那一年,愛因斯坦產生了這樣一個“奇怪”的想法——假如我騎在一條光束上,去追趕另一條光束,將會產生什麼現象呢?

基於這一點,愛因斯坦發明了後來著名的相對論。從這個意義上說,科學的本質和藝術是一樣的,需要直覺和想象力。

然而,在現時中國人的身上,最欠缺的恐怕便是想象力,比方說:從1901年諾貝爾獎首次頒發以來,到現在共有400多人位科學家獲諾貝爾科學獎,其中華裔科學家共有六位。然而,在這些獲獎科學家中間,卻沒有一個來自中國大陸的!對於佔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文明古國來說,這樣的一個結果實在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

那麼,當我們瞭解到這一事實之後,一個緊迫的問題就此出現在我們面前——究竟是誰在扼殺我們的創造力。

3.誰在扼殺創造力

孩子提出的問題越多,那麼他在童年早期認識周圍的東西也就愈多,在學校中越聰明,眼睛愈明,記憶力愈敏銳。要培養自己孩子的智力,那你就得教給他思考。

——蘇霍姆林斯基

類似於下面這樣的情況,一定曾經在你身上發生過。

在你讀書的時候,總是會做很多的習題。當某道習題的答案應該是A的時候,幾乎所有的同學卻都會選擇B。

爲什麼呢?因爲參考答案是B。

就這樣,在老師講評答案的時候,這些學生仍然認定答案是B,但是老師宣佈的結果卻讓大家大跌眼鏡——參考答案印錯了。

於是,又會有許多學生長嘆一口氣:“我們剛開始的時候也選A來着。”

這是一個非常普及的現象,但是,同時也是一個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

第二種情況發生在兩個不同的家庭裏,其中一個是中國家庭,另一個則是美國家庭,它們的相同點則是都有一個剛剛上學的孩子。

每當中國的孩子畫好了一張畫後,他總是會拿着自己的畫,飛快地跑到父母身邊讓他們鑑賞,同時會問:“你看,我畫得像不像?”而每當美國的孩子畫好了一張畫後,則會向父母提問道:“你看,我畫得好不好?”

在這一字之差中,我們的思考就此開始。

關於第一個故事,我們得到的問題是,學生爲什麼迷信標準答案?

在那些選擇B的孩子中,有相當一部分是脫離思考,直接抄錄了之的,另外一部分則是經過了思考,卻因爲知識掌握不足而錯選B答案,然而最主要情況則是——本來選對了,看到答案後則放棄了自己的選擇。

無論是三種情況中的何者,都暴露出一個直接的問題——我們的孩子缺乏主見,缺乏自我精神,缺乏自我想象的能力!

是什麼造成了這樣的情況呢?我們的學校教育固然要負一定的責任,然而最主要的責任,則應當歸結到這些孩子早年的家庭教育中。

在我們的家庭教育中,存在着太多的規矩,太多的標準,當孩子在如此種類繁多又死板教條的規矩、標準下成長時,所受到的要求、管制必然導致了他們逐漸失去了自信、失去了想象與創造的潛質,繼而變成無主見、無思想,無靈活性的“小機器人”。

當我們意識到家庭教育此方面的缺陷時,便不能不爲其感到由衷的悲哀。

關於這一點,有一個發生在大洋彼岸的故事,頗爲耐人尋味。

一天,3歲的小女孩朱迪告訴她的媽媽,她認識禮品盒上的字母“O”。媽媽聽後非常吃驚,於是便問她是怎麼認識的。

朱迪說:“是她的幼兒園老師克麗絲小姐教的。”

於是,這位母親在表揚了女兒之後,一紙訴狀把克麗絲小姐所在的幼兒園告上了法庭。理由是該幼兒園剝奪了孩子的想象力。因爲她的女兒在認識“O”之前能把“O”說成蘋果、太陽、足球、鳥蛋之類的一切圓形物體,然而當她學會了26個字母之後,朱迪便失去了這種能力。鑑於此,這位母親要求該幼兒園賠償小女孩克麗絲精神傷殘費1000萬美元。

經過審判,法庭得出的結果是起訴成立,判決幼兒園賠償小朱迪精神傷殘費100萬美元。

在這位母親因爲女兒失去想象力而痛心不已,以至於不惜與幼兒園訴諸公堂的時候,幾乎我們的每位家長,都在爲自己的孩子能夠多認識幾個字而欣喜交加。

關於第二個故事,我們得到的問題是:爲什麼在相同的情況下,孩子的問題會有如此大的區別。

答案很簡單,當我們的孩子第一次向父母展示他粉色的小熊畫作時,得到的回答往往是:“不像!真笨!熊怎麼可能是粉色的!”

反過來,當美國家庭的孩子做出相同的行爲時,得到的回答往往是:“一隻粉色的熊,真不錯,看上去很新鮮。”

於是在此之後,中國的孩子仍然會繼續畫畫,但是在他的筆下,卻再也不會有粉色的小熊誕生了;而受到誇獎的美國孩子,則會繼續自己的創作,繼續自己想象力的發揮,創造出藍色、綠色甚至銀色的其他動物來。

在中國,三千年的文明傳統爲我們締造了太多的禮儀和規矩,當這些條條框框滲入到家庭中時,造成的最直接影響就是教育成爲了傳承這些條框的手段,幾乎每一代孩子都在這些條框的限制下生活,等他們身上與生俱來的創造性被剝奪一空之後,也就自然而然地成爲了規矩的傳承者,於是,調教下一代懂規矩、講禮儀的過程便再度開始了,如此周而復始,形成了惡性循環,最終導致我們整個民族在創造能力上的不足。

當我們瞭解到這樣的現狀後,一個新的問題又橫亙在我們面前:這就是爲什麼在我們的家庭教育中,家長如此執迷於扼殺孩子的創造力?

4.孩子最需要的東西

如果不去加強並發展兒童的個人自尊感,就不能形成他的道德面貌。教育技巧的全部訣竅就在於抓住兒童的這種上進心,這種道德上的自勉。

——蘇霍姆林斯基

在我們嘗試着回答上一節末尾的問題前,首先要弄明白這樣一個問題: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他們最需要的是什麼?

答案是相當簡單的,孩子需要幸福感,尤其是當這種幸福感來自於他的父母時,就更顯得彌足珍貴。

那麼也許有的家長會質疑道——我已經給予了孩子最好的吃穿,讓他上最好的學校,給他配備儘可能多的資源,甚至於爲他付出了自己全部的時間,這些是否已經足以讓孩子成爲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對於這樣的質疑,我們必須引入心理學中的需求理論,藉以回答這個問題。

按照心理學的理論,人的需求從低到高可以分爲五個層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

對於一個孩子來說,生理上的需求是最基本,最原始的需求,它意味着餓了要吃飯,冷了要穿衣,病了要吃藥,困了要有房間讓他睡覺。

安全的需求指的是保證自己免於災難,不遭飛來橫禍,而社交的需求是要有家庭、朋友、同學的關懷、愛護和理解,是對友情、信任、溫暖、愛情的需要。

所謂的尊重需求,指的是自尊、他尊,以及權力慾等,像我們的許多孩子都希望能當上班幹部,每天在同學們敬佩的眼神中生活,即屬於這方面的需求。

自我實現的需要是最高等級的需要。滿足這種需要就要求完成與自己能力相稱的工作,最充分地發揮自己的潛在能力,成爲所期望的人物。

現在我們知道的,對於被家長悉心呵護的孩子來說,前三種需求基本不成問題,他們唯一需要的,就是在身邊人給予的尊重中,用最喜歡的方式來完成自己願意做的事,繼而得到最大的滿足。

當我們的孩子在家長的支持與信任下,通過自己的努力畫好一副畫、或是搭好一架模型、唱好一支歌后,他就已經因此得到了相當程度的滿足感,如果再能夠獲得家長的認可與誇獎,那麼由此帶來的幸福感是無可比擬的。

現在我們知道了,孩子最需要的東西是幸福感,而這種感覺最好的獲取源頭既不是吃不盡的零食,也不是玩不完的玩具,更不是一流的學校,比起這些東西,唯一能讓孩子體驗到最強烈幸福的只有從家長那裏得到的認同。

正因爲如此,幸福與其說是用任何其他方法,倒不如說是用孩子對於情感的敏感性來達到的。

如果一個孩子具有了自我實現的能力,那麼他從趣味的愉快中所得到的幸福,要比由慾望的滿足中所得到的幸福更大,他從一幅畫、一架模型中獲得的歡樂,要遠比昂貴的奢侈生活所能提供的歡樂大的多,而這也正是家長能夠給予孩子心靈上最好的關懷與慰藉,其價值要遠勝於其他領域。

當我們瞭解到孩子的這一心理特徵之後,也就知道了孩子真正渴望得到的究竟是什麼,然而當我們把目光投射到家庭教育的現狀中時,實際的發現是——幾乎絕大多數的中國孩子,都無緣體驗到這一層面的幸福。

讓孩子幸福,給予孩子必要的心靈關懷,這本是家長必盡的責任,然而爲想要知道什麼會出現這一局面,我們就必須轉換視角,從家長的角度來考量這一嚴重扭曲的現實。

7.拜金主義的濫觴

國家的命運與其說是操縱在掌權者的手中,倒不如說是掌握在父母的手裏。

——羅倍爾

一位西方教育學家曾經評論道:“當代中國的孩子,是在一個越來越富裕的時代中成長起來的,我們不敢想象這些物質期望很多的人,將會給經濟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當我們的家長以物質刺激爲手段,引導孩子實現成長目標的時候,他們卻不曾想到,缺乏辨別力的孩子們,正悄然地經歷着一場心態上的變化。

所謂“家長是孩子的榜樣”,指的正是孩子缺乏獨立的判斷能力,他們總是趨向於模仿家長們的行爲,尤其是在生活方式之上。

沒有一個孩子不喜歡奢侈與虛榮,也沒有哪個孩子願意把自己的物質水平降低到一無所有的地步,所有的孩子都渴望着能夠獲得新衣美食,那種從物質享受上獲得的快感,是極其直接而有力的。

就這樣,在家長創造的體制裏,在孩子們天性的驅動下,追求奢侈的風氣開始在孩子中蔓延開來。人人皆以奢侈爲榮,而追求奢侈的能力卻不是每個家庭所都具備的,原本健康的風氣,就這樣遭到了逆轉,從此在孩子們的思維中,追求財富、提高經濟地位成爲了他們未來生活中的唯一理想。

當這一變化出現的時候,就意味着拜金主義在未來的泛濫。

金錢是財富的抽象存在,同時也是計算社會給予個人回報的工具。將追求財富、提升個人經濟地位作爲人生中的一大目標的做法,本是無可厚非的。然而如果盲目崇拜金錢,把金錢價值看作最高價值,一切思想觀念與行爲都要服從於金錢而存在的話,就勢必會陷入拜金主義的泥潭。

在拜金主義者看來,金錢不但萬能,而且是衡量一切行爲的標準,而這一觀念的泛濫,其帶來的傷害是多層次的。

從眼前來看,當孩子擁有“金錢至上”的觀念時,其最直接的影響即是孩子在理想上的全面泯滅,我們很難想象,當孩子的眼睛裏只有金錢,對任何美好事物都難以提醒興趣,對任何事情都從利益角度考慮時,其行爲會出現怎樣的偏差。

當孩子爲了一把糖、一件衣服、一頓盛宴、一次旅遊來學習的時候,難免會產生將學習與物質獎勵聯繫起來的想法。甚至於爲獲得好成績、高分數而舞弊作假、隱瞞欺騙,而這些都是我們所不願意看到的。

正如一句名言所說——推動搖籃的手推動世界,當這樣的觀念彙集成爲一個民族未來歲月中的社會觀念時,其災難性後果就愈發嚴重起來了。

對於全社會而言,當拜金主義大爲氾濫的時候,是否符合經濟效益就成爲了一切行爲的指導性原則,正如我們看到的那樣,許多不法者唯利是圖,不擇手段地追逐金錢,不僅無視社會公德、踐踏商業法則,甚至於將戕害他人利益作爲手段。

同樣的,當權力傳遞到深受拜金主義薰染的下一代手中時,必然會成爲其謀取金錢的手段。當下社會中出現的“錢權交易”腐敗現象,正是這一觀念的最直接映射。

就整個民族的文明而言,當拜金主義成爲社會觀念的主流時,所有的文化活動都勢必以商品化的面目出現,其對整個民族所造成的危害,就更是難以估量。

基於此,我們就得到了一個有關家庭教育的新觀念,在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中,究竟要以什麼樣的方式來達成對孩子的激勵。當我們探尋到這一層面的時候,也就意味着我們將會再次踏上變革的路途。

5.扼殺的競爭意識

培養一個奮發向上的人,關鍵在於培養他對前途的希望,對現狀的估計,最重要的是,是要培養他參與競爭的意識。

——恩威爾

俗話說:福無雙至,禍不單行。有關物質刺激所帶來的不良後果,遠不止我們已經發現的這些。

毫無疑問的是,在當今充滿競爭的社會大環境中,競爭意識的重要性已經逐漸爲衆多家長所意識到。對於孩子而言,競爭意識可以激發其強烈的求知慾望,在與同學、小夥伴的競爭中,只有同時具備知識與能力者才能夠領先,從而使孩子產生學習知識與技能的動力。

對於孩子而言,足夠的競爭意識可以促使其主動參與競爭,而在這一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精神、才能、意志,無不會使孩子對自己做出肯定的評價,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對於孩子而言,足夠的競爭意識,可以讓其正確面對挫折與失敗,當他們在競爭中失利之後,可以有效地提高其對挫折的承受能力。

競爭意識的作用,還在於可以克服孩子的膽怯心理、保守心理與自卑心理,而當孩子在競爭中取得成功的時候,其同時獲得的成功感,無疑是激發其進一步奮發向上的動力。

正因爲如此,培養孩子的競爭意識,已經成爲了幾乎所有家長的共識。然而家長們沒有想到的是,當物質刺激被引入家庭教育之中的時候,卻意味着對孩子競爭意識的極度扼殺。

在《莊子·達生》中曾經有過這樣的一段記述,其大意是:人們下棋的時候,用瓦罐作賭注,都發揮得淋漓盡致;用帶鉤作賭注,人們下棋就遲疑和慌亂;用黃金作賭注,人們就會大失水準。

在這個過程中,下棋者的技術沒有絲毫改變,而結果卻完全不同。其原因就在於,在不同的物質刺激條件下,其心態發生了質的變化,原本正常的競爭心態,在物質刺激所帶來的壓力下出現了失衡,於是遲疑、慌亂等心理波動現象也就在所難免了。

同樣的,當我們的孩子在考試、比賽乃至日常學習中時,沒有一個孩子不渴望成功與進步,也沒有哪一個孩子不希望擺脫失敗,此種心態的存在,已經令孩子承受了一定程度的心理壓力,如果家長再將物質刺激添加到競爭過程中時,其勢無異於雪上加霜。

就另一個層面而言,物質刺激的實行,極有可能讓孩子脫離正常的競爭氛圍,墮入爲獎勵而競爭,爲物質而努力的怪圈。

在正確的觀念之下,孩子每取得一份進步,其心理上都會感受到由衷的快樂,每在競爭中獲得一次生理,都會產生無可比擬的滿足感,而正是這種心理上的愉悅,才構成了孩子不斷進步、不斷努力的目標與動力。在這個過程中,如果能的到家長的讚譽、同學的認可,就更令其感到興奮,進而形成了積極心態下的良性循環。

當家長將物質刺激全面地投放到家庭教育中的時候,這一切就發生了變化。

讚譽與認可是間接的,是需要經過心理機制轉換才能體會得到的,而物質刺激是直接的,是看得見、摸得着的。我們必須要承認的是,孩子稚嫩的心靈缺乏足夠的判斷與辨別能力,面對着誘人的物質獎勵,很難對其產生足夠的抵抗能力。

於是,就在家長一而再,再而三的物質刺激之下,原本積極進取的良性心態就這樣發生了潛移默化的轉變,讚譽、認可以及自我滿足感不再構成努力的目標與動力,取而代之的是來自家長的物質獎勵。

當這樣的心態佔據了孩子心靈的時候,對於孩子的健康成長來說,意味着一個沉重的打擊。

父母的讚譽、同學的欽佩與認可、自我心靈上的滿足,所有的這些因素加在一起,還不如一架數碼相機、一部高檔手機、一頓美味佳餚。這樣的比較方法,徹底否定了孩子進步的真實價值,得出來的是一個難以接受的結果。

6.物質鬧劇下的人格缺失

每個人都有一定的理想,這種理想決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斷的方向。在這個意義上,我從來不把安逸和快樂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這種倫理基礎,我叫它豬欄式的理想。能照亮我的道路,並且不斷地給我新的勇氣去愉快地正視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

——愛因斯坦

對於兒童而言,其意志、人格都還處於不健全的階段,因此很難對自己的行爲做出約束。因此,在這種條件之下,家長濫施物質鼓勵,無疑意味着對兒童的放縱。

美國心理學家曾經進行過一個試驗,旨在於幫助人們瞭解兒童的自制能力。

在這個試驗中,研究人員將幾個孩子留在一個放有巧克力的房間,叮囑孩子不要吃桌上的巧克力,出去後可獲得獎勵。

在半個小時的觀察中,只有一個孩子沒有吃桌上的巧克力。出來之後研究人員開始對孩子進行心理輔導:告訴他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就無權享用。而在反覆進行三四次試驗之後,所有孩子才都產生了免疫力。

從這個試驗中我們可以看出,孩子自制力的建設需要反覆進行纔能有效果。對孩子慾望的控制,也要在平時完成。

然而,在中國的家庭生活中,由於物質刺激現象的普遍存在,使得孩子高消費的現象普遍存在,孩子的奢侈化已經有目共睹。

我們看到,在各大商場的兒童專櫃中,百元的文具盒、數百元的服裝、千元的書包、數千元的手機、近萬元的玩具車比比皆是,而這些商品卻並非有價無市的擺設。每當期末考試結束、或是新學期開學之前,以及六一節、春節這樣的時段,總是會有大批家長帶着孩子來此大肆消費,而在這樣的消費浪潮中,一股“誇富”的風氣正在孩子之中蔓延開來。

在當今中國社會中,對於金錢等外在物質有着強烈的社會價值感與滿足感,對於心理機制比較健全的成年人而言,對此有着一定程度的抵抗力。然而,當這種感覺被孩子直接嫁接的時候,就意味着一個惡劣的開端。

對於孩子而言,當他們在衣服、玩具、玩樂等物質攀比中獲得認同和尊重時,一種自以爲是、傲慢不羈的性格就已經播下了種子。

孩子的心靈,就如同一張樸素的白紙,對於他們而言,其思維特點是完全以自我爲中心的,從自我感受中出發,來認識這個世界,感受周圍環境,以及學習滿足自我需求的手段。在他們的字典中,根本不存在“奢侈”、“節儉”這樣的概念,更不知道奢侈與節儉對於一個人的意義何在。

當孩子在一次次的物質刺激中成長起來的時候,養成大手大腳、揮霍浪費的壞習氣也就在所難免了,而最終造成的後果必然是毫不吝惜財產,缺乏艱苦樸素的精神,更不具備抵禦經濟困頓的能力。

我們已經看到,時下社會中出現的“月光族”、“啃老族”,正是出生在80年代的那一批孩子。由於近20年來我國家庭物質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使得他們自由生長的環境中缺乏足夠的艱苦教育,相反,物質刺激的肇始,正是由這一代開始。

俗話說:越坐越懶,越吃越饞,越玩越散。正是基於這樣的原因,在豐饒物質生活、強大物質刺激下成長起來的一代人,才呈現出“寅吃卯糧”的畸形消費觀。追求安逸與物質快樂,成爲了這一代人追求的唯一生活目標,當這種個人心態彙集起來的時候,就代表着整個社會的理想迷失,當這種個人行爲彙集起來的時候,就意味着全民族的災難。

5.散落已久的心靈關懷

培養人就是培養他對前途的希望,一味地挖苦、貶低,會導致孩子的反抗,反對父母,反對學校,或者反對整個世界。

——布魯諾

或許是因爲太珍愛自己的兒女,太強調自己愛的無私與奉獻,因此我們的家長,在對子女進行教育的時候,總是傾向於爲其提供無微不至的保護,這種保護既體現在物質層面,更體現在精神層面。

所謂精神層面的保護,指的是我們的家長總是嘗試着根據自己對社會的理解,自己的生活觀念來替兒女做出選擇,誠然,這種選擇的出發點無可非議,其中也包含着許多寶貴的經驗,然而家長們往往會忽略的一點是:

孩子的成長過程,同時也是他們獨立的過程。

這種獨立主要體現在精神層面,當孩子開始成長時,就已經開始了自己的獨立思考過程,大到對社會、對人生的態度,小到對自己的喜好,自己每天要做的事情,其結果就是在各個問題上傾向於自己做主。

由於孩子和家長在對待社會、人生的觀點和態度上存在着差異,矛盾就不可避免了,其結果往往是令雙方都倍感痛苦。

在家長看來,孩子的許多行爲都是幼稚甚至愚蠢的,因此,出自於對孩子負責的態度,對於這樣的行爲無不給予堅決的打壓。然而,我們的家長沒有想到的是,這些看似幼稚的行爲,往往卻是孩子內心身處想法的反襯。

關於這個問題,我們不妨看一下下面這個故事:

曾經有兩兄弟在同一連隊中服役,其中一個在戰鬥中被敵軍子彈擊倒,逃回的一個則向指揮官請求,允許他返回去找他的兄弟。

指揮官說:“他可能已經死去,你冒生命危險去帶回他的屍體也沒有什麼用。”

再三懇求,指揮官終於答應了。當士兵揹負其兄弟回到部隊後,受傷的兄弟死去了。

於是指揮官說:“你看,你冒了生命危險,但是卻毫無結果。”

士兵回答道:“不,我做了我想要做的事情,而且我也得到了回報,當我爬過去抱着他的時候,他說:‘我知道你會來的,我就是覺得你會來的’。”

讀完了這個故事你是否有這樣的感覺呢:在某些時候,你就像是故事中的指揮官,而孩子就像是故事中的士兵呢?

在許多家長看來,自己的孩子就像故事中的士兵一樣,總是喜歡去做一些看上去很愚蠢的事情,然而正是這些蠢事,卻代表了孩子們的個人志趣與個人意願,當孩子獨力完成了這些所謂“蠢事”的時候,也就意味着他們獲得了心靈上的滿足,而家長對於孩子意願的壓制,則無異於對其意願的漠視,志趣的扼殺,進而形成了持之日久的心靈暴力。

這種心靈暴力的表徵,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大方面:

其一:來自家長的過度保護,與個人獨立性發展之間的衝突。

其二:家長對孩子的行爲難以認同,甚至以強制手段進行打壓。

簡單說,這兩大表徵的存在,構成了中國家庭教育中心靈暴力因素的全部,而正是在這種“心靈施暴”的過程中,家長本應當基給予孩子的心靈關懷逐漸地散落流失。

就這樣,我們的孩子總是感覺到自己的權益受到了限制,或是根本得不到父母的理解,而我們的家長則感嘆現在的孩子過於複雜、過於任性,孩子實在不懂得家長的一片苦心,倍感家庭教育的艱難,從而給兩代人都帶來了心靈上的痛苦,讓雙方都感到了巨大的困惑,以至於無從解脫。

接下來,我們就將從構成心靈暴力因素的兩大方面入手,一睹中國家庭教育中心靈關懷缺失的形成機制,立足於孩子的未來,預知這樣的缺失,究竟會對我們的孩子造成怎樣的影響。

事實上,當我們對這兩點了然於心之後,有關如何解決問題的答案,以及家長究竟該如何如何發現每一個孩子的稟賦、興趣、愛好和特長,爲他們的表現和發展提供充分的條件和正確引導,也就變得不再迷惑不清了。

6.家長與孩子的雙邊思維

要使孩子們從小就懂得和領會到:他的每一步、每一個行動都會在他身邊的人——父母、教師和“陌生者”的精神生活引起反響。只有當他不給別人帶來災難,不欺負和擾亂別人時,才能成爲一個生活得平靜而又幸福的人。

——蘇霍姆林斯基

在幾年前的一個電視節目中,面對記者的採訪,一個孩子說出了這樣的話:

“在學校裏住宿過集體生活,我自己總是能獨擋一面,可是一回到家中,母什麼事情都不讓我幹,對我百般呵護,本來這些事情自己都可以做,只是一味讓我別分心,抓緊時間認真讀書,我常常對此感到很不耐煩,甚至很生氣。但是每次發過脾氣之後,自己也覺得很後悔,覺得對不起辛勤勞作的父母,有的時候,我也試過和父母進行溝通,但是效果很差。我感到非常委屈,過去回家總是想放鬆一下自己,而我現在特別不願意回家,因爲現在回家心裏一點舒服的感覺也沒有。”

家庭是一個人最溫馨的港灣,然而在這個孩子看來,這種溫情已經在家長與自己的衝突中,被磨損到了極盡微薄的地步。

那麼,究竟是什麼造成了這樣的局面呢?

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家長對孩子的過度保護,讓孩子的心靈受到了損傷。

對於家長和孩子來說,各自對教育存在着不同的理解。

從家長的角度來看,教育的目的是讓孩子成才,這種觀念是着眼於未來的,其對手段的選擇,是以家長的社會經驗與生活觀念來作爲標準的。

家長教育觀念的核心,在於確保孩子用最快的速度、走最少的彎路來獲得成功,用命令、壓制的辦法,來處理孩子與家長觀念中存在的衝突,讓孩子雖然有自己的想法,卻由於需要恪守許多規範、條框,而不得不按照家長的要求,在家長提供的保護下來生活。

因此,在家長看來,家庭教育的內容可以用一個詞來概括“服從”,服從的意義是將孩子的一切生活軌道,都納入家長所設定的保護環境中,其價值是讓孩子在自己所設定的程序中,逐漸成長爲一個家長所期望的人。

誠然,在孩子還很弱小的時候,家長給予他們各種成長所需要的東西,爲孩子遮風擋雨,營造出安全的環境,這一切的貢獻是無可磨滅的。

但是這樣的觀念,卻是建立在一個不可能的前提之下,這個前提就是孩子的獨立性永遠爲零,是以先認定孩子不變的思維得到的這一觀念,如果我們站在孩子的視角來重新看待問題,結論就會完全不同。

在孩子看來,自己每天都在變得成熟,變得能夠逐漸承擔一些責任,獨立完成一些事情,而家長卻對此表現出不信任的態度。

在小的時候,父母在對孩子的教養中,無時無刻不對其一舉一動過分注意,規定孩子要吃什麼,該吃什麼,何時該睡覺,要讀什麼書,看什麼節目,甚至於爲孩子挑選愛好、老師、遊戲玩伴等等。

對於進入青春期的孩子而言,過度保護的範圍可能更廣,不僅包括了本該由孩子做的家務勞動,甚至還包括那些本該孩子自己做出選擇的事情,比如選擇學校、報考專業、未來職業等等。

在家長對孩子的過度保護之中,家長往往無視於孩子個人的志趣,迫使孩子服從自己的志願。這種思維方式,徹底將孩子與家長對立起來,得出的結果令人難以忍受,本身就已經成爲了一種制度上的心靈暴力。

更令人難以接受的是家庭教育過程的本身,孩子在成長中的煩惱本已十分強烈,卻還要生活在家長所佈設的“保護網”中,在家長過度保護的高壓下,哪怕只是一絲一毫的“犯規”行爲,甚至只是與家長所認同的觀念相沖突,孩子也需要爲此承受家長的反對與呵斥,成爲了家長眼中“不聽話的孩子”。

由此,我們已經看到了“過度保護”在制度上的不合理性,接下來,我們需要開始進一步的探討,以其找到最終的解決方案。

7.從保護到傷害的距離

孩子需要保護和指導,這是真的,但是如果他們無時不刻和處處事事都在保護與指導之下,是不大可能學會自制和自我指導的。

——林格倫

保護與傷害之間,往往只有非常細微的界限。

由家長提供的保護,可以讓孩子健康成長,免受外來不必要的侵襲,是孩子成長所必須的環境,然而,如果保護沒能夠根據孩子的身心發展的變化及時做出伸縮調整,如果保護本身已經對孩子有益的個性造成了限制,那麼就勢必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傷害。

具體來說,過度保護的不良影響集中於以下三大層面:

其一:過度保護會削弱孩子的責任感。

在我們的身邊,有許多孩子在最初接受過度保護時會感到反感,然而,當孩子習慣了這種保護之後,就會感覺到事事由父母包辦是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於是,當家長一時無法面面俱到的時候,孩子就會覺得家長未能盡到責任,就這樣,我們的孩子在家長的過度保護之中,逐漸養成了喜歡依賴的性格,喪失了未來作爲人的責任感。

其二:過度保護會影響孩子獨立人格的發展。

當我們的孩子失去了責任感,處處、事事、時時依賴於別人的時候,最終的結果就是喪失掉全部的獨立性。

我們不妨想象一下,如果我們的孩子不能獨立地承擔責任,不能依靠自己的思考來做出選擇,最終實現自己的意願時,也就無從談到獨立性,更談不到獨立人格的發展。

其三:影響孩子創新能力的發展。

在我們家長羽翼的庇護下,孩子們從小失去了獨立行事的機會與權利。而創新與應變的能力,恰恰來自於大量的實踐。

在成功的企業家中,有極大一部分從小便失去了家庭的庇護,許多事情都必須自己親力親爲,於是,生活賦予了他們無可逃避行事機會,於是,他們的實踐能力就此得到了鍛鍊,而在這種激烈的競爭中,其創新能力與競爭能力的發展也相應地得到了提高。

相比之下,當我們的孩子失去了做事的機會時,也就無從談到創新能力的培養,甚至於連原有的能力也會逐漸萎縮、退化。

就這樣,本來旨在於保護孩子的家長,在無形之中卻變成了傷害孩子的最主要因素,從保護到傷害,其字面上的意義相差巨大,而落實到實際的家庭環境中,其中的細微差別就只能由孩子來親身度量。

當家長因爲陷入了過度投入的境地而備感心力交瘁的時候,我們的孩子卻因爲陷入了過度保護的桎梏而極度痛苦。

於是,家庭教育在這裏就得到了一個全新的命題:家長的保護與孩子的自由發展,必須要有一個完美的對接點,這個對接點,就在於對如何處理心靈溝通這個關鍵性命題上。

4.物質陰影下的心理貧困

當人們進行一項愉快的活動時,如果提供外部的物質獎勵,反而會減少這項活動對參與者的吸引力。

——德西

當家長將物質刺激手段引入家庭教育中時,帶來了另一個意想不到的問題,那就是孩子的心理貧困。

所謂的心理貧困,指的是孩子在長期物質刺激下,在心理上出現的失落現象。

根據心理學研究顯示,當人們在進行一項自己喜歡的活動時,其內心自然會產生愉快的感覺,這種感覺在心理學上被稱之爲內感報酬。

在這個時候,如果有人爲其提供外部的物質獎勵,那麼不但不會使參與者產生更高的積極性,反而會使活動對他們的吸引力降低。

在心理學上,這一現象被稱之爲德西效應,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其道理是很簡單的,我們不妨通過一個小故事來了解這一現象的真諦。

在美國的一個地方,曾經有一羣孩子經常在一位老人家門口 嬉鬧,發出響亮的吵聲,這讓喜歡安靜的老人倍感煎熬。

於是,老人走出房門,給了每個孩子10美分,並對他們說:“你們讓這裏變得很熱鬧,我覺得自己年輕了不少,用這點錢來表示我對你們的謝意。”

這意外的收入令孩子們倍感興奮,於是他們在第二天繼續聚集在老人家門口,一如既往地發出巨大的吵鬧聲,這一次老人又出來,然而只給了每個孩子5美分。

第三天,當老人發給每個孩子2美分的時候,孩子們變得勃然大怒:“我們付出這麼大的辛苦,吵鬧供你開心,卻只給我們2美分。”於是,他們向老人起誓,從今以後再也不會來爲老人吵鬧取樂了。

看過這個小故事,我們就容易理解這一現象中包含的道理了。

在這個故事中,老人所用的手段很簡單,孩子們原本自發在其家門口玩耍的,這時,“爲了快樂而玩”就是孩子們的內感報酬,而在老人的物質獎勵下,“爲快樂而玩”的內感報酬,卻變成了“爲金錢而玩”的外加報酬。在老人的操縱之下,外加報酬每天都在遞減,隨之而來的是孩子們樂趣的遞減,從而很自然地操控了孩子們的行爲。

在我們的家庭生活中,有許多孩子對於學習、勞動懷有不小的興趣,而根據心理學研究表明,孩子學習內容本身的內在興趣是學習的最佳動機。

比如,解決一些有難度、有樂趣的學習問題,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孩子的探究樂趣,而勞動本身也具備這一特點,此時家長應當給予孩子的獎勵,是引導他們進一步地探究、嘗試,增進孩子對學習、勞動的情感與興趣,增進孩子對這些活動的動機,幫助孩子來收穫樂趣。

當家長將物質刺激引入獎勵機制的時候,就意味着使孩子把主要的目標拋之一旁,讓孩子的注意力只集中在當前的獎勵之上,甚至於把獎勵當成學習、勞動的唯一目的。

到此爲止,我們已經瞭解到物質刺激給孩子成長帶來的兩大害處,兩者中的任何一個,於孩子的成長都是其不利的,也與家長的初衷相距深遠。然而,這還不是問題的全部,關於物質刺激的負面作用,還有待於我們進一步的探尋。

2.物質刺激的成癮效應

童年時代打下的烙印,如同基石上刻下的花紋,是永遠不會磨滅的。

——克魯普斯卡婭

一旦物質刺激成爲了家庭教育中主要的激勵手段時,孩子便會在心理上出現畸變。

這種激勵模式的導向,是以獲取物質獎勵爲根本目的,我們知道,人的貪慾之心永無止境,無論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獲得了多少物質上的獎勵,都不會得到滿足。於是,在一次又一次的獎勵中,孩子對物質的需求越來越強烈,心理上的階梯效應就此出現:滿足了低層次的慾望後,又產生了高層次的慾望。

物質激勵模式之所以會導致以階梯效應爲表徵的心理狀態,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在於財富的意志在隱隱作怪。

財富能夠讓擁有者得到精神層面的滿足,當我們的孩子從家長那裏獲得金錢,並按照自己的意志將其消費掉的時候,其精神層面就得到了莫大的快感,以實物爲獎品的物質刺激也是一樣,然而這種以消費換取的快感,並不具備長效的刺激機制——當孩子完成了消費之後,滿足的感覺很快就會消失,由此而來的是新一輪的消費慾望。

根據生理學的研究結果顯示,在人腦中存在着一個特殊的區域,當我們的活動恰好對這一區域產生刺激的時候,腦中就會分泌出一種名叫多巴胺的物質,這一物質恰恰構成了快感的原發動力。

然而,這種物質並不穩定,在人體內只能存留極短暫的時間,之後就會被分解,當我們希望體驗新一輪的快感時,就必須要再度對腦中的這個區域進行刺激,如此反覆,永無休止。

從這個結果上來看,這樣的刺激機制與網絡遊戲、酒精、尼古丁甚至於毒品並無不同,它們同樣具有短暫性、重複性、遞增性的特點。

正如我們看到的那樣,在物質刺激的獎勵機制下,當一個孩子完成了家長所設定的目標,得到了家長所允諾的獎勵之後,往往會表現出精神上的愉悅,然而往往僅過了幾天,這種愉悅就會消失得無影無蹤。

在這種時候,我們的家長所能夠做的,就是再爲其設定新的目標,用更高層面的物質刺激來點燃孩子新的興奮點。

如同吸食毒品一樣,同樣劑量的刺激,是無法在多次使用後達到原有效用的,唯一的辦法是不斷加大劑量;同等程度的物質刺激,對孩子日益膨脹的慾望來說,也無法起到原有的激勵效應,爲此,家長就必須不斷提高物質刺激的含金量。

對於絕大多數的中國家庭來說,能夠爲孩子提供的物質條件是有限的,總有一天,孩子的慾望會膨脹到一個令家長難以爲繼的高度,其最終的結果是,家長再也沒有能力來滿足這種要求,也就自然無法兌現對孩子的承諾。

當這一天來臨的時候,所帶來的勢必是家庭教育中的重大挫折。

3.誰在損害誠信

爲人師長、父母者,只要有一次向孩子撒謊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從此爲之毀滅。

——盧梭

當家長失信於孩子的時候,其結果是難於估量的。

在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基諾特總結的孩子教育十大禁忌中,關於物質刺激的條目赫然在列,他曾經一再提及,家長對於孩子的物質刺激,其本質無異於家長對孩子的賄賂與欺騙。

之所以這樣說,其原因就在於,家長實施教育的目的,在於讓孩子成爲期望中的類型,而當這種目標不是以教育而是以物質刺激來達到的時候,其本質就與賄賂毫無差別。

有關這種賄賂所帶來的貽害,我們在後面的分析中還要涉及,而更現實的問題是,以絕大多數家庭有限的物質水平,是決不可能無限度地滿足孩子不斷增長的物質索求的,而當這種惡性循環達到一個頂點時,其勢必會讓家長無法兌現自己的承諾,從而自食其言。

同時,在我們的家庭教育中,家長爲了給孩子設置一個奮鬥的途徑和標準,常常會向孩子承諾,如果達到目標之後,將會給予某種獎勵。然而,對於家長來說,這種承諾往往是漫不經心的口頭承諾,而我們的孩子卻往往以最認真的態度來對待。當孩子獲得了進步之後,家長卻言而無信,其最直接的後果就是孩子的積極性因此而受到挫折。

當這種失信於子現象出現的時候,爲孩子的心靈健康蒙上了一個巨大的陰影。

毫無疑問,家庭教育最重要的特點之一,就是家長的言傳身教。由於孩子天生具有模仿的特性,而距離他們最近的家長,就自然會成爲孩子最直接、最經常的模仿對象。

出自於對家長的信賴與這種模仿性,家長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一顰一笑,無不被孩子看在眼裏,記在心裏,這種榜樣的力量對子女的影響是極其巨大的。我們很難想象,當家長難以做到信守承諾的時候,孩子的心理將會朝着怎樣的方向發展。

從另一個層面上來說,家長先於孩子而存在,這不僅僅意味着家長要爲孩子提供生活上的保障,同時也意味着我們的家長具有先天的權威性。在孩子的眼中,這種權威性代表着最終的裁決,具有莫大的意義。而當家長不能將承諾兌現爲實物的時候,也就標誌着這種權威性,在不知不覺中遭受了損害,家長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也自然大爲下降。

事實上,在中華民族的傳統教育思想中,也同樣蘊含着誠信家教的思想。

曾子其人,是孔子門下的一名弟子。根據歷史典籍的記載,一次曾子的妻子出門,她的兒子哭鬧着要跟着去,於是曾子的妻子就哄他說:“你在家等着,回來後殺豬給你吃。”

妻子本是隨口一說的話,而孩子卻信以爲真。當妻子回到家中時,發現曾子正在磨刀準備殺豬,便連忙勸阻說:“我說殺豬是哄孩子的。”曾子回答道:“小孩子判斷與思考能力,一切都要向父母親學習,聽從父母給予的正確教導,假如現在欺騙他,就是教孩子騙人,父母欺騙孩子,孩子就不會再相信父母。”

這個小故事,正是著名的“殺豬教子”典故。其之所以能夠流傳千古,就在於在我們的傳統教育思想中,存在着對誠信教育的深刻認識。

可以說,誠信作爲人類最寶貴的一類品德,並非是來自先天。一份好的誠信習慣與品德,往往是在長期的家庭教育與生活實踐中形成的,而這就要求我們的家長在孩子面前必須表現出應有的誠信,即使在點滴小事之上,也要成爲孩子心目中誠信的楷模。

假如我們對當下社會風氣有所感悟,就會知道缺乏誠信,已經成爲我們這個時代發展的痼疾。而作爲孩子行爲上的導師,在家庭教育上培養誠信,則是我們每個家長都必須重視的事情。

8.打通天塹的終極方案

只有心靈上的關愛才是最好的導師,它遠遠超過了責任感與其他方面的付出。

——愛因斯坦

溝通的價值就在這裏顯示了出來。

越是對立的家庭,孩子與家長之間就必須要實現溝通,只有家長更多地瞭解孩子的觀念,才能夠讓自己從心靈上認同孩子。同樣的,只有孩子更多地懂得家長的苦心,才能夠解決孩子因此而產生的逆反心態。

家長作爲成年人,在性格上有着更強的包容性,但家長要爲孩子的未來負責,過於順從孩子所帶來的不良影響,其後果是很難預料的。這樣一來,既要做到溝通,又要防止孩子自控能力差所帶來的後果,而孩子的天性自然會對一些必須遵守的準則造成挑戰,其結果勢必阻礙了溝通。

於是,我們的家庭教育在這個兩難的問題上走入了絕境。而在這個問題上,只存在着一個分三步走的解決方案。

方案的第一步:在於家長和孩子都要有理解對方的願望。

只有當雙方都有了這種願望的時候,溝通才具備心理上的基礎。假如雙方中的任何一方有所保留,那麼溝通勢必極難實現,甚至於讓家長和孩子站到更激化的對立面上。

而當雙方都有試圖理解對方的願望時,心理上也就更期盼着主動尋求溝通的機會,嘗試着選擇適當的方法,進行心靈之間的溝通。

方案的第二步:在於從各種渠道瞭解對方的生活歷史和重大的社會事件。

在當下的中國家庭,一大重要的現象就是,家長不瞭解孩子,孩子同樣不瞭解家長。

舉個例子來說,現在的許多家長都不瞭解流行趨勢,更不瞭解孩子們興趣集中在何處,同樣的,我們的孩子也不瞭解家長一代所經歷的歷史與時代背景。而心靈上成功溝通的前提條件之一,就是要做到相互瞭解,唯有於此處下足功夫,才能夠做到理解對方所作所爲的背景,消除彼此之間的誤解與隔閡。

正因爲如此,對於孩子而言,所需要的是瞭解父輩、祖輩過去的生活閱歷,瞭解家長所處時代的特點,說白了,就是家長必須要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是如何活過來的。

同時,作爲家長來說,也應當瞭解孩子的心理特點,認真去探求當下的流行元素、文化現象,看到孩子所崇拜、所喜愛、所厭惡的東西中那些是積極有益的,那些則是對成長有害的,只有找到兩代人的相似之處,才能夠獲得更多交流與溝通的機會。

方案的第三步:在於主動地進行心靈上的交流,及時給予孩子心靈關懷。

我們的家長都知道,在人際交往中能夠被人理解固然好,但是當誤會發生了之後,如果一味等待別人的理解,那麼就會讓自己陷入被動的境地。而當我們主動地與人溝通、交流的時候,便很容易進入一種冰釋前嫌的最高境界。

正因爲如此,想要爭取孩子的理解,最好的辦法就是主動接觸孩子,這種接觸越多一分,實現心靈交流就越多一分可能。

本章後記

當我們8個小節的艱難探尋終告結束的時候,就意味着一個全新的開端。

對於家庭教育來說,紙面上的討論意義並不大,我們的探尋也不可能做到算無遺策。之所以說它意味全新的開端,在於我們的家長結束了本章的閱讀之後,對於自己在家庭教育中所欠缺的東西,將會開始一次自查式的總結。

事實上,當我們的探尋與每一位家長的殷殷愛子之心結合起來的時候,孩子們就獲得了一次命運改變的良機,當這種改變被演化爲成功的經驗之後,後世的父母也就獲得了一份寶貴的教子寶典。

在當今社會文化日新的形勢下,如何能夠讓孩子獲得一個穩定而又良好的成長環境,很大程度在於家長能否做好保駕護航的工作,而這又要求家長們能否建立一套完美的心靈關懷機制,在中國三千年的家庭教育史上,這方面始終有較大的欠缺,我們關於這方面的紙面探尋結束了,但是家長們在實踐中的探尋卻纔剛剛開始。

第三章 人生觀教育扭曲,成爲變相拜金主義的誘發因素

在中國家庭教育下長大的孩子,對於物質刺激這個詞語一定並不陌生。據瞭解,這好像是中國父母們獨有的殺手鐗:考試成績全部90分以上,給孩子買飛機玩具和酸奶;要是能在全班排名中進入前三,獎勵200塊錢。反此種種,方式不同,但刺激效果卻驚人的相似。當人生觀的追求轉化成物質上的貪婪,我們又從何談起獨立的競爭意識和健全的人格呢?在孩子的心靈裏,這是一種變相的拜金主義誘導,也許正是從這一刻起,一道腐敗的大幕已經悄悄拉開。

導讀

古語云:君子不言利,然而與這一論述相違的是,在當下中國的家庭教育中,卻存在着許多這樣的現象。

某市某小學三年級的一名學生因期中測試三門學科考了班級第一名,意外收到父親一份物質獎勵——一輛價值107萬元的寶馬車。

一個學生的父母明碼標價——只要孩子考上大學,不論是什麼大學,立刻獎勵3萬元現金。

在某論壇上出現一帖子,一位家長公開宣佈,只要孩子考上大學,就立即買車給她……

這一個個令我們大感驚訝的例子,只是冰山一角而已。事實上,在我們的家庭教育中,這樣的現象早已成爲常態。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幾乎每一個孩子都接受過家長各種形式的物質獎勵,只是在近幾年來,獎勵額度之大,發生頻率之高,才讓我們開始對這一問題正眼視之。

激勵、獎勵是每個孩子所需要的,當其行爲得到家長、老師的認同、肯定時,獎勵他不僅是讓孩子有了被尊重和認同的快樂,有了進一步行動以期得到進一步獎勵的慾望,更對其價值觀的深化有着重要作用。

然而,以金錢爲核心的物質刺激,在發揮了一定激勵作用的同時,卻也爲我們的家庭教育埋下了深深的隱患。

一個出生在富裕家庭的孩子,其學習成績十分優秀,於是這個11歲的孩子,幾乎每天都能從父母那裏得到數目可觀的獎賞,短短的3年時間裏,除掉自己的零花錢,孩子在銀行裏的存款已達數萬元之多。

一次孩子的同學過生日,該孩子拿出數百元,作爲生日禮物,同學的羨慕,帶來的是孩子的變化,從此看到金錢價值的孩子,開始與父母討價還價,稍有不順心的時候就大發雷霆,學習成績也隨之下降。

這樣的現象在我們的家庭教育中比比皆是,許多孩子在家長的物質刺激下,要麼養成了好逸惡勞的惰性,要麼養成了唯利是圖的“奸商嘴臉”,要麼則與父母關係極度僵化,甚至於有的孩子已經步向犯罪的深淵……

那麼,作爲一種激勵模式的物質刺激手段,爲什麼會導致以上的現象出現呢?爲何我們的家長對這些現象有所知會,卻仍然願意對孩子大加獎賞呢?對於中國家庭教育而言,我們的家長又究竟應當採取一種怎樣的激勵模式,才能保證孩子健康成長呢?

想要揭開這一系列謎題,我們就需要從頭開始,繼續我們的探尋歷程。

1.大行其道的物質刺激

人性的一大特點,就是要用物質來滿足需求,當這種需求不能得到及時、足量的保證時,負面情緒也就油然而生了。

——《經濟學論綱》

在21世紀中,對於爲人父母者,最大的成功就是教育孩子的成功,在當下的中國社會中,這一觀點已經得到了絕大多數人的認可,成爲了我們這個時代中的主流論述。

正是基於這一觀點,纔有教育專家一針見血地指出:在21世紀裏,最有價值的投資,就是對教育孩子的投資。

這樣的觀點本無不妥,然而按照我們慣常的理解,投資總是與金錢聯繫在一起,特別是當我們的物質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時,家長對孩子的投資就開始停留在近乎氾濫的物質層面之上了,而在這種投資當中,家長給予孩子的物質刺激,就更是愈發呈現出嚴重扭曲的面貌。

所謂的物質刺激,指的是運用物質的手段,讓受刺激者得到物質上的滿足,從而進一步調動其積極性、主動性與創造性。由於物質是人的第一需要,也是人的普遍需求,因此,以物質爲主要導向的激勵模式,在近幾年的職場中大行其道,同時也受到了相當良好的作用。

就這樣,在職場中見識了物質刺激強大效應的家長們,便開始將這種模式移植到家庭中,希望藉此來完成對孩子的正面引導。

於是我們看到,在許多家庭中,年輕的父母們從孩子降生起,就開始頻頻用物質刺激爲誘餌,希望用滿足孩子物質慾望的方法,來引導孩子向父母希望的方向發展。

在中國的家庭中,這樣的現象甚爲普遍,我們常常可以聽到這樣的句式。

“如果你考上重點學校,那麼爸爸獎勵你……”

“如果你考了前三名,那麼媽媽給你買……”

“如果你彈熟這首曲子,那麼就帶你去……”

這樣的話語在我們的家庭中頻頻出現,我們甚至可以毫不懷疑地說,以物質刺激作爲孩子教育手段的現象,已經成爲中國家庭教育中的常態。

物質刺激的手段是簡單的,但這種模式之所以會成爲常態,在於這一模式的確存在着合理之處。

我們在前面說過,人對物質存在着普遍的需求,特別是對於涉世未深的孩子來說,由於其性格中天性的成分佔據了主要地位。

就孩子的天性而言,面對着高檔的玩具,精美的食物、漂亮的衣服,要讓他控制住自己的內心慾望,這種要求明顯是缺乏人性的,也是缺乏依據的。因此,如果沒有父母在這一方面給予適當的保障,或者是父母對孩子的慾望缺乏足夠的重視時,其結果必定導致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出現不快樂的負面情愫。

這樣的結果,既是孩子難於承受的,也是我們的家長不願看到的。而當物質刺激以激勵模式的面目存在時,既能夠滿足孩子對於物質的慾望,同時又能夠成爲家長實施教育的手段,自然也就容易被萬千家長廣爲接受了。

然而,看似兩全其美的方案,往往會帶來雙向的問題,當我們的家長把物質刺激與激勵模式結合在一起的時候,就意味着家庭教育中新困境的開端。

孕前飲食禁忌
飲食常識
美食文化
飲食調理
中醫養生
美食資訊
奶粉知識
四季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