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學前教案 > 媽媽育兒,請站在小朋友的角度思考

媽媽育兒,請站在小朋友的角度思考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8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媽媽育兒,請站在小朋友的角度思考

【不吃早餐】自從小朋友入園的第二個月開始,每天早晨就一再跟媽媽說,“不要去學校吃早餐”;剛開始媽媽認爲是明明不喜歡學校的早餐,但看了每日的菜單,早餐基本都是明明喜歡的牛奶、麥圈、麪包、水果之類的,這“不想在學校吃早餐”的要求,真的有點百思不得其解。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媽媽總算明白了,雖說每天都是固定的時間吃早餐,但因爲每位小朋友到幼兒園的時間不固定,因此有的小朋友還在吃,而有的小朋友已經吃完、開始玩了,總有小朋友先於明明吃完,因此玩心重的明明,根本沒有心思吃呢!設身處地爲明明想一想,也是啊,玩多重要啊,不吃就不吃吧,那咱們就在家裏多吃一點,到幼兒園就可以直接玩了,也是爭取一切時間地玩吧!

【排斥老師】隨着幼兒園小朋友數量的增加,也不斷地有新老師加入,二月初,明明班裏就新來了一位印度老師,而明明則以“不要去上學”的理由來排斥這位新老師;早晨送去,如果是隻有這位新老師在,那麼明明肯定是要鬧一通脾氣的,但如果有熟悉的其他老師在,小朋友一定會非常開心地與媽媽和弟弟“再見”。站在明明的角度想一想,對於一個剛滿三歲、剛離開家、剛離開媽媽的小朋友來說,入園第二個月,也還算是處於適應時期(一般三個月後開始穩定),看到全新的面孔有失安全感,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吧?於是媽媽便每天晚半個小時送明明去幼兒園,這樣小朋友可以看到他熟悉的幾位老師,一天的心情也會好許多。

【尿溼褲子】有兩次,媽媽接明明的時候,發現小朋友的褲子是溼的,原因很簡單,尿褲子了唄!媽媽本想批評明明,“以後有噓噓了就要去廁所,貪玩尿褲子媽媽會生氣的。”但話到嘴邊又沒有說出來,三歲的小朋友,玩就是“工作”,“廢寢忘食”也在所難免嘛!爲了玩,明明都可以不吃飯、不睡覺,那麼這尿溼褲子,又有什麼大不了的呢?雖說媽媽心裏也很生氣,但想想自己三歲之時,肯定也因爲貪玩而尿過褲子,於是便理解明明的同時,耐心地爲小朋友換上乾淨的褲子。

【不繫褲子】明明穿牛仔褲,在家裏小便後,都是自己拉拉鍊、扣扣子,但到了幼兒園,老師反映“明明不會自己拉拉鍊、扣扣子”,這又是爲什麼?站在明明的立場仔細想一想,就不難理解了。在家裏,明明是自己玩,玩的誘惑力當然沒有幼兒園的大,於是自己也就耐心十足地拉拉鍊、扣扣子;而到了幼兒園,看到那麼多小朋友都在玩,明明能有上廁所小便的“時間”就不錯了,當然顧不上拉拉鍊、扣扣子,想到之時會請老師幫忙(比自己速度快),來不及之時,一提褲子則罷,釦子也不扣,拉鍊也不拉,直到老師發現後纔會幫明明穿好。

【不願回家】一直以來,媽媽下午去接明明之時,小朋友都是拒絕回家,幾乎每次都是被媽媽“綁架”回家(目前有所好轉)。媽媽真的是很納悶呢,別的小朋友都是一見爸爸媽媽來接,興奮地直奔而來,而明明不是在教室裏到處躲藏,就是將媽媽推出門外。經歷了幾次之後,媽媽仔細想一想,也不難理解,幼兒園裏那麼多新奇的玩具、那麼多小朋友,肯定比家裏有趣啊!而且對於剛入園的明明來說,小朋友還不理解,明天還可以繼續玩,幼兒園的生活是來日方長,明明肯定認爲,我今天和媽媽回家了,就再也不能玩這些玩具了。

【選擇聽話】一個週五的早晨,爸爸接明明起牀,爲了讓小朋友乖乖地洗漱,於是便許下了美好的願望,“明天要去坐火車,還要去公園,然後再開車出去玩…”;明明乖乖地洗漱完畢下樓來,媽媽卻說“明明好好吃早餐,然後去上學”,小朋友于是便有了一通“不要上學、要坐火車”的大哭大鬧。鬧得媽媽真是心煩意亂,但靜下心來想一想,明明的這通哭鬧也是有情可原的,一來,三歲的小朋友還沒有時間概念,“明天”是什麼?明明不知道,明明認爲爸爸的許願就是現在、就是今天要做的事情,媽媽一說“要去上學”,小朋友肯定不樂意;二來,三歲的小朋友,也正處於選擇聽話的階段,對於爸爸媽媽說的話,他們都會記住自己喜歡的,而對於自己不喜歡的,直接過濾,因此明明對於爸爸的許願,只聽進去了、也只記住了“去坐火車、去公園”的部分。

【不要說話】每天下午接明明回家的路上,坐在車裏的小朋友,總是要求爸爸或媽媽“不要說話”,平時小話嘮的明明,此時只想坐在車裏靜靜地聽音樂或故事。剛開始媽媽也是很不解,認爲明明在幼兒園裏不開心或受了什麼委屈,但後來也就明白了,興奮了一天的明明,在幼兒園裏哪有可以安靜下來的時候,雖說有休息時間,但小朋友幾乎是一直處於亢奮狀態;那麼這坐在車裏的時間,熟悉的人、熟悉的車、熟悉的景,也是明明該休息一下的時候了,因此大家都不要說話,此時無聲勝有聲,也是小朋友的一種自我調節吧!

媽媽最後語:英語中有一句“Put yourself in other’s shoes”的習語,其實說的就是這麼一個道理,如果想更瞭解別人,那麼就一定要站在他人的立場與角度來考慮問題;那麼媽媽育兒,也是同樣如此,如果想真正瞭解、理解明明,那麼也一定要站在小朋友的角度,以明明的高度爲起點,這也是促進親子關係的一條捷徑吧!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