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學前教案 > 既然打人不對,你爲什麼還教孩子打回去?

既然打人不對,你爲什麼還教孩子打回去?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6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向日葵:我教我兒子,別人先動手,你要是哭着跑我這裏,我還會再打一頓。

@yrmr:我告訴女兒,在學校不能欺負別人,但別人如果故意打你,一定要打回去,打不過就用板凳砸,出了事媽媽來負責。

@範思考:這個社會難道還能任人家欺負?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必須要奉還!

@毒蛇:如果故意打你,欺負你,那麼必須給我還手,媽媽希望你打贏,如果不敢打或者打輸了哭着回來,我會再揍你一頓。

@mini李:我教育我女兒,碰到這種人一定要打回來,打不過也要上去咬一口。我家的教育理念就是不吃虧。

@利刃:打回去是必須的,並且要打得狠,讓他長記性,誰讓他沒家教。沒事,爸爸在你身邊,只管還手。

@多拉多:被人打了當然要打回去,還用說啥大道理。又不是唐僧,被人打了還欠兒欠兒的講道理:施主,打人是不對的。

@天尊:娘炮捱打纔不還手呢,尊嚴不是別人施捨的。

@旭日:把小刀亮出來,誰還敢打,我就扎誰。

還有人甚至詩意地引用了電影蝙蝠俠的原話:“這世界只有你強大,它纔會變得合理。以暴制暴不是最根本的解決手段,但卻是必須的,世上總有人無法跟他講道理,總有人只接受拳頭對他的威嚇。”

既然打人不對,你爲什麼還教孩子打回去?

可惜,我們的孩子們並不是蝙蝠俠,也不是蜘蛛俠,更不是超人。教孩子打回去,你確信你的孩子有打回去的能力嗎?如果是個女兒,你確定要她跟男孩子打架嗎?那基本上就是以卵擊石,螳臂當車。好,你的是個男孩,打回去,打到什麼程度,什麼部位能打,什麼部位不能打,你確定你的孩子有這個自制力嗎?

“不打回去,難道就這麼被人欺負啊!”,我朋友小王一直對這種處理方式深以爲然,她從小就教育兒子:別人故意打你,一定要打回去,絕不能吃虧。可她最近卻很煩惱,小學一年級的兒子開始變得不夠寬容,往往一點小事就大驚小怪,寸步不讓,睚眥必報,絕不吃虧。在學校,但凡有同學碰到他,不管輕重,也不管是否故意,他都要去打回來,鬧得好多同學都不愛跟他玩;在家裏,他還經常打妹妹,理由是妹妹故意打他,小王耐心地教導兒子:“有話好好說,不能打人!”,可兒子的回答卻讓她啞口無言:“媽媽,是你教我的啊,如果被人打,一定要打回去的!”

阿東是退伍軍人,海陸兩棲偵查兵,他的教育理念很簡單:遇到暴力,必須以牙還牙。他的8歲兒子小東從小習武,不僅長得魁梧強壯,手上功夫也十分了得。有一次熊孩子來惹事,先是言語刺激,繼而動手動腳,小東果然沒辜負阿東的厚望,跳起來逮住熊孩子一頓暴揍。好了,這一打出事了,孩子動手沒輕沒重,不知道控制,也不知道收手,再加上他的拳又硬又重,這一打,好比魯提轄拳打鎮關西,把熊孩子打得遍體鱗傷,兩隻眼睛腫得像臭皮蛋,其中一隻眼睛視力嚴重受損,醫生告訴他治不好可能會失明。爲這事,阿東近一個月沒上班,陪着對方孩子和父母到處就醫,錢倒是小事,對方父母的心痛表情讓他如芒在背,所幸那孩子最後視力恢復正常。

說起這事,阿東很是感慨:“將心比心,雖然熊孩子有錯在先,但這事小東確實下手太重,歸根到底是我教子無方,習武本意是止戈,不是爭強鬥狠。”

那些告訴孩子只管打回去,打壞爸爸負責的家長,你真的認真想過你可能要負的責任嗎?

既然打人不對,你爲什麼還教孩子打回去? 第2張

當孩子被人打,父母只是簡單地教孩子打回去,絕不是個解決問題的好辦法。是的,打人是不對,可你前一秒鐘還在譴責打人的孩子,後一秒鐘反過來教育自己的孩子要打回去,那打人到底對還是不對呢?你討厭濫用暴力的孩子,卻教育自己的孩子用暴力反擊,那你的孩子跟他的又有什麼區別?別跟我說什麼自衛,自衛的方式很多,並不一定需要打回去。教孩子打回去的家長,歸根到底是不甘心吃虧的心理在作怪。反正你打我,我打你,大家扯平,誰都不吃虧。我想大部分父母都是這種心理。

可是,有些孩子,他根本就沒有打回去的能力啊。人各有別,孩子的情況也是千差萬別,有些強壯,有些瘦弱,有些高大,有些矮小,有些勇敢,有些懦弱。試問,如果你家的孩子個矮力弱,面對高大強壯的對手,你也同樣要求他打回去嗎?如果打不過,回家還要捱打?你想過孩子打不過的後果嗎?有些孩子非常老實,他們根本就不會或者不願意打人,就像《非誠勿擾》裏葛優說的:殺人不犯法,我也下不去手。打人他們是真的下不去手啊。作爲父母,你還是堅持要求自己的老實孩子受到欺負一定要打回來?
既然打人不對,你爲什麼還教孩子打回去? 第3張

託管羣裏一位媽媽曬出了她兒子受傷的照片,哎,看得真是觸目驚心,那是個文靜的男孩,臉上還掛着眼淚,額頭中間從上到下一條有5公分長蜈蚣似的傷疤,左眼瞼下三個血洞,動手者再往上點,估計男孩的眼睛就瞎了。

血腥的場面,冷酷無情的手段,這是該有多大的仇恨啊,從傷口上看,動手者好比冷血動物,滿是暴戾和殺氣,完全想不到這是一名小學生的所作所爲。據知情者描述,起因是一件很小的事,甚至連吵架都算不上。動手者玩回來說受害者佔了他位置,受害者是個乖小孩,拿起文具換位置,動手者可能嫌他太慢,就把他書包狠狠推地上,受害者也打了下對方書包表示反擊,結果動手者隔着桌子掄起水杯就砸到受害者臉上,還衝過來直接把臉抓成這樣。

碰到這種實力懸殊的對手,打回去根本是以卵擊石。受害者是個乖小孩,他也反擊了,反擊的方法是打了以下對方書包,可結果卻是受到了更大的傷害。

幼兒園也好,學校也罷,都是叢林,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千古不變。傷害已經發生,教孩子打回去,只能讓他們遭受更大的傷害。

首先是身體上的傷害,打得過也好,打不過也罷,打架只會是兩敗俱傷,只有不變的天,哪有穩贏的架。

其次是心理上的,某些父母跟孩子說打不過回家還要捱打,真心殘忍。部分家長經常會在孩子被欺負後,爲孩子忿忿不平,責罵不還手的孩子“沒出息”、“軟蛋”、“慫貨”等字眼訓斥自己的孩子。孩子不是角鬥士,更不是打架機器。他們在外面被人欺負,回家非但得不到安慰,還要被父母批評甚至打罵,這既不利於孩子情緒的釋放,還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家長的這些語言和行爲會對孩子造成不良的心理引導,會在孩子幼小的心靈裏造成極大的傷害,使他們變得越來越懦弱和自卑,很多孩子的終生人格障礙和缺陷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形成的。

既然打人不對,你爲什麼還教孩子打回去? 第4張

其實,問題的重點不在於要不要打回來,而在於孩子該如何保護自己。作爲家長,我們不要培養孩子的報復心理,即使別人家的孩子喜歡欺負人,我們也不要鼓勵或默認自己孩子採取以牙還牙的方式報復回去,我們不能一方面討厭熊孩子,而另一方面卻鼓勵自己的孩子成爲別人眼中的熊孩子。我們不可能保護孩子一輩子,也不可能讓孩子永遠生活在沒有衝突的世界裏。與其抱怨職責別人,與其整日計較是否吃虧,不如教會孩子面對暴力如何保護自己,當孩子具備一定的自我防範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家長就可以寬心了。

首先,要教會孩子判斷形勢。要分清什麼情況是開玩笑,什麼情況是故意的,什麼情況是無意的,還有就是要大概清楚打人者的意圖,打人者的動作程度,雙方的力量對比,打人者平時的性格特點以及老師是不是在場等等,爲自己的下一步行動提供參考。

既然打人不對,你爲什麼還教孩子打回去? 第5張

其次,要讓孩子有勇氣,遇事不逃避。有勇氣不等於敢打回去,我們不建議孩子被打,就一定要打回去,但是並不代表如果孩子被欺負,就應該一味地退縮忍讓,悶在心裏,默默不語。面對強權,說出來也需要勇氣。一定要教會孩子受到欺負時,要把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如果孩子被人欺負,一味忍讓,不敢表達自己的憤怒,會助長打人者的囂張氣焰,不提倡打回去,不代表逆來順受。

我們可以教孩子用眼神,用聲音,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憤怒,告訴對方,“你不要打我!",“打人是不對的”,“我討厭你的行爲”,“別以爲我怕你,我只是不屑跟你一樣”。並要在事後敢於把事情說出來,去告訴老師,告訴家長,讓他們及時干預,防止傷害事件再次發生。

再次,要教會孩子一點處理技巧和手段。如果打人者不是故意或者只是開玩笑,可以口頭警告下,如果打人者毫不講理,肆意發泄暴力,那麼就要合理應對。假如,對方正抓着自己,要按住對方的手,把對方的手從自己身上剝離,並迅速離開,確保不會有進一步的傷害。很多臉部被抓傷的孩子都是面對對方突然的動作,驚慌失措,不會躲避和制止,纔會被對方在臉上留下傷痕。假如,對方不斷拿手打自己的頭,要會雙手抱頭,身體彎曲,護住腦袋和臉,並用手肘朝向對方的手,瞄準空隙迅速逃離現場。

既然打人不對,你爲什麼還教孩子打回去? 第6張

金星是毒舌派的狠角色,曾手撕過無數人,她的火爆脾氣大家都有所耳聞,她有一句名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禮讓三分;人若再犯,斬草除根。”有一次她兒子在超市,因爲一輛購物車,被一個很蠻橫的熊孩子打了個耳光,這把不遠處的金星給急壞了,可兒子卻捂着臉給回來。金星脫口而出:“兒子,那個孩子打你了,你不給我打回去?”

但她兒子卻說:“我不,他打我是他媽媽沒教育好他。”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