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行爲心理 > 網絡欺凌對受害者的影響 網絡欺凌受害者和犯罪者的創傷後壓力有關

網絡欺凌對受害者的影響 網絡欺凌受害者和犯罪者的創傷後壓力有關

來源:育娃網    閱讀: 4.0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網絡欺凌對受害者的影響,網絡欺凌受害者和犯罪者的創傷後壓力有關,網絡欺凌對受害者的影響;《兒童疾病檔案》網上發表的第一項同類研究表明,網絡欺凌行爲與各種創傷後應激障礙(PT......

網絡欺凌對受害者的影響 網絡欺凌受害者和犯罪者的創傷後壓力有關

網絡欺凌受害者和犯罪者的創傷後壓力有關,網絡欺凌對受害者的影響,嬰兒在能完全理解情感前就已經在經歷、表達及接受情感了,這些技能是孩子應付更復雜的社會的基礎,那麼家長應該如何理解孩子在各個階段的情感發育呢?

網絡欺凌受害者和犯罪者的創傷後壓力有關

《兒童疾病檔案》網上發表的第一項同類研究表明,網絡欺凌行爲與各種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症狀有關,而非面對面欺凌與創傷後PTSD症狀有關。

他們的發現促使研究人員建議,詢問網絡欺凌應該成爲任何兒童心理健康或心理評估的常規部分。

研究人員說,青少年中網絡欺凌的流行率被認爲在10%到40%之間,並且會帶來特定的風險,因爲它可以在不同的環境中日夜進行,而且速度快、匿名,並且能影響到廣泛的受衆。

問卷調查和PTSD症狀篩查

爲了進一步探討這一點,並找出網絡欺凌對心理健康的影響,研究人員對倫敦四所中學的2218名年齡在11至19歲之間的學生進行了調查,瞭解他們的欺凌經歷。

他們使用Olweus欺凌/受害者問卷調查,瞭解青少年參與了哪種類型的欺凌,發生的頻率以及持續時間。

他們使用兒童修訂的事件影響量表(CRIES)篩查PTSD症狀,該量表有兩個維度:侵入性思維和迴避行爲。

超過一半的青少年是女孩(55%)。大約三分之一(34%)是白人;三分之二是黑人、亞裔和其他少數民族背景。大多數孩子(80%)出生在英國。

近一半(46%)的學生報告了任何類型的欺凌歷史

調查結果顯示,近一半(46%)的學生報告了任何類型的欺凌歷史:17%的學生是受害者;12%是施暴者;4%是兩者兼而有之。

但參與傳統欺凌(三分之一的青少年)比參與網絡欺凌(四分之一)更普遍。

約13%的青少年曾在網絡上受到過欺凌;8.5%的青少年曾在網上欺負他人;4%的青少年既是受害者又是犯罪者。約16%的青少年曾當面受到欺負;12%的青少年曾當面欺負他人;6.5%的青少年既是受害者又是犯罪者。

這兩種類型的欺凌行爲有一些重疊,在網絡欺凌中扮演特定角色的人中,有一半也參與了傳統欺凌的相同角色:52%的網絡受害者也是傳統的受害者;45.5%的網絡受害者也是傳統的欺凌受害者;48%的網絡欺凌者也是傳統的欺凌者。

網絡欺凌的青少年的創傷後應激障礙症狀得分高於閾值

大約有72%(1516)的青少年完成了CRIES評估。超過三分之一的網絡受害者(35%),超過四分之一(29%)的網絡欺凌者,以及同樣比例(28%)的既是欺凌者又是受害者,在具有臨牀意義的創傷後應激障礙症狀上得分高於閾值。

進一步的分析表明,網絡受害者比網絡欺凌者表現出更多的創傷後應激障礙症狀,他們經歷了更多的侵入性思維和迴避行爲。

網絡欺凌者的創傷後應激障礙症狀也明顯多於未參與任何形式欺凌的青少年。

現實意義

這是一項觀察性研究,無法確定因果關係。而且研究結果可能不適用於其他地區或國家。

儘管如此,他們認爲他們的發現具有重要的意義。他們寫道:“家長、教師和健康專家需要意識到參與網絡欺凌的年輕人可能出現的創傷後應激障礙症狀。”。

他們還指出:“儘管網絡欺凌的發生率低於傳統欺凌行爲,但值得注意的是,絕大多數網絡欺凌受害者都參與了傳統欺凌行爲,同時作爲受害者和犯罪者。

“這表明,網上提供給行兇者的匿名性可能構成欺凌發生的新平臺,儘管這一發現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