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手抄報 > 【防止校園欺凌手抄報圖片大全】拒絕校園欺凌的手抄報 預防學校欺凌手抄報

【防止校園欺凌手抄報圖片大全】拒絕校園欺凌的手抄報 預防學校欺凌手抄報

來源:育娃網    閱讀: 8.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防止校園欺凌手抄報圖片大全,校園欺凌是一個可怕的問題,我們應該要盡力阻止校園欺凌的發生,讓孩子們在一個健康,安全的環境中學習成長,成爲一個人格健全的人。

防止校園欺凌手抄報圖片大全:校園欺凌類型

典型欺凌者

霸道和衝動,傾向使用暴力欺壓他人。

比較自我中心,對受害同學缺少同情心。

得到部分同輩的認同。

行爲上比起其他同學突出。

被動欺凌者

看見欺凌者的暴力行爲得逞,於是協助及附和欺凌者,有些則藉此保護自己,免受欺凌。

看見欺凌者欺凌同學後,則嘲笑受害者無用。

被欺凌者

性格內向、害羞、怕事。

在同學間不受重視,只有很少朋友,在學校中十分孤單。

缺乏與同輩相處的社交技巧,容易引起同學不滿和反感。

有身體障礙者、有智力障礙者。

沉默、表達能力不佳者。

性格或行爲上有異於他人。

對受害者影響

欺負同學會對同學構成心理問題,影響健康,甚至影響人格發展。

身心影響:恐懼、消沉抑鬱、創傷後遺症、憂慮、胃痛、吸毒、酗酒、自殘、自殺,自己也成爲欺凌者,可能是校園槍擊案的原因之一。

其他影響:常常缺席、對老師不恭敬、訴訟。

【防止校園欺凌手抄報圖片大全】拒絕校園欺凌的手抄報 預防學校欺凌手抄報

【防止校園欺凌手抄報圖片大全】拒絕校園欺凌的手抄報 預防學校欺凌手抄報 第2張


防止校園欺凌手抄報圖片大全:校園欺凌我國現狀

最高法的調研報告首先說明,校園暴力在我國時有發生,但是情況複雜,違法與犯罪交織,且多數事件未進入司法程序追究法律責任,加上目前缺少統一的事件報告、統計制度,導致難以瞭解我國校園暴力發生的真實情況。去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從2013-2015年各級法院審結生效的校園暴力刑事案件中抽取100多件典型案件樣本進行了梳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此類犯罪的特點,最高法刑一庭審判長冉容介紹,校園暴力犯罪案件涉及的罪名相對集中。針對人身的暴力傷害比例最高,其中,故意傷害罪佔57%,故意殺人罪佔6%。

校園暴力涉及的罪名還包括尋釁滋事罪佔10%;性侵、侵財犯罪各佔12%,還有很小比例的聚衆鬥毆罪與綁架罪。

報告統計數據顯示,抽查樣本涉及的159名未成年被告人中,已滿十四不滿十六週歲的被告人佔 35%;已滿十六不滿十八週歲的被告人佔65%。

冉容介紹,雖然我國規定,十四歲是可以承擔刑事責任的年齡,但是,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週歲的被告人只對八類嚴重暴力犯罪承擔刑事責任,所以,未滿十六週歲的放在比較輕微的校園暴力行爲,沒有進入我們刑事犯罪處罰的程序,所以相對來看,這一百多件案件中,處罰的高中生及職業高中的未成年被告人佔比較高。

抽取的案件樣本顯示,持兇器作案、造成人身傷亡後果比例較高。“全國的校園暴力案件我們當時看了一下,大概持兇器的佔30%多,選的這100多件案件裏,持兇器的達到了49%,基本上是一半了,這些孩子一般是帶彈簧刀、水果刀、獵刀……主要帶刀具的比較多一些,而且造成的後果非常嚴重,這一百多個案子,造成被害人死亡的 佔35%,重傷的佔32%,也就是60多起案件將近七成的被害人要麼死要麼重傷,不能說明全部問題,但是比例是非常高了。”

被告人作案後自首、與被害人達成賠償諒解協議的比例分別佔49%、54%。通常是構成犯罪以後,公安機關將孩子拘留或抓捕,通知家長,家長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判刑情況統計顯示,致被害人重傷的32起案件中,宣告緩刑的22件,佔68.75%;判處有期徒刑三年以下的4件,佔12.5%;致被害人死亡的35起案件中,宣告緩刑的8件,佔22.86%;三至五年有期徒刑的4件, 佔11.43%;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12件,佔34.29%;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10件,佔28.57%。

報告認爲,理念存在偏差,對校園暴力的危害性認識還不夠的問題比較突出。如何做到寬容而不縱容,社會還缺乏共識。從近幾年處理的校園暴力事件來看,有的地方認爲校園暴力是青少年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小問題,主要強調教育、挽救原則,沒有意識到對於那些社會危害性大的失足青少年,懲戒實際也是教育、挽救的一種重要方式,對同爲未成年人的被害人的平等保護還不夠。

我們應該正確的認識到,對於被告人,實施欺凌的被告人,我們要挽救、教育,但是對被欺凌,被傷害的孩子,更應該得到法律和社會的關注和保護,因爲他們,一是守法者,二,他們是弱者。

【防止校園欺凌手抄報圖片大全】拒絕校園欺凌的手抄報 預防學校欺凌手抄報 第3張

【防止校園欺凌手抄報圖片大全】拒絕校園欺凌的手抄報 預防學校欺凌手抄報 第4張


防止校園欺凌手抄報圖片大全:校園欺凌各國措施

挪威

校園欺凌實拍

鼓勵學校對校園欺凌採取全校範圍的干預措施,如制定課堂規則,對學生行爲進行限制,組建教師職業發展小組,與學生開展有關同輩關係與行爲的班會活動,爲欺凌者、受害者及其家長提供心理諮詢等。挪威於2002年通過了一個宣言,號召國家、地方政府以及家長和教師團體加入到儘快根除校園欺凌現象的行動中。

澳大利亞

建立了政府支持的組織和網站,如“反欺凌網絡組織”和“澳大利亞無欺凌計劃”,以幫助學校瞭解欺凌現象,爲學校制定相關政策,提供教師培訓的指導大綱。澳大利亞政府通過增進師生們對社會正義問題的理解來解決校園欺凌問題。其理論依據是:只要認識到騷擾、折磨與自己不同的人是錯的,那麼欺凌問題就得到解決了。

以色列

以色列爲解決校園欺凌問題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要求學校建立全校範圍的反欺凌政策,並對在職教職員工進行培訓。以色列還對正在進行的調查和研究提供支持,以求尋找到個性化的解決辦法。調查發現,欺凌現象發生最多的是在放學後的走廊和廁所,或教師監控不力的時間段。很多學校採取的辦法很簡單,如增加警力,保證照明,讓父母接送孩子,休息時間在走廊上安排更多教師等。

美國

在美國,校園暴力被稱爲“欺凌”(bullying)。校園欺凌在初中(6-8年級)階段最嚴重,高中時逐漸減少,但依然存在,是中學普遍存在的問題。學校對“欺凌”十分重視,每年開學時,會培訓教師如何處理欺凌事件,發給指導材料。對學生也會有預防性的教育,告知他們學校的有關規章。

日本

日本文部科學省加強了對教師進行有關校園欺凌的培訓,增加了合格學校輔導員和護理員的數量,以幫助學生處理各種問題;同時,允許學校對那些給同學帶來身體或心理傷害的學生停課,併爲此制定了更加明晰的指導原則和程序。

韓國

針對越來越嚴重的中小學校園暴力,韓國教育部決定,將從3月中旬開始向一些中小學生提供免費“警衛服務”,讓其免受校園暴力。“警衛”工作,除了警察之外,還動員民間保安公司的保安、體育館協會等人員來承擔。只要學生向學校或教育廳提出身邊保護申請,政府就會安排“警衛”到學校或特定地點保護學生。韓國教育部預計,2007年一年將向1600名學生提供這類服務。但一些家長和教師則對此表示擔心,認爲“警衛服務”會令受害學生變得孤立。針對這種擔心,韓國教育部表示,警衛人員將向求助學生提供暗中保護。

【防止校園欺凌手抄報圖片大全】拒絕校園欺凌的手抄報 預防學校欺凌手抄報 第5張

【防止校園欺凌手抄報圖片大全】拒絕校園欺凌的手抄報 預防學校欺凌手抄報 第6張


防止校園欺凌手抄報圖片大全:校園欺凌行爲

叫受害者侮辱性綽號;指責受害者無用、侮辱其人格等。

對受害者進行重複性的物理攻擊。拳打腳踢、掌摑拍打、推撞絆倒、拉扯頭髮;使用管制刀具、棍棒等攻擊受害者。

干涉受害者的個人財產、教科書、衣裳等,損壞,或通過他們嘲笑受害者。

欺凌者明顯地比受害者強,而欺凌是在受害者未能保護自己的情況下發生。

傳播關於受害者的消極謠言和閒話。

恐嚇、威迫受害者做他或她不想要做的,威脅受害者跟隨命令。

讓受害者遭遇麻煩,或令受害者招致處分。

中傷、譏諷、貶抑評論受害者的體貌、性取向、宗教、種族、收入水平、國籍、家人或其他。

分派系結黨:孤立、杯葛或排擠受害者。

敲詐:強索金錢或物品。

畫侮辱畫,寫侮辱性的文字。

網上欺凌(Cyberbullying),即在網誌或論壇上發表具有人身攻擊成份的言論。

角色體現

欺凌過程,蘊藏着一個複雜的互動狀態,牽涉的學生可分爲幾種:

欺凌者(英文:Bully)發動欺凌行爲,通常還帶領其他同學參與其中。

受害者(英文:Victim)受到欺凌。

協助者(英文:Assistant)跟隨欺凌者,直接參與欺凌行動。

附和者(英文:Reinforcer)支持欺凌者的行爲,例如:在旁嬉笑或吶喊助威。

保護者(英文:Defender)安慰及支持受害者,嘗試制止欺凌行爲。

局外人(英文:Outsider)置身事外。旁觀者。

【防止校園欺凌手抄報圖片大全】拒絕校園欺凌的手抄報 預防學校欺凌手抄報 第7張

【防止校園欺凌手抄報圖片大全】拒絕校園欺凌的手抄報 預防學校欺凌手抄報 第8張


防止校園欺凌手抄報圖片大全:調查結果研究分析

根據教育署系2002至2003年度的統計數字顯示,中學校園欺凌和暴力事件約七百多宗。若扣除學校假期,則平均每日三宗。亦有調查結果顯示,於同一年中學訓導老師曾處理六百四十三宗「欺凌同學」個案,數目佔中學生人數的百分之零點一四。可見欺凌個案在校園是相當嚴重的。

其實,任何形式的欺凌行爲都是不可接受的,因爲欺凌對「受傷者」造成傷害外,對「欺凌者」和「旁觀者」同樣造成傷害。「欺凌者」長期欺負別人,會很自我中心,對同學缺少同理心等等,而「旁觀者」會因爲幫不到受害者而感到內疚,不安等等。同時間也會影響到學校的整體紀律和風氣。所以,欺凌是學校須正視並加以制止及預防的問題。但同學和家長的合作也很重要的。

2014年6月,一項研究發現,被欺凌的兒童可能遇到高於正常的亞臨牀水平的炎症,可能持續到成年期,而欺凌者比那些既不是受害者也不是欺凌者的兒童的炎症水平要低。此前的研究提示欺凌可能對兒童的心理和社會發展產生負面影響。

來自杜克大學醫學院等機構的科學家研究了兒童期欺凌是否也能影響兒童的身體健康。研究人員就欺凌的經歷採訪了來自北卡羅來納的1420名9-16歲兒童,其中90%是白人、4%是美洲原住民,6%是非洲裔美國人。

對這些兒童進行C反應蛋白(CRP)的血液測試表明,被欺凌的兒童的C反應蛋白(CRP)水平隨着他們被欺凌的次數而增加,C反應蛋白(CRP)是身體的低級系統炎症的一種標記物,常常與心血管疾病和代謝症狀有聯繫。

在欺凌停止後的19到21歲的第二組血液測試表明,在童年被欺凌的人的C反應蛋白(CRP)的水平保持在曾經進行欺凌的人的兩倍,而欺凌者的C反應蛋白(CRP)水平低於從未被欺凌者或者受害者。

研究人員說,這些結果提示一名兒童在欺凌中的角色可能充當了風險因素或成年期低水平炎症的保護性因素,而這可能對長期健康有負面的影響。

【防止校園欺凌手抄報圖片大全】拒絕校園欺凌的手抄報 預防學校欺凌手抄報 第9張

【防止校園欺凌手抄報圖片大全】拒絕校園欺凌的手抄報 預防學校欺凌手抄報 第10張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