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行爲心理 > 孩子有小脾氣不配合怎麼辦

孩子有小脾氣不配合怎麼辦

來源:育娃網    閱讀: 6.3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隨着孩子慢慢長大,孩子們也漸漸有了自己的想法,隨着而來的就是一些小脾氣。那麼孩子有小脾氣不配合怎麼辦?一起來看看吧。

孩子有小脾氣不配合怎麼辦

隨着孩子年齡的增長、心智的發育,孩子可以用語言和我們交流了、用行動去探索這個世界了。當孩子有了獨立自主的意識之後,父母會突然發現孩子不再像以前那樣言聽計從了,他會有很多自己的想法和主見。而此時,父母就會開始抓狂了:可怕的兩歲、恐怖的三歲,雞飛狗跳,什麼時候纔是個頭啊?

高級家庭教育導師葉月幽上個月曾在育學園王牌講堂開講, 和我們分享瞭如何通過親子溝通方式培養“協作型”孩子——教會孩子如何理解、體諒他人的感受,並能夠用語言表達自己的需求。

一、當孩子有強烈情緒的時候,怎麼幫他疏導?

這種情況在生活中很常見,比如孩子和小夥伴打架了氣得直哭,或者他的玩具壞了很傷心等等。經常聽到有媽媽們詢問,我的孩子發起脾氣來只有“我偏不”、“我就要”,不管怎麼講道理都沒用,或者我的孩子動不動就哭,一點小事也要哭半天,無論怎麼說都不行。

這是因爲,當孩子情緒高漲的時候,他的內心有許多強烈的感受需要得到自由表達。我們講道理也好,轉移注意力也好,都是在否定孩子的感受。

我們可以通過傾聽+跟隨孩子的感受的方法,幫孩子釋放情緒,讓孩子迴歸理智。

傾聽:是指重塑孩子的全部溝通信息,不僅包含孩子所說的字面意思,還包括孩子在傳遞信息時的潛在感受。傾聽時,我們要保持專注,這樣會讓孩子感覺到被尊重、被重視。

跟隨孩子感受:除了聽到孩子所說的事實之外,還要幫孩子表達感受,這是一種理解性的回饋,傳遞出的是同理心與接納。

而對於4歲以下語言表達力和理解力還不成熟的小寶寶,怎麼辦?

第一步,描述簡單感受,比如:開心與不開心,高興與不高興。

舉個例子:1歲多的孩子哭得很傷心,因爲小熊玩具找不到了。這時我們可以對他說:小熊玩具找不到了,你不開心——這就是幫孩子表達感受,也是在用語言來幫助他給情緒命名。隨着年齡的增長,他會明白自己的感受是什麼,也能學會用語言來表達情緒,而不是一遇到問題就哭。

接下來是第二步——帶着他一起想辦法一起去執行。我們可以說:小熊玩具找不到了,你不開心,那我們一起來看看會不會在書房裏呢?帶着孩子找一圈:沒有,那我們看看會不會在臥室裏呢?那會不會在沙發下面呢?如果這個時候找到了,孩子會因爲參與了全部過程很有成就感。同時這也是在教會孩子東西不見了可以找找、去哪找等等。這樣的過程重複得足夠多之後,孩子就會形成這樣的思維模式,而不是無助地哭。

無論是對大孩子還是對年齡尚小的孩子,只要我們在專注地傾聽,願意去體察孩子的感受,孩子就會感覺到被尊重、被接納,覺得自己很重要、有價值。

這種情況下,孩子是願意和我們溝通的。

二、當孩子的行爲影響到我們時,要如何去表達讓孩子可以理解和配合?

這樣的場景你肯定經歷過:下班回家,發現孩子玩玩具,弄得滿屋子都是,也不收拾……這時你會怎麼說呢?

有的家長可能會說:趕快收起來!——這是命令;

如果孩子不收,有的家長會說:不收拾,今天晚上不許看動畫片!——這是威脅。

還有的家長會說:寶貝,你看家裏應該是乾淨的,玩具應該是放歸位的,這個玩具應該放在這個櫃子裏,那本書應該放在書架裏,東西從哪裏拿的就要放到哪去,這樣子家裏才整潔,是不是?——這是嘮叨。

這些迴應方式都屬於無效溝通,孩子聽了也不會改變。

那麼,當孩子的行爲影響到我們,我們不能接受這樣的行爲時,該怎麼表達呢?

這時,我們使用的表達方式可以由三個部分組成:非責備的行爲描述、具體而明確的影響,以及內外一致的感受。

簡單來說就是行爲+影響+感受。

非責備的行爲描述

就是不要用標籤式的語言,而是客觀中立地描述行爲,不帶任何的指責和羞辱情緒。

舉個例子:我們對孩子說,你今天早上忘記帶紅領巾了——這是描述行爲;但如果我們說,你總是忘帶紅領巾,總是這樣丟三落四——這是貼標籤。

行爲是非常具體的、客觀存在的事實,而標籤是帶有評判性、負面情緒的語言,肯定會讓孩子產生不好的感受,這就是爲什麼有時候話一出去孩子就不高興了的原因。

具體、明確的影響

當你不能接受對方的行爲的時候,是因爲對方的這個行爲給你帶來了怎樣的影響?你需要把對方對自己的影響告訴對方。

但通常情況下,我們喜歡說的都是對方的行爲對對方的影響。比如:你再不穿上鞋子,你就要着涼了;你再不睡覺,明天就要遲到了。但這些對孩子來說並不足以引起他的重視。

內外一致的感受

當他人的行爲你不能接受時,你肯定有一種感受,而這種感受你需要讓對方知道。

比如:孩子把音樂的聲音開得很大,如果我們說,你開這麼大聲音不對,是不懂事的、不體貼的,這時候孩子接收到的是指責和批評;

但如果我們說,你的音樂聲音開得很大,我不能集中精力專心工作了,我很着急。這時候孩子感受到的是——噢,原來我把聲音開得太大會吵到別人,我的行爲會給別人帶來讓他很着急的影響。

明白這一點,孩子產生的是責任感。他會知道如果自己把聲音調小,別人會更放鬆、更舒服,從而願意自發地去調整行爲,消除他的行爲對你造成的影響。

三、當我們和孩子有衝突和分歧的時候,如何解決?

當我們想要這樣做但孩子偏偏要那樣做的時候,我們和孩子之間就有了衝突和分歧。遇到這種情況,父母們往往會不知所措,要麼就使用權威,強行要求孩子聽大人的;要麼就是一味妥協退讓,只要孩子不吵不鬧,啥都由着他,但這似乎又和溺愛沒了區別。

我們每個人做一件事,一定是有動機的,這個動機肯定是爲了滿足自己的某些需求。同樣,孩子的行爲背後也有他的需求,如果孩子的某些行爲我們不能接受,與其單純的去控制孩子的行爲,倒不如去看看孩子行爲背後的需求是什麼。

我們並不提倡父母爲了孩子一味地犧牲自己的需求。孩子有權要求自己的重要需求得到滿足,但同時父母也是有需求的,也有權要求自己的重要需求得到滿足。當我們用這樣協商的方式和孩子一起想辦法的時候,其實就是在告訴孩子,下次如果你遇到這樣的困擾,你也可以來和我一起想辦法,每個人的需求都值得被尊重。

至此,我們和孩子之間能夠坦誠而又順暢地溝通和表達,就是孩子擁有了協作性的體現。

所以如果孩子的某個行爲困擾到我們,我們要去挖掘一下孩子行爲背後的需求是什麼,針對這個需求去想辦法,才能解決問題,否則就是按下葫蘆浮起瓢。不要去把精力用於彼此之間的對抗,而是把注意力放在如何解決問題上,找一個讓我們每個人的需求都能得到尊重的方法去解決。

這樣去面對親子衝突的時候,雙方是一種協作關係,而不是服從關係。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