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不給孩子獎勵就不配合怎麼辦

不給孩子獎勵就不配合怎麼辦

來源:育娃網    閱讀: 6.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不給孩子獎勵就不配合怎麼辦?如何正確的獎勵孩子?能不能給娃物質獎勵、怎麼獎勵,一直是個困擾大家的問題。

我自己是儘量避免用物質獎勵娃的,但的確很多媽媽因爲工作太忙,需要把娃兒交給老人看管,到了老人手上難免會有用好吃的、好玩的哄哄娃,如果建議他們不要這麼做,還可能得到振振有詞的答覆:小孩子也需要獎勵的啊!

嗯,聽着似乎有道理,但事實上獎勵和激勵可不是一回事。

先不說別的,光從結果看我們就知道,如果經常使用獎勵行爲,娃會越來越有“討價還價”的能力,刷牙、吃飯……原來自己明明可以做的一些事都非得要點“甜頭”才願意配合。所以獎勵帶來的反而是負面行爲,長期更會影響孩子的價值觀,扭曲孩子的做事動機。

獎勵和激勵有什麼區別?如果娃兒已經習慣了給甜頭纔去做,這種局面要怎麼破?在腦科學關於大腦激勵機制的書中有一些答案,我來給大家捋一捋。

不給孩子獎勵就不配合怎麼辦

◆ ◆ ◆

獎勵削弱了娃獲得快樂的能力

有一次帶OK去美術班,課間有個媽媽問我是怎麼鼓勵OK願意來上課的。她說她一直很煩惱,她家娃看着每次都興高采烈地來上畫畫課,但其實每次來都是爲了得到她承諾的獎勵一個冰激凌。

原本孩子獲得快樂和成就感應該是來自於完成事情本身,可是因爲媽媽不適當的使用了“冰激凌”作爲獎勵,就破壞了孩子做一件事的內在動機。這也是獎勵最容易被濫用、用壞的方式。

其實,人的大腦自身有特別精妙的“獎勵機制”。

大腦會分泌多種能讓人感到快樂、安全和成就感的 “快樂素”(Happiness Hormone)。一般情況下,快樂素的釋放水平很低,可以維持我們心情平靜。當我們完成了預設目標,作爲獎勵,大腦會增加快樂素的分泌,讓人感受到滿足和成功的喜悅。也就是說,有預設目標很重要。

不過當我們使用物質獎勵賄賂小娃兒時,預設目標就發生了轉移,孩子大腦預設的目標不再是完成刷牙、洗澡、收拾玩具,而是獲得“冰激凌”、“甜甜圈”、“棒棒糖”。所以,即便孩子完成了刷牙這件事,如果得不到甜甜圈這個預設目標,就不會覺得開心。

《孩子·挑戰》一書中也說到過獎勵濫用的危害:

獎勵剝奪了孩子從一件事情本身中獲得滿足感的能力。

當孩子發現“我有什麼好處”的答案是“沒有”時,孩子發展出“沒報酬,我就不合作”這樣的觀念。

我們用賄賂換取孩子的好行爲,以後當我們不給獎賞時,孩子可能認爲他的努力白費了。

◆ ◆ ◆

可以適當獎勵,但一定要

陪伴孩子,不要偷懶

不過一兩歲的娃,有時給點小甜頭確實可以迅速HOLD住,那麼是一定不能用,還是可以偶爾用用?

其實獎勵可以用,但必需只能作爲輔助工具,而不是甩出一個獎勵就完事了。

對理解能力有限的小齡寶寶使用一點獎勵是爲了日後不獎勵。

在獎勵的同時,一定要去表揚肯定小娃兒合作的態度,看到孩子一點一滴的進步,讓他們意識到原來我很能幹,把娃的注意力引導完成事情本身上去。

比如,小娃兒願意刷牙了,告訴娃:“寶寶做到了,好棒呀,我們把牙齒警察送進去,小牙齒就安全了”。配合着一些繪本故事,或者模仿刷牙齒的遊戲,孩子慢慢就從心裏接受刷牙這件事了。

◆ ◆ ◆

物質“獎品”可以換成

陪伴孩子做有趣的事

記得以前看過一個陳美齡的訪談,她講自己的育兒經,其中一條是:不要給娃物質獎勵。她講到一件有趣的事,一個媽媽問她:“小朋友不喜歡洗澡,我想獎勵她玩具,可以嗎?”

△ 陳美玲是70年代很紅的歌手,一度退出娛樂圈學習兒童心理學,培養出三個斯坦福畢業的學霸兒子

陳美齡說:“是女孩子的,你可以說洗乾淨你可以幫媽媽化妝;是男孩子的,你可以說,你做好可以給爸爸化妝,他一定喜歡的。”

雖然是玩笑話,但確實是這樣的,獎勵可以不是物品,而是和孩子一起做一件有趣的事。OK喜歡講故事,如果他自覺去洗澡,我會睡前多給他講一個故事,或者陪他玩玩樂高、磁力片。

不過如果使用“有趣的事情”作爲獎勵給孩子,一定是要在時間上不久遠的事,而且要儘快兌現。小娃兒還沒有建立起時間觀念,如果我們許諾的事雖然有誘惑力,比如好好刷牙周末就帶你去水族館看鯊魚,但“週末”對娃來說太遙遠了,很難讓娃產生吸引力。

◆ ◆ ◆

時不時給娃製造點意外驚喜

在娃可以逐漸脫離獎勵,而自願配合大人時,我們除了肯定孩子的努力,也可以是不是地準備點神祕小禮物,作爲嘉獎。

這是一個設計遊戲的朋友傳授給我的。他說,在很多遊戲中爲了吸引玩家玩下去,常會設置些不確定的神祕小禮物。他家常用這招,如果娃某段時間表現內很棒,那某天早上娃就會得到小精靈送來的“禮品”。這些小禮品總是讓娃很興奮,配合起大人來也超級的。

最後,想說,完成一件事的感覺本來就是最好的獎賞了,如果是孩子本來很喜歡做的,其實不需要任何外在的獎勵。如果是孩子不願意做的事情,其實大人的耐心更重要。